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卦象實質上就是卦畫符號所代表的意義。大家都知道,《易經》這本書其實就是六十卦以及卦辭和爻辭。我們若要了解《易經》這本書裡面文字部分內容的含義,首先需要了解六十四卦符號所代表的意義。從春秋時代開始人們就認為六十四卦是由八卦演變而來的,但在《易經》這本古書裡卻沒有提供八卦以及八卦與六十四之間關係的任何知識。我們已知的有關八卦的知識其實都來自於《易傳》,《易傳》被認為是與《周易》古經有相同重要性的著作。
按照《易傳》的說法,八卦最早是由伏羲創製。並且宣稱伏羲就是通過了觀物取象的法則畫制了八卦。這裡面隱含的假設是,八卦是用來狀物的。八卦符號所狀之物,也即是這些符號的意義,被稱為象。同時六十四卦符號也統稱為卦象。
於是,自《易傳》始我們就已經有了一個用於解釋《易經》卦象以及經文內容的卦理系統。這個系統認為六十四卦是由八卦兩兩相重演變而來的,八卦的符號分別象徵著天、地、水、火、雷、風、山、澤等八種自然事物。所以古人在解釋卦象與經文內容時就常常在這八種事物的象徵意義中探討。比如蒙卦,蒙卦是由上面的艮卦與下面的坎卦相疊而成。艮在卦象系統中被認為是山的符號。坎在卦象系統中是水的符號。這樣蒙卦的意義就是水在山下,或者又叫做山下出泉。《象傳》中說,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但是,我們仍舊有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存在。那就是,如果我們已知的有關八卦的知識並不直接來自於《易經》,那麼《易傳》所提供的有關八卦的知識是否就是我們理解六十四卦所必須的知識呢? 有些人理所當然的認為《易傳》所提供的八卦的知識就是《周易》古經內在邏輯的一部分,以至於提出經傳不分家的觀點,認為經和傳是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但是這個結論卻是需要證明的。傳比經晚出數百年,如何能保證兩者所包含的思想是一致的呢?
如果我們假設《易傳》所提供的八卦的知識是理解六十四卦意義的基礎,那麼我們就應當能夠通過八卦卦象獲得對於《易經》卦象與經文一致且合理的理解。事實卻非如此。就以蒙卦為例來說,山下出泉或者山下有險的說法真得能夠幫助我們理解蒙卦及其卦爻辭嗎?我們都知道,蒙卦是由八卦中艮卦與坎卦上下相疊而構成的符號,蒙字是該符號的名字。我們問題是,為什麼這個符號被命名為蒙呢?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知道什麼是蒙,也即是蒙字所包含的意義是什麼。其次,我們還要知道蒙卦符號所代表的意義。最後,我們才能夠在卦象的意義與蒙字的含義之間建立起某種關聯,從而能夠解答上述問題。
我們先來看,什麼是蒙。如何獲得蒙字的意義呢?我們首先會想到查字典。通過查現代漢語字典,在蒙字條下我們可以獲得如下幾個意義。1.沒有知識,愚昧。2.覆蓋。3.隱瞞事實,欺騙。4.眼晴失明。但是,這些意義都是蒙字在現代語言環境下的意義,它並不是蒙字在古代語境下的意義,所以我們不能將蒙字的現代意義生搬硬套到經文中。
我們還可以通過考察蒙字出現於與《易經》所處時代相同或相近的文獻中所具有的意義來了解它的含義。比如,《詩經》《國語》等周代或春秋戰國文獻。我們參考高亨考釋工作的結論,高亨認為:「本卦蒙字皆借作朦,以喻愚昧無知之人。年幼而無知者,謂之童蒙。」 但是,如果我們將蒙理解為愚昧無知,我們是否可以與山下出泉之類的言論建立必然關係呢? 在我看來,山下出泉與愚昧無知之間是無法建立必然關聯的。我們不能通過山下出泉或山下有險來推論卦象或蒙字的意義。問題出在哪裡呢? 一個可能是,我們對八卦卦象意義的理解是錯誤的。另一個可能是,我們對蒙字含義的理解是錯誤的。
其實,我們還有另外一個更可靠的途徑來獲得蒙字的含義。因為,不僅蒙卦符號的名字是蒙,它的卦辭與爻辭也都是在講與蒙有關的內容。所以,我們完全可以在蒙卦經文的語境下來推測蒙字可能的含義。而且只有在經文的語境下我們才更有希望獲得蒙字的真實含義。查字典、尋字源、訓詁的結論只能用作參考。
蒙卦初九爻的爻辭說,發蒙,用脫桎梏。根據這段爻辭我們可以推測,關進牢獄,戴著手銬腳鐐的犯人被稱為蒙。九二爻爻辭說,包蒙,取女吉。根據這段爻辭我們可以推知,剛剛步入婚姻的半大小子也被稱為蒙。實際上,這個蒙也就是九五爻爻辭與卦辭裡所講的童蒙。青少年身心都處在成長的過程中,智力和體力都不發達,事理不明,道理不清,所以可以說是蒙。上九爻爻辭說,擊蒙,不利為寇利禦寇。通過這段爻辭我們可以推知,強盜匪寇也被稱為蒙。
這樣看來,在蒙卦的經文中至少有三類人被稱為蒙。一是處於成長期,心智尚未成熟的未成年小子。二是牢獄中的囚犯。三是強盜賊寇。那麼很顯然,這三類人的共通性是不能通過愚昧無知來定義的。更不能與山下出泉,山下有險聯繫起來。如何理解這三類人之所以被稱為蒙的原因,如何找到這三類人之間共通的屬性,是理解蒙字和蒙卦符號意義的關鍵。
兒童或少年之所以稱為蒙,是與成年後的心智與體力的成熟狀態相對而言的。成年人思想獨立,能明事理,辨是非,所以我們稱之為明智。而兒童和少年則不同了,知識少,經歷少,不能明辨是非,智識處於相對朦昧的狀態,所以稱為蒙。但是,童蒙總是要成長為成年人的明智或理智。所以我們可以說,童蒙是處於隱藏狀態中的智慧。正因為心智處於成長期,所以為了使兒童心智合理的成長,就需要家長或老師的教育和引導。由於兒童心智尚未成熟,所以需要家長或老師的教育引導,從而更利於其心智的成長,這是童蒙的全部內涵。
罪犯之為蒙也是這個道理。一般來說,人人都是有良知的。但是總有一些人作奸犯科,成為罪犯,被關押囚禁。所以,罪犯是良知處於隱藏狀態中的人。而且關押犯人的最終目的就是要通過懲戒和引導教育的方式,促使其改過自新,重獲良知。由於良知尚未發生,所以需要我們將罪犯關押起來,輔以教育和勞改,促使其改過自新。這是罪犯囚徒之為蒙的原因。
再說強盜賊寇,他們也是一群良知尚未發現的人,他們為非作歹,招致政府與百姓的反對,只能生存在高山深林等相對隱蔽的處所中。官府要打擊他們,老百姓也有可能聯合起來反對他們,整個社會的都向他們施加壓力。但是,人們也不放棄他們自己可能改邪歸正的希望。所以強盜賊寇之蒙,指示的也是一個良知不能發見,從而接受整個社會的良知觀念的限制和引導的過程。
通過對蒙卦經文所提供觀念的分析,我認為蒙字不能等同於愚昧無知。它指的是智慧、力量或良知正處在成長的過程中,所以就需要適當規範、教育和引導的狀態。比如,兒童的智力正處於成長的階段,所以兒童就離不開家長和老師的教導,這就是童蒙。那麼蒙字的含義與蒙卦的意義之間有什麼關聯呢? 我們知道,蒙卦是艮與坎上下相疊而構成的符號。我認為,蒙卦符號的意義就是由坎到艮的變易。
坎卦,兩個陰爻將一個陽爻包圍在中間,它的意義就是陽在陰中,不要將它與水機械的聯繫起來。陽在陰中,如智慧尚在成長中,尚未彰明。於罪犯而言,良知是潛在的,需要勞動改造後才能顯現,所以這也是陽在陰中。艮卦,一個陽爻下面有兩個陰爻,兩個陰爻就是太陰。所以我們可以將艮卦看作三陽乾卦得太陰而成。陽主動,陰主靜。三陽乾卦得太陰,也就是一個陽得靜的狀態。
兒童的智力和體力都處在成長的過程中,但是在社會化的環境下,兒童的成長並不是一個絕對自由的狀態,老師和家長都通過一定的規矩、限制、啟發或引導來幫助他們健康成長。所以,教育就有一定的約束和限制的作用,這些作用相對自由發展就是陰性的。所以兒童接受教導就是一個陽得陰的過程。罪犯由於過錯而被關押,並戴上桎梏限制其自由,這更是一個陽得陰的過程了。所以,蒙卦由坎變到艮,就將一個由於智慧、力量或良知尚處於潛在或成長的狀態,從而需要通過一定的約束、限制、引導、啟蒙的作用促進其成長的意義表達出來。這才是蒙卦符號被命名為蒙的原因。
理解蒙卦及其經文內容,我們並不需要八卦象八物的關係,甚至還可以說,相信這個說法反而使我們更難以看清易卦的真相。這也就反證了這些知識的無用和它並不屬於古經文,所以也就不能用作理解卦象和卦爻辭的基礎。卦象的概念要回歸到它的本義,即卦畫符號的意義。《易傳》是春秋或戰國時代,學者們研究《易經》的階段性成果。它們的作者藉助於當時代的八卦的傳說,試圖對卦理和經文作出解釋。但是他們所做出的解釋也並不是建立在正確理解經文的基礎上。所以,《易傳》所提供的有關八卦起源與意義的知識是可以盲目信從的。
《易經》雖然很古老,但它的原理卻很簡單,卦辭和爻辭也沒有傳說中的那麼難以理解,只是我們不要輕信《易傳》的相關言論即是。只有脫離了《易傳》思想的束縛,我們才能有望讀懂《周易》古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