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院門診,一個體型肥胖、滿頭大汗,抱著一隻光腳,再看看臉上痛苦的表情,被家人推著輪椅走進診室。央求醫生趕快「止痛」,說自己去外科看啦,拍片啦,可是還是沒診斷清楚。
「急診科—普外科—骨科—風溼科」,好像是初次痛風患者發作時的典型就診路線圖。痛風病人究竟應該掛什麼科?
關節炎,作為痛風的首發症狀,就是讓你走進「風溼科診室」的一大訊號!
痛風是人體內因嘌呤代謝障礙所導致的一組異質性慢性代謝性疾病。臨床上可表現為尿酸高(高尿酸血症)、反覆發作的痛風性急性關節炎、痛風石形成,嚴重者伴關節畸形或尿酸性尿路結石。
高尿酸血症、尿路結石,往往是沒有臨床症狀的,大多數病人在某次體檢時,才偶然得知。於是,關節炎、痛風石和關節畸形,就成了痛風病人就診的「第一症狀」。痛風所致的關節炎,因其起病迅速,疼痛劇烈,被稱為「關節疼痛之最」。
關節炎,是風溼科最常見的症狀,沒有明確外傷導致的關節疼痛,都應該到風溼科就診尋找病因。那在什麼情況下,需要高度懷疑自己是否患上了痛風?教你3招!
第1招:平素體檢血尿酸升高者,突然出現關節的紅腫熱痛。
大多數痛風患者在出現關節炎之前,體內血尿酸水平已升高很長時間。血尿酸是屬於腎功能的一項,體檢發現血尿酸升高,而日常又不注意減少高嘌呤食物的攝入,往往會在某個時間點突然出現關節炎,以夜間多見,這時要高度懷疑痛風。
第2招:飲酒、海鮮、暴飲暴食、肥胖,尤其是男性。
大部分的痛風患者,都與飲食有關。能引起尿酸升高的食物,稱之為「高嘌呤飲食」。動物內臟、啤酒、海鮮,是高嘌呤食物的代表,喜好上述食物的人群,以男性居多,同時還有暴飲暴食、肥胖、熬夜的特點。因此,飲酒、暴飲暴食、肥胖、熬夜的男性患者,如果突然出現關節的紅腫熱痛,要高度懷疑痛風。
第3招:第一蹠趾關節的紅腫熱痛。
第一蹠趾關節(大踇腳趾頭下方)是痛風關節炎最容易也最好發的部位。也有其他一些常見的部位,比如膝關節、踝關節、肘關節,手關節,甚至還出現在腎臟。
以上這3招,你學會了嗎?另外,即使覺得這些症狀符合自己,也不可隨便用藥,還是要到風溼免疫科檢查後,正規用藥。如果胡亂用藥,反覆發作,也會引起嚴重的併發症。
來源:西安市第五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