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鹽地處杭嘉湖平原,自古以來就有「絲綢之府」的美譽,在這片創業的熱土上,百步鎮橫港集鎮的一家傳統紡織企業曾創立了「臣臣絲綢」這個響噹噹的品牌,而就在事業穩步發展的時候,卻又退出絲綢加工行業,一頭扎入了陌生領域——亞麻紗加工,十幾年後,企業贏得了優衣庫、無印良品等客戶的「芳心」,又牽手了德國西門子,投資到衣索比亞……他還有個十分霸氣英文譯名——Kingdom(王國),也正在打造亞麻紗製造「王國」。
藍海開拓者
絲綢製品體感順滑、透氣,是一種高檔、優質的紡織材料,自古就是達官顯貴衣著首選材料,海鹽桑蠶種養、加工歷史悠久。
1979年,19歲的海鹽農民任維明進入橫港公社絲織廠。1984年,他當上了廠長。在他的帶領下,絲織廠一度成為行業標杆:1993年,任維明創立海鹽第一家股份制企業——海鹽金達絲綢(集團)有限公司;1994年,組建浙江金達絲綢集團:1995年,公司創建「臣臣Chenchen」高檔絲綢品牌,幾年後,「臣臣」成為中國十大絲綢品牌之一……
二十世紀末,絲綢行業持續在低谷徘徊。金達做出了重要的決定:精簡絲綢產業,集中優勢力量進入亞麻產業。
這是一次冒險!很多人不理解。
近日,金達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總經理沈躍明告訴小編,當時絲綢加工並不賺錢,絲綢製品本身定位比較高,市場受眾面比較小,其他紡織材料加工工藝逐步提高,加之1998-2000年絲綢行業整體不景氣,企業要生存、發展。
為何選擇亞麻紗加工行業?
沈躍明說:「亞麻和絲綢一樣,在紡織材料中佔比比較小,亞麻紗主要生產國和消費國都在歐洲,以法國、比利時、荷蘭等發達國家為代表,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歐洲勞動力價格不斷提高,在2000年左右,歐洲的亞麻紗加工產業選擇向外轉移,金達當時正在尋求轉型,獲得這個消息後,毅然決定轉向了亞麻紗。」
從1999年的5000錠亞麻溼紡起家,金達開始步入亞麻行業,成為藍海開拓者。
2005年在江蘇如皋經濟開發區建立現代化的大型亞麻紗生產基地;2006年12月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成為國內亞麻行業第一家香港上市公司,也是海鹽第一家上市公司,開啟金達步入國際資本舞臺之路;2007年在新疆建立亞麻原料生產基地,實現我國有機雨露亞麻原料的零突破……
如今,金達擁有浙江金元亞麻有限公司、浙江金達亞麻有限公司、江蘇金元亞麻有限公司3個生產工廠,年產2萬噸溼紡亞麻紗,成為全球最大的亞麻紗製造商之一,所產亞麻紗佔全球市場份額10%,出口亞麻紗佔全國三分之一,已連續12年排名全國第一,出口至日本、韓國、義大利等高端市場的亞麻紗中,佔50%。
受到優衣庫 無印良品的青睞
在大多數中國人的印象中,麻的纖維比較粗,會對敏感皮膚造成刺癢,不適合做成貼身衣服。因此,亞麻如何獲得消費者的認可呢?小編在去年的一次採訪中,也向金達控股的董事局主席任維明提出了這個疑問。
任維明給小編科普了一下
麻的種類很多,有亞麻、薴麻、黃麻、劍麻等等。亞麻是其中的一個品種,經過多道加工工序,在現代工藝的幫助下,亞麻紡織品穿著體感和棉紡織品沒什麼區別,並且更加舒適,透氣,夏天穿著比一般的棉織品等材料更加涼爽。
怎樣把亞麻加工好,讓客戶和消費者買帳成為企業成敗的關鍵。
起初,金達曾向中國紡織業協會求助,希望協會能夠幫助企業提升、改良製造工藝,但由於亞麻紗在紡織業行內屬於小眾產品,紡織機械製造企業單獨為金達改良設備動力不足。
求助遇冷!金達決定自己努力。紡織業對設備很依賴,金達前些年就投入巨資,從德、法、意、日等國家引進先進紡織設備,同時加快技術創新步伐,在行業內保持技術優勢。
沈躍明舉了個例子,公司投入1350萬改造的粗細聯自動化技改項目,把粗紗機、煮漂、細紗三道工序的物料(粗紗管)聯通起來,通過自動化的集中控制,使粗紗管在空中軌道中進行自動的配送,不再需要人工搬動,既節省了人工,也降低了勞動強度。
在保持加工技術優勢的同時,金達還格外重視原材料的質量。
沈躍明告訴小編,金達使用的亞麻纖維原料97%從法國、比利時和荷蘭等優良亞麻產區採購,還有3%來自於金達在新疆建立的亞麻基地。
精良的技藝、優質的原料保證了金達亞麻紗品質,增強了市場競爭力,優衣庫、無印良品,H&M等知名企業都格外青睞金達產品。現在,以金達亞麻紗為原材料的襯衫、圍巾、毛巾等製成品正逐步走進普通百姓家庭,金達亞麻「王國」版圖正在逐步形成。
牽手德國西門子 投資衣索比亞
金達控股在杭州灣跨海大橋北側有一座新廠房,這是他的第三家工廠。在這座佔地面積84畝的新工廠內,機器聲轟鳴作響,僅450位工人,讓廠房內看起來有點「冷清」。先進的數位化管理設備為工廠生產安排著一切。
「生產規模大到一定程度後,僅靠傳統的人工管理,企業就很難實現質的飛躍,金達要成為『百年老店』,還需要接軌時代,這就需要新方法為企業管理作支撐。」沈躍明說。
「大數據」這個時髦額詞彙用在企業管理方面同樣不違和。
金達一直在「引智」,直到德國西門子公司進入視野。西門子在工業數位化領域的領先技術與先進經驗吸引著金達,而西門子也一直在尋找機會進入把數位化工廠解決方案引入中國。雙方很自然的牽了手。
2014年,金達與西門子籤署戰略合作協議,西門子向金達控股位於浙江橫港的總部和生產基地提供Simatic IT數位化工廠技術解決方案,將先進規劃、設計和管理理念引入工廠研發、生產及物流等各個環節,實現了傳統紡織企業鳳凰涅槃。
數位化到底好在哪?
沈躍明說,生產進度如何、產量如何、質量是否過關……在傳統紡織企業中,這是考核「車間主任」管理能力的一些基本指標。而西門子用一整套軟體系統把「車間主任」武裝起來,一個屏幕顯示著耗水耗能等各種數字指標,一目了然。把人管人轉變成制度管人、數據管人這種科學的管理模式,大大降低了企業管理難度。
在借力海外先進管理技術的同時,金達控股也將海外勞動力市場納入到了公司發展藍圖之中——搭乘「海上絲綢之路」東風。
「目前,金達已與衣索比亞籤訂投資協議,在當地建造新的亞麻紗工廠,土地成本、運輸成本、勞動力成本將更低,將為企業未來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沈躍明說,金達能有今天的大發展,關鍵是著眼全球市場,合理配置資源,目前金達的銷售網絡已遍布全世界20多個國家和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