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援疆幹部許海鵬:三年援疆 是人生的一大筆財富

2020-12-19 人民網

  與其他援疆幹部相比,許海鵬援疆工作有點特別。2014年3月他剛來哈密時,就被抽調到伊州區群眾路線教育活動督查組工作了大半年,2015年9月才正式到伊州區林業局就任,擔任副局長一職。

  許海鵬原為洛陽市林業局退耕還林工程管理中心主任。來哈密後,組織安排他在林業局工作,主抓退耕還林工作。

  許海鵬(右)在伊州區天山鄉口子村與退耕戶交談。

  許海鵬(中)在伊州區天山鄉口子村驗收鞏固退耕還林工程低質低效林項目。

  許海鵬說,他最喜歡聽的歌曲是烏蘭託婭唱的《陪你一起看草原》這首歌,歌詞中唱道「青青的草、藍藍的天」是他最嚮往的生活。來到新疆後,他總是情不自禁地哼唱起這首歌。許海鵬說,他在哈密看到了荒漠和戈壁,也看到了草原,這裡的美讓人過目不忘。然而,當他發現大量植被由於過度放牧而退化時,他也感到前所未有的心痛。他決心用自己所學的知識改變現狀,這片廣袤的土地必然會孕育出更多希望。

  絕不當逃兵

  2014年春,初來乍到的許海鵬身體嚴重不適,連續數日高燒不退、上吐下瀉,下不了床。援疆工作隊領隊及同事們都很擔心他能不能扛下去,許海鵬卻說:「沒事,我這只是水土不服,這也是對我的考驗,既然來了,我就不能當逃兵!」

  遠在家鄉的妻子得知情況後打來電話,流著淚苦勸許海鵬回去,許海鵬安慰妻子:「放心吧,過幾天就好了。」

  其實,來之前許海鵬對河南和新疆的環境氣候差異已做好了思想準備,所以就算水土不服,他也認為在可控的範圍內,要儘快去適應。

  對工作一絲不苟

  為了儘快進入角色,許海鵬首先要掌握農牧區的林業現狀。幾年來,無論嚴寒酷暑,只要他有空就驅車前往轄區各鄉(鎮)調研,治理風沙、防風林種植、哈密大棗培育、果樹栽培、銷售問題、技術培訓和指導等等,都有他忙碌的身影,而他也把自己多年從事林業工作的經驗和技能向哈密本地同事們傾囊相授。

  十多個鄉(鎮)走下來,許海鵬笑稱自己熟知這裡的一草一木,也對這裡產生了感情。他說,他已把哈密當作自己的第二故鄉,願意為這個故鄉付出真情和汗水。

  許海鵬對待工作一絲不苟,他 針對退耕還林資金兌現中出現的權責不分、進度緩慢等情況,與相關同志們一起起草制定了《退耕還林政策補助資金兌現工作實施辦法》和《新一輪退耕還林實施意見》。他深入思考哈密本地林業的主要特點和地理資源優勢,促成了洛陽與哈密的核桃產業合作。在河南洛陽農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推動本地山區逆溫帶核桃產業,帶動山區農村經濟發展。目前已經在伊州區西山鄉塔拉提村和天山鄉二道溝村、口子村試種優質品種核桃800畝。

  架起豫哈兩地交流的橋梁

  在許海鵬積極溝通下,洛陽市林業局採取多種形式,支持伊州區生態建設、特色林果業發展和林業人才培養培訓,促進本地林業快速健康發展。許海鵬還幫助伊州區搭建特色林果業銷售、推介平臺,讓本地的林果產品走向內地,並為內地企業和本地企業搭建交流合作平臺,為企業拓展發展空間,也解決了本地部分青年人就業問題。針對市場需求,他聯繫舉辦多形式、多層次、多領域的培訓,讓本地林果業科技人員儘快掌握實用技術。

  近三年來,許海鵬通過援疆後方指揮部牽線對接,先後組織哈密本地35名林業幹部去河南考察學習,促進了豫哈林業工作的交流互補。此外他還充分發揮援疆幹部聯繫兩地的優勢,為豫哈林業經濟交流和果品招商引資搭建了產銷平臺,提高了哈密果農的收入。

  在許海鵬眼中,援疆不是某一個人的事,更不是僅僅引進一些項目的事,而是要通過援疆讓兩地人民實現資源和利益共享,充分促進與提高受援地人民的生活質量和水平,這才是最終的目的。

  許海鵬說,三年援疆,對他和每一位援疆人來說,都是人生的一大筆財富。(白楓雲)

(責編:阿通古麗(實習)、韓婷)

相關焦點

  • 記南陽援疆幹部新疆柳樹泉農場副場長李廷武
    援疆幹部李廷武談起柳樹泉農場如數家珍,位於哈密市最西邊,全場11000人,7個民族的兄弟姐妹和睦相處,農場曾是兵團185個農場中17個貧困農場之一,因這些年跨越發展,在2015年終於脫了貧……  自從2014年3月踏上這片氣候惡劣又富饒美麗的土地,李廷武再也無法將自己和這裡分開。一同赴疆的20名南陽援疆幹部中,他是唯一被分到兵團農場的,也是離哈密市區最遠的。
  • 巍巍崑崙援疆路,磊磊丹心援疆情 記上海第九批援疆幹部、葉城縣委...
    曹磊是一名光榮的上海援疆幹部,現任新疆喀什地區葉城縣委組織部副部長、黨校副校長。2017年,他作為第九批上海援疆幹部的一員,帶著組織的重託,帶著上海人民的期盼,來到了崑崙山腳下的邊疆葉城,投入到了新一輪對口支援新疆工作中。
  • 王華:一名援疆幹部的983天
    但是王華沒有等到周一,8月18號那天,他剛參加完援疆座談會就啟程返回伊寧,路上遭遇車禍,幾小時後經搶救無效離世。     而此時,4000多公裡外的江蘇鎮江,王華的妻子——和他從大學相識後一路走來的王翔,正數著他回家的日子。一走三年,王華第一次提出援疆時,妻子王翔並不太同意。
  • 金醫黨員、援疆幹部範勇你真棒!
    金醫黨員、援疆幹部範勇你真棒!雖然我是援疆休年假探家,但是國家疫情如此嚴重,沒有大家哪有小家?!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又是黨員,關鍵時刻得站出來對抗疫情,眾志成城,跟著兄弟姐妹們並肩作戰!金醫加油!中國加油!」又重新回到門診辦工作的範勇說,他胸前的黨徽熠熠生輝。
  • 營口:退伍不褪色 援疆再建功
    來源:營口組工 援疆是一種情懷,是一種奉獻,是一種追求,曾經是一個兵的我為踏上援疆徵程感到無比驕傲與自豪。今後的三年,我將不忘初心使命,再建新功。牢記援疆使命,不負組織重託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我來到烏蘇已經有四個月的時間了。回想當時報名時的情景,仍然歷歷在目。
  • 河南兩名婦產科女醫生三年援疆生活曝光,讓很多男人汗顏
    高湘玲和王紅梅是河南濮陽市人民醫院和婦幼保健院的婦產科醫生。她們都喜歡春天,喜歡在春天的陽光裡奔跑在如茵的草地上或鮮花叢中盡情地釋放自己,喜歡把日子過得像春天裡的詩。然而,伊吾的春天特別短暫,短暫得就像她們三年的援疆生活轉瞬即逝。
  • 援疆工作巡禮 | 春風化雨 潤物育人
    2017年,新一輪對口援疆工作啟動以來,各援疆省市把更多人力財力物力投入教育援疆。3年來,各援疆省市援疆幹部人才肩負黨和人民的重託、承載著兄弟省市的深情厚誼來到兵團,為兵團教育事業添磚加瓦,有力推動兵團教育教學水平進一步提升,書寫了光榮與夢想,傳遞著力量與希望。
  • 【深度報告——責任】聯通十九勇士援疆記
    同年9月18日,中國聯通在烏魯木齊市召開對口援疆幹部歡迎會,中國聯通黨組副書記李福申宣布,19省市分公司幹部人才對口援疆工作正式啟動。會後,19名中國聯通的援疆幹部分赴新疆各對口地區分公司,開啟了自己職業生涯新的篇章。而等待他們的,則是一條充滿荊棘和榮耀之路。
  • 山西省第三批援疆幹部人才興疆穩邊紀實
    人才是關鍵 交流增友誼   援疆,幹部和人才是關鍵中的關鍵。 山西援疆前方總指揮程銀鎖,在昌吉州召開的山西省第三批援疆幹部人才大會上動情地說:「就是要忍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苦,弘揚天山雪松、戈壁紅柳、大漠胡楊的精神,比工作、講奉獻、樹形象,時時處處體現援疆幹部人才本色。」 半年多的時間說長也不長,說短也不短。
  • 突出「四進」 譜寫援疆新篇章 記上海第九批援疆幹部莎車分指指揮...
    2017年,虞剛傑擔任上海援疆莎車分指揮部指揮長、莎車縣委副書記。面對脫貧攻堅這一重大任務,他和戰友們一起,注重在「四進」上下功夫,推動援疆工作的創新發展。虞剛傑和援友們把致力打造一支帶不走的隊伍作為援疆工作的重要目標。在他的組織和帶動下,援疆幹部人才與當地幹部人才進行「一對一」「一對幾」結對,通過溝通交流指導,手把手進行帶教,不斷提升當地幹部人才的能力水平。縣人民醫院心血管科以前只有援疆醫生才能做較複雜的手術,經過援疆醫生的傳幫帶,已經培養了兩名能夠獨立做手術的當地醫生。
  • 援疆幹部集體發聲:牢記援疆使命 捍衛祖國統一 堅決同「三股勢力」作鬥爭
    牢記援疆使命 捍衛祖國統一 堅決同「三股勢力」作鬥爭全體援疆幹部人才
  • 天山腳下,「絲路明珠」光芒更加耀眼——山東省第十批援疆幹部人才...
    「輸血」與「造血」打造一支帶不走的人才隊伍「趙老師教得非常仔細,跟班學習一年比過去三年的收穫都大,等她援疆結束後我們病理科的工作一定可以繼續開展。」麥蓋提縣人民醫院的阿米娜木·克熱木對未來的工作充滿信心。阿米娜木·克熱木口中的「趙老師」,是山東援疆醫生趙一諾。
  • 真心投入 真情付出 不辱援疆使命——記上海援疆莎車分指副指揮長...
    周其勝是上海市第九批援疆幹部中的一員,擔任莎車縣委常委、副縣長,上海援疆莎車分指副指揮長。援疆以來,周其勝紮根邊疆,把莎車當成自己的第二故鄉,真心投入,真情付出,把援疆工作當著崇高事業,在莎車這片土地上默默耕耘著,收穫著。
  • 「廣東援疆三師工作隊助學金」項目讓教育援疆落到實處
    得知這個情況之後,廣東援疆駐三師圖市工作隊(下稱「三師圖市工作隊」)幫助陳璐申請了「廣東援疆三師工作隊助學金」,並會同第三師圖木舒克市(下稱「三師圖市」)民政局為其一家辦理了臨時救助,幫助其順利上了大學。
  • 援疆 做一名合格的新疆「兒子娃娃」
    從東南沿海到西北邊陲;從廈門大學與昌吉學院的院士工作站到一批批幹部輸送到福建培訓交流;從吉木薩爾的特色援疆班到一項項攻克技術難關的醫療成果;從高新產業園區到一片片嶄新靚麗的興牧定居點……無不凝聚著福建省援疆幹部的智慧和情誼。
  • 在大漠奮力書寫「人生答卷」—記唐山援疆醫生吳毅偉_圖說新聞...
    原標題:在大漠奮力書寫「人生答卷」——記我市援疆醫生吳毅偉□ 記者 劉琿  離家4000公裡,援疆952天,跑遍了且末12個鄉鎮,診治患者超萬人……這些枯燥的數字,生動地訴說著唐山醫生吳毅偉的援疆故事,也讓他的「人生答卷」格外精彩。
  • 人才援疆提升「金山銀水」軟實力
    發揮優勢提供智力支持吉林省是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技教育是吉林省的一大優勢。據悉,在吉林省,每萬人中擁有科學家、工程師和在校大學生的人數,均居全國前列。因此,在對口援助阿勒泰地區期間,每一批援疆幹部不僅天天思索「進疆為什麼?」「在疆幹什麼?」還在思索「離疆留什麼?」著重發揮科技上的「傳幫帶」作用,培養一支帶不走的隊伍。
  • 南通援疆幹部發起公益活動 40餘萬冊愛心圖書捐贈新疆伊寧
    南通援疆幹部發起公益活動 40餘萬冊愛心圖書捐贈新疆伊寧 2018-05-11 08:16:00 來源: 南通網
  • 「萬名教師支教計劃"懷化首批援疆教師援疆記
    天山飄來五溪雲——「萬名教師支教計劃"懷化首批援疆教師援疆記他們遠離家鄉,用雙腳丈量大地,用智慧播撒種子,用知識澆灌花朵,用愛心培育桃李,讓天山飄起了「五溪雲」,讓「心憂天下,敢為人先」的湖湘精神在天山上紮根、燎原。他們就是「萬名教師支教計劃"懷化首批援疆的10名老師。
  • 眾說援疆:「向你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第八批援疆工作開展以來,山東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第五次全國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會議精神,在山東省委省政府、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政府和喀什地委行署的堅強領導下,在全省各級各部門和受援地各族幹部群眾的大力支持和通力配合下,緊緊圍繞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