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葫蘆的種類與栽培方法,喜歡可以收藏

2020-12-20 琴姐談美食

西葫蘆一年生蔓生草本;莖有稜溝。葉柄粗壯,被短剛毛;葉片質硬,挺立,三角形,彎缺半圓形,上面深綠色,下面顏色較淺,葉脈兩面均有糙毛。卷鬚稍粗壯。雌雄同株。雄花單生;花梗粗壯,有稜角,被黃褐色短剛毛;花萼裂片線狀披針形;花冠黃色,頂端銳尖;雄蕊花絲長15毫米,花葯靠合。雌花單生,子房卵形。果梗粗壯,有明顯的稜溝,果蒂變粗或稍擴大。果實形狀因品種而異;種子卵形,白色,長約20毫米,邊緣拱起而鈍。

原產北美洲南部,中國於19世紀中葉開始從歐洲引入栽培,世界各地均有分布。西葫蘆含有較多維生素C、葡萄糖等營養物質,具有除煩止渴、潤肺止咳、清熱利尿、消腫散結的功效。果實作蔬菜。

葉柄粗壯,被短剛毛,長6-9釐米;葉片質硬,挺立,三角形或卵狀三角形,先端銳尖,邊緣有不規則的銳齒,基部心形,彎缺半圓形,深0.5-1釐米,寬3-4釐米,上面深綠色,下面顏色較淺,葉脈在背面稍凸起,兩面均有糙毛。

卷鬚稍粗壯,具柔毛,分多歧。雌雄同株。雄花單生;花梗粗壯,有稜角,長3-6釐米,被黃褐色短剛毛;花萼筒有明顯5角,花萼裂片線狀披針形;花冠黃色,常向基部漸狹呈鍾狀,長5釐米,徑3釐米,分裂至近中部,裂片直立或稍擴展,頂端銳尖;雄蕊3,花絲長15毫米,花葯靠合,長10毫米。雌花單生,子房卵形,1室。

生長期最適宜溫度為20-25℃,15℃以下生長緩慢,8℃以下停止生長。30℃以上生長緩慢並極易發生疾病。種子發芽適宜溫度為25-30℃,13℃可以發芽,但很緩慢;30-35℃發芽最快,但易引起徒長。開花結果期需要較高溫度,一般保持22-25℃最佳。根系生長的最低溫度為6℃,根毛髮生的最低溫度為12℃。夜溫8-10℃時受精果實可正常發育。光照強度要求適中,較能耐弱光,但光照不足時易引起徒長。光周期方面屬短日照植物,長日照條件上有利於莖葉生長,短日照條件下結瓜期較早。西葫蘆喜溼潤,不耐乾旱,高溫乾旱條件下易發生病毒病;但高溫高溼也易造成白粉病。對土壤要求不嚴格,砂土、壤土、黏土均可栽培,土層深厚的壤土易獲高產。

花葉西葫蘆

又名阿爾及利亞西葫蘆。中國北方地區普遍栽培。蔓較短,直立,分枝較少,株型緊湊,適於密植。葉片掌狀深裂,狹長,近葉脈處有灰白色花斑。主蔓第五至六節著生第一雌花,單株結瓜3-5個。瓜長橢圓形,瓜皮深綠色,具有黃綠色不規則條紋,瓜肉綠白色,肉質緻密,纖維少。

無種皮西葫蘆

種子無種皮,為以種子供食用的品種。植株蔓生,蔓長1.6米,第一雌花著生於第七至九節,以後隔1-3節再出現一朵雌花。瓜短柱形,嫩瓜可做蔬菜。老熟瓜皮橘黃色,單瓜重4-5千克。

綠皮西葫蘆

植株蔓長3米,粗2.2釐米。葉心臟形,深綠色,葉緣有不規則鋸齒。第一雌花著生於主蔓第四至六節。瓜長橢圓形,表皮光滑,綠白色,有稜6條。一般單瓜重2-3千克。

長蔓西葫蘆

植物匍匐生長,莖蔓長2.5米左右,分枝性中等。葉三角形,淺裂,綠色,葉背多茸毛。主蔓第九節以後開始結瓜,單株結瓜2-3個。瓜圓筒形,中部稍細。

栽培技術

整地施肥

以有機肥為主,一般每畝施腐熟有機肥2000公斤、餅肥75公斤、複合肥40公斤、草木灰80公斤。將肥料均勻撒於地面,深翻30釐米,整平地面。

開溝整畦

採用深溝高畦,地膜覆蓋栽培。一般畦寬100釐米,畦高20釐米,溝寬25-30釐米。蓋膜前應再次將畦面整平,並噴灑除草劑。蓋膜時一定要拉緊、蓋平,使地膜與畦面蓋貼緊密,膜的四周用土壓實。整地施肥作畦蓋膜後,在定植前用45%百菌清煙劑每畝1公斤燻煙,封閉大棚進行悶棚消毒7天左右。

定植

一般於3月中旬定植,當秧苗在3葉1心或4片葉剛展開時,苗齡在30天左右即進行定植。小型品種按株距40×40釐米雙行定植,每畝1800株左右。大型品種按株距50×50釐米雙行定植,每畝1600株左右。定植前1天將苗床澆透水,選壯苗、好苗,儘量使根部多帶土移栽,定植時應讓根系正常舒展,定植後澆搭根水,並把定植孔用細土封蓋嚴密,以後每天澆1次水,至秧苗成活。

溫度

緩苗階段不通風,提高棚溫度,促生根。白天棚溫應保持25-28℃,夜間18-20℃,晴天中午棚溫超過30℃時,可適當通風。緩苗後白天棚溫控制在20-25℃,夜間12-15℃,有利於雌花分化和早坐瓜。坐瓜後白天保持溫度至22-26℃,夜間15-18℃,最低不低於10℃,加大晝夜溫差,有利於營養積累和瓜的膨大。

保果

早春季節氣溫低時,必須採取人工授粉,一般在上午9時前,摘取當日開放的雄花,去掉花冠,在雌花柱頭上輕輕塗抹。或用防落素、座果靈等植物激素按使用說明操作。

肥水

根據土壤墒情,適時澆水。後期缺肥時,可採取破膜每畝追施10-15公斤複合肥或噴施葉面肥。

採收

西葫蘆以食用嫩瓜為主,達到商品瓜要求時進行採收,長勢旺的植株適當多留瓜、留大瓜,徒長的植株適當晚採瓜。長勢弱的植株應少留瓜、早採瓜。採摘時不要損傷主蔓,瓜柄儘量留在主蔓上。

西葫蘆果實呈圓筒形,果形較小,果面平滑,以採摘嫩果供菜用。西葫蘆以皮薄、肉厚、汁多、可葷可素、可菜可餡而深受人們喜愛。若食用時發現西葫蘆有苦味則可能含有苦味物質「葫蘆素」,請勿食用。

相關焦點

  • 西葫蘆施肥需要注意什麼你知道嗎?西葫蘆的施肥方法與注意事項
    西葫蘆是大家餐桌上常見的一種蔬菜,各地叫法不一,有的地方稱作白瓜,有的地方稱作生瓜等。當然,現在種植的人也是很多的,西葫蘆施肥需要注意什麼你知道嗎?西葫蘆的施肥方法與注意事項你了解嗎?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喜歡吃西葫蘆的人,請留下來,有三種好的吃西葫蘆的方法
    不同的蔬菜有不同的營養,在現實生活中,有些蔬菜看起來並不可愛,他們更多的是普通,但他們的治療效果確實很好,而我們要介紹給大家的蔬菜叫西葫蘆,這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一道菜,他質優價廉,但常常被人們忽視,我將介紹他的三種特殊方法,即美味是有營養的,如果你想要吃什麼,你可以買西葫蘆坐下,你將來會喜歡吃這種蔬菜的
  • 冬季種植西葫蘆,這樣管理,是可以提高西葫蘆的品質的
    冬季種植西葫蘆,這樣管理,是可以提高西葫蘆的品質的【導語】:西葫蘆是頗受喜愛的蔬菜之一,有很多的農戶都在種植西葫蘆,但是卻不了解冬季該怎樣管理。做好冬季栽培管理工作,才能種好西葫蘆。在種植西葫蘆之前,要把土地進行深翻,然後做育苗畦。種植的密度不能太稠了,種植之前,需要對種子進行催芽和殺菌處理。先把種子用溫水浸泡,然後進行殺菌。做了這樣的處理後,才可以用來種植。冬季種西葫蘆,一般都在大棚裡面進行種植。一般都會採用扣棚,但是每天要保證8個小時的光照,天氣好要把棚膜捲起來。
  • 西葫蘆的田地該如何管理,需要注意什麼才能長出更好的西葫蘆!
    西葫蘆屬於一年一季的蔓生植物。在我們國家有的叫它復瓜。原產地是在北美洲南部,我們國家是在19世紀開始引進栽培的,西葫蘆屬於蔬菜。它含有不少的維生素c,葡萄糖等很多營養物質,並且有很高的栽培價值。經常吃可以起到很多其他好的效果,比如止咳,消腫等。
  • 西葫蘆容易化瓜,有什麼預防方法,這些技術需掌握
    西葫蘆是瓜類蔬菜的一種,它的結瓜能力強,產量是瓜類蔬菜中比較高的,所以適合進行栽培,有著較高的收益。如果家裡有一塊空地,自己也可以嘗試種一種,一顆西葫蘆可以結瓜十多個,還是非常多的。種植一顆兩顆當然簡單,如果種植多的話,難度就上來了,有不少農戶表示,現在西葫蘆存在化瓜的情況,好不容易長大了,結果化掉了,非常的可惜,影響到了產收。對於這種化瓜的問題,有什麼方法預防呢?化瓜是什麼呢,就是西葫蘆等瓜類蔬菜,長大之後,還未完全成熟,自己在地裡爛掉了,不再繼續生長。
  • 日光溫室栽培西葫蘆怎麼才能獲得高產?
    西葫蘆屬葫蘆科,別名攪瓜,原產於美洲,又稱美洲南瓜,適應性強,結瓜早,是瓜菜中比較早熟的蔬菜,因其根系發育和開花結果要求的溫度低,管理簡單,操作性強,產量高,效益好,現已成為日光溫室的主栽品種。那麼,如何在日光溫室種實現西葫蘆的高產呢?下面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
  • 西瓜的種類及種植方法,喜歡可以收藏哦
    中國各地栽培,品種甚多,外果皮、果肉及種子形式多樣,以新疆、甘肅蘭州、山東德州、江蘇東臺等地最為有名。其原種可能來自非洲,久已廣泛栽培於世界熱帶到溫帶,金、元時始傳入中國。西瓜為夏季之水果,果肉味甜,能降溫去暑;種子含油,可作消遣食品;果皮藥用,有清熱、利尿、降血壓之效。
  • 收藏的輔食教程,10M|西葫蘆鮮蝦餅
    收藏的輔食教程,10M|西葫蘆鮮蝦餅口感鹹鮮中帶著軟嫩,沒錯就是好吃~——————————————————————————準備食材:西葫蘆雞蛋蝦麵粉——————————————————————————製作步驟:
  • 西葫蘆葉子是白色的,防治一定要及時,方法很簡單的
    昨天有一個種植西葫蘆的種植戶來諮詢我們的高級農藝師,他說前幾天他的朋友去他的大棚裡邊看他種植的西葫蘆,他朋友發現他的西葫蘆上邊有銀白色的東西,他剛開始種植西葫蘆,不覺得有什麼問題,他朋友一說他就趕緊來諮詢了。
  • 萬聖夜的南瓜燈其實很多是西葫蘆和北瓜
    南瓜屬原產於美洲,其中有5個種已馴化,有3個種栽培最廣——南瓜、筍瓜和西葫蘆。在美國,這3個種都廣泛栽培,而且有比較多的品種。  不過,美國人不是按照植物分類學來分類的,而是按照果實的大小、形狀、顏色等等來稱呼它們。比如,美國人習慣叫做南瓜燈用的瓜「pumpkin」,泛指外形扁圓、表面平滑或有稜、金黃色、果實成熟時才食用的品種。
  • 原來西葫蘆不止維生素足,還能補充鈣元素!西葫蘆怎麼做才好吃?
    西葫蘆是南瓜的變種,葫蘆科南瓜屬的一種,原產北美洲南部,中國於19世紀中葉開始從歐洲引入栽培,世界各地均有分布。西葫蘆含有較多維生素C、葡萄糖等營養物質,具有除煩止渴、潤肺止咳、清熱利尿、消腫散結的功效。西葫蘆的果實作蔬菜,果實呈圓筒形,果形較小,果面平滑,以採摘嫩果供菜用,以皮薄、肉厚、汁多、可葷可素、可菜可餡而深受人們喜愛。
  • 西葫蘆新做法,不放雞蛋不放肉,素炒比放肉還好吃下飯
    本期導讀:西葫蘆新做法,不放雞蛋不放肉,素炒比放肉還好吃下飯西葫蘆是一種家常蔬菜,西葫蘆原產北美洲南部,中國於19世紀中葉開始從歐洲引入栽培,西葫蘆以食用嫩瓜為主,皮薄、肉厚、汁多,口感清脆。西葫蘆含有較多維生素C,尤其是鈣的含量極高。
  • 南瓜的品種及種植方法,喜歡可以看一下哦
    「南瓜」一詞可以特指南瓜屬 中的 ,也可以泛指包括筍瓜(又稱 印度南瓜)、北方又稱倭瓜,西葫蘆(又稱美洲南瓜)等在內的其他南瓜屬栽培種。其中前者因產地叫法各異,臺灣話稱為 金瓜,原產於 北美洲。按顏色分可以分為 橙色、橙紅色、 黃色、 白色、雙色混合等。南瓜果實有圓、 扁圓、 長圓、 紡錘形或 葫蘆形,先端多凹陷,表面光滑或有瘤狀突起和縱溝,成熟後有白霜。
  • 這種豐盛的蔬菜扁豆面醬非常美味,可以配上一大碗西葫蘆麵條
    我認為當你開始工作的時候保持簡單是很重要的,而這頓飯是一種簡單的方法。大多數時候,我的晚餐都是簡單快捷的。每隔一段時間,我會做一些更精細的東西,但是每天,我可以在30分鐘內做一些簡單的飯菜,就像這個素食小扁豆醬配義大利麵一樣。
  • 蔬菜實用栽培技術——植物生長調節劑的種類和應用
    相關連結:蔬菜實用栽培技術--好賣不好種夏季反季節蔬菜栽培技術要點蔬菜實用栽培技術(第五章:葉菜類)-各類葉菜的實用栽培技術蔬菜實用栽培技術(第四章:茄果類)-番茄的實用栽培技術心得植物生長調節劑在蔬菜生產上的應用和使用方法植物生長調節劑在蔬菜生產上的應用和使用方法植物生長調節劑使用技術植物生長調節劑的種類很多。
  • 黃瓜與西葫蘆雜交出新品種?那味道讓人回味無窮
    難道連黃瓜與西葫蘆都能雜交成功出新品種?而且味道也是讓人回味無窮。對此,小編我也深感疑惑。不妨,我們就來一探究竟!我們先來看它結出來的花,是不是和黃瓜花長得簡直一模一樣啊,而且還特別漂亮。不僅花長的一模一樣漂亮,並且就連生長方式與黃瓜也是截然相同。但是再仔細一看,又發現了不同點。它好像要比黃瓜硬一些,皮質與西葫蘆又有相似之處。難道它是黃瓜與西葫蘆的雜交體?
  • 西葫蘆遇到綿腐病、綿疫病、菌核病和枯萎病等時的無公害防治
    3、防治方法農業防治:前茬收穫後及時清潔田園,耕翻土地,提倡壟作或高畦栽培。減少化肥施用量。暴雨後及時排除積水,防止田間溼度過高或溼氣滯留。病菌以菌核形式在土壤、種子中越冬,種子也可帶菌,病菌可以隨風、雨傳插到寄主表面,發芽後形成菌絲,形成初侵染,引起發病。菌核病是一種高溼型病害。在0~32℃的環境條件下,菌絲都以可生長,而生長的最適溫度為20℃。3、防治方法農業防治:棚室栽培時,實行變溫管理。採取高畦覆膜栽培技術,實行膜下灌水。
  • 常見蔬菜的種類,減肥朋友可以收藏了
    今日分享——常見蔬菜的種類根菜類:蘿蔔、胡蘿蔔、蕪菁甘藍、根芹菜、美洲防風、根甜菜、婆羅門參、牛蒡白菜類:大白菜、茄果類:番茄、茄子、辣椒、甜椒、酸漿鮮豆類:菜豆、豇豆、扁豆、刀豆、豌豆、四陵豆、菜用大豆瓜類:黃瓜、冬瓜、南瓜、筍瓜、西葫蘆
  • 西葫蘆怎麼做好吃?家庭烹飪方法介紹
    西葫蘆是一種很好吃的蔬菜,不管是南方還是北方都會吃這種食物,西葫蘆的製作方法也有很多,像茄汁西葫蘆,西葫蘆釀肉末,雞蛋炒西葫蘆等,味道不錯營養價值又很高,大家可以了解清楚正確的做法,平時在家裡面就可以做來吃,下面就來看一下西葫蘆怎麼做好吃。
  • 西葫蘆5種最好吃的做法,簡單美味又下飯,看看你喜歡吃哪種?
    說到西葫蘆呢,相信大家也比較熟悉了,如果你不知道,那麼你也可以把它理解成是「嫩南瓜」,西葫蘆口感清脆,營養豐富,是我們常見的瓜菜之一,尤其是含鈣的量比較高,所以,如果家裡有孩子的朋友們可以多做來吃,幫助長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