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挽回我就等於被拋棄了」——焦慮型依戀者的改善方式

2020-12-20 簡單戀愛家

「我又和他吵架了,我昨晚一整夜都沒睡。」

他昨天晚上又和同事應酬的很晚,還去了夜店蹦迪。雖然我知道他和我沒在一起之前,就有這個喜歡通過社交來緩解壓力的習慣。但是我們現在畢竟在一起了,他這麼做給我的感覺就是在無視我的地位。我開始擔心他喝高了會不會做出什麼不好的事情來,我開始打電話給他讓他早點回來,他答應了。

可是到了約定的十點,他還是沒有準點回來,我開始著急了,一連給他打了四五個個電話,最後在十點十五分左右的時候,他接起了電話說自己還在外面,沒辦法抽身。我一氣之下提出了分手。

是的,分手就那麼容易被這位姑娘提了出來。

「可是我壓根不想分手,我說的只是氣話,為什麼他當真了,以前他都是會來主動哄我挽回我的,這次他卻當真了。」

老師當時在和這位諮詢者聊天的過程中,說實話這樣類似的情景我已經見的太多了,但是作為一個過來人,我也和我家那位在之前三年的婚前自由戀愛中有過不少矛盾和爭吵,但是我唯一能夠把握好的度就是從來不會拿分手做要挾

提分手,僅僅是為了想被挽回。你要知道,這是需要承擔很大的風險的

或許前幾次提分手,對方的確可以包容你理解你,來把你哄開心,但是一旦當你養成了「動不動就把分手掛在嘴邊」的習慣後,一旦有什麼事情達不到你的心意,就想要分手,最終很可能導致對方厭倦了被威脅,他們會認為既然你那麼想要分手,那這次我就徹底成全你。

那為什麼這類人總是喜歡拿分手當作威脅,或者說是來博取對方的危機感呢?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在這威脅的背後最深層次的根源普遍是他們的不自信,而並非對於另一半的不滿。

是的,這就是所謂的「焦慮型依戀」人格。這種依戀模式會在親密關係中反覆上演。

焦慮型依戀,說白了就是想要那種完全膩在一起的感覺。時刻被關注著,被肯定著,這類人才會得到滿足。稍有分差,他們就會體驗甚至是臆想到被拋棄的感覺。

因為害怕拋棄或者說是察覺到了被拋棄的苗頭,因此他們會擅長運用威脅或是責備的方式來博取對方的關注,從而印證自己還是被愛的

但值得一提的是,每個人身上的焦慮依戀程度也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新的關係模式和相處經歷會不斷更新我們對於自我以及他人的認知,從而影響我們在不同維度上的焦慮型依戀程度。

在他們孩童時代,或許父母不能一以貫之地滿足他們的需求,忽冷忽熱。在他們眼裡,父母這樣的回應是不穩定,不可預期的,因此他們就會感受困惑和不安,選擇的解決辦法就是去黏住大人。

父母的對待是嬰兒時期焦慮依戀型人格形成的關鍵因素,而這種影響往往會一直延續到他們成年。這也就很好的解釋了為什麼一部分人在親密關係中會是依戀型,一部分人卻是安全型。

焦慮依戀型的人對待感情往往時時刻刻處於一種「情感饑渴「的狀態,他們希望對方能夠完整自己的人生。儘管這樣的初衷並沒有什麼錯誤的,但是他們卻總是會懷疑和恐懼對方並不想達到同等的親密。

我認識了很久的一位諮詢者,她家庭學歷顏值全部在線,也老大不小了,在28出頭的時候經歷了人生中最大起大落的失戀。對方和她是研究生同學,兩人從研一開始戀愛一路順風順水走過了三個年頭,但是由於男人是科研崗位,經常需要南京上海兩地跑,而這位諮詢者她是土生土長的南京人,工作穩定不出差,於是他們在第三個年頭開始了每兩周見一次的戀愛生活。原本以為這對外人眼裡的郎才女貌在熬過今年的異地就可以結婚了,但是他們卻分開了。

這位姑娘找到我的時候先是非常詳細的說明了她的情況,之後娓娓道來一句「老師,對方說我在感情中太卑微了,活得越來越不像自己,所以他覺得分手對我們更好。」

原本外人眼裡的優質女,怎麼反而在愛情中是卑微的狀態呢?從和她溝通下來,我發現這位姑娘表面上是天不怕地不怕,內心實則是一個很脆弱的人。工作有壓力要和男友訴說,生活有壓力也要和男友訴說,等於說她把自己全部的感情都注入到了這個人身上。異地後他們因為長時間的聚少離多,對方開始由於工作上的分心,對她疏於關懷了。此時她就表現出來我所謂的焦慮型依戀人格的本質性行為反饋了,她的每一次信任,都要對方能夠給出一個實際的證據,到了後期甚至演變為了「查崗」的性質。結果可想而知,他們就這樣分開了。

如果你有這些想法和行為,那麼老師可以負責的告訴你,你很有可能是一個焦慮型依戀人格。

1/極度渴望伴侶的陪伴,甚至會覺得對方每天的行程報備是一件非常心安和理所應當的事情。

2/一旦伴侶對你的關注度不夠的時候,你一方面會感到惱怒和恐懼,另一方面會感到不自信。

3/常常會想要為了親密關係而放棄原本能夠提升自我價值的機會,等於是愛情必然是你生活中的第一位。

就像是創傷的強迫性重複一樣,焦慮型依戀的個體極其容易喜歡上迴避型人格的個體

因為在和迴避型的人交往的過程中,來自伴侶若即若離的不安感會讓他們既感受到無法抗拒的吸引,又時不時陷入焦慮之中。

那到底怎樣才能改善焦慮依戀程度呢?

首先依戀模式其實也是有所劃分的,它可以分為以下三種類型:焦慮型迴避型安全型。而我們最終的改善目的無非是往著第三種類型身上去靠攏。

從先天條件來看,安全型人格特徵是需要你在健全的家庭環境中所成長起來的,當你的父母給與了你足夠多的關係和愛護的時候,你自然不會對外界不自信,也自然不會產生懷疑心態了。

從後天條件來看,這是最可控的一部分,也是我們能夠改善焦慮依戀的關鍵所在。這也是需要雙方的共同努力的。

當然,只有你自己先去努力改變了,對方才能更好的被你引入到一個願意積極配合的良性循環狀態,所以做事前千萬不要指望著對方先去改變,你才是你人生的主角,如果連你自己都在棄權,那這些配角們怎麼能配合你完美演出呢?

你除了要在心態上擺正對自己的自信,在戀愛中的,經常出現缺乏安全感的人拼命追,對方閃躲的現象,如何讓對方不再逃跑?唯一的方法就是:停止追趕

停止追趕,就是不再糾結對方如何表現,而是把關注點放在自己身上,發展自己的長處、興趣愛好、朋友圈、第二職業等等。

當你找回自我,把自己過的豐富多彩時,就不會因為他回微信晚了五分鐘而焦慮,因為他今天沒給你打電話而痛苦,相反,對方還會反過來追著你跑,擔心你不回消息。

緩解焦慮型依戀最好的方法絕不是在衝突的時候去想盡一切辦法尋求對方的關注,而是在日常生活中通過相處模式的改變去逐步緩解焦慮

不安感是因為不確定,你不確定對方什麼時候會聯繫你,回覆你,不確定他什麼時候會來看你,平時大多是當天回消息,這次沒回怎麼回事兒?這時候,建立確定的聯繫規則和習慣就非常有必要了

我們想要對方怎麼聯繫,想要對方怎麼對你,都可以直接地說出來,你希望每天怎麼聯繫,他需要多長時間內回覆你的信息,多長時間見面一次等等。

建立一下彼此都能接受的規則和「習慣,彼此遵守,就會越來越有安全感。

另外在每次吵架或者鬧矛盾之後,你要試著去察覺到自己的情緒,大家都是成年人了,那就儘量不要在情緒衝動的時候去輕易做出一些決定和結論

人在情緒上頭的時候,說話常常非常的偏激。一旦對方的言行沒有達到你的需求感,你就會更加的惱火,那你有沒有想過,你不開心的時候對方也真的會開心嗎?輕易說出「你就是只在乎你自己,既然如此我們分手吧」這話的人,老師敢斷定,十個裡有九個在之後都會後悔。

那些吵架時得出的結論,等你平靜下來後,往往會發現這壓根不是你的真心話,而言出所造成的後果卻很難收拾。

因此你不妨試著去像個成熟的大人一樣做事吧,這個過程雖然一開始會很難受,但是完事開頭難,只有你邁過了第一道坎,後面的路會越走越順暢的。

愛情有三個要素,激情、親密和承諾,承諾是感情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有承諾,就有安全感。

如果你的伴侶是一個高度的焦慮型依戀者,那麼你要做的不是在他鬧分手的時候去挽留他肯定他,而是在日常交往中去做出承諾,幫他樹立自信,給他帶來安全感

我們可以先請求對方為我們做出一個小小的承諾,並提醒他遵守,他遵守後告訴他你有多開心,並提出新的承諾,同時表明自己是一個注重承諾的人。即使,他偶爾沒有遵守也沒關係,可以問問他沒遵守的原因,告訴他你的失落和難過(而非責備),以及給他必要的安慰。在下一次,幫助他遵守諾言,這樣循序漸進,養成遵守承諾的好習慣。可以大大提升對方的安全感。

我並不提倡一個人需要「糾正」自己的依戀模式。每一種依戀其實都是通過自身經歷而形成的防禦模式,一個人之所以會選擇依賴親密關係,那一定是這種方式在之前的某一刻保護過他們,產生了積極的反饋。

無論你是哪一種類型依戀,老師都希望你能夠坦然接受和理解過去的自我,這樣我們才能夠解放當下的自我,並賦予未來的自我更加強大的力量。

相關焦點

  • 分手後,如何挽回焦慮型、迴避型依戀者?
    所以我把兩大依戀類型的四種關係模式做了分類和總結,你可以因此參考,ta屬於哪種依戀類型,以及最適合挽回的時機?01「焦慮型依戀者」焦慮型依戀者,就是通過焦慮和憤怒,來掩飾自己害怕被拋棄的恐懼感。·女性焦慮型依戀者當你的挽回對象是女性焦慮型依戀者(以下簡稱焦慮女)時,最佳挽回時間,就是現在!為什麼呢?
  • 焦慮型依戀者如何和迴避型依戀者在一起?
    餘春嬌是焦慮型依戀,兩人相愛又相互折磨。和迴避型依戀人格的人相戀,最大的感受就是在感情上吃不飽,還會對他產生懷疑:他真的愛我嗎?想聽甜言蜜語,他卻眼神遊離。你說了很多話,他卻簡單的點點頭,就連吵架的時候,他根本不接招,你拳拳落空。你患得患失,他人際淡漠。
  • 焦慮型依戀者:我們該如何在感情中自處?
    那麼恭喜你,你大概率是「焦慮型依戀者」,你想獲得親密關係中的穩定、安全,卻總用憤怒、焦慮、疏離、漠視,來掩飾害怕被拋棄的恐懼,來表達內心渴望被關注被照顧的訴求。本質上,這是一種安全感的缺失。即使他明白,你的本質是想求關注,可因為你愛生氣,情緒波動大,也無形中給伴侶造成了極大的壓力。這種壓力下,他無法理解你,甚至逃避去理解你,就不能給你正確的回應,也沒法安撫你的情緒。焦慮型依戀者「從何而來」?探究焦慮型依戀,最早可以追溯到嬰兒對母親的依戀。
  • 迴避型與焦慮型依戀者,註定相愛相殺嗎?
    一個焦慮型依戀者的願望就是有一個可以喜歡的目標。一個迴避型依戀者的願望就是有人喜歡他們。因此,他們經常找到彼此。我們每個人實際上都具有焦慮型/迴避型人格的一部分。我們每個人願意和能夠面對多少真實的自己呢。在某些極端的情緒或心理失衡情況下,如果焦慮型依戀者或者迴避型依戀者迷失了自己,這種關係也將失去控制。
  • |焦慮型依戀者戀愛指南
    如果我發現喜歡的人不喜歡我,而喜歡別人,我會感到萬分難過。9. 如果我的伴侶表現有些冷淡疏遠,我會懷疑是自己做錯了什麼事。10. 如果我的伴侶想和我分手,我會用盡一切辦法,讓他知道放棄我是他的錯。如果大多數都符合,那麼你可能就是焦慮型依戀模式。
  • 迴避型依戀者的自救方式
    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幕是春嬌準備從火車站離開了,這時候志明才在朋友的催促和提醒下選擇追了上去。他追上春嬌說的第一句話就是:「我知道這麼久以來沒能為你做過什麼,對不起,但其實我真的想改。你的情感疏遠狀態,也會讓自己的伴侶更加焦慮,如果他/她本身就是個焦慮型人格,還會因為被你這樣對待而變得更加苛刻,讓你在關係中更加痛苦,個人空間更少。② 模仿安全型的處事方式認識到問題後,積極嘗試按照安全型的處事方式待人,多次模仿後形成習慣,消除焦慮感。
  • 焦慮型如何挽回迴避型愛人
    後來矛盾越來越多,面對女孩的窮追猛打式的盤問糾纏乾脆不回家了,最後女孩被分手。女生問她朋友:「我依賴他是錯的嗎?我想多讓他陪我我錯了嗎?本來我就是缺乏安全感的人,他很晚回家的時候我問問他幹嘛去了有錯嗎?他一點都不照顧我的感受,我還是不是他女朋友,為什麼問他什麼他都不耐煩?」
  • 深度解析焦慮型依戀行為,正確面對與處理焦慮型依戀
    過度關注對方且極其敏感「他怎麼還不回復我消息啊?」「他已經好久沒找我了,是不是他沒有那麼喜歡我啊?」「他這麼不在乎我,那我也不想繼續在乎你了。」前兩者是焦慮型依戀者較為常見的行為表現(也受年齡因素影響,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焦慮的表現會愈加隱晦),第三者則是基於自身的防禦機制而發展出來的行為——將自己放在「受害者」的位置上。2. 害怕且抗拒分離「他這樣是不是想和我分手?」
  • 如何用兩步挽回焦慮型人格的伴侶
    「他半天沒有回我消息了,是不是背著我跟別人曖昧呢?」「他朋友圈從來不發我的照片,是不是把我當備胎了?」「他今晚出去聚餐會不會遇到別的小姐姐加上微信聊天了?」這種惡性循環會在根本上阻礙雙方在親子關係裡體會到長久的放鬆和安全,也正是由於父母忽冷忽熱的態度,孩子會產生一種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被拋棄的恐懼感,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的人很容易形成焦慮型依戀人格。2.
  • 分手複合挽回愛情攻略——焦慮型依戀人格必備
    對於戀人的24小時監控是典型的焦慮型依戀人格的戀人的殺手鐧。什麼是焦慮型依戀人格?我用一句話給你概括——惴惴不安的愛這種人格的愛人,在戀愛中的每一次風吹草動都會讓他變得顫顫巍巍。焦慮型依戀的愛人很難感受到愛和信任,他們時刻處在一種情感饑渴的狀態裡,要求對方證明在時刻愛著自己,要求對方通過時刻陪伴拯救自己的不安全感,他們需求強烈,極度渴望與對方親密,但是又怕對方不想要這種親密而拋棄自己。這種矛盾的心理使他倍感痛苦,索取的更多。
  • 方法四步走,教你如何挽回迴避型依戀者
    "我對他越來越好,他卻離我越來越遠了。"  你是不是有時會覺得伴侶在跟你刻意保持距離,或者經常冷暴力,然後等到你最終受不了了去問他,他還回答也許是吧  明明是對方的錯,卻讓你感覺是自己做的不對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疑惑,我可以恭喜你的是他不是不愛你,他很可能只是一個迴避型依戀者。
  • 焦慮型依戀人格:聽說你總在親密關係裡沒安全感?
    接下來的這段時間,我將向大家一一介紹它們,為幫助大家成長為一個內心強大且快樂的人,添磚加瓦。01  焦慮型依戀者想要的是什麼她和男朋友在一起已經2年,關係穩定。客觀來講,對方對她挺好。為此,男朋友經常一頭霧水,感覺氣氛不對,卻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就算道歉安慰,也依然只迎來她冷漠的一句:「沒事。」久而久之,男朋友真的以為她沒事,便不再詢問。然而,她卻因此更加認定「對方對自己不夠上心,或許很快就會變心離開」這種認知。為了不面對自己「被拋棄」這樣的事,她甚至在謀劃分手的事。可她又有點害怕自己這樣做可能是誤殺自己的感情,「萬一我們還能好好走下去呢?」
  • 7張圖讓你看懂焦慮型與迴避型的「愛恨情仇」
    基於對不同依戀類型的刻板印象,迴避型依戀者會非常自信。他/她會稱讚你,也許會有點性感或挑逗,也可能會考慮如何讓對方對這種互動感到積極主動。焦慮型依戀者很可能想讓對方知道他們喜歡對方,並很想引起對方的興趣和吸引。焦慮型依戀者會想要讓迴避型依戀者覺得他們很有趣,很有吸引力。現在,焦慮型依戀者自然是興奮的,他們可能會在對話中所佔的份額多一點,會使用更多的詞彙。
  • 從《金粉世家》看焦慮型和迴避型依戀在一起後親密關係的「博弈」
    其實,金燕西、冷清秋乃至他們的家人都沒能覺察到他們在親密關係中的依戀類型,也不知道兩人的感情成於斯、毀於斯。心理學家將成年人的依戀類型大致分為三種:1、焦慮型:我發現別人不樂意像我希望的那樣與我親密。我經常擔心自己的伴侶並不真愛我或不想與我在一起。我想與伴侶關係非常親密,而這有時會嚇跑別人。2、迴避型:與別人親密令我感到有些不舒服;我發現自己難以完全信任他們、難以讓自己依賴他們。當別人與我太親密時我會緊張,別人想讓我更加親密,這使我感到不舒服。
  • 挽回婚諮師妃梓|7 焦慮型依戀人格如何挽回?
    到底是他的錯誤還是你的錯誤,你們倆的感情狀態是否是健康的?在熱戀期,磨合期,平淡期,你和他相處的方式或者溝通的方式是否出現了問題,這是需要反思的。比如你們在熱戀期明明有問題,卻自動忽略的點。千萬不要揪著我自己的錯誤,或者就是對方的錯誤就不放手了,非要去得出的結論,千萬不要這樣這種狀態,這會讓你在之後的一個挽回過程當中陷入一個更加焦慮和痛苦的狀態。第二,溝通比二次吸引更重要。
  • 愛就一個字,我要你答八百次 | 你也是焦慮型依戀人格嗎?
    「他怎麼不回我的微信?是不是不愛我了?」「他是不是在和別人聊天?是不是要和我分手了?」『焦慮型依戀』是在用焦慮掩飾被拋棄的恐懼。焦慮型依戀的人,可能因為小時候父母對自己的回應方式不敏感及時、不持續或者時好時差,所以長期處於被忽略或者被拋棄的恐懼當中。這種恐懼稱為是原生情緒。
  • 焦慮型依戀與迴避型依戀該如何相處?
    就算是兩個人在一起時,也會經常用聊天的方式,或者一些小事試探對方,到底你有愛我?宸哥我負責任地和你說,這些舉動對於迴避型來說,無異於一場災難。因為他們是處理不好親密關係的,不知道怎樣和人親密無間,對他們來說,只有「自我地帶」才最安全。通俗地講,就是個人空間。
  • 迴避性依戀者:「撩」完就跑,是因為我怕你喜歡我
    其次,迴避性依戀者發出的情感信號很模糊,永遠要對方去猜測他們的感受,不會袒露心聲,也不主動說自己的訴求,更不會去溝通決兩個人感情中存在的問題。因此和迴避型依戀者戀愛,就像玩捉迷藏一樣。直覺告訴小達,女友是愛他的,也是有情緒的,但他卻聽不到她親口承認說「我愛你」,最多只有一句「喜歡」或者「想你」。
  • 你愛我嗎?你有多愛我?你會永遠愛我嗎?——當你遇上焦慮型戀人
    你愛我嗎?你有多愛我?你會永遠愛我嗎?——你有被伴侶奪命三連問的經歷嗎?媽媽對孩子的身體和情感回應是否敏感及時,準確,將極大決定孩子成年後的依戀風格,並且深刻影響他的親密關係。有一種不安全依戀,叫焦慮型依戀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 他們在親密關係中很依賴對方,時刻希望和對方保持聯繫,要發定位,發照片,發視頻;他們似乎很敏感,會很希望對方做各種事情來證明愛自己,不停試探感情;他們容易患得患失,總是擔心伴侶的離開,用看似弱勢實則佔有控制的方式去死死抓住伴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