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95後美術老師的自信:不辜負孩子眼睛中的那束光

2020-12-16 燈火Video

《開腔》14集 喘息的美術課

在重慶,「老師」是一個365天都陪伴在身邊的詞。因為,我們的日常對話通常是這樣的

老師,小面要2兩還是3兩

老師,叻附近有沒得XX營業廳哦

老師,幫我推一哈兒

老師,朝邊上站點兒,等哈兒壓到你的jio了

在別的城市,我們可以說「三人行,必有我師」,到了重慶,就變成了「三人行,皆為我師」。重慶人難道有「看臉識別職業」的特異功能?其實並不,稱呼別人「老師」,更多是表示尊重。

拉回正題,今天我們的主人公叫鄭佑,她就是網上流傳的「90後」上崗後,畫風突變的老師之一。

上課時,她帶同學們感受葉脈裡生長的綠意,時間長河裡美的印跡,傾聽他們作品裡成長的喜樂或者青春的哀愁,共同去發現平凡生活中的偉大。下課後,她又變成了傲嬌活潑的小仙女,畫畫、讀書、看話劇、去文藝沙龍、跟朋友聚會、旅行……這才是她的生活。

差點忘了說,她就是那個和體育老師一樣,經常被安排「生病」的美術老師。

當我問到,有沒有被「安排」時,她表示自己通過一年的努力,已經成功轉變為可佔課學科中,最後被選擇的那一個。或許是她給學生以自由的授課方式,也可能是因為她的顏值能打,總有同學願意為她「出頭」,想要找佔課老師理論。

不知道為什麼,燈晃姐突然就想到了中學時候的美術老師,他就是那個經常被「生病」的人,但是只要他來上課,就會讓我們「五體投地」。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用粉筆在黑板上畫了一條龍,飄逸靈動,栩栩如生。那一天,我們求著後邊上課的老師,硬是沒有擦黑板。

《奉天論奏當今所切務狀》中說:「動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動人以行者,其應必速」。鄭佑在新生入學時,都會推薦他們去看蔣勳的《美的沉思》,她希望通過一味引子,牽引出每個人內心最真實的對於「美」的渴望。

她不會強求同學們熱愛美術,卻會用行動去感染他們。最近鄭佑正在創作心得校慶畫冊,在她的畫筆下,校園搖身一變,如同二次元漫畫一般清新起來,這或許就是她引導同學們細心感知世界,最關鍵的一步。

在校園中成長,再次回歸校園,仿佛生命一個輪迴。十四五歲的少年,天真純澈、生機勃勃,有著無限可能的未來。鄭佑說,三尺講臺雖小,亦當滿懷熱忱、全力以赴,方可不辜負他們眼裡的光。

相關焦點

  • 成功的教育是看到了孩子眼中的那束光
    作為老師,課堂是幸福,課堂是實現目標的地方。新學期開始,很多學校大張旗鼓進行課堂教學改革,改革成果可圈可點。我個人認為,有些東西不管怎樣改,學科都要留有自己的特點。那個點,是孩子眼中的一束光,這束光引導著老師去做更適合孩子身心發展的教育。很多事可以速成,唯有教育不可以……給老師留點時間,靜下心來研究點東西。
  • 勵步老師說丨願你成為那束光
    我是勵步的老師,教的是小朋友,但是我認為教育從來不分年齡大小、時間長短,只要是身在這個行業,就需要承擔傳道授業解惑的責任。教育究竟是在幹什麼?僅僅是教abc嗎?其實要追求教育更深的意義,那就正如哲學家雅思貝爾斯說的那樣:「教育的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召喚另一個靈魂。
  • 浙江女老師17年專注特殊孩子 成為「孤島」中的一束光
    17年來,她看著一批批「特殊孩子」入校、成長、畢業,不知不覺間,照亮了這群孩子特殊而又燦爛的青春。一說起自己的學生,沈永妹的語氣便溫柔起來。「做特殊教育老師很幸福。」這是她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當初,就是因為這樣一句話,她來到了海寧培智學校,開始了特殊教育之路。這是一所專門接收中重度智力障礙孩子的特殊學校。
  • 90後美術老師因支教找到職業方向 帶孩子描繪「草原操場」
    原標題:90後美術老師王晟:因支教找到職業方向 帶孩子描繪「草原操場」王晟帶著孩子們到大自然中寫生。王晟說,自己一個星期後就覺得適應了,但身體還是長了不少痘痘。而學校的操場就是一片草地,所以住在那裡還會遇到特別多的昆蟲,哪怕宿舍裡遭遇老鼠也不奇怪,這時候,王晟就會進行自我的心理調適。讓孩子在畫畫中找自信當地沒有美術教室也沒有美術教材,王晟就根據鄉村特點進行課程開發。
  • 來論|校長就是鄉村教育的那一束光
    從這些校長臉上洋溢的自信和光芒,我想到了那塊引發熱議的屏幕。也就是這些獲獎校長在檀香山參加這個「未來學校大會」時,《這塊屏幕可能改變命運》一文因為觸中了鄉村教育的痛點,而刷屏朋友圈、刷遍全網,讓一直痛心於鄉村教育凋蔽的人淚流滿面。一塊讓鄉村孩子跟著城市孩子一起學習的屏幕,把很多鄉村孩子帶出了大山、帶到了名校,88人考上了清北,大多數成功考取了本科。
  • 別人家的孩子:95後小夥子在舞蹈中找回自信青春
    1初識舞蹈在悄悄改變一個少年的命運▲刻苦訓練不說話的時候這是一個看著特別靦腆的大男孩,言談舉止中有著大學生特有的青澀感覺,只是跳起來的時候,這個陽光大男孩就像變了一個人似得,自信灑脫,起承轉合在舞蹈的世界中,若行雲流水般怎一個「帥」字了得。
  • 繪爾森美術:家長有善於發現天賦的眼睛,孩子才能成為畢卡索
    有不少發展條件好的孩子,由於中途興趣轉移或沒有堅持的毅力導致半途而廢;與此相反,有的孩子繪畫能力並不十分突出,由於他們能堅持參加活動,逐漸培養了孩子的美術特長。赫伯·裡德指出:「教育的目的在於啟發培養人的個性,順應兒童自然本性的發展。」因為美術教育是表現內心的藝術,兒童通過視覺藝術這一形式來表示個人的感受。
  • 培養一個陽光自信的孩子
    自信就是堅定地我能行! 自信心在孩子一生成長中,智力、體力、或者處事能力上,都有著即時性的支持作用。面對困難、挑戰,沒有家長、老師、同學、朋友,這個自信心就是他力量的源泉。 沒有自信,遇到困難、問題孩子就容易退縮、懦弱。 擁有自信,孩子才敢於勇於有夢想、有目標、有方向。 沒有自信的人,他不敢有夢想,就是有,也只是夢,只是想!
  • 媽媽活成一束光,終會成就子女人生的燦爛千陽
    對於未成年的孩子來說,媽媽就是他們的全世界。心理學家雷納·施皮茨:如果一個嬰幼兒沒有感受到這種無條件的愛,即使物質上並不匱乏,也會因為受到冷落而失去生命的活力。媽媽就像一束陽光,照亮我們前進的道路;媽媽就是一曲古箏,優美的旋律縈繞於心;媽媽就是一杯熱茶,溫暖的感覺暖人心窩。如果你有一個孩子,請先把自己活成一束光。
  • 一個孩子聰不聰明,從他的眼睛就可以看出來,你家孩子中了嗎?
    文|文兒如何判斷一個孩子聰不聰明?可能很多人想到的就是,看孩子的反應能力。如果孩子的反應能力快,那說明他的理解能力強,那就以為這著他很聰明。這種說法雖然很有道理。所以,判斷一個孩子聰不聰明,主要看他的反應速度,關鍵是看他的眼睛。孩子的眼睛反應著他的腦和心,可以很容易判斷他聰不聰明。眼睛有神的孩子聰明俗話說得好「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眼睛能夠很真實地反映一個人心裡的真實狀態。凡是,聰明的孩子,眼睛都會特別有神,這種「有神」是很機靈、敏捷、靈動的。
  • 美術寶1對1湯圓老師:美術教育很酷 我愛上了當老師
    進入美術寶兩年以來,湯圓老師已經得到了太多學員、家長和同事們的讚許。  湯圓老師是一個很愛笑的女孩,周圍同事和家長誇她活潑開朗,積極樂觀;學員則說他們的湯圓老師笑裡帶陽光。從事美術教育五年來,湯圓老師接觸了很多孩子,具備深厚的少兒美術教育經驗,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學習狀態有著獨到的見解。
  • 孩子的自信是如何被摧毀的
    到底什麼是自信?就是你認同你自己,你知道自己的優缺點之後仍然想成為你自己,而沒有想成為別人。而有「我要是誰誰誰」就好了的這種想法就是不自信,每個家長應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享受做自己的快樂,那就要建立孩子的自信。經過多年的研究,有12個要點可以提高孩子的自信。
  • 孩子不自信怎麼辦?
    所以一個是要了解環境,一個是要了解自己。那麼我們常常的感覺就一個人的自信跟自我價值有關係,如果一個人很自卑,自我價值感很低,那麼他就容易在別人面前顯出不自信。這個和他的物質條件沒關係。如果小時候來自貧困的環境,長大以後他即使很有錢,他可能也自信。如果他的內心中是很富有,很自信,那麼即便他物質條件不是特別好,他也能夠顯示出從容的氣質。
  • 讓人驚豔的黑板畫,漂亮的眼睛遭老師擦掉,美術老師:不準擦!
    導讀:讓人驚豔的黑板畫,漂亮的眼睛遭老師擦掉,美術老師:不準擦!世界是五彩繽紛,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的性格都是不一樣,也正是這樣,世界才顯得更有意思,而且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特長,有自己喜歡的東西,有的人喜歡打籃球,有的人喜歡讀書,而有的人則喜歡畫畫,並且在中國有句話叫「高手在民間」,很多有才華的人往往隱藏在大眾之中,不顯山不露水,可是當他們出現時就會驚豔眾人,就像下面這幾個大神,讓人驚豔的黑板畫。
  • 願做孩子生命中的一束光
    「經常和頑皮吵鬧的孩子在一起,心裡不煩嗎?」有人這樣問中衛市第三幼兒園副園長李翠華。李翠華回答:「母愛的柔軟和教師的責任,讓我對這份工作多了一份寬容和理解。」9月16日,中衛市三幼開園已有半個月了,作為業務副園長的李翠華仍忙個不停,「受疫情影響,幼兒園有大半年沒有開園了,開園後錯峰入園接園,孩子們的一日三餐等各項工作都得逐一落實。為了孩子,再苦再累也值得。」1998年,從寧夏幼兒師範學校畢業的李翠華成為中衛市幼兒園的一名教師。
  • 李佳燕:難忘那明亮的眼睛
    今年有幸主持了六年級和九年級的畢業典禮,當看到我的同仁們,接過孩子們鄭重送出的鮮花、聽著孩子們誠摯的謝語而淚盈雙目時,我的腦海裡也浮現出一雙雙明亮的眼睛。那同樣盈滿淚水的,是我小學二年級的班主任張老師。
  • 孩子,你的努力不會被辜負!
    不知道這段時間各位家長們還好嗎?開學時間再次延遲,孩子們在家的這段時間不知道家長們是怎麼安排孩子的學習時間呢?這次疫情可謂是將家長們練成一個個「全能高手」!為了自己家的孩子不得不重新拿起課本與孩子一起學習!為了孩子的學習家長可謂是「各顯神通,拿出十八般武藝」!不僅搭建「家庭小課堂」更是全家上陣陪讀。
  • 一則有深度的教育小故事:父母是照亮孩子的一束光
    今天小編帶來的是教育小故事,小編相信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的思想。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我一直覺得不管經歷過什麼事,心中都要有一束光,這束光可以照亮自己,在你迷茫時,照亮你的前行之路。在我從小到大的成長過程中,心裡一直覺得我的媽媽就是我心中的一束光。
  • 獨眼女孩的自信人生:鄉村小學支教被稱「女神老師」
    失去一隻眼睛生活會怎樣?她給出「最好的答案」劉瀏知乎網上有一個熱門提問:單眼失明是種怎樣的體驗?被數萬網友點讚、收穫點讚最多的一個回答是一名女生講述自己從小因患病摘除一側眼球後的人生:「一直沒有自卑過,從小學開始一直積極主動自信地活著。」
  • 如果你正想給孩子報繪畫班,那這篇文絕對可以幫你省錢
    記得很久以前在路上見到了這一對母子,媽媽的粉紅色頭花搭配絲巾,活生生的演繹了那句,文盲不可怕,美盲才可怕。文化知識不會,我們可以學,但是對美的理解和認知,絕對是一個從小到大一個的累積過程。>很多家長誤以為,兒童的美術啟蒙,找一個美術機構,把孩子甩給老師和集體就大功告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