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腔》14集 喘息的美術課
在重慶,「老師」是一個365天都陪伴在身邊的詞。因為,我們的日常對話通常是這樣的
老師,小面要2兩還是3兩
老師,叻附近有沒得XX營業廳哦
老師,幫我推一哈兒
老師,朝邊上站點兒,等哈兒壓到你的jio了
在別的城市,我們可以說「三人行,必有我師」,到了重慶,就變成了「三人行,皆為我師」。重慶人難道有「看臉識別職業」的特異功能?其實並不,稱呼別人「老師」,更多是表示尊重。
拉回正題,今天我們的主人公叫鄭佑,她就是網上流傳的「90後」上崗後,畫風突變的老師之一。
上課時,她帶同學們感受葉脈裡生長的綠意,時間長河裡美的印跡,傾聽他們作品裡成長的喜樂或者青春的哀愁,共同去發現平凡生活中的偉大。下課後,她又變成了傲嬌活潑的小仙女,畫畫、讀書、看話劇、去文藝沙龍、跟朋友聚會、旅行……這才是她的生活。
差點忘了說,她就是那個和體育老師一樣,經常被安排「生病」的美術老師。
當我問到,有沒有被「安排」時,她表示自己通過一年的努力,已經成功轉變為可佔課學科中,最後被選擇的那一個。或許是她給學生以自由的授課方式,也可能是因為她的顏值能打,總有同學願意為她「出頭」,想要找佔課老師理論。
不知道為什麼,燈晃姐突然就想到了中學時候的美術老師,他就是那個經常被「生病」的人,但是只要他來上課,就會讓我們「五體投地」。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用粉筆在黑板上畫了一條龍,飄逸靈動,栩栩如生。那一天,我們求著後邊上課的老師,硬是沒有擦黑板。
《奉天論奏當今所切務狀》中說:「動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動人以行者,其應必速」。鄭佑在新生入學時,都會推薦他們去看蔣勳的《美的沉思》,她希望通過一味引子,牽引出每個人內心最真實的對於「美」的渴望。
她不會強求同學們熱愛美術,卻會用行動去感染他們。最近鄭佑正在創作心得校慶畫冊,在她的畫筆下,校園搖身一變,如同二次元漫畫一般清新起來,這或許就是她引導同學們細心感知世界,最關鍵的一步。
在校園中成長,再次回歸校園,仿佛生命一個輪迴。十四五歲的少年,天真純澈、生機勃勃,有著無限可能的未來。鄭佑說,三尺講臺雖小,亦當滿懷熱忱、全力以赴,方可不辜負他們眼裡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