2020年6月23日,著名英語教育專家與教學管理專家、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董事長兼CEO胡敏教授為家長朋友們帶來優加媽媽課堂之「孩子學英語,家長怎麼做?」家庭教育主題線上直播。前兩期我們重溫了胡敏教授講座的英語學習的真相以及英語學習的三觀。今天我們看一下家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能夠起哪些作用?
01 培養者
家長的第一個作用就是培養者,培養孩子的興趣和習慣,讓他對英語要熱愛,要願意去花時間花精力去學。
這裡我跟大家可以分享一個故事,在《最棒的方法學英語》書中姓楊的小朋友的故事。在幼兒園上小班的時候,他爸爸有一次帶他去商場,商場裡面有一個播放器在放英文錄音,一下子就把這個小朋友迷住了。爸爸發現他對英文感興趣,於是買了一些英文相關光碟給他,讓他繼續學習。
他對詞彙、語法有理解和感悟嗎?沒有,他就是靠自然吸收,接受多了就能脫口而出。而家長也一直鼓勵孩子,給孩子創造環境和條件。等孩子長大後,有了自己的志向——環遊世界,所以他開始研究想去國家的地鐵英文資料,英語能力自然而然的就提高了。後來他參加了各種大賽,發表了20多萬字的作品,他是在用英文去學習、去了解他想去的地方,這就是興趣。
另外一個是關於習慣的例子。在優加青少英語有很多非常優秀的小朋友,其中一個小朋友,9歲的時候來到新航道優加青少英語學習,14歲的時候託福考了110分,非常優秀。他能夠這麼優秀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在小學放學和上學的路上,他都會讓媽媽放一張英語光碟,在車上反覆地當作背景音樂聽。久而久之他就會形成一種習慣,水滴石穿,英語水平自然不言而喻。
02 陪伴者
家長的第二個作用就是陪伴者,引導和參與,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
我在這裡跟大家講講三種情況,第一種不懂英語的家長。我是英語專業的,我家長不懂英語。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我想報考英語專業,但湖南省的外語音頻資料只有湖南省廣播電臺才有。我父親買了一個袖珍收音機,讓我每晚收聽廣播電臺的英語節目。這段經歷讓我刻骨銘心,原來不懂英語的家長也能引導孩子學英語,激發孩子的潛力。
清華大學的一位女同學於雪葳曾經也在新航道學習,她託福裸考獲滿分,曾在新航道執教託福口語課程,後來她寫了一本書叫做《我父母的野蠻教育》,書中寫到一個細節:她的母親也不懂英語,但是卻能在她在背《新概念英語》課文時,幫她計算背誦時間,以此來提升她的背誦速度。
第二種就是略懂一點英語的家長。我前一段時間看到一本書,一個日本的媽媽把自己的幾個孩子都送進了世界一流的大學,他裡面也講學習方法。孩子在看英文材料時,她就會在旁邊看日文,讓孩子對應著去檢查。她說日文,孩子說英文,讓孩子找到兩種語言的差距。
最後一種是非常懂英語的家長,在孩子英語學習中要淡定。優加青少有一位小朋友在小學二年級就通過了CAE考試,考了189分),相當於雅思7-8分。她的母親就是留學英國的碩士,是一位非常懂英語的家長。她就希望孩子今後也到國外去學習,到世界上去看一看,拓寬視野,增長才幹。學會與不同國家民族的文化的進行深度的交流和溝通。她每年大概要陪孩子讀200-300本原版的讀本,孩子也是酷愛閱讀。我覺得無論是英語、數學、語文、藝術、體育,不論哪個領域,只要孩子感興趣,家長一定都要花精力好好的培養。
03 終身學習者
家長的第三個作用就是終身學習者,樹立榜樣與孩子共同成長。
在充滿易變性、不確定性、複雜性和模糊性的一個時代,要應對未來的挑戰,要讓孩子更有競爭力,我們自己也要活到老學到老,學無止境,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
另一個就是共同成長。現在疫情的時期我們能幹什麼?在這裡我號召大家一起做到這八個字:重啟、刪除、暫停、創造。把英語撿起來,和孩子一起,重新出發,共同進步。年輕的家長朋友們,未來的路還很漫長,有足夠的時間使你變得足夠強大。
最後送給大家一幅漫畫,這幅漫畫希望大家牢牢的記住,這是2016年的考研英語。左邊這幅漫畫當中的父親翹著二郎腿、看著電視,卻要求孩子好好學習。右邊這幅漫畫當中,父親與孩子在一起學習。所以家長們「與其只提要求,不如做個榜樣」。在孩子教育上,不要把責任推給學校,也不要把責任完全推給培訓機構,而是社會、培訓機構、學校、家長、四位一體,以孩子為中心。
送給大家一句話:最好的學區房就是你家的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