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15年4月14日,上午提交了辭職報告,將離職報告給處長籤字的時候,處長看都沒看大筆一揮給我籤了,而且還笑眯眯。
想起過年期間去他家拜年,他給我的忠告「你最好的出路就是跳出XX系統。」
以及找處長的朋友跑關係,那位也說「你一個學土木的,畢個業都不容易,幹嘛在這裡做什麼文秘宣傳工作,說得不好聽就是打雜的,你去考個造價工程師,都不止這點前途。」
然後過完年,收到考研複試通知,心裡並沒有多少波動。當年大四畢業沒有考上的研,在五年後,給了我回音。
心中辭職的念頭已定,經過四年的博弈,父母也開始理解我,並且默認了我的行動。
02
籤完字,滿大樓各個辦公室跑了一遍,拿了一張蓋滿了各個部門章的離職交接單。
跟辦公室主任交接好各項事務,該交的鑰匙交了,電腦裡的個人信息刪掉,該交接的單眼相機、攝影器材交接好,心中一陣輕鬆。
一個月前我就開始收拾個人物品,每周都帶一些回家,到了辭職這天,一個箱子一個包就打包了所有東西。
處長沒有要我再留一個月,真的很感謝他,我是他從基層一手提拔的。
當年我還是個剛畢業,工作在基層的行政管理,他把我調到處辦,逐步肩負了幾乎一個分管材料宣傳的辦公室副主任的所有工作。
在別人打壓嫉妒我時,他說「把XX調上來是叫她寫材料的,不是叫她管文件的。」還說:「我看,XX比中文系研究生的XXX還寫得好點。」
我也很努力,單位年年送我去局裡參加文秘培訓、宣傳培訓、信訪培訓,年年被評為「優秀文秘」「優秀政務工作者」,各種工作會議,辦公室會議,我也是除主任以外的陪同人員之一。
我也自費在網上報各種公文寫作的培訓班,比如老秘網等等。在離職前一周,組織去武漢學習一周,我也去了,並且還安排了四月底的局培訓,但是我還是要走。
上午交接完打包好東西,最後再看了一眼待了五年的地方,這個我一畢業就進來了的地方,拖著箱子,頭也不回的去了高鐵站,再見了,再也不見。
03
接著,就是研究生複試,出複試結果。調檔案。等待9月初開學。
2015年9月至2018年6月,修學分、寫論文、就業,考證、結婚,生活像是開了加速器,僅僅三年,在XX管理處的五年像是一場夢,再也想不起來。
如今,我坐在省會市中心某高層15樓打下這些字。現在的我,碩士畢業,拿著當年兩倍的工資,考了兩個中級職稱,兩個註冊建造師證。已經結婚。
但是,人生哪有不糾結,現在的我,已婚未孕,又開始想要回歸體制,是的,我要考公務員了。
體制跟體制差別有多大,當然也不用我說,從當年離家遠的事業單位辭職,我一天都沒有後悔過。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這是自然的選擇,當年的事業單位已經改革為國企。
經過幾年的游離,我更有選擇,但是給我選擇的時間也不多了。
當年土木本科畢業只能選擇省會周邊或者基層的崗位,如今我可以考省國資委,可以考國稅總局,可以投國家開發銀行、農業發展銀行的簡歷,誰說學歷沒用。
曾經一度糾結自己走了彎路,浪費了時間,但是隨著年齡漸長,開始明白,沒有所謂的彎路,因為人生選擇了一條路,就永遠不知道另一條路是什麼樣,不如無悔的走下去,活在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