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的智慧,一封信保全了自己的後人,智慧程度超過出師表

2020-12-17 百家號

魯迅先生說過「諸葛亮之智近妖」,諸葛亮也是從三顧茅廬出山之後,就被無數的三國迷所期待,當初不知道三國結局的人,都在心心念念的盼望著這個智商超越那個時代任何人諸葛孔明能夠新復漢室,但是最後的結局,自然是無法繞開真實歷史的,諸葛亮在五丈原去世,蜀國不久之後就滅亡了,而最後統一天下的,不是曹操,不是劉備也不是孫權,而是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

今天就不講那些王侯將相的事情了,今天講的,是諸葛亮生前對自己後代的保全,都說狡兔死,走狗烹,似乎在中國的歷史上,謀臣們都繞不開一個結局,那就是被秋後算帳,因為這樣的人,活著的時候光芒太甚,得罪了太多的官員,甚至是皇帝,而這些人,無一不是記在心中,準備好了在這個恐怖的人去世之後好好算帳的。

而諸葛亮,在劉備臨終之時,劉備說過「君可自取」,意思就是劉禪你要是看的不順眼,你就自己取代他,當然,諸葛亮也是一個明白人,自然是不可能去取代劉禪的,但是劉備的話, 也是讓他更認真的對待自己的事業了,對於這個劉姓的國家,如同對待自己的國家一般。

但是這個過程,我們都知道,諸葛亮得罪了劉禪身邊的基本上所有太監,開始的時候,諸葛亮還有能力控制的住,那些太監也不敢為非作歹,但是到了後期,諸葛亮越來越力不從心。一邊要去想北伐的事情,一邊還要想安定國家內部的事情,一邊還要想安排身後之事,一是為國家準備後續人才,一是為自己的後人,留一條退路。

諸葛亮自然不可能向太監求饒,他也不需要,因為他運用自己的智慧,很簡單的就讓自己的後人得到了皇帝的信任,這樣的秘密就藏在一封信中。諸葛亮給劉禪的信,我們都有看過,比如那封著名的出師表,其中有自己的想法,也有對劉禪的期待還有勸諫,但是在這封信中,諸葛亮卻是沒了過去那樣的叮囑了,他只是安靜的交代了自己家中有多少房子,多少樹木,多少錢財,實際上,這是給劉禪寫的信中,最好的一封。

儘管是簡單的講述自己的家,但這也是他對於劉禪的一種妥協和稍微的認可,傳達出的意思有很多,但是最重要的,自然就是「我身體不行了,以後的事情就靠你自己了,還有就是我的家裡就這麼點東西,我的家人,希望陛下千萬相信,一切都還是那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就這樣,諸葛死後,果然有人造謠諸葛,但是諸葛家族的人,卻是毫髮無損。

相關焦點

  • 諸葛亮的智慧,出師表中如果沒有這句話,後果不堪設想
    對於《出師表》,很多人應該都不陌生。中國歷代對於《出師表》的評價都非常高。南宋詩人陸遊就在他的詩文裡提到:」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而諸葛亮也以自己一生的操守和行為,受到後世的推崇。相比之下,司馬懿雖然贏得了戰爭,可在後世的評價卻不高。
  • 諸葛亮算出自己陽壽已盡,寫了什麼給後主劉禪,才保全了兒子一生
    諸葛亮算出自己陽壽已盡,寫了什麼給後主劉禪,才保全了兒子一生。縱觀三國歷史,其中有很多的著名歷史人物,三國是人才輩出的時代,尤其是謀士,例如諸葛亮、郭嘉、荀彧、徐庶、龐統、司馬懿等。其中的諸葛亮是一個全能型的人才,有很多身份,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文學家、書法家。所以說在三國時期論最有智慧的人,非諸葛亮莫屬了。諸葛亮作為劉備政權蜀國的丞相,他也是一生投入到自己的國家當中,為蜀國打下了很多的江山。很多人看完三國後一定會對諸葛亮有很深的印象,但是諸葛亮的老婆和他的兒子女兒就感覺存在感很少了。
  • 諸葛亮寫給兒子的一封信,僅八十六字,卻足以影響人一生!
    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潔才學淵博的父親,對兒子的殷殷教誨與無限期望盡在言中。通過這些智慧理性、簡練謹嚴的文字,將普天下為人父者的愛子之情表達得如此深切,後人留存有多篇《誡子書》。包括「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就是出自《誡子書》。 《誡子書》只用了短短八十六字,但是對於為學做人有精簡而且具體的忠告。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智慧,在今天的科技時代,原來仍然有其參考價值。
  • 古文賞析——諸葛亮《後出師表》
    今天我睡了一個懶覺,快9點才起床,導致整天頭腦都很舒適,下午臥在沙發上看書的時候,無意間看到了《古文觀止》的後出師表。很多人上學時都背過前出師表,今天帶大家賞析後出師表,權當為少年生涯的缺失畫上句號。後出師表【諸葛亮】版本:清 · 吳楚材、吳調侯編選,吳兆基編譯;長城出版社出版,1999年3月第一版。PS:在讀文章之前,看到編選、編譯人的筆名,大家有沒有熟悉的感覺?本篇選自《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裴松之注。
  • 諸葛亮出師表與公司修明內政
    摘要 【諸葛亮出師表與公司修明內政】內聖才能外王。公司高管以做長壽企業為己任,先要下功夫修明內政。   內聖才能外王。公司高管以做長壽企業為己任,先要下功夫修明內政。
  • 王者萌萌假日:如何用王者的方式翻譯出師表?諸葛亮告訴你
    王者萌萌假日,帥氣諸葛亮和周瑜等你來撩。今日漫畫是校園篇,給大家帶來的是周瑜上語文課被數學老師諸葛亮打擾的小故事。話說諸葛亮和周瑜以前就不對付,沒想到在校園當老師,兩個人還是不對付,接下來就來看看他們在課堂上發生了什麼樣的精彩故事。原本,這是一個風和日麗的好日子,很適合上體育課,小喬等人還滿心歡喜。結果沒想到,語文老師周瑜說體育老師生病了,就由周瑜來給大家上語文課。而不能上體育課,同學們的情緒無疑一落千丈。
  • 「諸葛亮」朗讀英文版《出師表》火了!演員王洛勇到底有多厲害?
    正在熱播的《虎嘯龍吟》,剛剛放出一段視頻,飾演諸葛亮的演員王洛勇,用流利的英文念了一遍著名的《出師表》。還有網友直接念出來: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大家這麼激動,是諸葛亮的魅力,也是演員的魅力,更是出師表的魅力,歷史的魅力,文字的魅力。
  • 知名教授建議課本刪諸葛亮《出師表》,按他的邏輯古文要被刪不少
    諸葛亮一生存世的作品不多,《出師表》是其中最有名氣的,目前已經入選課本多年。但是陝西的胡覺照教授,卻建議課本刪掉《出師表》。至於理由,說出來你可能都不會信。他不是說這篇文章寫得不好,而是說文章裡傳遞的是一種愚忠的價值觀,他認為這種觀念孩子不該學。那麼胡教授說得有沒有道理呢?
  • 諸葛亮的四大發明造福了千千萬萬後人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死後追諡忠武侯,因此後人也常尊稱其諸葛孔明、諸葛臥龍、諸葛武侯。在中國歷史上,諸葛亮就是智慧與忠義的代名詞。諸葛亮之所以能夠如此知名,不僅因為他的神機妙算、軍事智慧。諸葛亮發明的東西很多,堪稱古代的發明狂人!
  • 這20個智慧成語,原來都來自《出師表》
    網上曾評「最感人的古文」,諸葛亮的《出師表》屢屢上榜。 這是諸葛亮寫給蜀漢後主劉禪的表文,全文言辭懇切,飽含著對國家、對君主的忠誠與美好期待。 《出師表》只有741個字,卻成為千古傳頌的表文。
  • 諸葛亮《出師表》: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在古代,蜀相諸葛亮一直是「忠」的代名詞,多少文人以他為榜樣,渴望輔佐君王,報效國家。評價諸葛亮,最貼切的一句話,莫過於「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是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一篇《出師表》,道盡了諸葛亮的治世賢能和耿耿忠心。三國鼎立的形勢形成後,中原的曹魏實力最強,蜀漢的實力最弱。諸葛亮雖輔佐劉備,建立了鞏固的蜀漢政權,但是偏安一隅始終不是長久之策。
  • 成己達人——雙贏的智慧
    當年,曹操率領八十七萬精兵猛將南下攻吳,諸葛亮審時度勢,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和東吳聯合起來,共同抗曹。最初很多人並不看好這個建議,但諸葛亮還是堅持了下來。事實證明他是睿智的,此舉不僅為吳國抗曹補充了兵力、提供了良策,最終獲取了勝利,更是為蜀國得以保全和進一步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也許後人在史書上並沒有看到諸葛亮真正的才智和軍事上的作用,但他在政治上的掌控大局,尤其是如此雙贏的舉措,確實為人稱道。
  • 李建軍篆書作品:諸葛亮《出師表》
    李建軍篆書作品:諸葛亮《出師表》 李建軍篆書作品:諸葛亮《出師表》 李建軍篆書作品:諸葛亮《出師表》 李建軍篆書作品:諸葛亮《出師表》 李建軍篆書作品:諸葛亮《出師表》   原文:   出師表   諸葛亮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 專家認定《後出師表》確為諸葛亮真作,表中所記糾正了一史學錯誤
    《前出師表》寫於建興六年(228年),這一年,由於諸葛亮之前勵精圖治,已使蜀漢境內呈現了興旺景象,且又平定了南方叛亂,為了收復中原、實現全國統一,諸葛亮決定北上伐魏,奪取涼州。臨行之前,諸葛亮陳書後主,以懇切委婉的言辭勸勉後主要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佞,以此興復漢室;同時也表達了自己以身許國,忠貞不二的思想。
  • 為報明主情,丹心照汗青,由《前出師表》看諸葛亮的忠心和憂思
    三國蜀建興五年,公元227年,諸葛亮計劃率兵北伐曹魏。深夜,圓月高懸,相府人聲漸隱,室內一片安靜,燭火搖曳,隱約能聽到遠處校場的人喧馬鳴。出發前夕,諸葛亮沉思良久,最後拿起毛筆給後主劉禪上奏了一封表文,即《出師表》。此表文為區別於後來的《出師表》,後人將這兩道奏表,依寫作的先後稱為《前出師表》和《後出師表》,以示區別。
  • 諸葛亮寫給兒子的一封信,短短86個字,卻道盡人生智慧
    導語:諸葛亮寫給8歲小兒子的一封信,只用了短短八十六字,但是對後世為學做人有著深奧精簡的告誡。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智慧,在今天這個浮躁的社會更加值得我們去深思和學習。正所謂:「真正的智慧,可以超越時空,歷久常新。」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 歷史名人:蜀漢三傑之一諸葛亮,一個傳奇的人物
    歷史名人:蜀漢三傑之一諸葛亮,一個傳奇的人物在中國歷史上有許許多多有名的謀士,但是小編最喜歡的還是眾所周知的諸葛亮。他的智慧無人能敵,他具有獨特的魅力。下面就讓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個傳奇人物吧!劉備一開始並不知道諸葛亮這個人,他是聽了徐庶的舉薦,他說只要劉備能夠得到諸葛亮就可以得到天下了。第二天劉備幾人同行就來到隆中拜訪諸葛亮,誰知諸葛亮剛好出遊去了,書童也說不知什麼時候回來,劉備只好回去了。過了幾天劉備再次來到隆中,並且外面還下著大雪,諸葛亮還是不在家中,於是劉備就留下了一封信,信中表達了希望先生能夠出山。
  • 看「出師表」跟著諸葛亮學習如何提高情商
    諸葛亮的「出師表」是第一次北伐前寫給劉禪的。後世一般將其當「勵志」文來鑑賞,其實還可以跟著諸葛亮學習如何為人處世。諸葛亮在處理與劉禪的關係上是小心翼翼,既要達到目的,又不要引發皇上對自己權重的猜忌。語氣與用詞都十分慎重,這點從「出師表」中就能細品出來。為了在自己走後能有人「照看」劉禪,諸葛亮要把自己信任的幾個文臣武將安排到劉禪身邊。諸葛亮特別注意要怎麼寫才能讓劉禪能心甘情願地接受這些人。「出師表」中有不少地方體現出諸葛亮用心之苦。
  • 諸葛亮《出師表》:堪稱年終總結的範本
    本期為您推送的是北京青年報刊登的一篇文章,以《出師表》為例剖析年終總結的結構與寫法,令人覺得耳目一新,特推薦學習。想必大家還記得諸葛亮的那篇《出師表》吧?這可是我們當年背誦並默寫全文的「噩夢」之一!可你萬萬不會想到,工作後的你,有一天還需要用到它。雖然《出師表》是諸葛亮當年決定北上伐魏,克復中原之前寫給後主劉禪的表文,但其實它本身也是一篇工作總結。
  • 諸葛亮出師表:六百多字,你讀到哪個字哭了
    在臨行前,諸葛亮向劉禪遞交了這樣一封六百多的字表章,闡明了蜀漢面臨的局勢,勸諫劉禪要有正直的行為操守,並表明了自己即將肩負的責任。這份表章,就是流傳千古的《出師表》(原文請戳第二條推送)。從內容來看,《出師表》清晰而有條理,先是分析了蜀漢的險惡處境——「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並基於此告誡劉禪要繼承父之遺志,端正行為,任用賢良;隨後回顧了自己和先主徵戰四方的過往,一句「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道盡滄桑;最後表明自己願「獎率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