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家人盡皆知的日本品牌在中國的命運,走向了完全不同的方向。
一邊,優衣庫加快中國擴張的步伐,優衣庫母公司迅銷集團會長兼社長柳井正表示,將在中國開設更多門店,按中國人口計算,預計可開3000家。在優衣庫高歌猛進的同時,另一邊,經常被拉出來作比較的無印良品卻略顯頹勢,7月美國子公司宣告破產,負債6400萬美元,10月轉行生鮮去賣菜。
那麼,無印良品近日經歷了什麼?而順勢擴張的優衣庫又做對了什麼?
01
無印良品變「涼」品
轉行賣菜艱難轉身
從3月開始,無印良品在生存的道路越走越艱難,先在美國的所有門店均因疫情原因而關閉;而後美國子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畫更是在7月曝出申請破產保護,該破產聲明稱美國子公司列出的負債高達6400萬美元(67億日元)。
禍不單行,無印良品在中國的經營也在節節敗退。公開財報顯示,2020年3月至5月期間,MUJI業績在中國市場的營收僅錄得6億日元,與過去五個季度銷售量同比下降近50%。今年3月,無印良品的月內銷售額較上年同期下降14.6%。同店客流量與客單價同比也出現下降,降幅分別為1.8%與7.8%。
其實危機早在2016年就開始了,無印良品在華的銷售增幅放緩,甚至在2017年實現了負增長。同時,無印良品質量也讓消費者不願買單,新華網在今年1月曾報導,近三年時間內,無印良品旗下的產品被曝質量問題十餘次。
無印良品在中國市場確實越來越賣不動,的確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今年10月,無印良品試圖尋找一條新賽道重新開始,跨界生鮮轉行賣菜,突然由不近人情變得人情。這一舉動是否能挽回年輕人的心還有待驗證,同時生鮮賽道上巨頭雲集,也不是一條容易走的路。
02
優衣庫掌門人叫囂3000家
攢足了勁在擴張
與它同樣「出生」於日本的優衣庫,擴張速度越來越快,現象相反。近日,優衣庫母公司迅銷集團公布了截至8月31日的2020財年全年業績,雖然綜合收益及經營溢利雙雙下降,但由於大中華地區恢復步伐超預期,集團全年業績沒有出現赤字,表現好於預期。
門店數量更是瘋狂擴張,優衣庫掌門人柳井正叫囂在中國市場開3000家不成問題。截至8月底,優衣庫的中國門店數量達到767家,首次超過日本國內的直營店(764家)。而優衣庫在2015年8月底在中國只有387家店,5年內數量翻了一倍。
在線上方面更是表現強勁,公開財報顯示自3月份以來網絡商店銷售額同比增長約20%,之後的雙11戰報中,也收穫位列天貓男女裝類目第一名的好成績,其實從2015年起優衣庫連續5年拿下天貓雙十一女裝銷冠。
03
優衣庫VS無印良品
前者做對了什麼?
今年受疫情影響,不少行業關店求生存。中城商業研究院《5-7月中國實體商業信心指數》調研報告顯示,2020上半年,服飾業態整體開關店比從2019年的0.98驟降至0.65,顯示品牌商家擴張動能減弱,門店呈劇烈收縮態勢。然而我們在優衣庫身上依然看不到任何要衰落的影子。優衣庫VS無印良品,優衣庫究竟有什麼魔力,能在如此蕭條的市場中逆風飛翔?
01.所有人皆可穿 基礎款也能出圈
2013年以前優衣庫就以 make for all、「造服於人」作為品牌slogan,意味著面向的消費群體廣:全年齡,不分性別。主打基礎款,像純色T恤、牛仔褲、打底毛衣、保暖內衣等,不管哪個年齡都能找到適合的搭配。所有人皆可穿除了以上所述,價格定位平價,所有人都可以穿得起,受到國人的青睞。
與之對比的無印良品定位輕奢,面向中產階級,不是所有人能接受,消費者漸漸也發現,無印良品在日本本土的定價和中國區差別較大,這讓眾多消費者感到那多出來的價格是自己繳納的 「智商稅」。而優衣庫從一而終都是扛著性價比、基礎款的旗子,越來越受歡迎。
02.零售界的拼多多 線上拉開差距
不重視線上也是無印良品掉隊的原因。比起同行,無印良品更熱衷於開大型旗艦店,賣場面積在3000平米左右,是標準門店賣場面積的5倍。直到2018年,才正式入駐京東商城、淘寶,但貨品數量遠不及線下。
在中國市場,電商化幾乎是零售業必走的一步,優衣庫就因此嘗到了甜頭,早在2009年,優衣庫便與天貓合作實現入駐,截止目前,其天貓官方旗艦店已有2288萬粉絲,遠高於其他日系服飾品牌。提供「線上下單、門店取貨」等選項,以打通線上和線下服務。甚至打造掌上旗艦店搭建小程序,私域流量玩轉得賊溜,優衣庫像是零售界的拼多多。
03.選址有道 看準下沉市場
優衣庫在新店選址方面也有自己的門道,在最早期,通常是尋找那些主幹道旁邊的支馬路,或是後馬路,總之是一些有缺陷的地塊,這樣租金就會很便宜。柳井正回憶過「如果勉強地選擇在好的地段開店的話,租金自然高,如果賣得好的話還可以,賣得不好,這麼好的地段就成為了一種浪費。所以,我認為與企業自己的實力和能力相匹配的地段,才是真正的好地段。
除了選址有秘訣,優衣庫對於下沉市場開始發起進攻,8月14日,優衣庫在全國再迎18城19家新店同期開業,覆蓋貴州貴陽、浙江寧波、遼寧大連、河南鄭州等更廣區域市場。其中,浙江桐鄉、江蘇丹陽、安徽蚌埠等6個城市更將首次迎來優衣庫的入駐。
而無印良品價格較貴,毛利高,無印良品很少有過「往下」的姿態,其布置也太嚴謹。三四線城市生活是多點兒色彩、多點兒雜亂的,想如優衣庫鋪下沉渠道,還有很大改革空間。
結語
雖然不能就門店數量定成功,但是迅速擴張能在一方面展現企業的實力,在競爭賽道上,優衣庫總比無印良品跑得快一步,無印良品僅僅對一條適合中國床鋪的床單尺寸,都花了整整14年才調整過來,適應中國本土市場的消費腳步還是太慢了。想在中國找到一條長期合適的經營路,無印良品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