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高贊:從體制內辭職是什麼體驗?

2020-12-14 騰訊網

  01

  2015年4月14日,上午提交了辭職報告,將離職報告給處長籤字的時候,處長看都沒看大筆一揮給我籤了,而且還笑眯眯。

  想起過年期間去他家拜年,他給我的忠告「你最好的出路就是跳出XX系統。」

  以及找處長的朋友跑關係,那位也說「你一個學土木的,畢個業都不容易,幹嘛在這裡做什麼文秘宣傳工作,說得不好聽就是打雜的,你去考個造價工程師,都不止這點前途。」

  然後過完年,收到考研複試通知,心裡並沒有多少波動。當年大四畢業沒有考上的研,在五年後,給了我回音。

  心中辭職的念頭已定,經過四年的博弈,父母也開始理解我,並且默認了我的行動。

  02

  籤完字,滿大樓各個辦公室跑了一遍,拿了一張蓋滿了各個部門章的離職交接單。

  跟辦公室主任交接好各項事務,該交的鑰匙交了,電腦裡的個人信息刪掉,該交接的單眼相機、攝影器材交接好,心中一陣輕鬆。

  一個月前我就開始收拾個人物品,每周都帶一些回家,到了辭職這天,一個箱子一個包就打包了所有東西。

  處長沒有要我再留一個月,真的很感謝他,我是他從基層一手提拔的。

  當年我還是個剛畢業,工作在基層的行政管理,他把我調到處辦,逐步肩負了幾乎一個分管材料宣傳的辦公室副主任的所有工作。

  在別人打壓嫉妒我時,他說「把XX調上來是叫她寫材料的,不是叫她管文件的。」還說:「我看,XX比中文系研究生的XXX還寫得好點。」

  我也很努力,單位年年送我去局裡參加文秘培訓、宣傳培訓、信訪培訓,年年被評為「優秀文秘」「優秀政務工作者」,各種工作會議,辦公室會議,我也是除主任以外的陪同人員之一。

  我也自費在網上報各種公文寫作的培訓班,比如老秘網等等。在離職前一周,組織去武漢學習一周,我也去了,並且還安排了四月底的局培訓,但是我還是要走。

  上午交接完打包好東西,最後再看了一眼待了五年的地方,這個我一畢業就進來了的地方,拖著箱子,頭也不回的去了高鐵站,再見了,再也不見。

  03

  接著,就是研究生複試,出複試結果。調檔案。等待9月初開學。

  2015年9月至2018年6月,修學分、寫論文、就業,考證、結婚,生活像是開了加速器,僅僅三年,在XX管理處的五年像是一場夢,再也想不起來。

  如今,我坐在省會市中心某高層15樓打下這些字。現在的我,碩士畢業,拿著當年兩倍的工資,考了兩個中級職稱,兩個註冊建造師證。已經結婚。

  但是,人生哪有不糾結,現在的我,已婚未孕,又開始想要回歸體制,是的,我要考公務員了。

  體制跟體制差別有多大,當然也不用我說,從當年離家遠的事業單位辭職,我一天都沒有後悔過。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這是自然的選擇,當年的事業單位已經改革為國企。

  經過幾年的游離,我更有選擇,但是給我選擇的時間也不多了。

  當年土木本科畢業只能選擇省會周邊或者基層的崗位,如今我可以考省國資委,可以考國稅總局,可以投國家開發銀行、農業發展銀行的簡歷,誰說學歷沒用。

  曾經一度糾結自己走了彎路,浪費了時間,但是隨著年齡漸長,開始明白,沒有所謂的彎路,因為人生選擇了一條路,就永遠不知道另一條路是什麼樣,不如無悔的走下去,活在當下。

相關焦點

  • 從體制內辭職的你,過得還好嗎?
    去年年底,我接到大學同學的電話:「我辭職了,離開了那個小地方,去成都發展。」那一刻,我有些懵……而立之年,婚期將近,卻毅然決然的拋掉體制內的工作,帶著惶恐與不安,去到一個嶄新的地方,重新面對一片迷茫,哪來的勇氣?
  • 知乎高贊:拿到年終獎後馬上辭職,厚道嗎?
    由於對企業的種種不滿,或者想要尋求更好的職業發展機會,不少職場人士會在年終獎發放完畢後選擇辭職。那麼問題來了,一些人在面對「拿完年終獎就馬上辭職走人」這個問題上,總要面對來自周圍的壓力:「你這樣做厚道嗎?」
  • 知乎高贊:拿到年終獎後馬上辭職,厚道嗎?
    由於對企業的種種不滿,或者想要尋求更好的職業發展機會,不少職場人士會在年終獎發放完畢後選擇辭職。那麼問題來了,一些人在面對「拿完年終獎就馬上辭職走人」這個問題上,總要面對來自周圍的壓力:「你這樣做厚道嗎?」
  • 知乎高贊:穩定的工作意味著什麼?很多人都理解錯了
    很多人為了體驗這種成功,放棄所謂的「鐵飯碗」,創立自己的事業。我身邊就有一個這樣的朋友,剛畢業就通過了某縣城的教師招考。當了三四年的老師後,由於忍受不了縣城的低工資,以及一眼就望到頭未來,最後辭職到了一個二線大城市,在當地知名的培訓機構當老師。
  • 體制內的我,憑什麼要現在辭職?
    辭職從來就不是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而是一次說沒就沒的風險投資。對於體制內的人來說,無疑給這次風險投資加了槓桿012月初,一位前同行辭職了,並洋洋灑灑地寫了一篇文章。理由很簡單,只因想做一回自己。而作為一個曾經差點就辭職的人,為了避免她們頭腦發熱也跟風辭職了,我只好狠狠地給她們澆了一盆冷水:「無論你家境是好是壞,無論你的能力是強是弱,都不要在工作兩年內辭職,更不要裸辭。 另外,再回去看看那篇爆文吧,如果你只看到雞湯,沒看到內涵,你有什麼能力辭職?」
  • 為什麼你認真寫的回答得不到知乎高贊?
    很多人有過這樣的體驗:在知乎上無意中答了一個問題,得到很多贊;而有時認真回答一連串問題,卻都石沉大海。為什麼你認真寫的回答得不到知乎高贊呢?這篇文章可能給你答案。而作為知乎的回答者,我們能從中得到什麼啟示呢?下面正式給出知乎高贊的三條原則:原則一:在臨界點之內我們已經知道,是馬太效應使大部分長尾答案得不到展示。那有沒有可能存在這樣一個臨界點?
  • 如何在知乎獲得高贊?快速漲粉引流的技巧分享
    準確來講,知乎更像是論壇,在這裡,人們可以找到志趣相投的人,共同討論彼此感興趣的問題並且關注他們。因此,各種發散性思維的整合成為了知乎的一大特色。 想要在知乎獲得高贊,內容一定要重視起來。好的內容可以讓你快速漲粉實現引流。  第一是按性質分,分為原創內容和為偽原創內容。原創內容自己寫即可。
  • 知乎高贊:人這輩子最不能缺什麼?答案是缺錢!
    最近刷知乎時看到有個比較有意思的提問:人這一輩子,最不能缺什麼?底下有個高贊回答:缺錢!作為一個專門做理財知識科普的人來說,對於這一點怡心是高度認同的。人這一輩子,缺什麼都可以,唯獨不能缺的就是錢,缺一次錢你就懂了,那裡面箇中滋味讓你終身難忘。怡心曾經有過一次非常缺錢的經歷,那個時候自己工資不高,身上卻背負著22萬的負債。可謂是非常缺錢,每天都被22萬的負債壓得喘不過氣來,甚至因為一次把自己的電磁爐液晶面板打碎而徹底崩潰。
  • 沉迷於知乎有什麼害處?
    然而,知乎裡面並不全都是專家,涉及到世俗層面,就讓我有些難以接受了。讓人頭疼的是,知乎裡面最熱門、最受歡迎、以及討論人數最多的,當屬這類情感生活問題了。我記得剛入知乎坑的時候,有一句話特別裝逼且有道理:「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這句話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頻繁出現在各大問題的下方,但是後來,這句經典之言似乎被忘記了。
  • 什麼叫「體制內」?
    有同學就提問,說我現在在體制內工作,很難受又不敢辭職該怎麼辦?2. 通常體制內說的就是什麼國企員工、公務員什麼的。廖老師怎麼回答的?什麼是體制?所有給你帶來安全感,並且阻礙你成長,但你又覺得它不夠好的東西,那東西都叫體制。
  • 知乎如何寫出高贊回答,這是我從多份PPT裡總結出來的答案
    分享一些總結:關於知乎人群的特點和寫法的底層邏輯。知乎人群的3大特點:1、重邏輯,輕感情。2、標榜主旋律價值觀。3、沉迷高層次卻渴望回歸真實。這可以理解為知乎界的「高富帥」。一篇高贊回答=好內容+賞心悅目的閱讀體驗{格式排版+圖文配合(gif動圖或者視頻)。好內容=乾貨(最好是數據論證,分點論述)+共情(感同身受) +幽默通俗語言+幾句高度凝練的語句總結。
  • 知乎高贊:錢多又輕鬆的公務員工作,有哪些?
    曾經被嘲諷的死工資和體制內,如今被無數人重新惦念:哎呀,真香!這想法本身沒問題,但不可否認的是有些人單純地將「體制內」3個字視為永久飯票。我這幾年有個很深的感觸啊:體制內不會拖垮你,只想把體制內當做避風港,才會拖垮你。01我時常在知乎上刷到一類問題,詢問公務員是不是錢多又輕鬆。
  • 從體制內辭職,為什麼我總是勸你要慎重?
    有人說,老秘書,你為什麼老是叫我們在體制內不要辭職呢,我幹得不爽,不想幹了,辭職不幹了,不行嗎? 其實,不是我不讓大家從體制內辭職,也不是我認為體制內就是絕對的好,而是我看很多提問者的描述,我知道他辭職去體制外,會過得更慘。
  • 有什麼好的託福單詞書推薦?知乎高贊推薦書籍介紹
    有什麼好的託福單詞書推薦?知乎高贊推薦書籍介紹註:內容來源知乎作者,如有侵權告知即刪除!
  • 有公務員辭職了 從體制內離開準備考教師
    面對公務員和教師這兩個職業,很多人比較糾結不知道如何選擇,大多是是女生,拋開愛好來說,不知道自己到底是選擇公務員還是教師,雖然一般只聽說過教師辭職考公務員,但是很少聽說有公務員辭職考教師的。但是還是有公務員辭職考教師的。 就穩定性而言,因為教師也是事業單位編制,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只要沒有犯原則性的大錯誤,基本不會被辭,基本能幹到退休。
  • 都覺得體制內工作好,那些從體制內離職的人,都是因為什麼呢?
    這些年,我身邊也有一些從體制內離職的人,但畢竟還是少數,而他們在辭職前遭遇的職場經歷,以及個人深層次裡的原因,幾乎都有幾個相似的特徵。 首先,個人性格明顯不適應體制內的工作環境。體制內工作看似穩定,但仍舊少不了各種勾心鬥角的暗戰,這不是在抹黑體制內的環境,而是說明,在體制內立足,既需要高度地適應這種人際關係的複雜性,又需要具備充分的交流溝通能力,還要適時地學會避讓、推脫、謙卑。
  • 體制內是深井,體制外是江湖
    不僅如此,萬一有一天你從體制出來,發現年紀這麼大了,卻什麼也不會時,才是最尷尬的。其實,體制內的人不一定要抓緊辭職去做所謂你喜歡的事情,因為你現在不會幹的事情,辭職後也不會幹,不要總是覺得自己現在不行是因為體制的原因,要知道下班後的生活,才決定了未來。別著急裸辭,而要學會騎驢找馬,更應該在體制的保障下深造自己,鍛鍊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好才行。
  • 女研究生辭職5年後重回體制,那些離開體制內的人都如何了?
    原本文靜家裡是想著讓她畢業後託關係進入體制內崗位,但是沒想到不行了,國家後來開始推行凡進必考的政策,沒辦法,文靜只能自己考了。兩次失利並沒有達到文靜的信心,雖然文靜的專業課成績很好,但是對公務員備考完全很陌生。好在是有點基礎,文靜總結了一下自己的原因,自認為找到了進入體制內的竅門,她覺得發達城市的崗位競爭都是非常激烈的。
  • 知乎高贊回答真是三觀俱毀
    知乎上最高贊回答大致意思是娛樂圈的一些八卦來八卦去的東西跟我有什麼關係,不就出軌了嗎?關我什麼事,有這功夫看八卦,打個遊戲不香嗎?但另一個高贊回答則是表理解,甚至設身處地地表示,如果是我估計我也把持不住。並設身處地地從自身出發,闡述這些理由和原因。原來是個經濟適用型。
  • 永遠不要輕易從體制內辭職,特別是30歲後,否則讓你悔青腸子
    但是他不喜歡這種清閒安逸的工作環境,主要是骨子裡面天生有一股不安分的情節,喜歡折騰、挑戰,剛好有個私企老闆給他開出高薪想挖他,眾人怎麼勸都不行,最後他還是選擇了辭職。通過這次聊天,雖然他明面上沒有說後悔什麼的,但是我知道他心裡是非常悔恨的,話裡話外都充滿了對原單位的嚮往,但現在什麼都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