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言文《赤兔之死》,獲得高考滿分作文的考生,如今怎麼樣了?

2021-01-08 教育有力量

眾所周知,小學階段學習的內容都是非常基礎的,一般不會有比較深奧的知識,因為在這個接觸知識的初級階段,不會出現一些較難的題目。在小學階段很多學生的心智都不成熟,無法理解深層次的內容。但是進入初中之後,我們在語文的學習當中就會接觸到文言文,而文言文作為一種古代寫作的體裁,匯聚了古人的智慧,因此當我們學習這些文言文的時候,我們也能夠感受到古人所流傳的一些聰明才智。

有一些考生非常喜歡文言文,他們不僅能夠熟練地背誦文言文的全部內容,同時還能夠對文言文進行自己的理解構思,轉換為白話文寫作。不僅如此,一些優秀的學生在作文當中還會使用古白話文的體裁。這需要考生對於文言文的各個知識點掌握非常熟練,才有可能用現在的文字寫出一篇達標的文章。而在高考作文的寫作當中,很多學生都是為了求穩,儘可能用華麗的文字、比喻句、排比句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很少有人用古白話文來作為高考作文的寫作體裁,因為這樣做是非常冒險的。但就是有這樣一位考生,用古白話文《赤兔之死》的相關內容拿下了高考滿分作文,他到底是誰呢?

他的名字叫做蔣昕捷,他非常喜歡閱讀,也非常喜歡古白話文這種體裁。早在他五歲的時候,他發現三國演義的內容非常吸引人,因此在年僅五歲的時候便開始閱讀三國演義。而在那個年紀可能很多人每天都在玩兒,更別說主動閱讀文章了,再加上5歲的年紀太小了,很多字都不認識。但是蔣卻在自己年幼的時候開始接觸到中國的古典文學名著。隨著年齡的增長,他也熟練記憶了許多三國演義裡面的經典橋段以及故事情節,這也為他今後的學習做出了很多鋪墊。

在他參加高考的時候,當年的高考作文題目是以誠信來作為主線,要考生發散思維,自擬題目來行文。但由於蔣昕捷從小就閱讀了很多文學名著,也閱讀了很多三國演義裡面的一些內容,再加上他能夠熟練掌握文言文的寫作方式,因此他就借用了三國演義裡面的《赤兔之死》的情節,在配以古白話文的形式書寫出了一篇作文。當然,這樣的寫作是比較冒險的,但還好蔣昕捷遇到了一個欣賞他的閱卷老師,他這樣新穎的寫作方式深受閱卷老師的喜愛,於是在當年的高考當中,他獲得了高考滿分作文的好成績。

作為一名考生,能夠在高考場上臨危不亂,並且別出心裁,用古白話文來寫作,受到了大家的關注。後來蔣昕捷被南京師範大學順利錄取,在接受四年的學習之後,蔣昕捷成為了馬雲手下的一名公關總監,因為他善於運用手中的資源來為自己提供更好地展示,因此能夠獲得馬雲的認可。大家對這名考生有什麼樣的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用文言文《赤兔之死》,獲得高考滿分作文的考生,如今怎麼樣了?
    有一些考生非常喜歡文言文,他們不僅能夠熟練地背誦文言文的全部內容,同時還能夠對文言文進行自己的理解構思,轉換為白話文寫作。不僅如此,一些優秀的學生在作文當中還會使用古白話文的體裁。這需要考生對於文言文的各個知識點掌握非常熟練,才有可能用現在的文字寫出一篇達標的文章。
  • 19年前那位高考作文《赤兔之死》,獲得滿分的考生,如今咋樣了?
    文/小周聊教育高考是人生中重要的轉折點,所以每年的高考也備受關注。在今年高考中,就有一位浙江省的考生以一篇《生活在樹上》作文引發了網友熱議。這篇作文引用了大量的名言,整篇文章讀起來也是比較晦澀的,但是這也從另一方面說明了這位考生的文學功底很深。
  • 19年前,用文言文《赤兔之死》拿下高考作文滿分的考生,現狀如何
    中國擁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言文作為中國古代獨有的一種文化形式,相信很多人曾經上學的時候都被它支配過,大部分人都不喜歡學習文言文,翻譯非常枯燥,不過如果搞懂了,就發現有些故事還是很值得品味的,當年有一個高考生非常喜歡古代文言文的這種文學形式,他在高考的時候還用文言文寫下了《赤兔之死》,如今19年過去了,他怎麼樣了?
  • 當年轟動一時的高考滿分作文,文言文《赤兔之死》作者蔣昕捷,如今...
    高考作為一年一度全國性選拔人才的考試,受到很多人們的關注,這不僅是檢驗一個學生苦讀12年成績的重要時刻,也決定著未來一個人將要去往什麼樣的大學走向什麼樣的工作方向,高考無疑是一個學生最重要的一次轉折,也因此受到很多考生和家長的關心,每年也有許多因為高考而走紅網絡的學霸學神,他們用優異的成績讓很多人折服,而我們今天說到的就是在高考之中憑藉一篇滿分作文
  • 19年前,那個憑《赤兔之死》獲高考作文滿分的男孩,如今怎樣了
    但是提起《赤兔之死》,可能你就會反應過來,這便是當年那篇高考滿分作文,蔣昕捷便是寫下這篇滿分作文的考生。也正是因為這篇作文,他人生出現了轉折。「以誠信為話題」的開放式題目,蔣昕捷看到作文題目的那一刻,在短暫的考試時間內,寫下了《赤兔之死》這篇文言文。
  • 2001年高考小夥,用文言文《赤兔之死》被名校錄取後,如今怎樣
    在現在我們知道高考作文拿滿分其實是很困難的,因為在高考中大家的思想都是開放的,而拿到高分,也是需要花費很多心思,而在高考中能夠想到這麼多的,確實很少,在今天我們要講一個在高考中赤兔之死來寫出自己心中所想而拿到高考作文滿分的一位男子。他描寫了赤兔之死也說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狀態,這篇作文很快就被老師看到,並且打出了最高分滿分。
  • 蔣昕捷:高考寫下文言文《赤兔之死》獲滿分,19年過去現狀如何?
    但是當年偏偏有這樣一個考生,他並不走尋常路,在19年前的夏天,寫下一篇《赤兔之死》的高考滿分作文佔據了所有人的視線。 人們紛紛爭相點開這篇傳奇一般的高考作文,都想知道一個高中生的水平,怎麼能寫出全篇文言文的高考作文而且竟然拿到了滿分,而19年過去,其現狀如何?
  • 19年前,他用文言文寫出高考滿分作文《赤兔之死》,他現狀如何?
    分享親子快樂,交流知識,歡迎關注陸北老師高考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次彌足珍貴的機會,是唯一一次能夠在公平公正的環境中,依靠自己改變命運的機會。所以每年的高考都備受人們的關注。尤其是語文作文,作文題目出來後很多人都會對作文題目進行解讀。寫作文一般都是文科生的強項,但是在2001年的時候有位理科生的作文,拿到滿分。
  • 19年了,曾用《赤兔之死》獲高考作文滿分的蔣昕捷,現狀如何?
    2020年的高考,一篇以《生活在樹上》為名的作文,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為引,用文學知識徵服了老師,最終榮獲滿分。而2001年的一篇文言文《赤兔之死》更是毫不遜色,寫作者是江蘇男孩,學生作文水平參差不齊,但是有一篇用文言文寫出的文章,立刻就吸引了閱卷老師的眼球。
  • 以《赤兔之死》獲高考作文滿分的男孩蔣昕捷,如今怎樣了
    ——《赤兔之死》高考滿分作文年年都有,但對廣大群眾來說,能讓人尤為驚豔的卻是鳳毛麟角,因此對高考滿分作文比較關注的除了中學師生大概就只有一些招生工作者。但今年有一篇「特殊」的高考滿分作文卻「紅出了圈」,引發全民熱議,甚至引出背後的一系列問題,這篇正是浙江省的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這篇作文的原文這裡就先不貼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搜一下。為什麼會火?因為在絕大多數人看來,這篇作文「不配」滿分。雖然從引經據典當中能夠窺探出該考生擁有一定的文學積累,但大量生僻詞彙對寫作其實並無益處,甚至有些「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既視感。
  • 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與《赤兔之死》,網友:一般人讀不懂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出爐,文章題目是《生活在樹上》,作文的作者的師傅是陳建新,多年高考作文閱卷組組長,組織培訓了多次高考作文寫作講授活動,這一次的學生就是陳老師的徒弟,作文評判時有一位老師給了39分,閱卷組最終審核為滿分,這篇文章的一大特點是文中的生僻字太多,從此,也是火了起來。
  • 同樣是高考滿分作文,為什麼《赤兔之死》比《生活在樹上》更出彩
    同樣是高考滿分作文,為什麼《赤兔之死》比《生活在樹上》更出彩?相信對於持續關注高考作文的家長來說,很多人還想著19年前蔣昕捷所寫的《赤兔之死》。同樣是高考作文,《赤兔之死》比《生活在樹上》就更為出彩,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可。
  • 都是高考滿分作文,和《生活在樹上》相比,我更喜歡《赤兔之死》
    看到浙江一名考生的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就想起我一個學生的習作撰寫的歷程。我教過的一名同學,我只教了她一個學期,後來她隨她的家長轉學到其他學校去了。這位同學對課外閱讀有非常大的興趣,當我跟學生談及國外的哪些作家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時候,這孩子的眼睛馬上就亮起來了,哪怕是她轉學到其他學校的時候,她也會抱起國外那些著名作家的作品「啃」起來。
  • 高考滿分作文《赤兔之死》
    高考滿分作文《赤兔之死》
  • 19年前高考寫《赤兔之死》,驚豔閱卷老師獲滿分的考生,現如何?
    唐朝科舉考試包括時務策(策問)、墨義、口試、貼經、詩賦,唐玄宗李隆基要求考生寫雜文必須詩、賦各一篇,這比死記硬背的經義靈活多了,考的是大家文字審美藝術水平和頭腦靈活程度,某種程度上「賦」就是古代版作文。而賦具有「鋪採摛文,體物寫志」的特點,這又跟現代學生寫的作文有相通點。
  • 19年前,那位高考寫下文言文《赤兔之死》的蔣昕捷,如今過得怎樣
    在高考中,分數是很重要的,一分都可能決定大多數人未來的人生。而在所有的科目中,作文無疑是其中重要的一項,佔的比例比較大,分數也比較多。走進現代後有不少的人因為他們在高考之中的作文走進了人們的視線,其中有不少人試圖用古文來寫作文的,有一些因為跑題只得了六分。而還有一些則是因為文章優秀,古文也顯得格外加分,因此得到了一個高分作文。
  • 還記得以《赤兔之死》獲高考作文滿分男孩嗎?19年了,如今怎樣
    要知道高考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高考可以說是許多考生改變命運的一場考試,每一年的高考都備受人們的重視。尤其每一年的語文考試的作文題材,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而每年閱卷之後,也會出現許許多多高考文章,成為社會的熱點,有的文章非常的優秀,有的文章非常奇特,有的文章卻非常搞笑。像某一年一考生為了博得眼球,選用甲骨文寫高考文章一樣,非常奇特。
  • 《赤兔之死》和《生活在樹上》,同為高考滿分奇文,有何異同?
    這不禁令人想到2001年轟動一時的高考滿分作文《赤兔之死》,通篇用純熟的古白話,以一句『鳥隨鸞鳳飛騰遠,人伴賢良品質高。』吾敢不以死相報乎?獲得了閱卷老師的老師,成為當年最受好評的高考滿分作文。兩篇作文在行文結構和語言中都顯示出了超出高中生年齡的老到,考生要想寫出此類奇文,必須要有自己獨特的閱讀經歷。就比如說要想寫出《赤兔之死》這種通篇古白話,又能清晰地將三國人物之間的關係梳理得清楚的文章,前提就必須要熟讀名著《三國演義》才能做到。
  • 《赤兔之死》和《生活在樹上》,同為高考滿分奇文,為何評價相反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備受矚目,全篇文章使用了大量生僻字和一堆生僻 典故,導致文章讀起來艱深晦澀,這引來了眾多作家和網友的評價。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組大組組長陳建新教授,點評道:文字的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並存。
  • 19年已經過去,當年高考作文寫下文言文《赤兔之死》的考生,現在在幹什麼?
    而在每年的高考中,都會湧現出那麼幾個優秀且「特別」的考生出來,比如在2001年的高考中,一個來自南京的小夥就用文言文寫下了一篇800多字的作文,作文名為《赤兔之死》。聽到這篇作文的名字,你應該就能想起來了,這個人名叫蔣昕捷,江蘇南京人。因在2001年高考中寫下了這篇《赤兔之死》而一舉成名,最後被南京師範大學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