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日企在中國有多賺錢:優衣庫月入30億,無印良品月入4億

2020-12-19 天下網商

這些日企在中國有多賺錢:優衣庫月入30億,無印良品月入4億

iwangshang / 李丹 / 2020-01-13

摘要:在中國,優衣庫月入30億元,無印良品月入4億元。

天下網商記者 李丹

在歐美市場,優衣庫和無印良品這樣的日本企業滲透困難,處於劣勢,常常吃力不討好,陷入虧損。

但在中國例外。中國一向是日企必爭之地,也是優衣庫和無印良品最大的海外市場。

近日,優衣庫和無印良品的母公司相繼發布財報,公布去年9-11月的業績。中國成了最大亮點。

優衣庫中國門店超700家

迅銷財報顯示,2019年9-11月,優衣庫在中國市場(包括大陸、香港和臺灣)的營收同比增長5.8%至1427億日元(約合人民幣90億元),平均月收入30億元。電商勢頭尤其猛,增幅約為30%。

和在歐美火爆的快消品牌ZARA相比,優衣庫衣服的質量更好,基本款居多,在中國頗受歡迎。優衣庫迎合國人的網購需求,消費者還能在線上下單,去線下門店提貨。近五年的天貓雙11,優衣庫都是服裝類目的冠軍,超過中國本土品牌森馬和美特斯邦威。

2015年開始,優衣庫加快擴張,每年在中國鋪開近百家新店,目前,中國的門店數超過700家。來自中國市場的營收佔比持續提升,截止2019年11月底已經達到了22.9%。

無印良品在中國月入4億元

無印良品在日本屬於和優衣庫一樣的平價品牌,產品包括服裝、雜貨、食品和家具等。特色是「物有所值」。不要商標,標籤和設計儘可能簡約,所謂「無印」,商品的原材料和工藝精益求精,所謂「良品」。它推崇的極簡主義,less is more的理念,切中了日本中產階級的需求。

2019年9-11月,MUJI在中國新開店18家。其在中國的門店總數已達335家,接近優衣庫的一半。

此前有媒體報導稱,無印良品在中國利潤下滑,從官方公布的財報來看,中國的業績不算差。

無印良品母公司良品計劃的財報顯示,2019年9-11月,無印良品在中國的營收同比上漲12%,同店銷售額微降0.1%。2019年3-11月,良品計劃在中國的營收同比增長11.9%達到567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7億元),平均月入4億元,是優衣庫的七分之一。

截至2019年2月28日的2019財年,良品計劃的營業利潤下滑1.2%,八年來首次下跌。無印良品不得不降價。去年8月30日起,無印良品在日本開始的新一輪降價,涉及多達1100種日用品和零食。

在人力成本上升的情況下,降價壓低了利潤,2019年9-11月,良品計劃的營收上漲8.6%至1118億日元(約合人民幣70.6億元),淨利潤則大幅下滑40.7%至72億日元(約合人民幣4.6億元)。

無印良品的困局

無印良品在中國市場動作遲緩,並且它的招牌產品多年不更新,很容易被模仿。

近幾年,以名創優品和網易嚴選為代表的後起之秀在線上線下都對無印良品形成威脅。

名創優品用快時尚的方式做百貨,擴張速度很快,成立5年營收達170億元,門店突破3500家。網易嚴選一開始就以和無印良品同一廠家作為賣點,價格卻低了一半,吸引了不少原始客戶。

無印良品在中國也多次降價,可是在價格方面,無印良品仍然不佔優勢。以文具為例,3.5元可以在名創優品買到多款籤字筆,但無印良品的筆售價最低就要8元。記者發現,在MUJI的天貓店裡,銷量最高的是38元的睫毛夾,而千元價位的手錶、家具則少人問津。

為了應對激烈的同質化競爭,降價之外,無印良品也開始多元化嘗試,頻頻跨界。

比如,在北京和深圳,無印良品開起了高檔酒店MUJI Hotel;2019年12月,位於青島的無印良品家裝店MUJI INFILL開業,提供從規劃調整到設計施工一條龍服務;在上海、深圳等地的部分門店,通過MUJI BOOKS銷售書籍,無印良品把門店變成了一個休閒的去處;無印良品也把上海的咖啡廳Cafe&Meal MUJI複製到了南京和杭州,提供咖啡和食物。

無印良品一改往常的「佛系」,一副躍躍欲試所有行業的樣子。至於跨界效果如何,還有待時間檢驗。

編輯 杜博奇

相關焦點

  • 瘋狂的優衣庫,失落的無印良品
    截至2014年12月31日,無印良品在中國拓展至38個城市,門店數量從三年前的12家攀升至121家。數據顯示,其來自海外市場的銷售額佔比與當年達到了26%,其中中國市場銷售額佔比更是達到了10%。  似乎無印良品在中國市場的發展頹勢短時間內難以扭轉,自2014年10月,無印良品在中國推行「新定價」策略後,截至目前,中國市場產品定價已迎來10輪下調。
  • 繼優衣庫淨虧98億日元之後,無印良品美國子公司申請破產保護:負債...
    每經編輯:王曉波7月10日,據路透社報導,日本零售巨頭無印良品(MUJI)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畫(yohin Keikaku Co)周五表示,由於新冠病毒大流行造成的影響,無印良品美國子公司已經根據破產法第11章申請破產保護,負債
  • 無印良品破產保護 無印良品申請破產保護是為何
    7月10日,據路透社報導,日本零售巨頭無印良品(MUJI)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畫(yohin Keikaku Co)周五表示,由於新冠病毒大流行造成的影響,無印良品美國子公司已經根據破產法第11章申請破產保護,負債6400萬美元(約合67億日元)。不過,無印良品強調,在美申請破產不影響全球其它市場的正常運營。
  • 無印良品破產保護是什麼意思 無印良品申請破產保護原因
    7月10日,據路透社報導,日本零售巨頭無印良品(MUJI)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畫(yohin Keikaku Co)周五表示,由於新冠病毒大流行造成的影響,無印良品美國子公司已經根據破產法第11章申請破產保護,負債6400萬美元(約合67億日元)。不過,無印良品強調,在美申請破產不影響全球其它市場的正常運營。
  • 難兄難弟 無印良品母公司被指漏稅 優衣庫100多家店臨時停業
    日本平價服飾優衣庫和輕時尚雜貨品牌無印良品,可以說年輕消費者喜愛的品牌,但近段時間,兩大品牌同樣受到疫情衝擊,遭遇巨大的壓力。不僅如此,運營無印良品的日本公司良品計劃還正在遭遇著漏稅門,更為疫情衝擊之下的無印良品蒙上了一層陰影。
  • 無印良品美國公司申報破產,優衣庫多店停業,服裝行業洗牌加劇
    公告:無印良品美國公司進入破產程序7月10日,無印良品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劃宣布,其美國子公司已宣布破產,負債6400萬美元,原因是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自3月17日起美國所有門店暫停運營,無印良品美國業務持續虧損。
  • 無印良品開始在中國賣菜了
    其實,開拓新業務成為無印良品在中國市場頻繁使用的策略,前後推出書店、酒店、輕食快餐、家裝服務、便利店等多個業務,但至今每種業務僅有一兩家門店,並沒有形成規模效應,也難以大量複製。除了無印良品,此前優衣庫、森馬、國美、滴滴也紛紛跨界「賣菜」。早在2002年,優衣庫就在日本投入重金,開啟生鮮蔬菜的電商+實體的商業模式。
  • 想幹掉優衣庫?無印良品怎樣才能在中國成功上位
    就在最近,無印良品剛剛達成中國大陸200家門店目標,近兩個月無印良品密集開店近20家,有時甚至4店同開。趕進度:海外新增1200家門店2000年前後,無印良品因在歐美、香港、臺灣等地區的盲目擴張,從巔峰滑落谷底,門店停業,公司巨額虧損甚至瀕臨破產。
  • 為什麼名創優品淨利率比無印良品、優衣庫還高?-虎嗅網
    直到最近,這家「遠看像無印良品,近看像優衣庫,仔細看原來是中國製造」的十元店正式上市,才揭開了神秘面紗:2020財年,名創優品淨利率達到10.8%,居然超過了同期的無印良品、優衣庫、沃爾瑪、大潤發、永輝等一系列著名連鎖零售門店
  • 優衣庫、H&M、無印良品後 耐克宣布暫時關店
    優衣庫、H&M、無印良品後 耐克宣布暫時關店來源:聯商網2020-02-05 17:23聯商網消息:2月4日,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Nike宣布將暫時關閉中國約半數門店,剩餘店面將縮短營業時間,以保護員工和消費者的健康
  • 無印良品的過去和「中國學徒」們的未來
    發布時間:2019年12月8日摘要:2019年3月,無印良品宣布要「延續價格的審視,為中國做出改變」。這也是這家日本生活方式家居品牌最近五年中的第11次降價。恐怕在野蠻生長過後,這些中國「學徒」們還是要向「無印良品」這些前輩多學習才行。
  • 順流逆流:無印良品的潮頭之戰
    上一財年,良品計劃美國業務的銷售收入約佔該公司收入的2.5%。自2007年入駐美國後,無印良品經營狀態一直不鹹不淡,高昂的租金和對海外文化的不了解導致無印良品在歐美市場逐漸陷入苦戰,近年都處於連續虧損狀態,財報顯示,截止今年2月的一財年最終虧損18億日元(約合1.1億元人民幣),前一財年虧損9.4億日元(約合5960萬元人民幣)。
  • 優衣庫、無印良品日本快時尚品牌在中國過得怎麼樣?
    UNIQLO   2002年9月,中國首家UNIQLO店於上海開業。據日本媒體報導,迅銷集團表示,其旗下品牌優衣庫(需求面積:1800-2000平方米)計劃以每年新開100家店的速度在中國進行發展,預計在未來五年時間內中國優衣庫的店鋪數將超過日本國內。
  • 為何優衣庫遭瘋搶 無印良品卻越賣越涼?
    來源:吳曉波頻道優衣庫和無印良品在中國市場的兩種命運,對中國本土的企業家具有很生動的啟迪價值。中國是一個消費能力極強的國家,所以很多外資品牌在21世紀初就瞄準了這個巨大的市場。十多年前,有兩個日本的連鎖品牌前後腳進入了中國,一個是優衣庫,另一個是無印良品。十多年過去了,這兩個品牌在中國市場的命運出現了非常戲劇性的不同。01優衣庫是2002年進入中國,在上海的淮海路開了第一家店。
  • 無印良品在中國賣不動了,日本成功無印良品在中國做錯了什麼?
    秋天可以說是一個收穫的季節的,但是就是在這個金秋時節,著名國際零售企業無印良品卻挺鬧心的,10月10日,印良品最新發布的二季度業績顯示,其進入中國市場以來,可比銷售首次下滑。也許現在最鬱悶的估計就是無印良品了,其實縱觀無印良品進入中國這麼長時間以來,無印良品降價多次,但是為什麼中國人就不買帳呢?
  • 無印良品「破產」、優衣庫持續擴張,重新認識產品為王!
    據了解,疫情期間,美國多家百年零售巨頭紛紛倒下,而自06年起就進駐美國市場僅在紐約就有9家分店的無印良品也無法抵禦這股颶風的壓力,宣布破產。相比過去中國市場5年內的11次連續降價,美國子公司的申請破產保護無疑更令人震撼,時代與環境的變化將這個零售巨頭的銷售神話打破,美國海外市場的3年虧損6400萬美元更是將其逼入絕境。
  • 無印良品申請破產?在無印良品兼職受影響嗎?
    圖片來源:新華網 北京時間7月19日,受新冠疫情影響,無印良品美國子公司向德拉瓦州一家法院申請破產保護,該公司在破產申請中列出的資產和負債在5000萬到1億美元之間
  • 優衣庫VS無印良品:一個攢足了勁要「擴張」,一個正在走下神壇
    在優衣庫高歌猛進的同時,另一邊,經常被拉出來作比較的無印良品卻略顯頹勢,7月美國子公司宣告破產,負債6400萬美元,10月轉行生鮮去賣菜。那麼,無印良品近日經歷了什麼?而順勢擴張的優衣庫又做對了什麼?禍不單行,無印良品在中國的經營也在節節敗退。公開財報顯示,2020年3月至5月期間,MUJI業績在中國市場的營收僅錄得6億日元,與過去五個季度銷售量同比下降近50%。今年3月,無印良品的月內銷售額較上年同期下降14.6%。同店客流量與客單價同比也出現下降,降幅分別為1.8%與7.8%。
  • 無印良品門可羅雀,誠心道歉的背後,卻是質量問題接連不斷
    從2018年無印良品的銷售情況來看,東亞市場的銷售額為1200多億日元,而在中國的銷售額則為750多億日元。也就是說,中國市場的銷售額已經超過了無印良品在東亞地區銷售額的一半。看似銷售業績不錯的無印良品似乎會繼續在中國攫取,然而,自無印良品曝出負面消息之後,有人發現,現在的無印良品早就不再是那個人滿為患的無印良品了,相比之下,同為日本企業的優衣庫倒是顯得生意不錯。就在9月11日,一則無印良品的官方道歉悄然上線,因為9月10日在一則活動中無印良品引用了不當的描述,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 解析:無印良品從虧損10億到營收1410億靠的是啥?
    五、特殊的中國市場   無印良品進軍中國市場的第一步是先把北上廣三個城市全部填滿,中國有北上廣三個一線城市,有 30 個二線城市,要在全國開店,需要消費者先知道無印良品,認識到這是個什麼樣的牌子,先把品牌建立起來,這個非常重要。   無印良品現在已經基本覆蓋中國全國,一、二線主要城市都完成了開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