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麼是「正義」——從日本電影《檢察方的罪人》說起

2021-02-08 法律讀庫


作者:字伯謙,工作於江蘇省人民檢察院。


小時候常聽我媽說,她的偶像是一個叫「杜丘」的日本男人。他是一名檢察官,來自一部叫《追捕》的電影,帥且正直。高考時,我媽幫我填報了法學專業,再後來又機緣湊巧地考進了檢察院。錄取的那天,我發現我媽特別開心。我突然想起來,她是不是覺得終於把兒子培養成了她的偶像——那個叫「杜丘」的檢察官。


一晃又11年過去了,最近有部日本電影上映,叫《檢察方的罪人》。日本檢察官?這個神秘的圖騰瞬間引起了我的興趣。帶著對日本檢察制度的好奇和同為「正義化身」的自豪感,我走進了電影院.




電影開頭是一位叫最上毅的資深檢察官在給一群新入職的檢察官上課。他剛毅、果敢、嫉惡如仇,不斷向新人強調正義的重要性,他說:「罪惡不會被雨水洗去」,希望初任檢察官們能夠用專業的檢控將犯罪繩之於法。


之後,最上毅接手了一起兇殺案,在追查線索時發現一名叫松倉的人涉嫌在30年前用殘忍手段殺害一個女孩,而這個女孩正是她久久不能釋懷的初戀女友由季。久遠的兇案早已超過了20年追訴時效,上天卻讓兇犯再次殺人並落入他的手中,真是天道輪迴啊!最上毅難掩興奮,心中充滿復仇的欲望。然而很快,所有證據都指向一個叫弓岡的人,兇手並不是松倉。他拒絕接受這個事實,他認為弓岡雖然該死,但不能因此阻礙松倉以死贖罪。所以他決定用私刑處死弓岡,再栽贓松倉,讓松倉在新案件中被判有罪,處以極刑。可惜,他所做的一切還是被他的助手衝野和橘沙發現了,三人陷入了不可調和的衝突。衝野和橘沙認為,以犯罪手段去爭取所謂的正義是極端的不正義。二人辭職並幫助松倉贏得了訴訟,松倉得以無罪釋放。無罪判決的當天,松倉像英雄一樣被律師們簇擁,載歌載舞,醜陋而魔幻。衝野不僅沒有反感,還向大律師邀功,以正義者自居。這又讓橘沙難以接受,於是二人也分道揚鑣。影片的最後,衝野去見最上毅,二人雖有師徒之情,但對待正義的理解還是南轅北轍,最終衝野說出了那句意味深長的話:「執著於自己正義的檢察官必定淪為罪人。」影片戛然而止。


走出影院,我腦中紛紛亂亂,因為其中還有很多其他的支線,比如日本軍國主義的陰影、政治聯姻的悲劇、司法腐敗等。但相比於這些宏大的命題,我更在乎的是影片想要表達怎樣的「檢察觀」。也即,檢察方在司法中要秉持一種怎樣的理念,檢察方的正義是什麼?


電影是誇張而具象化的,其實每一個角色都有特殊的象徵意義。初戀女孩由季,代表的是檢察官內心最柔軟之處;最上毅這個角色,代表的是以實體正義為終極追求的理念;衝野則代表以程序正義為根本,對事實本身可以無視的程序至上理念;橘沙這個打入檢察署內部的記者,則代表最廣大民眾對司法的樸素情感。另外,影片還設置了一個叫諏訪部的黑道人物。他深藏不露,無所不能,只要最上毅有所需,他必有所應。有趣的是,「諏訪」二字,中文意思就是「諮詢、密謀」。我想這個角色象徵的就是檢察官的「心魔」,那種可以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誘惑」。


如此看來,影片想要表達的中心思想就清晰明了了。那就是,如果檢察官為追求一案一事之正義而破壞法治,無異於親手犯罪甚至殺人,是最大的不正義。


有人說,正義不就是復仇嗎?檢察官代表國家為被害者復仇不正是設置檢察權的意義嗎?其實這種理念在2000年前就OUT了。古希臘神話中的「正義女神」(Goddess of Justice)叫朱斯提提亞,她身穿白袍,蒙著雙眼,面容平靜。左手提一秤,象徵公平,右手持一劍,象徵制裁。腳邊盤踞著一條蛇和一隻狗,分別代表仇恨和友情,二者都不許影響裁判。正義女神後來也被作為司法的象徵,無愛無恨,不偏不倚。而復仇女神厄裡尼厄斯(Vengeance)則是面目猙獰的形象。她服務於地獄,追捕並懲罰那些犯下嚴重罪行的人,象徵著仇恨和報復。所以,2000年前的古羅馬人就懂得,復仇並不代表正義,甚至一定程度上是正義的對立面,因為利用法律復仇是極端的不正義。有人說這是西方法治思想,其實中華法系也早已形成類似的思想。《尚書-大禹謨》中記載:「臨下以簡,御眾以寬;罰弗及嗣,賞延於世。宥過無大,刑故無小;罪疑惟輕,功疑惟重;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說的就是刑罰的目的在於調節社會關係,而不是簡單的等量報復。如果一個檢察官只求滿足自己心中的正義,那他只是一個將法律當成利刃的兇徒。如果一個檢察官只求程序正義無視百姓的疾苦,那他只是一架辦案流水線上的機器。檢察官要有底線思維,將實體正義和程序正義並重,才能掌握司法辦案的真正奧義。



今年年初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軍在談到檢察權時強調:「作為國家法律監督機關的人民檢察院,捍衛的是法律不折不扣的正確實施,實事求是、依法準確、客觀公正才是根本的價值追求。」「進入新時代,不放縱犯罪、不傷及無辜、罪責刑相適應必須是「三位一體」,應當並重。」檢察權、公訴權就是求刑權這種理念,早已被時代拋棄。


就拿追訴時效制度來說,影片中因為由季被殺案已過訴訟時效,追訴無門。最上毅選擇通過栽贓的方式讓松倉付出代價。但在我國,《刑法》第八十七條規定:「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如果二十年以後認為必須追訴的,須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也就是說,雖然追訴期已過的區域是刑罰觸及的最遠邊界,但在我國,邊界的最深處有一扇小門,這扇門的守護者,就是最高人民檢察院。刑法把自己的底線交給了檢察機關,檢察機關能不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對此,張軍檢察長強調:「追訴時效制度的立法本意是以不追訴為原則,以追訴為例外。」是啊,大凡武學宗師,不會輕易將絕學示人。一來絕招使出,傷筋動骨。二來絕招之所以是絕招就在於難得一見。如果懲治宵小也用絕招,那和街頭賣藝者又有何異。比喻雖不恰當,道理卻是一樣的。刑法的效力在於實施,在於被信仰。例外條款的威懾不在於用,而在於不輕易用。只有不輕易用才能維持刑法體系的完整,才能維護刑法原則的剛性。


達摩克利斯之劍可怖,不在於鋒利,而在於懸在頭頂。強秦之新法可敬,不在於嚴厲,而在於一諾千金。檢察機關是法律監督機關,是法律的守護者,沒有什麼比維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維護社會公共利益,維護國家的大局更為重要。什麼是檢察方的正義?這就是新時代檢察機關所秉持的正義!


 

相關焦點

  • 【Var-影訊】9月6日|《檢察方的罪人》男神木村拓哉上線!
    什麼是公平,什麼又是正義?當我們在追求公平的同時,又是否是履行了正義的使命?當正義得到伸張時,所採取的渠道又是否是公平的?
  • 《檢察方的罪人》:程序正義與實質正義,兩難選擇下的法律困境!
    沒有從來不說謊的人,也沒有從來只說真話的人,所以並不存在百分之百的正義!——《檢察方的罪人》原創 | 書影君壹有時候,我總愛思考一個問題:正義,究竟意味著什麼?好人不被傷害,壞人受到懲罰!一直以來,「懲惡揚善」這個信念,都是人們最為樸素的正義觀,也是人類流傳最為久遠的道德評判標準。
  • 抨擊日本司法不公,木村拓哉這部電影,不愧為2018年日本票房黑馬
    唯有打開大門,借「他山之石」來「攻玉」,以此推動國產法律題材電影的發展,同時提升國民的法律意識。這不,9月6號,日本法律題材電影《檢察方的罪人》將登陸內地院線,這一次我們將看到一堂何為正義的法律課。以往絕大部分進口片從故事到角色都離我們相距甚遠,最多也就看個熱鬧,但這部《檢察方的罪人》卻罕見地讓國人深有同感。
  • 日韓法庭片的正義思辨-虎嗅網
    後來,日本還將該劇改編為《Signal 長期未解決事件搜查班》。從《信號》開始,公眾逐漸把關注點從追查嫌犯轉移到對於法律追溯期這一制度的討論上。《信號》大量參考了現實案件,除華城連環殺人案外,還有轟動一時的密陽性暴力事件、大盜趙世亨事件、新亭洞殺人事件,片頭的女童誘拐案更是直指韓國早前的公訴時效爭議。
  • 國際正義不容挑釁 為戰犯招魂不得人心
    新華網北京5月28日電(記者王建華  胡浩)在全球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年之際,在中國人民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之時,卻有日本政要試圖舞動為戰犯招魂的旗幟,妄稱他們在日本「已經不是罪人」,並企圖推翻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審判。
  • 日2018年度最賣座電影揭曉《Code Blue》成最大贏家
    91.8億日元票房佔據票房亞軍的《名偵探柯南:零的執行人》,第三名則是53.7億日元票房的《哆啦A夢:大雄的金銀島》,而前兩部更是有著遠超在日本上映的海外電影在內的票房。 在今年的日本十大最賣座電影中,東寶電影公司發行的電影佔了足有七部之多,第四名的是枝裕和導演電影《小偷家族》票房45.3億日元;福田雄一導演的《銀魂2:規則就是用來打破的》票房36.5億日元排第五。而在全日本引爆話題的現象級搞笑喪屍片,上田慎一郎執導的《攝影機不要停!》以令人大出意外的31億日元,成就了小成本高票房電影的佳話,排在了第七名。
  • ...英美法詞典|高文彬|東京審判|元照英美法詞典|東吳|高老|日本...
    1946年5月15日,高文彬等一行5人乘坐飛機前往日本東京,參加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日本戰犯的審判。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由包括中國在內的11個國家,各出法官和檢察官組成。但是這場正義的審判卻整整持續了2年多。高文彬的主要工作是任國際檢察局翻譯、中國檢察官辦事處秘書。
  • 筱原涼子主演電影《非關正義》完結篇公開預告片 曝神秘對手
    人民網東京5月4日電 日本頻道綜合日本時尚娛樂網站Modelpress報導,由日本女演員筱原涼子主演的電影《非關正義》完結篇將於2015年9月5日上映。2日,該電影公布了特別預告片。 電影《非關正義》完結篇是2006年1月播出的超高人氣電視劇《非關正義》的續作。在片中, 筱原飾演的主人公雪平夏見是一名逮捕率排名第一的女刑警,她機智敏捷、嗜酒,生有一個女兒。本次公開的特別預告片開頭,通過畫面閃回的方式,三浦春馬、西島秀俊、瑛太、江口洋介、大森南朋、山田孝之、香川照之等片中登場的人物都紛紛亮相。
  • 院線版《正義聯盟》和導剪版到底有什麼區別?完全就是兩部電影!
    大家好,今天和大家討論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 「院線版《正義聯盟》和導剪版到底有什麼區別?」 想要弄懂這個問題,僅看《正義聯盟》一部電影是完全不夠的,扎克·斯奈德導演對於整個DC電影宇宙的規劃是從《超人大戰蝙蝠俠:正義黎明》這部電影開始的。
  • 網友評論:程序正義,還是結果正義
    一些司法理論家往往高呼程序正義,司法公正,尊重人權。但往往他們又是刻意以反面例子來求證這種理論,好象壞人得到保護就是公正,壞人得到尊重就是人權,就好象中國影視劇,好象不讓人傷悲就不夠深刻一樣。高高在上的他們難道忘了法律真正的目的是保護人民,打擊犯罪。法律的公正不是形式上的公正,而應該是本質上的公正,片面追求形式上的公正只是舍本求末。
  • 法影研討 | 殉身正義:《檢察官的罪人》
    就單指這個電影內容而論,涉及刑事案件,我覺得訴訟時效的存在並無必要。就刑法的目的而言,是為了懲罰犯罪。既然有了充足的證據可以懲戒犯人,應該沒有時間的限制。如果有訴訟時效的存在,那麼有些超過了訴訟時效的冤假錯案就無法平冤昭雪,也會使得犯罪分子存在僥倖心理,對社會造成更多的危害。 ——第二組我們是否應該取消訴訟時效?我認為不應該。
  • 東方快車謀殺案:代表正義的波洛卻當了一次「幫兇」,卻有血有肉
    當以正義的動機去犯罪時,是維護法律,還是維護正義?《東方快車謀殺案》是阿加莎·克裡斯蒂的又一部經典作品,說起阿婆,我很敬佩她的開創性,無論是《無人生還》時開創的「暴風雪山莊模式」,還是這部《東方快車謀殺案》開創的「合作謀殺」,她開創了很多足以影響後人寫作的類別和寫作常規。
  • 從韓國口碑電影《哭聲》說起,看國產恐怖片跟韓國片差距到底在哪
    例如聽到關於日本人的可怕傳言時,直覺認為是真是假?兩個人同時在不同地點作法,他們是正在互相攻擊,還是各有不同目的?樹林裡日本人與白衣女都在跑,但到底是誰在追誰?有著火紅眼睛卻又引用聖經、有聖痕的這人到底是善人還是惡魔? 羅泓軫接受訪問時,曾表示本片結局應該由觀眾自己解讀,他沒有一定的答案。
  • 電影《檢察長》首映:過程正義結果正義同重要
    該片由知名導演張家和執導,著名演員馬躍、楊涵斌和「謀女郎」徐筠等聯袂主演,一部以「強化法律監督、引導社會輿論、宣揚公平正義、打擊犯罪腐敗」為宗旨,體現人民檢察長核心價值觀的電影拉開了正能量影片序幕……  「公正,是對司法的基本要求。司法公正,包括程序公正和實體公正。二者相互依賴,缺一不可。實體公正以程序公正為前提,程序公正以實體公正為依歸。
  • 臺灣媒體評「歷史罪人」 李登輝蔡英文「登頂」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餘潞】島內媒體最新一項關於「誰是臺灣歷史罪人」的評選顯示,李登輝和蔡英文高居前兩位。就臺灣發展史上,經歷無數事跡,你認為誰才是歷史的罪人呢?」結果有1244人參與投票,臺灣地區前領導人李登輝以29%的得票率高居榜首。不少人認為,李登輝僅是那句「釣魚臺(即釣魚島)是日本的」,就足以讓他成為歷史罪人。還有網民稱,最諷刺的莫過於李登輝從當時的「黑金教父」變成了現在的「臺獨教父」。上任才一年多的蔡英文獲得16%的選票。
  • 穿日本女學生制服的女生們到底是在穿什麼?——電影裡的校服賞析
    」今天我們來看看青春電影裡的那些校服,先從日本電影來說起。我看的第一部日本文藝電影是《情書》,當時看完後其實有點雲裡霧裡的沒太懂,但是看完這部電影第二天一早起來就發現是下了場大雪,校園裡白雪皚皚的,我踏著雪出門去快餐店打工。我看著青春電影,度過了我的青春。《情書》
  • 導致蘇聯解體的罪人是葉爾欽?事實並非如此,他才是拆家小能手
    導致蘇聯解體的罪人是葉爾欽?事實並非如此,他才是「拆家小能手」說起蘇聯,想必跳入大家腦海的可能是輝煌的它最終難逃解體,為什麼之前的超級大國會在一九九一年宣布解體呢?由此可見,直到蘇聯解體之後,蘇聯的紅軍始終都是在政府之外的,對於蘇聯解體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麼呢?誰才是真正的罪人呢?自從列寧去世之後,利用很多手段,史達林成功當上了蘇聯的新一任領導人,在蘇聯執政二十九年的時間,在其執政期間,將大量的時間放在發展重工業上,以至於蘇聯的經濟結構出現畸形。
  • 正義聯盟:你的超能力是什麼?蝙蝠俠:有錢!揭秘蝙蝠俠到底多有錢
    【正義聯盟】中,閃俠曾問過蝙蝠俠:"你的超能力是什麼。"蝙蝠俠說:"有錢,我很有錢!"圖片來源:正義聯盟蝙蝠俠基本上沒有什麼所謂的超能力,他作為超級英雄,只能說是很有能力的,關於智商、格鬥以及科技裝備的能力。
  • 木下惠介電影《永遠的0》賞析,日本最具有正義的作品
    關於戰爭題材的電影,能夠感動人之處,已不在宏大的國家立場,而是基於個體的人性觀照。我沒有看過日本電影《永遠的0》,但我對展現人性之美的電影永遠保持一種至真興趣。朋友過去所有的推薦,從未讓我失望過,自然毫不猶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