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媽媽要拉著十歲的女兒一起跳海,路人看見後趕緊報警。可就在警察靠近時,孩子的媽媽不顧孩子的呼救和掙扎,依然堅持將孩子往深水處拉。
直到警察將這對母女解救後,真相才大白:疫情期間孩子不好好上課,為了嚇唬女兒,不得已才這樣做。
知道真相後的網友都表示自己不淡定了。
網友們都紛紛指責這位媽媽:太極端了!這樣永遠不能教育出好孩子來!
可大家對這位「極端」的媽媽評價卻是安靜、溫柔。可就是這樣一位看起來和顏悅色的媽媽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時卻出現了情緒失控。
其實,這樣情緒失控的媽媽已經不是個例。
之前在微博上曾看到過類似的視頻,內容是一位媽媽給孩子輔導作業期間不停謾罵、毆打的畫面。
而這一幕恰好被對面樓上的網友看到,以為是後媽虐待孩子所以錄下。後經過警方核實原來是親媽所為,更是令人震驚。
視頻中的小女孩和哥哥面對面坐著寫作業,而期間媽媽不停地將書本朝著孩子砸過去,揪住女孩子的頭髮不停地撕扯。對此,親媽的解釋是因輔導作業心生煩躁,而下面的高贊評論卻是:這位媽媽得是多麼的煩躁啊!
的確,家長在給孩子輔導作業時難免會有生氣或者情緒崩潰的時候,但是如果不加以控制就會引發家庭矛盾,隨意暴露自己的情緒只會讓孩子更加牴觸。所以此時如何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就顯得尤為重要。
當孩子哭鬧或者無理取鬧時,大人可以適當的迴避。
此時的迴避是一舉兩得,既可以讓家長冷靜下來,也可以讓孩子的情緒得以釋放。避免家長因為情緒崩潰而口不擇言,使用語言暴力而傷害到孩子。
暫時迴避,深吸一口氣,能夠讓自己用最理性的方式去解決問題。很多時候,大人如果俯下身子低聲細語和孩子說話,孩子更願意傾聽和接受。
如果家長已經情緒失控傷害到了孩子,那請勇敢地道歉,說一聲對不起。
孩子和家長相處的模式應該是朋友式的,而不應該是家長站在高處不停地指責和要求孩子。
所以,在管好自己的孩子之前請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