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剛出了奧斯卡的獲獎名單,減約君就屁顛屁顛的買票去看了《三塊廣告牌》,一邊吧唧吧唧的啃著爆米花,一邊給女主的演技跪下了。
結果看完電影丟垃圾的時候,發現自己竟然不知不覺吃掉了整桶的大份爆米花。
減約君粗略算了一下,電影院出售的大份爆米花,通常在130g-150g之間,而100g爆米花的熱量是497大卡,也就是說一桶大份爆米花的熱量在663大卡-745大卡之間。
換言之,減約君看場電影下來,就攝入了一頓正餐的熱量。
呵呵呵,所以,看一場電影,到底能胖幾斤?
爆米花+可樂,算是看電影的基本配置,通常人還沒走到電影院,就已經被一陣陣濃烈的,誘人的黃油香氣牽住了鼻子。然而正是為了保證這種清脆,香甜的口感和金黃透亮的色澤,商家會在製作爆米花的過程中,加入大量的黃油,糖漿,出鍋後就是實打實的熱量炸彈。
童鞋們在減肥圈摸爬滾打這些年,對典型的「負面教材」可樂,所含有的糖分和熱量也應略有所聞。100ml可樂的熱量是43大卡,而電影院的大杯可樂差不多有640ml,算下來差不多有275大卡。
除了爆米花和可樂以外,電影院通常還會提供臺灣烤腸(157大卡/根),八喜冰激凌(186大卡/100g),酷薯(空心薯條,540大卡/100g),奶茶(52大卡/100g)等,減約君還在電影院見過自帶麥當勞的,帶pizza的,儘是些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
這麼看來,大份的爆米花配上可樂/奶茶的熱量就已經遊走在1000大卡的邊緣了,如果再點根烤腸,或者加一份冰激凌的話,一場電影看下來所攝入的熱量已經接近於一位成年女性一天所需熱量(1200大卡-1400大卡)的總和。
聽起來是不是很可怕?!儘管很多營養學家建議在觀影時「閉嘴」,卻扼殺了樂趣所在。
那麼問題來了:如何在「邊吃邊看」的前提下,減少熱量的攝入?
1.飯後看電影。
大腦接收到「飽」的信號會降低你對零食的欲望,這樣可以避免因為飢餓感而攝入不必要的熱量。
2.隨身攜帶一些低卡,健康的零食。
譬如小袋的堅果,這些優質脂肪,既能滿足你想「吃」,又能增強飽腹感,減少食量。
3.如果一定要吃,就儘量點小份。
BBC曾做過一個實驗:他們分別把大份和小份的爆米花分給觀眾,結果拿到大份爆米花的觀眾,最終比拿小份的觀眾多吃了45%。這不是因為他們更餓,而只是因為他們拿到的分量更大。
4.學習閱讀食物標籤。
在購買零食之前,要先閱讀食物的標籤,一方面讓你對自己吃下去的東西有點數,另一方面你可能會因為有「啊,吃掉這包薯片我要多跑800米」的想法而放棄。
5.水是最好的飲料。
既然都吃零食了,就儘量喝水吧。果汁和碳酸飲料都還有過多的糖分,非常容易轉化成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