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寫給兒子的一封信,短短86個字,卻道盡人生智慧

2021-01-09 騰訊網

導語:諸葛亮寫給8歲小兒子的一封信,只用了短短八十六字,但是對後世為學做人有著深奧精簡的告誡。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智慧,在今天這個浮躁的社會更加值得我們去深思和學習。正所謂:「真正的智慧,可以超越時空,歷久常新。」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怠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歲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諸葛亮《誡子書》。

寧靜

「非寧靜無以致遠」,這是《誡子書》裡流傳最廣的一句話,寧靜是立身之本。

只有寧靜才能夠修養身心,靜思反省。如果你不能夠讓心靜下來,那麼就不可能在行為處事間考慮周到全面、有計劃性。沒有寧靜的環境和淡定的心態,就不能在忙亂的社交和為人處事中靜下來,反思自己的人生和方向。

生命理當如此,在歲月的磕磕絆絆裡,靜靜地生活,靜靜地讀書,看盡滄海桑田,享受人生水墨般淡然恬靜的美好。生命是該棲息在幽靜的角落裡,少驚恐,少紛擾,美得無聲,卻有韻味。

節儉

「儉以養德」。

稻盛和夫說:佛教裡「貪、嗔、痴」為「三毒」。人要百分之百完全消除三毒不可能,但可以儘量努力去抑制它們,控制它們。忘我利他,把自己放在後面,先為世人、為社會盡力。當這種利他心呈現時,煩惱的三毒就會消解,人生就會幸福。

這也就是說,人需要控制自己的欲望而免於受「三毒」影響,控制欲望需要從心性下手,那就要專注於心靈上的修為,保持初心。

保持初心最簡單的行為就是節儉,培養自己的德行。審慎理財,量入為出。有一句話叫做「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當人的「欲望」擴大到超出負荷以至於無法滿足時,就會淪為物質、名利的奴隸,受情緒控制和擺布,從而讓自己陷入「三毒」之中。

因此,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從節儉開始,量力而出,不要急躁冒險,要陶冶自己的性情,控制自己的欲望,人生方能完美。

計劃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如果不能淡泊自守,就不能明確志向,如果不能寧靜專一,就無法達到遠大目標。

「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不懼,好謀而成者也。」——孔子

孔子說:那種赤手空拳,赤足過河,即使死了都不會悔悟的人,我是不會找他共事的。我一定會和那種遇事謹慎、善於巧妙地謀劃來取得成功的人共事。

由此可見,很多人做事沒有計劃性,一味使用蠻力拿命去拼,是沒有任何意義的,還可能隨時把自己也搭進去。

單純的努力,靠體力等,就好比蝸牛爬行,走得慢且沒有成效。真正的努力,是做好計劃,找準方向,增加見識,然後朝著目標前進。

要明白,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只有找對了方向,才能讓你的努力不白費,才能讓你的努力更有意義。

學習

人生就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少兒學,則壯而有為;壯而學,則老而不衰;老而學,則思而不休。

王羲之年少時候,不吃飯也要練習書法。有一次,他母親讓王羲之吃飯,但沒想到他竟然拿著饅頭蘸著筆墨吃,母親急忙阻攔下。這種好學的精神,在當時被傳為佳話,大家都說王羲之今後必有成就。而歷史上確實,日後的王羲之成為古今書法大家。

白居易43歲被貶江州,按說這個年紀,遭遇人生重創,恐怕會意志消沉。而且江州司馬是個閒職,但他沒有讓自己就此閒歇下來,著名的《琵琶行》就是此時誕生的。他沒有鬱郁不得志,而是勵精圖治,將政務處理得有聲有色。

所以說,才須學也,非學無以成才。古人說,一日不讀書,塵生其中,兩日不讀書,言語乏味;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讀書是為了什麼,楊絳先生說:「讀書不是為了拿文憑或者發財,而是成為一個有溫度懂情趣會思考的人。」

不斷學習的人,從來都不缺少靈動的靈魂,即便他們的心靈不設防,也不會隨意被攻破。真正的天才,個人成功的關鍵都在於自身的努力。

性格

「怠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性格決定命運。不管你能力多大,性格溫吞、暴躁、驕傲自大的人,都會把本來屬於自己的福氣趕跑。

因為火氣大,就失去了理智;因為出口傷人,就失了和氣;因為莽撞暴躁,就得罪誤會了他人,因為傲慢,就丟了進步。而成功講究的是:天時地利人和。即便你自身條件再完美,缺了人和,你就永遠都會在低谷裡。

所以,做人不要抱怨自己的命運不好,先反省下是否自己的性格有問題,反醒下自己的言行是否種了什麼樣的因,才會結下這樣的果。

相關焦點

  • 三國裡最聰明的才子,寫給兒子的一封信僅86字,卻字字珠璣!
    從古自今,大家都十分重視對孩子的教育,而其中有一種教育方式頗為特別,那就是通過寫信來向孩子傳遞所思所想,相信很多人都曾看過劉墉、龍應臺寫給孩子的信,但不知道各位知不知道諸葛亮也曾給自己的兒子寫過一封信,僅有86字,但卻足以影響人的一生。
  • 諸葛亮寫給兒子的一封信,僅八十六字,卻足以影響人一生!
    《誡子書》是諸葛仙師寫給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成為後世歷代學子修身立志的名篇。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潔才學淵博的父親,對兒子的殷殷教誨與無限期望盡在言中。通過這些智慧理性、簡練謹嚴的文字,將普天下為人父者的愛子之情表達得如此深切,後人留存有多篇《誡子書》。包括「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就是出自《誡子書》。
  • 教育孩子的千古奇文全篇僅86字,原來是諸葛亮所作,道盡做人道理
    諸葛亮這篇《誡子書》,僅86個字,卻向孩子道盡了一生做人的基礎原則。諸葛亮忠告孩子要計劃人生,不要事事講求名利,才能夠了解自己的志向,要靜下來,才能夠細心計劃將來。面對未來,你有理想嗎?你有使命感嗎?你有自己的價值觀嗎?
  • 諸葛亮千古奇文:全篇僅86字!道盡孩子成大器秘訣,至今不過時
    《誡子書》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諸葛亮忠告孩子要計劃人生,不要事事講求名利,才能夠了解自己的志向,要靜下來,才能夠細心計劃將來。面對未來,你有理想嗎?你有使命感嗎?你有自己的價值觀嗎?諸葛亮忠告孩子凡事拖延就不能夠快速地掌握要點。電腦時代是速度的時代,樣樣事情講求效率,想不到1800多年前的智慧,也一樣不謀而合。快人一步,不但理想達到,你有否想過,有更多時間去修正及改善?
  • 諸葛亮寫給兒子的一封信,僅86字,影響人的一生
    四韻,八句四韻詩,指王勃此時寫下的《滕王閣詩》:「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請灑潘江,各傾陸海云爾:鍾嶸《詩品》:「陸(機)才如海,潘(嶽)才如江。」這裡形容各賓客的文採。
  • 1800多年前的一封信:雖只有86個字,卻是生命的力量,智慧的精髓
    這句話是很經典的,大家覺得呢,今天小編和大家還是說說我們三國的神算諸葛亮,他給他的兒子寫的一封信,雖只有短短的86個字,還是距離我們1800多年前之久,但是這些字在當今科技時代,卻還是智慧的精髓,仍有其參考價值。
  • 閱讀欣賞:諸葛亮《誡子書》
    這篇《誡子書》,是諸葛亮在去世前寫給年僅8歲的小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僅86個字,卻向孩子道盡了一生做人的基礎原則。第一課:寧靜的力量諸葛亮忠告孩子凡事拖延就不能夠快速地掌握要點。電腦時代是速度的時代,樣樣事情講求效率,想不到1800多年前的智慧,也一樣不謀而合。快人一步,不但理想達到,你有否想過,有更多時間去修正及改善?
  • 諸葛亮《誡子書》只86字,卻都是中高考作文引用的名言!(附視頻)
    《誡子書》只86字,卻都是作文引用的名言!諸葛亮這篇《誡子書》,僅86個字,卻向孩子道盡了一生做人的基礎原則。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忠告孩子凡事拖延就不能夠快速地掌握要點。電腦時代是速度的時代,樣樣事情講求效率,想不到1800多年前的智慧,也一樣不謀而合。
  • 《誡子書》:諸葛亮寫給孩子的這封信,86個字勝過千萬本育兒書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名人——諸葛亮,看看他寫給孩子的《誡子書》,各位家長們一定能夠從中收穫良多。《誡子書》諸葛亮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 諸葛亮教子書納入7年級語文課,僅86字,卻是孩子一生做人的基礎
    這篇《誡子書》,是諸葛亮在去世前寫給年僅8歲的小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僅86個字,卻向孩子道盡了一生做人的基礎原則。我們至今讀起,依然能夠感受到作為父親的諸葛武侯,智慧外衣下的那份舐犢情深。近兩年,國家大力提倡國學,全國中小學語文教材文言文比例大幅度提升。
  • 資料丨諸葛亮的《誡子書》,足以影響人一生!
    比如,他在寫給兒子的一封信中,只用了短短八十六字,但是對於為學做人有精簡而具體的忠告。諸葛亮忠告孩子凡事拖延就不能夠快速地掌握要點。電腦時代是速度的時代,樣樣事情講求效率,想不到1800多年前的智慧,也一樣不謀而合。
  • 諸葛亮千古奇文:全篇僅86字,道盡孩子成大器秘訣,至今不過時
    諸葛亮的著作中,《誡子書》也被納入人教版7年級語文課,成為中小學生必背的國學經典書目之一。 這篇《誡子書》,是諸葛亮在去世前寫給年僅8歲的小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全篇僅86個字,卻道出了孩子成才的核心,時過千年,但毫不過時。
  • 蘇軾臨終寫給兒子的詩,28字道盡人生三重境界,多數人只到第二層
    這位坐在宋代詞壇頭把交椅上的蘇東坡,確實有太多的身份,而最難得的是他總是能在人生不同境遇中,隨意切換自己的身份。人生得意時,他是皇帝的秘書,是專唱反調的人;失意時,他是酒仙,是樂天派、工程師。於是林語堂先生又用「天真的小孩」來形容他,人生最大的率真不過就是能雖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但卻總能像孩子蹣跚學步一樣,摔倒了再爬起來。
  • 6歲兒子寫給警察爸爸的一封信,真的令人淚目!
    6歲,還正是學拼音的時候,有一個孩子便寫下了給父親的一封信:「老爸:祝您工zuo shun li,zhua huai 人的時hou 不yao shang 到自己。Ai 您的兒子」老曹是南充市順慶區公安分局的緝毒民警。有一天,再次加班到凌晨下班的他回到家,看到客廳茶几上放著寫著自己名字的一封信,除了曹字,還有兩個字用拼音代替。
  • 寫給兒子18歲生日的一封信
    因為,法律是嚴肅的,生活是嚴肅的,包括你的前途命運都是嚴肅的,都是不可以遊戲的,所以,爸爸媽媽也不敢在你這麼重要的一個生日裡不嚴肅,因為,幾個小時前爸爸媽媽還可以把你當孩子,還可以以你是孩子為藉口來庇護你,幾個小時之後我們就不能再用孩子這個藉口,因為你已經成年。
  • 千古智慧《增廣賢文》,短短10字,說透人性,道盡「交際之道」!
    千古智慧《增廣賢文》,短短10個字,說透人性,道盡「交際之道」,老祖宗的告誡,句句在理!作為古代智慧全書,《增廣賢文》不僅包括為人處世、禮儀道德、風物典故、天文地理,甚至還包括很多俗語、諺語,裡面的每一句話都很直白的、露骨的說透了人世法則和人性變化!作為包羅萬象的書籍,《增廣賢文》中有10個字,說透了人性,更道盡了「交際之道」!
  • 經典詠流傳:諸葛亮《誡子書》
    《誡子書》是三國時期著名政治家諸葛亮五十四歲臨終前寫給八歲的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它可以看作是諸葛亮對其一生的總結,也可以說是一篇充滿智慧之語的家訓,是古代家訓中特別有名的名篇,成為後世歷代學子修身立志的人生指南。
  • 諸葛亮算出自己陽壽已盡,寫了什麼給後主劉禪,才保全了兒子一生
    諸葛亮算出自己陽壽已盡,寫了什麼給後主劉禪,才保全了兒子一生。縱觀三國歷史,其中有很多的著名歷史人物,三國是人才輩出的時代,尤其是謀士,例如諸葛亮、郭嘉、荀彧、徐庶、龐統、司馬懿等。其中的諸葛亮是一個全能型的人才,有很多身份,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文學家、書法家。所以說在三國時期論最有智慧的人,非諸葛亮莫屬了。諸葛亮作為劉備政權蜀國的丞相,他也是一生投入到自己的國家當中,為蜀國打下了很多的江山。很多人看完三國後一定會對諸葛亮有很深的印象,但是諸葛亮的老婆和他的兒子女兒就感覺存在感很少了。
  • 北二外成都附中何光友校長寫給兒子的一封信
    這世間最難的恐怕就是「尺度」二字,如何拿捏得恰到好處,實則是一門智慧的藝術。對於許多從事非教育專業工作的父母來說,相較於去掌握那些長篇大論或原則,或許借鑑他人的智慧是一種更為行之有效的學習方式。,雖然只有短短一千字,語言樸實無華,只是他們父子間的一次尋常交流,卻浸透著深深的父愛,情真意切,動人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