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不少美食都與著名的歷史人物有深遠的關係,比如著名的大詩人蘇東坡,他不僅是一位詩人,還是有名的政客,更是一名對後世有著深遠影響的美食家,他發明的東坡肉與冷鍋魚直到現在都被受人們喜愛。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漢中熱麵皮也與歷史人物深有淵源,相傳漢中熱麵皮起源於秦漢時期,劉邦在漢中稱王之後命令蕭何修築山河堰,解決了用水難的問題,也讓農民過上了豐衣足食的日子。有一次,劉邦微服出訪,一位好客的百姓便以涼拌蒸餅絲條招待劉邦。
劉邦覺得涼拌蒸餅絲條非常好吃,不知不覺就吃了一大碗,還向老百姓打聽這道菜的名稱。只不過由於這道菜不過是下裡巴人的家常便飯罷了,所以農民支支吾吾的說不出名字,只能勉強說出這道菜的做法,惹得劉邦哈哈大笑,直言道:「根據你的做法來看,這道美食可以稱之為蒸餅。」後來老百姓改良了這道菜的製作方式,一次可蒸數張,而且製作工藝也愈發嫻熟,軟而不斷,與皮條有相似之處。因此這道菜在後來又被稱為麵皮,也就是我們今日所說的漢中熱麵皮。
雖然漢中熱麵皮的製作方法看上去十分複雜,但是實際動手操作就會覺得非常簡單,我們需要把米粉和水混合在一起,製作成米漿,然後再在米漿中加入一些已經被搗碎的米飯,在陰涼處浸泡一夜。第二天,我們只需要將其放入料理機中打碎,過濾一遍,就可以用製作涼皮的方式製作出麵皮了。如果大家想要製作出比較精緻,口感更好的麵皮,需要將大米用水浸泡4個時辰左右再打成米漿,隨後將米漿上籠蒸成薄薄的麵皮,等到麵皮完全冷卻之後再加入自己喜歡的調味料即可。
漢中熱麵皮的口感也是非常驚豔的,雖然麵皮看似很薄,但是卻非常有韌勁,也非常有口感,QQ彈彈,讓人忍不住吃了一碗還想吃第二碗。更加難能可貴的是,由於漢中熱麵皮在上籠蒸製的過程中不需要加入任何調味料,所以麵皮中帶有一股比較濃厚的米香味,這是來自於大自然的味道,沒有任何添加劑,簡直是絕了,吃過的都說好!一般來講,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在麵皮中加入麻醬、料酒、醋以及蔥姜蒜、鹽、香菜等佐料調味兒,有些地區還會加入黃瓜絲或胡蘿蔔絲,口感會更加豐富一些。
更讓人稱奇的是,漢中熱麵皮的使用方法也很豐富,大多數漢中人都會將熱麵皮作為早餐,因為熱麵皮不僅營養豐富,並且有提神醒腦之功效,吃一碗熱麵皮,一天都能開開心心的度過。有些攤子還會將熱麵皮放涼,加上特製的調料,味道也是非常不錯。如果夏天吃麵皮,攤主們還會特地將麵皮放在冰箱裡冰鎮一會,吃起來會感到更加清涼,還有解暑的效果呢!另外一種較為常見的方式就是炒麵皮,我們可以加入自己喜歡吃的青菜和肉類,營養將會更加豐富,當作早餐或午餐吃都沒有問題。
其實看中熱麵皮的製作方法還是比較簡單的,並且也不會花費太長的時間,我們在閒暇之餘就可以輕輕鬆鬆地完成,對新手也非常友好,成功率比較高,不會挫敗我們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所以大家也不妨在新春佳節給家人露一手,做一道爽滑可口的漢中熱麵皮,既能展示出高超的廚藝,又能讓年夜飯變得更加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