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檢察長》首映:過程正義結果正義同重要

2020-12-22 齊魯網

  齊魯網娛樂訊  當反腐工作在全國如火如荼地進行時,中國首部呈現當代檢察長故事片《檢察長》將於9月15日在全國首映。該片由知名導演張家和執導,著名演員馬躍、楊涵斌和「謀女郎」徐筠等聯袂主演,一部以「強化法律監督、引導社會輿論、宣揚公平正義、打擊犯罪腐敗」為宗旨,體現人民檢察長核心價值觀的電影拉開了正能量影片序幕……

  「公正,是對司法的基本要求。司法公正,包括程序公正和實體公正。二者相互依賴,缺一不可。實體公正以程序公正為前提,程序公正以實體公正為依歸。沒有實體公正,程序公正就會毫無價值,而沒有程序公正,實體公正就會成為泡影。」

  「我會誓死扞衛法律尊嚴」。影片中的顧剛檢察長是個剛正不阿、嫉惡如仇的檢察人員,或許就是他的這份堅定信念使其太想將違法犯罪人員繩之於法,怎樣才能保證將犯罪嫌疑人「繩之於法」的過程正義,結果也是正義的呢?——王喜副市長,顧剛的老同學,當顧剛發現這個曾被眾多同學奉為模範的老班長竟是個濫用職權,為己謀利的違法人員,他痛心之餘毅然決定在其身邊當「臥底」,暗中收集其犯罪證據,最終依靠智慧在依法讓嫌疑人接受法律的審判。司法是匡扶社會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所以司法機關必須嚴格、公正司法,唯有司法公正,法律才有權威,人們才會信任法律,依法治國才不會成為一句空話。

  「從嚴治黨,懲治這一手決不能放鬆。要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既堅決查處領導幹部違紀違法案件,又切實解決發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

  《檢察長》這部影片開拍的本身就是全國檢察系統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的一次實踐。老百姓最痛恨的是什麼?貪官。而這部電影就是一部反腐倡廉的主旋律影片。講述了以龍興華為代表的檢察系統的黨人克服重重困難甚至冒著生命的危險和那些腐敗分子作鬥爭,為民除害,這也是這個影片的宗旨和目的。主角龍興華這個形象,他痛恨貪汙腐敗分子,他呼喚著社會的正義,維護著社會的公平。而他因為維護社會正義觸動到了那些腐敗分子的利益,利益是什麼?那是他們生存的狀態,一旦你把它破壞了,那他們就要用生死來跟你拼。同時,怎麼樣才能讓主旋律的一個富有正能量的人物形象更加結實,更接地氣呢?那就是要還原他的生活常態。而家庭這個環境是最能體現一個人的自然處境。影片中有五六個家庭戲,散落在將近一百分鐘的影片當中。這五六場戲雖然很少但卻非常的珍貴,因為不僅僅塑造了一個堅定有力的、堅持原則的檢察長,同時還體現了一個好男人,一個可愛的男人,一個非常有責任心的丈夫。當妻子質問龍興華—「為了社會正義難道就要犧牲掉自己和家人嗎?」這個時候,龍興華被推到了浪尖上,因為選擇是最難的,選擇能突出表現出來一個人的品質。一邊是自己的家庭一邊是自己信奉的理念。作為一個檢察長,為整個社會維護公平正義卻保護不了自己的妻子。男兒有淚不輕彈,可龍興華看著自己妻子的身影還是流淚了,這滴淚是可貴的,因為它閃耀著人性的光輝。

  影片中的反派—王喜副市長最終受到法律的制裁,和他「賊鼠一窩」的其他官員也被一網打盡。「新官上任三把火」初入官場的人們總是懷著滿腔的熱情,剛正不阿,嫉惡如仇。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人的官位會越來越高,權力越來越大而面對的誘惑也成正比地增長。而此時的這些官員,你們是否還記得最初堅持的那份正義?現實裡,總有人在金錢、官位、名利的誘惑下,放棄了初入為官時的那份信念,放棄了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學習改造,在物慾橫流的誘惑下「只講實惠,不講理想;只講索取,不講奉獻;只講錢財,不講原則」。影片闡明了身為人民的公僕,只有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提高自我約束能力,提高自我警省能力,過好權利關、金錢關、人情關,才能經受住各種考驗,抵禦住各種誘惑,立於不敗之地。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電影《檢察長》由最高人民檢察院影視中心與廣州龍達影業有限公司聯合攝製。反腐倡廉,這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反腐倡廉建設關係到中國共產黨的興衰成敗,中國共產黨賴以執政的基礎是人民群眾的擁護,失去了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黨的事業和一切工作都無從談起。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重拳反腐,各級官員的落馬,強力反腐所引爆的政治效應、社會效應和輿情效應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凸顯出中央從嚴治黨的決心,充分體現了中央對腐敗零容忍的態度,反映了中央打擊腐敗絕不姑息的鐵腕力度。一部主旋律電影,它的內涵是無可比擬的,彰顯了社會正能量的意義及力量。

  通過這部電影你可以看到,檢察系統當中的共產黨人以他們踏實的工作態度踐行了黨的群眾路線,是不是把老百姓的事當成自己的事,想老百姓所想,及群眾所及。我們的黨能夠這樣大刀闊斧的,以一種斷腕的精神把反腐倡廉這樣一個行動進展下去,恰恰說明了我們黨的自信,我們黨的成熟。在此我們向全國的檢察長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感謝你們,為了和諧社會,為了人民的利益,你們辛苦了!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

)、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

@齊魯網

)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

0531-81695052

,誠邀合作夥伴。

相關焦點

  • 到底什麼是「正義」——從日本電影《檢察方的罪人》說起
    他是一名檢察官,來自一部叫《追捕》的電影,帥且正直。高考時,我媽幫我填報了法學專業,再後來又機緣湊巧地考進了檢察院。錄取的那天,我發現我媽特別開心。我突然想起來,她是不是覺得終於把兒子培養成了她的偶像——那個叫「杜丘」的檢察官。一晃又11年過去了,最近有部日本電影上映,叫《檢察方的罪人》。日本檢察官?這個神秘的圖騰瞬間引起了我的興趣。
  • 桂林七星區:檢察長接訪 成功調解一起民事申訴案件 正義網
    來源:正義網正義網桂林9月16日電(通訊員李宗穎)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七星區檢察院檢察長陳路、副檢察長趙華接訪並主持調解了一起民事申訴案件,成功促成雙方當事人達成和解協議。 2014年8月,劉某某向桂林市某合作銀行申請了45萬元的貸款,借款期限為24個月,並籤訂了《個人借款合同》,申訴人黃某用登記在其名下的一套房屋提供抵押擔保。
  • 檢察官的正義是什麼?
    一如正義女神,一手執劍,一手提著天平。以天平去制衡利劍,以利劍去維護天平。每一位檢察官都在宣稱自己在維護正義,在捍衛正義。我們的黨和國家也都在宣揚正義,「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可是,正如加羅法洛所觀察到的那樣,當正義與人們的個人利益相衝突時,人們卻很少使其行為與這種觀念保持一致,他們有正義的觀念卻沒有正義感。
  • 股東大會程序正義才能確保結果正義
    股東民主就是股東大家做主,股東大會是上市公司最高權力機關、是股東參與公司集體決策的重要民主平臺。會議現場秩序不佳,康達爾(000048)工作人員在宣布罷免14名董事和監事等議案全部被否決結果之後,現場出現噓聲和小聲的爆粗口。
  • Read一周丨遲到的正義不是正義:張玉環之後,程序正義應該深入人心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中,主人公安迪坐冤獄也只有19年。因為證據不充分、存在刑訊逼供情況,張玉環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接受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等的道歉,但是希望追究刑訊逼供者的法律責任。27年後冤案昭雪,遲到的正義,還是正義嗎?張玉環案讓我們又重提一個詞:程序正義。
  • 實體正義和程序正義誰更重要?
    在法律界一直有這樣一條法律諺語:程序正義比實體正義更加重要。這句諺語正好能夠說明這一問題,我來簡單介紹一下。所謂的實體正義,即根據客觀發生的事實真相來依法裁判。我國從古至今、包括近現代的很長一段時間都堅持實體正義,追求將所有壞人一網打盡的司法目標。但是,如果過分堅持實體正義,就難免會突破一些法律程序,以達到將罪有應得之人繩之以法。當然,一旦突破法律程序去辦理案件,就難免會造成「寧枉勿縱」的司法觀念,從而釀造難以救濟的冤假錯案。比如著名的「佘祥林」案件。
  • 「遲到的正義」,還是不是正義?
    「正義永遠不會缺席。」「不是不報,只是時候未到。」那麼,「遲到的正義」是否完全等同於正義呢?或者說,「遲到的正義」是否還是正義?法學家陳瑞華在《看得見的正義》一書中從司法程序上對「遲到的正義」進行了反思。
  • 司法正義與叢林正義
    2006-01-26 15:21:48 | 來源:法制日報 | 作者:吳丹紅   《殺破狼》被認為是2005年香港電影的「救市之作」,上映一周就創造了不菲的票房紀錄
  • 淺論實體正義與程序正義
    當然,不論人們如何理解公正,在維繫、構建某種法律制度的過程中,公正被劃分為實體正義和程序正義。  何謂實體正義?實體正義是指人們在對實體上的權利、義務和責任進行確定所要遵循的價值標準,強調結果的正當合理與道德性。簡而言之,實體正義即指一個在法律適用過程中所取得的結果是否符合某些公正標準。
  • 長江日報:突破程序正義和結果正義的困境
    然而,這裡隱去了程序正義的默認前提,即程序的合理正當,且暢通可行。 房地產檔案館工作人員通過不合法的途徑與手段公布了信息,這是一種程序不正義,那麼,有沒有可以行走的正義通道呢?通過合法途徑向紀委舉報被認為是可行的。既然如此,為什麼還有人要堅持以程序不正義的方式來追求正義?事實上,這才是程序之爭的核心。 在此之前,廣州相關部門有沒有收到對「房叔」的舉報,外界很難知曉。
  • 江西靖安:檢察長到水口鄉中心小學講法治課 正義網
    來源:正義網課下同學們認真回答檢察官的問題。正義網宜春9月8日電(通訊員劉雪華)為切實提高學生的法治觀念,做好法治副校長工作,助力青少年們的健康成長。9月7日,江西省靖安縣檢察院檢察長鍾文鳳來到靖縣安水口鄉中心小學,作為該校法治副校長,來為同學們上新學期第一堂《學法、守法、用法,做合格的小公民》的法治專題課。五、六年級100多名學生及部分學校老師,水口鄉中心小學校長一同參加該活動,副校長劉冰主持活動。「法律是什麼?法律與你們有什麼關係?」該院檢察長鍾文鳳首先以提問的方式和播放動畫片的形式介紹檢察院的職能,引導大家對法律興趣和關注。
  • 程序正義是可感受的正義
    《看得見的正義》(第二版)是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陳瑞華所著的一本有關法律格言的評述,共評述23個常見的法律格言。該書緊密結合我國刑事司法現狀和突出問題,側重於從刑事訴訟程序角度進行解讀,從多個維度強調程序正義的重要性和實踐價值。  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是程序正義的最大功能體現。
  • 程正義終獲正義,最重要的還是「程序正義」
    議論風生    程正義遭遇了沒有程序正義可言的刑訊逼供,只不過,時間會給人答案,此前法院採信他遭逼供的證據和而今法院開「恢復名譽大會」,又都體現了程序正義。  最近,一則官員被判十年終獲無罪,法院開「恢復名譽大會」公開致歉的新聞,在網絡廣為流傳。
  • 【正義之聲】讓程序正義的陽光更加溫暖
    在現代社會,人們所期待和嚮往的司法正義不僅包含實體正義,還有程序正義,前者強調個案結果的公正性,後者則強調司法過程的正當性。在刑事司法領域,人們既追求「有罪必罰,罰當其罪」以及「罰必有罪」的實體正義,也要求實現包括正當程序、無罪推定、證據裁判等原則在內的程序正義。
  • 正義聯盟:DC的超級反派達克賽德能否拯救這部電影?
    DC的超級反派達克賽德(Darkseid)完全從電影版的《正義聯盟》中剔除,使得電影在這個過程中變得更糟。導演終於在他的原版電影中露出了達克賽德的形象,證實了該角色在《正義聯盟》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原始計劃的一部分包括整個電影中的幾個達克賽德出場,使得對正義聯盟和世界其他地區的威脅比僅僅是荒原狼更具威脅性。如果沒有達克賽德這個主要組成部分,《正義聯盟》這部系列電影幾乎完全沒有重要意義,因為它並沒有引起荒原狼所構成威脅的嚴重性。
  • 制度背離:基於程序正義與實質正義關係的學理闡釋
    制度的核心本質是程序,即制度的規定性是通過既定程序實現的,「程序應當很好地適用於產生正義的結果」,但現實情形中,程序正義和實質正義相衝突的現象屢有發生,也就是說運用公平的程序並沒有產生正義的結果,這也是正義理論的重要論題。
  • 促進公平正義 護航美好生活
    要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就必須實現社會公平正義。四川省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代檢察長馮鍵代表說:「司法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我們建立了領導幹部幹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制度,健全行政機關依法出庭應訴等制度,確保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這也增強了全民自覺守法用法的信心和動力。」
  • 淺議刑事訴訟中實體正義與程序正義的價值均衡
    去年施行的新修訂的刑事訴訟法主要聚焦於兩點:一是在頂層設計上,從原有制度設計中的形式上實體正義與程序正義二者並重實質上偏重於實體公正的價值選擇,逐步導向在追求實體真實的過程中,更加注重程序正當性的價值;二是通過可操作的程序制度設計,將對偵查權不當行使的限制、充分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基本人權等價值目標,變成具體細緻的程序操作規範,確保實現控辯雙方地位對等的客觀化。
  • 程序正義的價值(上篇)
    不完善的程序正義的基本標誌是:當有一種判斷正確結果的獨立標準時,卻沒有可以保證達到它的程序。羅爾斯將刑事審判作為不完善的程序正義的例子。他認為刑事審判期望的結果是只要被告犯有被控告的罪行,他就應當被宣判為有罪。但即便法律為仔細地遵循,過程被公正地引導,還是有可能達到錯誤的結果:一個無罪的人可能被判作有罪,一個有罪的人卻可能逍遙法外。
  • 再觀辯護人:何為「正義」?
    《辯護人》是韓國一部發人深省的電影,該電影以韓國前總統盧武鉉為原型進行的一次成功創作。在電影之外的真實世界裡,盧武鉉的勝利——時隔33年韓國釜山事件5名被告改判無罪。因此我這次將重點放在了法律的角度來回顧這部電影,我按照時間順序進行了一次故事的梳理,見圖一。主人公宋佑碩從非訴律師到訴訟律師(刑辯律師)的轉變也是進口電影標題:向「辯護人」的轉變,在這一過程中主要有三個契機:第一,與擔任記者的同學:明澤的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