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小學階段學習的內容都是非常基礎的,一般不會有比較深奧的知識,因為在這個接觸知識的初級階段,不會出現一些較難的題目。在小學階段很多學生的心智都不成熟,無法理解深層次的內容。但是進入初中之後,我們在語文的學習當中就會接觸到文言文,而文言文作為一種古代寫作的體裁,匯聚了古人的智慧,因此當我們學習這些文言文的時候,我們也能夠感受到古人所流傳的一些聰明才智。
有一些考生非常喜歡文言文,他們不僅能夠熟練地背誦文言文的全部內容,同時還能夠對文言文進行自己的理解構思,轉換為白話文寫作。不僅如此,一些優秀的學生在作文當中還會使用古白話文的體裁。這需要考生對於文言文的各個知識點掌握非常熟練,才有可能用現在的文字寫出一篇達標的文章。而在高考作文的寫作當中,很多學生都是為了求穩,儘可能用華麗的文字、比喻句、排比句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很少有人用古白話文來作為高考作文的寫作體裁,因為這樣做是非常冒險的。但就是有這樣一位考生,用古白話文《赤兔之死》的相關內容拿下了高考滿分作文,他到底是誰呢?
他的名字叫做蔣昕捷,他非常喜歡閱讀,也非常喜歡古白話文這種體裁。早在他五歲的時候,他發現三國演義的內容非常吸引人,因此在年僅五歲的時候便開始閱讀三國演義。而在那個年紀可能很多人每天都在玩兒,更別說主動閱讀文章了,再加上5歲的年紀太小了,很多字都不認識。但是蔣卻在自己年幼的時候開始接觸到中國的古典文學名著。隨著年齡的增長,他也熟練記憶了許多三國演義裡面的經典橋段以及故事情節,這也為他今後的學習做出了很多鋪墊。
在他參加高考的時候,當年的高考作文題目是以誠信來作為主線,要考生發散思維,自擬題目來行文。但由於蔣昕捷從小就閱讀了很多文學名著,也閱讀了很多三國演義裡面的一些內容,再加上他能夠熟練掌握文言文的寫作方式,因此他就借用了三國演義裡面的《赤兔之死》的情節,在配以古白話文的形式書寫出了一篇作文。當然,這樣的寫作是比較冒險的,但還好蔣昕捷遇到了一個欣賞他的閱卷老師,他這樣新穎的寫作方式深受閱卷老師的喜愛,於是在當年的高考當中,他獲得了高考滿分作文的好成績。
作為一名考生,能夠在高考場上臨危不亂,並且別出心裁,用古白話文來寫作,受到了大家的關注。後來蔣昕捷被南京師範大學順利錄取,在接受四年的學習之後,蔣昕捷成為了馬雲手下的一名公關總監,因為他善於運用手中的資源來為自己提供更好地展示,因此能夠獲得馬雲的認可。大家對這名考生有什麼樣的看法,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