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智深說平生不修善果,只愛殺人放火,其實這句話說宋江更合適

2020-12-24 騰訊網

平生不修善果,只愛殺人放火。忽地頓開金繩,這裡扯斷玉鎖。咦!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

徵方臘之後,魯智深和武松留在六合寺裡聽候,晚上魯智深聽見錢塘江潮的聲音,感悟了師父智真長老留給他的四句偈言,當夜就坐化圓寂了。魯智深在圓寂寫下偈語留給宋江等人看,其中就寫道自己「只愛殺人放火」,這句話看似是魯智深在說自己,但其實用在宋江身上更合適。

宋江早在鄆城縣做押司的時候,就已經以孝義聞名,人稱「孝義黑三郎」,宋江做了梁山大哥之後又是打著仁義之名,忠義堂前豎著「替天行道」杏黃大旗。但是他真的是替天行道,只殺貪官汙吏豪強嗎?並不是,濫殺平民的事他可比晁蓋做的多太多了。

晁蓋等人劫取生辰綱,但是晁蓋只是麻翻押運隊伍,並沒有害了他們的性命,雖然後來自己事情敗露,但是並沒有濫殺無辜。火併王倫之後,梁山泊上晁蓋居尊,接著就派三阮去劫山下的一夥富商,由於不見三阮回來,他又派出劉唐接應,還囑咐只奪財就行,千萬不能殺人。等到眾人回來之後,晁蓋還再次詢問眾人有沒有傷人性命。

晁蓋恐三阮擔負不下,又使劉唐點起一百餘人,教領了下山去接應,又吩咐道:「只可善取金帛財物,切不可傷害客商性命。」

晁蓋又問道:「不曾殺人麼?」小嘍羅答道:「那許多客人,見我們來得頭勢猛了,都撇下車子、頭口、行李,逃命去了,並不曾傷害他一個。」晁蓋見說大喜:「我等初到山寨,不可傷害於人。」

江州劫法場的時候,晁蓋帶領梁山眾人一同前去救宋江,看到李逵在那裡大開殺戒,於是就對李逵說「不幹百姓事,休只管傷人!」這時候的李逵還不認識他,當然不會聽他的,但是足可見晁蓋的仁義。相比起來,宋江說是仁義,但濫殺無辜的次數卻非常的多,很多次差點屠城。

宋江上梁山前,為了得到秦明,派出王英等人扮成秦明模樣,去進行了他為首的第一次大屠殺,期間殺戮平民百姓數百家,燒毀房屋不計其數。

到得十裡路頭,恰好巳牌前後,遠遠地望見煙塵亂起,並無一個人來往。秦明見了,心中自有八分疑忌,到得城外看時,原來舊有數百人家,卻都被火燒做白地,一片瓦礫場上,橫七豎八,殺死的男子婦人,不計其數。

宋江開話道:「總管休怪,昨日因留總管在山,堅意不肯,卻是宋江定出這條計來,……因此殺人放火,先絕了總管歸路的念頭。今日眾人特地請罪。」

後來為救盧俊義,宋江攻進大名府,再次進行了屠殺。他的目的很明確,那就是救出盧俊義,並不考慮自己之前說的替天行道,因此並沒有放出不許濫殺無辜的號令,結果差點將大名府屠城,還是在蔡福向柴進求情,接著由柴進找到吳用傳令的時候,大名府百姓已經被屠殺一半。

卻說柴進和蔡福到家中收拾家資老小,同上山寨。蔡福道:「大官人,可救一城百姓,休教殘害。」柴進見說,便去尋軍師吳用。比及柴進尋著吳用,急傳下號令去,教休殺害良民時,城中將及損傷一半。

宋江是梁山大哥,並且一向都說自己等人是替天行道。既然是替天行道,那怎麼能夠濫殺無辜呢?這不應該是他身為大哥,身為統帥需要提前發布的施令嗎?可見他心中根本不在乎那些百姓的生死。

在攻打下祝家莊的時候,宋江和吳用也在合計去洗劫祝家莊的普通居民,是石秀說情,宋江才放過了這些普通居民。

宋江與吳用商議道,要把這祝家莊村坊洗蕩了。石秀稟說起:「這鐘離老人仁德之人,指路之力,救濟大忠,也有此等善心良民在內,亦不可屈壞了這等好人。」宋江聽罷,叫石秀去尋那老人來。石秀去不多時,引著那個鐘離老人來到莊上,拜見宋江、吳學究。宋江取一包金帛賞與老人,永為鄉民:「不是你這個老人面上有恩,把你這個村坊,盡數洗蕩了,不留一家。因為你一家為善,以此饒了你這一境村坊人民。」

這種種跡象都表明,其實宋江才是那個喜好殺人放火的人。什麼仁義,什麼替天行道,其實都是假的,那些平民百姓的性命根本就沒有被宋江放進眼裡,他的眼中只有自己的利益,因此魯智深最後的偈語用來形容宋江更合適:平生不修善果,只愛殺人放火。

相關焦點

  • 5本修真文明小說文推薦:平生不修善果,最愛殺人放火
    5本修真文明小說推薦:平生不修善果,最愛殺人放火。大家好,我是小震哥,今天給大家帶來了5本修真文明小說:平生不修善果,最愛殺人放火。1、《這個修士很危險》作者:想見江南文案:平生不修善果,最愛殺人放火。
  • 魯智深臨走前留下兩句話和六句偈語,宋江不懂,林衝武松燕青懂了
    在離開之前,他當著宋江和眾好漢的面,說了意味深長的兩句話:「洒家不願為官,只圖尋個淨了去處安身立命」、「功名利祿都不要,要多也無用,只得個囫圇屍首,便是強了。」宋江聽了悶悶不樂,林衝武松燕青等人若有所思,然後魯智深又寫了六句偈語:「平生不修善果,只愛殺人放火。忽地頓開金繩,這裡扯斷玉鎖。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
  • 魯智深坐化成佛,他說的「今日方知我是我」是什麼意思?
    魯智深救了金翠蓮之後,三拳打死了鎮關西鄭屠。當然,魯智深其實並沒有想過打死鄭屠,只想教訓一下,不過下手重了點。所以,事後他只能匆忙回到住所,拿點細軟金銀,提著齊眉棍跑路。不過,到了後來,魯智深就認識字了,這可能是作者的疏忽,也可能是流傳版本問題。比如在錢塘江坐化前,魯智深想到智真長老說的「聽潮而圓,見信而寂」,知道快要死了,所以還「討紙筆」寫了一個頌子。頌子是這樣說的。平生不修善果,只愛殺人放火。
  • 為何當看到魯智深坐化圓寂,就會忍不住淚流滿面
    魯智深在徵完方臘之後,意識到自己要離開人世間了,那天半夜,魯智深聽到錢塘江漲潮以為是敵人到來,掄起禪仗就要打,結果寺內僧人指著那錢塘江的潮頭說,是潮水來了,來了兩次。聽到這句話,魯智深突然笑了,他想起了智真長老曾經說過的一番話:智真長老曾說過四句偈言,逢夏而擒,遇臘而執,聽潮而圓,見信而寂。
  • 公孫勝為何在徵戰方臘前離開,魯智深活捉方臘後,為何又頓悟坐化
    (三)佛家金剛魯智深的圓滿除了道家外,佛家也有代表人物在水滸江湖中,這便是魯智深!從全書來看魯智深,可以非常明顯的感受到,這簡直就是一位胸懷大慈悲的,佛家的怒目金剛。那麼為何魯智深沒有中途離開?這其實便是道家和佛家的不同之處。
  • 從智真長老給魯智深剃度,來感受佛門偈語的一些玄機
    佛門在長老吩咐事情,比如剃度,都會說一些偈語。這些偈語表面很淺顯,實際上很深奧。魯智深自從打死鎮關西以後,在江湖上東躲西藏,最後在山西碰到了曾經救過的金老爹。在金老爹的協助下,只得到五臺山去剃度,從而當了和尚。剃度以前,寺廟裡的和尚都嚇了一大跳,說:「這個人不似出家的模樣,一雙眼卻恁兇險。」
  • 為什麼說魯智深是水滸中最有慧根的人?看看他的星號就知道了
    一提起花和尚魯智深,人們除了說他是水滸中最行俠仗義的好漢外,還會說他是水滸中最有慧根的人!何為慧根?慧根是個佛家用語, 它和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合稱為五根!說得直白點,慧根就是指能看破事物本質,最後有所成就的大智慧!
  • 推薦四本修仙小說:平生不修善果,最愛殺人放火,做一個另類仙者
    各位書友大家好,在這個網絡發達的時代,網絡小說也成為大部分老書蟲的青睞,因為它比其它書本攜帶更方便,可以讓你隨時隨地閱讀,作為一個老書蟲,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更新小說,今天給大家推薦五本躲被窩裡也要看的小說,越看越上癮。
  • 魯智深聽潮信而圓寂,一個健康的人為何會說死就死?不知道的快來看看
    魯智深是咱們水滸傳當中一個俠肝義膽的人物,但是在此人身上還有個謎團籠罩著咱們,那就是他為啥會死。可能大家會疑惑死不是正常的嗎,這魯智深死了有什麼可奇怪的呢,死的確沒什麼問題,但關鍵是他這死的格外突然格外神秘。今天小編就來說說水滸當中的魯智深之死,魯智深聽潮信而圓寂,他究竟悟出什麼,一個健康人為何會說死就死!
  • 人才說:水滸傳裡結局最好的人是誰?
    前不久讀到一句偈語,很有感觸,說的是「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出自《水滸傳·第一百一十九回》。這樣一句富有禪意的話,明悟人生大境的話,卻是一個生平完全不著此邊的人說的,他就是魯智深。2. 當時,魯智深剛把方臘生擒了,正好行軍路過杭州的六和寺過夜。突然聽到外面戰鼓作響,大喊著衝了出來以為又是敵軍來襲,身邊一眾僧人忙攔住他,「師傅聽錯了!
  • 為何說魯智深的圓寂是水滸最大的悲劇?智真長老的2句話道出原因
    在魯智深離開之前,智真長老對說了魯智深說了指點他人生的第一句話:「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興,遇江而止。」假如把魯智深的人生看做是一場比賽的話,那麼,智真長老的第一句話,就道出了魯智深的上半場。林,指的是赤松林。林衝,野豬林。山,指的是二龍山。水,指的的是水泊梁山。江,則指的就是宋江。
  • 《水滸傳》:三句話告訴你,魯智深其實是半個哲學家
    有人把這種過激的反應稱為急躁,歸為性格,實際上這正是他對正義對真理崇拜的表現,崇拜到極端的程度,因而成為維護真理的積極分子。我們生活中的大多數人都活在真與假之間,正是應了曹雪芹的那句「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但魯達不是,他只活在真理的一端,沒有中間路線,因此,當正義被踐踏時,他耐不住性子,第一個要衝上去把「邪惡」一把抓下來。
  • 說一說《水滸傳》中的和尚們,其中一位堪比波叔
    這一類和尚可以說是出家人中的敗類,為人所不齒,在現實生活中估計也存在。但我們只說《水滸傳》一書中的。首先是生鐵佛「崔道成」他和道士飛天夜叉邱小乙一同霸佔了瓦罐寺,在寺裡喝酒吃肉還不算,還養了一個女人在廟裡,實在不像話。好在兩個「花和尚」遇到了真正的花和尚,被魯智深夥同史進二人打死。
  • 魯智深圓寂時說「今日方知我是我」,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他的這般造型被人看作是不檢點,沒想到近千年後的今天,卻有很多人模仿,而且流行十分,這便是紋身,不過仍然不被大家認可,如此看來魯智深應該是紋身的鼻祖。魯智深雖說讓人感覺是個二混子,其實並非如此,他性格耿直,愛打抱不平,用現在的話說,喜歡管閒事而且不計後果,為此斷送了大好前程。
  • 《水滸傳》中隱藏的頂尖「打工人」,想不到居然是魯智深
    最後魯智深六合寺坐化的時候,卻 「又問寺內眾僧處討紙筆,寫了一篇頌子……頌曰:平生不修善果,只愛殺人放火。忽地頓開金繩,這裡扯斷玉鎖。咦,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不僅識文斷字,還能寫出蘊含佛理的頌子。還有一個細節,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最初的魯智深是個酒鬼。
  • 水滸傳中,魯智深為何自稱洒家?洒家到底是啥意思?說來難以置信
    所謂「關西」,關代表著函谷關,函谷關以西是秦國的底盤,以此劃分關西秦國和關東六國,所以說關西就是今天的陝西,洒家就是起源於那裡。作者用洒家一詞呢也來代表魯智深這個人比較隨和,在那個階級分明的時代裡面,這個是屬於下層的人才會說的口語,一般這樣說的人都是比較豪爽的,也是比較好相處的,就好像是先把自己的姿態放低了,就不會給別人造成壓力,官架子什麼的都沒有,那麼不就更加隨性了嘛。
  • 第一個說招安的是誰?不是宋江,是阮小七、魯智深和武松
    這時候宋江還沒有出場,七星剛剛聚義,阮小七就喊出了招安的口號。在阮小七的這句話中可以看到,阮小七認為做好漢就是要兩點:一是殺盡貪官汙吏;二是要效忠趙氏皇帝。這直接交代了梁山好漢們的造反標準:只殺貪官,忠心皇帝。阮小七為什麼這麼說呢?其中魯智深給他做了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