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心說教老宮匯與您談心理、論教育

2020-08-29 談心說教老宮匯

生活需要儀式感,老宮就是一個儀式感很強的人,這一篇小文是作為我踏進今日頭條的奠基儀式。希望能和更多的朋友建立連接,成為朋友,好的,下面是我的個人小介。

大家好,我是一名心理輔導師,也是一名有著近20年的傳統媒體經歷的電視導演、策劃人。因為孩子的成長,我走進了家庭教育,心理輔導這個行業。細細算來,已經走過了7個年頭。這7年來,我通過不斷學習,獲得了美滿幸福的家庭,親子關係和諧。也見證了很多家庭,通過學習正確的家庭關係相處之道,從瀕臨解體到重歸和睦的過程。這些都讓我傳媒人的職業習慣蠢蠢欲動,想要把這些幸福與他們背後的努力付出展現出來。


情緒管理是我的靈丹妙藥


每一個家庭都是社會大系統中最基礎的子系統,這些子系統的穩定運行提供給了大系統穩定和諧的有力保障,然而,每一個新的家庭系統的構成,又是來自於上一輩家庭系統的裂變傳承,其中包含了很多的不同的甚至相悖的生活習慣和思維模式,這些都是造成家庭生活不和諧現狀的重要因素。那麼要如何才能讓家庭關係更加和諧呢?從道理上來說,需要每一顆有愛的心共同去學習、去經營、去維護。這些話對於關注教育、關注個人心理發展的朋友來說也許聽得太多了,應該怎麼做或許是大家更想要了解的。

那好,接下來我會在自媒體中將我在學習、實踐以及諮詢過程中獲得的感悟去和大家做分享,希望能為大家提供一份幫助,也歡迎有心理困惑以及希望家庭關係更加完善的朋友留言或私信我,我將會提供我力所能及的幫助。

同時在談心說教老宮匯中,我還將發布一些功能性音樂視頻,這裡面有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的阿爾法腦波音樂、改善睡眠質量的塞塔腦波音樂、提高臨場發揮能力的貝塔腦波音樂,以及多種有調整管理情緒功能的音樂視頻。歡迎大家點點關注不迷路,以備不時之需。


個人簡介:

宮勳(聖灃)

資深影視導演、策劃人

人社部國培網認證學習治療師

ACI註冊國際心理諮詢師

簡快專業心理輔導員

重慶簡快紅十字心理服務隊副隊長

重慶藍海幸福聯盟導師

擅長的輔導技術:簡快身心積極療法、MPPT人偶心遊、心理沙盤遊戲等。

主要服務領域:家庭關係輔導、心理輔導、人際關係輔導、企業發展規劃、人生發展規劃、兒童感覺統合訓練規劃等。

相關焦點

  • 孩子聽不進父母的話,錯在家長把說教當成談心,教你5種談心技巧
    家長在多年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親子溝通成了必不可少的重要方式,而在多種親子溝通方式中,與孩子談心則是核心重點。懂家庭教育的家長往往能夠把握合理的時機與孩子談心交流,而不懂者則往往會隨意和孩子嘮叨,結果就演變成了說教。
  • 做個合格家長——感情投資篇之三:常與孩子談心
    最初,我們常用「少說些」、「不許這樣做」等簡單的語言對孩子進行命令似的說教。這時,由於孩子依賴性很強,所以命令似的說教還能收到一些效果。但這種做法禁錮了孩子的心扉和思維。他們只知道怎樣做而不知道為什麼這樣做。
  • 別讓關心變成說教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惟獨從心裡發出來的,才能打到心的深處。」
  • 家長應立即停止對孩子一味說教,因為說教根本不是教育
    教育是長遠之計,非一朝一夕就能達到最終的目的,很多教育的重要細節忽略了,最終令教育變成了形式化的產物。舉個當今特別常見的例子,您一定聽過或者親自對孩子說過:「快點」、「認真點」這樣的話。原本家長是不想讓孩子的行為變得拖沓,但是這麼說出來的後果會是什麼不知各位是否想過。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家長所說的快點是什麼意思呢?家長口中所謂快點就是孩子按照家長要求執行某一件事的時候,所用的時間低於家長的預期,對不對?
  • 談心:一個老話題的新解析
    一路採訪,一路觀察,記者聽到許多基層官兵對談心話題的困惑和思考,也看到了他們的創新和探索。帶兵有感情,談心才走心;官兵一條心,才能越談越貼心。本期和下一期《軍營觀察》,我們聚焦談心這個老話題,共同關注和探索新時期基層開展談心工作那些事。
  • 以傳統說教為主的德育課,該信息化了!論微課在教育中的應用
    傳統以說教為主的德育資源枯燥單一,學生普遍興趣不高,教育教學質量有待提高。微課資源是以動態微視頻的形式展現的,內容豐富、情景逼真,具有傳統靜態教學資源無法達到的視覺衝擊和震撼力。中學生普遍存在對新鮮事物的嚮往,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通訊設備普及率很高,對視頻等多媒體信息接受程度明顯強於傳統說教。所以,微課作為一種新型教學資源和信息化教學手段,更加貼近學生生活,符合數位化學習的發展趨勢。推廣優秀德育資源的需要。
  • 運用二八法則,與孩子對話談心再也不用擔心兩人相對無言
    有時候坐下來不知道如何開口,不知道該怎麼把話題聊下去,學會溝通是多麼重要,不僅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還有在工作中,一個人是否會溝通直接影響你的工作能力,以及工資。運用二八法則,與孩子對話談心再也不用擔心兩人相對無言什麼是
  • 如果對孩子不停說教,是最無用的教育,父母又該怎麼停止說教?
    媽媽的說教不知女孩聽進去多少,但從視頻裡,可以看到,女兒做過的題還是在錯,用媽媽的話說便是「我天天看,我都看懂了,你怎麼還在錯」?為什麼我們辛苦的說教,孩子總是「過耳便忘」呢?可長篇大論剝奪了孩子做決定或通過自己的理解認識世界的機會,在父母的貶低或不斷提醒中,孩子的成就感和自信也被削弱了。
  • 關於孩子的屢教不改,是堅持說教?還是實行棍棒教育?
    目前的教育方式大致分為兩種:說教與棍棒教育。現在,大家都提倡科學育兒,老一輩的「棍棒底下出孝子」這種教育觀念,已經被現在的「說教」教育觀念所趕超,成為眾多家長所推崇的教育方式,但僅僅是說教孩子能聽嗎?對於說教卻屢教不改的孩子,我們該不該實行棍棒教育呢?
  • 紙上談心,情緒觀察臺(焦光麗)|| 永聯講師團講座(第71期)反饋
    焦老師在班級的管理上細緻入微,班級報紙、微信訪談、錄製班級歌曲、紙上談心。記錄孩子點滴,對孩子好的行為各種強化,真正做到了積極的引導和喚醒,通過這種慢的教育,真的改變了一個學生。焦老師的講座,對於我的教育也特別大,我常常是簡單直接的說教,想盡辦法洗腦,忽略了心與心的交流。下一步我將學而不倦,由內而外實現自己的成長,同時春風化雨的教育自己的學生,共同成長。
  • 《論愛的教育》首發讀書分享會在漢舉行
    「《論愛的教育》這本書告訴每個教育者,教育需要真愛,有仁愛之心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11月24日下午,著名教育家、被譽為「永遠的校長」的劉道玉老先生《論愛的教育》新書在武漢首發,來自全國各地的武漢大學校友及師生分享讀書感悟。  「拜讀《論愛的教育》,被劉先生對教育的赤誠之愛所感動。
  • 說教造句和解釋_說教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說教(shuō jiào)。講解和教授。[蕭乾《隨想錄》:「特寫應讓人物和事件本身去說教,容許讀者從中準確地得出結論,找出教訓。」][柯巖《特邀代表》:「懲罰和空洞的說教都是教育無能的表現。」]宗教信徒宣傳教義。[巴金《新生》:「她說這許多話,就像一個說教者在傳道。」]
  • 對中小學生說教的兩大時間段
    終於放假了,孩子們可以離開學校,進行一段家庭式的學習之路;老師們可以離開學校了,調整疲倦的身心;家長們可以每天見到孩子,享受天倫之樂時也儘自己的教育責任。在教育中小學生上,有兩大說教時間段,一是上課期間老師的說教,二是放假期間家長的說教。長期以來,人們對中小學教師、特別是小學教師的評價有高有低,近些年來比較低,其中的問題就包括說教。
  • 在體驗中教育,讓孩子在活動中成長,而非說教
    孩子通過實踐成長,體驗式教育比說教更管用教育孩子的時候家長都明白要講道理然後他們才能更好執行,但事實卻是家長說的話孩子未必能夠全部都聽進去,更多的是家長說到位,孩子卻不會做到位。體驗式教育得到的效果更好,我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家長無聲地去做,孩子可能就會潛移默化地進行模仿,而不需要太多的語言就能達到目的。
  • 喊破嗓子說教,不如父母自己做出樣子
    作者:神燈爸爸(爸媽進化論主筆)老師反反覆覆說教:「你要好好學習,你父母每天面朝黃土背朝天,辛苦掙錢多不易,再不好好學習能對得起他們嗎?……」母親慈祥的說教:「媽媽工作辛苦,每天給你洗衣做飯、輔導你學習很辛苦,你要體諒我、要省心點……」父親生氣的說教:「我說這話都是為你們好,你們怎麼就聽不進去呢?」這些責任感爆棚的說教是如此有道理,如此厚重,不可反駁,不可懷疑。
  • 教育孩子不靠說教
    其實,無論是巴掌棍棒還是嘮叨數落,這些都談不上是教育,而是逼迫,是家長自身粗暴懶惰的表現。動手的粗暴我們容易意識到,打在孩子身上疼在自己心裡。再說,一個孩子,咱捨得嗎?這樣,嘮叨和數落就成了家長教育孩子的主流。我們最好的藉口是:還不是為了他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