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談論馬術時,我們在談什麼?

2021-01-11 騰訊網

過去一提起馬術,普羅大眾對其第一印象是「貴族運動」,上流社會的紳士淑女們身著華服,或站或坐在賽場邊,觀看身著優雅騎手服的騎手策馬飛躍。騎手們身姿筆直,形容嚴肅,放眼望去,無論場上或觀眾席,均顯出一股嚴肅高貴的氣息。

現在提到馬術,我們會想到瑞士名表品牌勞力士,因為幾乎所有國際頂級馬術賽事均與勞力士有關,數十年來,勞力士不遺餘力地參與並支持這項運動,其代言人家族亦囊括了一眾世界一流騎師。

現代馬術則起源於英國,16世紀傳入歐洲。我們現在所熟悉的馬術運動直到18世紀末オ成為一個獨立的體育項目。在這項運動的宣傳推廣上,勞力士可謂功不可沒。作為聞名遐邇的瑞士手錶品牌,勞力士不懈追求卓越、精益求精,建立品牌信譽並確立本身的制表傳統,亦極力推崇馬術運動的悠久傳統。品牌的創新精神與嚴格標準,與一流騎師及主要賽事更是同出一轍。勞力士贊助的多項馬術運動頂級賽事,讓全世界一流騎師有更廣闊的施展平臺,也讓人們擁有更多機會見識和接觸這項貴族運動。

亞琛世界馬術節(CHIOAachen)主競技場

@Rolex/Kit Houghton

早於1957年,勞力士便與英國場地障礙賽騎師帕特·史密斯(Pat Smythe)合作,這位馬術先鋒更成為品牌首位馬術代言人。史密斯顛覆常規、挑戰極限且充滿澎湃熱情,正是勞力士孜孜尋覓的理想典範。勞力士自此樹立馬術傳統,與各大盛事及優秀騎師建立夥伴關係。數十年來,勞力士積極推動馬術運動發展,不遺餘力支持世界優秀騎師、頂級賽事及相關機構。

勞力士首位馬術代言人帕特·史密斯(Pat Smythe)

Rolex

如今,勞力士成為頂尖國際馬術運動的同義詞,全力支持勞力士場地障礙賽大滿貫(Rolex Grand Slam of Show Jumping)四大賽事以及其他眾多聲名赫赫的比賽。一眾譽滿全球的優秀騎師組成了勞力士馬術代言人家族,勞力士大獎賽冠軍頭銜與奧運金牌代表了場地障礙賽精英騎師的事業巔峰,不論是制表還是對其他領域的支持,勞力士始終堅持在一切工作上精益求精、力求創新。

荷蘭馬術大師賽主競技場

@Rolex/Kit Houghton

勞力士一直致力推動奧運三大馬術項目:場地障礙賽、三項賽及盛裝舞步賽。

盛裝舞步賽又稱花樣騎術賽和馬場馬術賽,是騎乘藝術的最高境界。比賽按馬匹的不同調教程度分為:「聖·喬治獎賽」、「1號中級賽」、「2號中級賽」、「大獎賽」、「特大獎賽」。盛裝舞步(Dressage)源自法文"訓練"一詞,是文藝復興時期,歐洲騎兵訓練馬匹的方法。此項比賽旨在考驗馬匹的服從性、靈活性及與騎手的協調性;騎手與馬匹須合作演出一連串精心設計的優雅舞步動作,被形容為馬匹的芭蕾舞表演。

場地障礙賽是馬術項目中極具觀賞性的比賽,要求騎手和馬匹默契配合,齊心協力跳躍12道障礙,其中包括一道雙重障礙和一道三重障礙(即總共15跳)。比賽主要是考驗人馬配合的熟練程度以及按照固定路線快速通過多道障礙物的能力,馬匹的彈跳能力、對起跳時機的選擇和騎手對比賽節奏的掌控在比賽中尤為關鍵。

2018 年勞力士IJRC(國際障礙賽騎師俱樂部)

十強決賽冠軍兼勞力士代言人史蒂夫·戈爾達(SteveGuerdat)

Rolex/Kit Houghton

馬術三日賽是騎手與同一匹馬的組合參加規定的三項馬術比賽。即:盛裝舞步賽、越野賽和場地障礙賽(又稱馬術三項全能賽)。三日賽展現馬術最自然最純粹的一面,比賽路線要穿過茂密的森林,美麗的湖泊等自然風光。奧運會三日賽有個人和團體兩個項目(均為1912年列入),是奧運會馬術比賽中最艱苦也是最考驗騎手與馬匹的比賽項目,被稱為「勇者遊戲」,也是奧運會馬術比賽中最難拿到金牌的項目。

勞力士創辦或協辦的馬術賽事,囊括了以上三種類型。

- 勞力士場地障礙賽大滿貫 -

國際賽事勞力士場地障礙賽大滿貫創辦於2013年,由四項馬術大賽組成,分別是於2018年成立的第四項大滿貫賽事荷蘭馬術大師賽、亞琛世界馬術節、CSIO雲杉草地大師賽及日內瓦國際馬術節。勞力士場地障礙賽大滿貫被譽為馬術障礙賽的最終挑戰賽、體壇公認最令人夢寐以求的大獎,唯有連續於其中三項賽事贏得大獎(Grand Prix)的騎師,方可獲得勞力士大滿貫殊榮。迄今唯一一位勞力士場地障礙賽大滿貫得主為蘇格蘭騎手及斯科特·布拉什(Scott Brash),於2014至2015年賽季奪得此殊榮。

勞力士場地障礙賽大滿貫得主

英國騎師斯科特•布拉什

Rolex/Kit Houghton

- 場地障礙大賽 -

自1989年起,勞力士就一直是加拿大卡爾加裡( Calgary )雲杉草地大師賽的主要合作夥伴。此賽事雲集了世界最好的馬匹和騎師,四次獲選為世界第一的馬術賽事。

自1996年起,勞力士亦一直擔任日內瓦國際馬術節(Geneva International Horse Show, CHI Geneva)的特約贊助商。此馬術節為備受讚譽的馬術大賽,2020年慶祝成立60周年。2019年,賽事第十度獲選為世界最佳室內障礙賽事,且首次獲選為世界最佳室內馬術賽事。日內瓦國際馬術節為期四日,賽事緊湊,於世上最大型的室內馬術場館進行,參與的騎師均為精英人馬。

勞力士自1999年便贊助亞琛世界馬術節(World Equestrian Festival, CHIO Aachen)。此賽事歷時十天,吸引超過三十六萬名觀眾,這在馬術比賽中是絕無僅有的。亞琛馬術節最矚目的賽事是勞力士大獎賽(Rolex Grand Prix),其冠軍均為著名騎師,如尼爾森·佩索阿(Nelson Pessoa)與其子羅德裡格·佩索阿(Rodrigo Pessoa)、杰倫·迪伯爾丹(Jeroen Dubbeldam)、梅瑞狄斯·麥可斯•比爾鮑姆(Meredith Michaels-Beerbaum)、埃裡克·拉馬澤(Eric Lamaze)、斯科特·布拉什(Scott Brash)及肯特·法靈頓(Kent Farrington)

勞力士自2014年起即成為荷蘭馬術大師賽主要贊助商及大獎賽冠名贊助商。此世界頂級賽事為期四天,包括場地障礙賽及盛裝舞步賽。荷蘭馬術大師賽成立於1967年,2017年其五十周年慶典彰顯其致力推動馬術在國際體壇的卓越成就及其長久以來的重大貢獻。

CSIO雲杉草地大師賽中

勞力士呈獻CP國際大獎賽的冠軍

BEEZIE MADDEN策騎DARRY LOU

Rolex/Kit Houghton

- 其他賽事 -

勞力士自2001年擔任勞力士IJRC十強決賽的冠名贊助商,此知名賽事由國際障礙賽騎師俱樂部(International Jumping Riders Club, IJRC)舉辦,每屆均雲集全球前十位騎師展開激烈角逐。

勞力士亦與其他比賽攜手合作:

美國惠靈頓舉行的冬季馬術節(Winter Equestrian Festival),自 2012年擔任大會時計;

比利時布魯塞爾史蒂菲斯大師賽(Brussels Stephex Masters),自 2015年擔任大會時計;

比利時克諾克馬術比賽(Knokke Hippique),自2015年擔任大會時計;

法國迪納爾國際場地障礙賽(Jumping International de Dinard),自2015年擔任大會時計;

英國皇家溫莎馬展(CHI Royal Windsor Horse Show), 自2016年成為大會合作夥伴;

加拿大雲杉草地大師賽夏季系列賽(Summer Series at Spruce Meadows),自2014年成為大會合作夥伴;

美國特萊恩 CSI 5星級場地錦標賽(CSI 5* Tryon),自2014年成為指定時計;

義大利羅馬錫耶納露天廣場國際馬聯國家杯(CSIO Roma Piazza di Siena ),自2018年擔任大會時計。

勞力士代言人埃裡克・拉馬澤

於2018年冬季馬術節策騎COCO BONGO

Rolex/Kit Houghton

- 三項賽 -

以下三個知名三項賽賽事皆由勞力士贊助舉行:

路虎肯塔基三日賽(Land Rover Kentucky Three-Day Event),每年四月在美國舉辦,自1981年擔任大會時計;

伯名頓馬術比賽(Badminton Horse Trials),每年四或五月在英國舉辦,自1999 年擔任大會時計;

路虎伯利馬術比賽(Land Rover Burghley Horse Trials),每年九月在英國舉辦,自2000年擔任大會時計。

- 勞力士三項賽大滿貫 -

自2001年,品牌藉著勞力士三項賽大滿貫支持馬術運動,唯有在年內連續贏得該三場比賽的騎師方可獲此殊榮。迄今,這項大滿貫只曾頒發兩次,分別是2003年及2016年。

勞力士與多名障礙賽頂尖騎師建立密切合作關係,包括愛爾蘭共和國健將伯特倫·艾倫(Bertram Allen)、首位且唯一一位勞力士場地障礙賽大滿貫得主英國騎師斯科特·布拉什(Scott Brash)、勞力士最年輕的馬術代言人英國騎手哈裡·查爾斯(Harry Charles)、荷蘭騎師杰倫·迪伯爾丹(Jeroen Dubbeldam)、美國騎師肯特·法靈頓(Kent Farrington)、瑞士騎師馬丁·福斯(Martin Fuchs)及史蒂夫•戈爾達(Steve Guerdat)、加拿大騎師埃裡克·拉馬澤(EricLamaze)、德國騎師梅瑞狄斯·麥可斯·比爾鮑姆(Meredith Michaels-Beerbaum)、巴西騎師羅德裡格·佩索阿(Rodrigo Pessoa)及法國騎師凱文·斯託特(Kevin Staut)。

勞力士代言人英國騎師斯科特•布拉什

Rolex/Kit Houghton

三項賽方面,勞力士支持的代言人包括英國騎師扎拉•廷德爾(Zara Tindall),她是 2012 年倫敦奧運團體賽銀牌得主、2006年及2014年國際馬聯世界馬術運動會銀牌得主,及2006年世界馬術節冠軍得主。

勞力士代言人英國騎師扎拉•廷德爾

Rolex/Kit Houghton

盛裝舞步方面,勞力士代言人德國騎師伊沙貝爾•韋特(Isabell Werth)是在該項目中贏得獎牌最多的世界紀錄保持者,並有幸代表德國五度參加奧運會(1992年、1996年、2000年、2008年及2016年),每次都獲得個人及團體賽獎牌。職業生涯中,伊沙貝爾•韋特目前共獲得五次國際馬聯盛裝舞步世界盃總決賽冠軍,以及國際馬聯世界馬術運動會多項個人及團體賽金牌。

勞力士代言人德國騎師伊沙貝爾•韋特

Rolex/Kit Houghton

在勞力士一流騎師家族裡,不乏堅持不懈的勵志故事,更不乏感人至深的傳承故事。

-史蒂夫·戈爾達&馬丁·福斯-

瑞士場地障礙賽騎師史蒂夫·戈爾達(Steve Guerdat),在過去十年的大部分時間裡,一直雄踞世界排名第一的寶座。他曾策騎愛駒Nino des Buissonnets,勇奪2012年倫敦奧運個人賽金牌。戈爾達與Nino以瀟灑的姿態與完美的配合完成比賽,助力瑞士於八十八年來首度問鼎場地障礙賽金牌。戈爾達的體壇偶像是同樣來自瑞士的羅傑·費德勒(Roger Federer),他倆均為勞力士的代言人,他在獲得金牌後也由衷感謝致敬了費德勒。這種嚴於律己、沉穩自若並虛心向前輩學習的特質,是優秀運動員奠定成功的基石。

戈爾達的成功絕非曇花一現,繼躋身三度榮獲日內瓦國際馬術節(CHI Geneva) 勞力士大獎賽冠軍(2006、2013及2015年)的五位騎師行列後,他在2019年又第三次贏得國際馬聯世界盃決賽場地障礙賽(FEI Jumping World CupTM)的冠軍頭銜。此外,他還將其他蜚聲全球的場地障礙賽榮譽收入囊中。

2018 年英國皇家溫莎馬展 (CHI Royal WindsorHorse Show)

勞力士大獎賽冠軍兼勞力士代言人史蒂夫·戈爾達 (Steve Guerdat) 與英國女王

Rolex/Kit Houghton

瑞士場地障礙賽選手馬丁·福斯(Martin Fuchs)也是勞力士代言人家族的一員,同時還是戈爾達的知交好友。他在2020年1月曾接棒戈爾達,短暫登頂,之後戈爾達又重返世界第一。

「我與史蒂夫相識已久,因為我們的父母也曾同場競技。史蒂夫比我年長十歲。他一直都是我的榜樣,這一點從未改變。過去,我常常觀摩他的騎術,也會與他一同在馬場散步。後來他邀請我的父親為他提供馬術指導,此後我們的關係愈加親密。史蒂夫的訓練方式以及駕馭所有馬匹的技巧令我嘆為觀止。他策騎眾多不同馬匹取勝,多年來一直位列世界排行榜前十,這讓我備受鼓舞。」

勞力士代言人馬丁·福斯 (Martin Fuchs)

佩戴蠔式恆動宇宙計型迪通拿

(Oyster Perpetual CosmographDaytona)

Rolex/Reto Albertalli

福斯尚未學會奔跑,就能騎坐在馬背上。他的祖父從農民起家,一路開拓馬場事業,並創辦了一所騎術學校。福斯的母親雷納塔(Renata)、父親託馬斯 (Thomas)與叔叔馬庫斯(Markus)都曾是國際場地障礙賽騎師。其中,託馬斯與馬庫斯曾代表瑞士參加奧運。

福斯家族的產業位於瑞士東北部蘇黎世郊外的田園鄉村,距戈爾達的住宅、馬廄及總部僅八公裡之遙。託馬斯·福斯傾囊教授戈爾達,而戈爾達則激勵影響著馬丁·福斯,與福斯的競爭也讓戈爾達保持敏銳。福斯和戈爾達共度的時光,讓他們建立起牢不可破的聯繫,彼此既是合作夥伴,亦是知交好友。

戈爾達坦言道 :「我總是努力訓練,每場比賽都全力以赴,但我知道,沒有什麼比得上與馬丁間的競爭,如他般的對手能鞭策我不斷前行。看到他日益成長,年紀輕輕就贏得諸多榮譽,這促使我每天都加倍努力,不斷進取。馬丁這樣優秀的競爭對手亦敦促我戒驕戒躁。我從馬丁身上看到自己依然存在許多不足,這越發激勵我精進自己的騎術。」

福斯表示:「最後當真正踏入賽場時,你只想奮力一搏、全力取勝,絕不願成為別人的手下敗將。但我們也總是為彼此的成就感到高興,與史蒂夫並肩為瑞士出戰的感覺妙不可言。能為瑞士隊貢獻自己的力量,也讓我興奮不已,從中我們也能繼續互相激勵。」

勞力士代言人馬丁·福斯 (Martin Fuchs) 與史蒂夫·戈爾達 (Steve Guerdat)亮相

2018 年國際馬聯世界馬術運動會(FEI World Equestrian Games)

Rolex

-伯特倫·艾倫&哈裡·查爾斯-

在福斯這顆明星冉冉上升的同時,下一代冠軍騎師亦開始嶄露頭角。伯特倫·艾倫(Bertram Allen)與哈裡·查爾斯(Harry Charles)等才華橫溢的騎手正奮力追趕,誓言在頂尖馬術的舞臺上佔有一席之地。

2015年,年僅20歲的愛爾蘭人艾倫成為進入勞力士IJRC(國際障礙賽騎師俱樂部)十強決賽的最年輕騎師;2017年,他助力愛爾蘭隊奪得國際馬聯歐洲錦標賽團體賽金牌。英國騎師查爾斯的父親彼得(Peter)曾參加2012年倫敦奧,並為英國隊贏得馬術團體賽金牌;2018年,查爾斯在亞琛世界馬術節(CHIO Aachen) 完成了五星級場地障礙賽首秀。艾倫與查爾斯都來自勞力士贊助的青年騎師學院 (Young Riders Academy),學院旨在培訓與支持天資聰穎的年輕騎師,為他們今後的職業生涯做好準備。

勞力士代言人伯特倫·艾倫 (Bertram Allen)與

愛駒Molly Malone V

Rolex/Reto Albertalli

當查爾斯接受奧運冠軍父親的指導時,艾倫亦獲得了另一位奧運及世錦賽冠軍羅德裡格·佩索阿(Rodrigo Pessoa)的專業指導。這位巴西精英騎師是勞力士合作時間最長的馬術代言人(自1999年起),曾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策騎愛駒Baloubet du Rouet斬獲個人賽金牌。佩索阿的騎術承襲自父親尼爾森(Nelson),他亦是一名傑出的場地障礙賽選手。憑藉出眾的實力,佩索阿青出於藍,職涯屢獲殊榮。他深諳代代傳承專業技藝的重要性,並致力於幫助艾倫等年輕新秀髮揮潛能。

勞力士代言人哈裡·查爾斯 (Harry Charles)

佩戴蠔式恆動縱航者型 (Oyster Perpetual Sky-Dweller)

Rolex/Jess Hoffman

傳承是馬術這項底蘊深厚的優雅運動中反覆出現的主題。正如佩索阿傾心傳授艾倫,託馬斯·福斯亦不吝指導史蒂夫·戈爾達,戈爾達又激勵馬丁·福斯不斷奮進。勞力士始終致力於支持馬術運動生生不息的卓越傳承,而寶貴知識的薪火相傳正是貫穿品牌所有活動的核心價值觀。

撰文:曉塵

相關焦點

  • 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中途轉而去了銀泰的新華書店,沒有什麼興趣打量熙熙攘攘的店堂,熟知書籍更新的姿勢,並不是慢騰騰,而是不對版,有幾個人一直在自拍,與書籍的合影,我閃躲出門,惡狠狠瞥一眼灰濛濛的天空,零下幾度,雪又被錯過了。
  • 當我們談論「關係」時,我們在談論什麼?|心理諮詢師說
    諮詢師們(尤其是關係學派的諮詢師們)幾乎認為「關係」是一切問題的根源,這「關係」到底是什麼呢?是不是小題大做了呢?那麼,當我們談論「關係」時,在談些什麼呢?「關係」時,談的是你在關係中的情感體驗關係中細膩而豐富的情感體驗帶給了我們內在精神世界的充實,任何情緒情感本身沒有對錯,問題是這些情感有沒有給我們造成痛苦和困擾,是不是與現實情境相關和有邊界的。
  • 《3811》| 當我們談論女性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3811》| 當我們談論女性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2020-12-21 11: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當我們在談論高考錄取掉包事件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而且從苟晶在網上的發言和採訪,可以看到苟晶在經歷了這種對她自己人生產生深遠影響的事件時依舊能展現很好的修養,這是一個文明人應該有的自我修養。我們在看待別人時,應該有這種基本的換位思考的能力。我們應該允許這種偶然性的存在,它是高考一次考試定大學的必然結果,我們要改也是想辦法去完善這種考試制度,而不是否認這種偶然性,甚至用這種偶然性去否定一個人。當我們在談論高考錄取掉包事件時,我們在談論什麼?回到高考錄取掉包本身,我們在談論它的時候,我們到底在談論什麼?我們關注的焦點是什麼?我們要解決什麼問題?
  • 當我們談論跑步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我知道村上寫過一本《當我們談論跑步時,我們在談論什麼》,但也僅僅是知道而已,從沒看過。連嶽曾在他的文章裡提過很多次這本書,我也經常看連嶽的文章。也曾想過要嘗試一下跑步。當然,不是那種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隨便跑跑,而是系統的、堅持很長時間的那種。
  • 當我們在談論孩子成長時,為什麼必談運動?
    《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中,村上春樹說:&34;。運動,對於人的影響至關重要,看得見的,是保持身形和健康;看不見的,是塑造性格和韌性,而無論哪一種,都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必備素養。有研究表明,孩子小時候的運動能力強,認知能力就越好,在未來的工作和學習中,對於信息的處理速度也會更快,克服困難的心態和韌性都會更好。
  • 當我們在談論發音練習時我們在談些什麼?
    關鍵期假說認為,人的年齡越大,第二語言學習的難度就越高,要想獲得母語那樣的語言水平,尤其是在語音方面,幾乎是不可能的[1]。人類的發音器官與身體其他器官的發展一樣,在青春期前皆處於發展的階段,彈性很大,一旦過了青春期,發展就會趨於穩定,彈性也會逐漸減弱。嬰兒在剛出生時,語言肌僅能使喉部發出持續的哭叫,隨著生理機能的成長,它逐漸能夠控制各種複雜的發音。
  • 當我們和孩子談論「死亡」的時候,我們在談論什麼?
    孩子的憂愁五歲的外孫女最近有點憂愁,經常在睡前和媽媽談論死亡:「媽媽,所有人都會死嗎?」「媽媽,人活到一百歲也要死嗎?」「媽媽,沒有什麼比生命更重要了」「媽媽,人死了,活著的人是不是就會忘掉那個死掉的人了?」甚至在昨天半夜哭著醒來說:「媽媽,我不想死!」
  • 當我們在談論託育的時候我們在談論什麼?
    這裡我借用了一句美國作家卡佛的成名書籍標題《當我們在談論愛情的時候我們在談論什麼》的句式。我今天談的不是選擇誰來帶娃的問題。我今天談的不是娃多大的時候送託的問題。我今天想談論的是當我們想託娃的時候,我們真正在乎的是什麼?
  • 19歲女孩,5次墮胎史:當我們談論未成年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保護,再保護,為了讓孩子更像個孩子,為了讓孩子永遠沐浴在陽光下,無憂無慮的成長,有時候我們甚至寧願腰斬一些讓孩子全面發展的可能性,僅僅對孩子進行片面的認知教育。可是,這樣做真的是好事嗎?「臉,我這一走大概是不會回來了,這裡沒有什麼值得我留念的,除了你看待我從不帶有色眼鏡,其他人都把我當成害蟲避之不及,就連我的娘家人也一樣。可我仔細想來,我到底是犯了什麼錯呢?我真的有那麼十惡不赦嗎?
  • 當我們談論性別平等時,究竟在談什麼
    一席:日本之恥「假如沒人能談論性侵,那就由我來做這件事吧」——伊藤詩織冰點周刊:最高法性侵兒童犯罪可判死刑冰點周刊在最近發布了多篇關於兒童性侵的文章,對於目前案件頻發的狀況,值得我們去思考孩子們被侵害之後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這種性教育的缺失也助長了加害人的犯罪機會。
  • 哲學問題|當我們談論動物權利時,我們在談什麼?
    從古至今關於這些看起來既矛盾又雙標的難題無數哲學家提出了他們各種各樣的觀點(嗯…    似乎每一種論證思路看起來都很有道理誒…)今天,就讓我們順著他們的邏輯分析鏈一起頭腦風暴一下吧 💡既然要談論「動物權利」
  • 當我們在談論這本書時在談論什麼
    什麼是歷史?在不同的人眼中有不同的樣子,我想這種不同就是歷史吧。這本書裡收錄的每個人的口述實錄,不會消散在時空,若干年後,我相信會成為可以回溯的痕跡。——蘇雨涵(藝術家)《方力鈞》04當我們在談論這本書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 當我們談論動物時 也在談論我們自身
    作者:趙序茅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時間: 2020年11月  在人類與動物的關係裡,我們習慣了用人類的視角去看動物他的《動物眼中的人類》,正是從動物的視角出發,讓我們覺察到動物因為人類受到的影響,體會動物是人類的進化之鏡、情緒之鏡、行為之鏡。這部作品是趙序茅行走中國各地自然生態保護區和野生動物保護區,記錄自己的科考經歷,記錄所思所想的結果。
  • 當我們談論保險,我們在談些什麼?
    另一方面宏觀來看,人的壽命是在不斷增長的,如果活得太長,如今交的社會養老保險已經遠不能滿足我們多年後的需求,退休之後的生存金從哪裡來,這裡涉及到年金、增額終身壽以及其他有儲蓄意義的保險產品。以下談談商業保險中我們最經常接觸的保生險種。
  • 雜感|當我們談論雙語女碩士離職做保姆時,我們在談什麼?
    不告訴你其中鋪設的暗線,到底是什麼意思。這時候,大家就會不約而同的想問「為什麼?」隨著中國社會的發展趨勢,行業也更多元化,種類更多,業務更全,領域更廣。每個人都在這個時代進步的過程中,感受到了因為時代產生的危機感。在這個提倡終身學習的時代,不斷提升個人能力,是大家普遍贊同的觀點。
  • 當我們談論寫作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SHALL WE TALK [8]
    ,試著做到與時俱進。比如他談自己的寫作習慣。 「寫書或者寫故事的時候,每天早上天一亮我就動筆,沒人打攪;清涼的早上,有時會冷,寫著寫著就暖和起來。寫好的部分通讀一下,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會寫什麼就停下來。寫到自己還有元氣、知道下面該怎麼寫的時候停筆,吃飽了混天黑,第二天再去碰它。
  • 羅點點:當我們談論死亡時, 我們在談論「尊嚴」
    有一次,她與幾個醫生朋友聚會,談論起死亡,大家的想法慢慢改變了羅點點對死亡的看法,死亡不應該「不依不饒」,「我們不希望在ICU病房,赤條條的,插滿管子,像臺吞幣機器一樣,每天吞下幾千元,最終『工業化』地死去。」那樣死去,太較勁,也很難堪,自然規律不可違背,死亡真的來臨,插再多的管子,做最倔強的救治,其實都是徒勞的。
  • 當我們在談論盲盒的時候,我們在談論什麼
    當我們在談論盲盒的時候,我們在談論什麼當時,POPMART的一些設計師與市場人員做了專場的演講,帶領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潮玩消費領域的崛起。正如很多的中國製造一樣,早期的泡泡瑪特也是以渠道商為主,後逐步滲透到供應鏈上遊,待到時機成熟之時,最終走上品牌之路。泡泡瑪特的創始人曾表示,當時店裡銷售飛漲的產品正是名叫Sonny Angel的日本潮玩IP。
  • 當我們談收納時,我們到底在談什麼呢?
    ,而我則習慣在收納時進行思考。那麼,當我們談收納時,我們到底在談什麼呢?日本的收納整理大師近藤麻理惠認為「所謂整理,不只是收拾東西的一種技巧,整理是心理的重建,是通過物品與自己對話,讓自己更幸福的一種生活方式。」我想這也是為什麼我會愛上整理與收納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