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丨諸葛亮的《誡子書》,足以影響人一生!

2021-02-15 柴大官人文字屋

他在中國歷史上一直被譽為賢相的典範,智慧的化身,還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比如,他在寫給兒子的一封信中,只用了短短八十六字,但是對於為學做人有精簡而具體的忠告。

1800多年前的智慧,如今仍然有其參考價值。

《誡子書》

非澹泊無以明志,

非寧靜無以致遠。

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慆慢則不能勵精,

險躁則不能冶性。

年與時馳,意與日去,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第一課:寧靜的力量

諸葛亮忠告孩子,唯有寧靜才能修養身心,靜思反省,從而走得更遠。

這世上沒有一步登天的雲梯,也沒有一蹴而就的成功。所有的果實,都是在循序漸進的積累中,慢慢結下的。

這時候,靜就顯得尤為重要。浮躁的人,等不及花開,也等不及天晴。

唯有心靜,才能在這漫長的歲月中,掌控住自己的心,看清這迷霧中的前路。

第二課:節儉的力量

▌儉以養德。

諸葛亮忠告孩子要節儉,以培養自己的德行。

周國平先生曾經說過:

事實上,一個人為維持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物品並不多,超乎此的屬於奢侈品。它們固然提供享受,但更強求服務,反而成了一種奴役。

懂得節儉,意味著既能克制住衝動消費、為虛榮買單的欲望,也意味著明白生活中哪些需求更重要,分得清主次,這其實是一種很了不起的才華。

在收入有限的情況下,把錢切實地花在值得的地方,過一種高性價比的生活,才是聰明的做法。

第三課:淡然的力量

諸葛亮告訴孩子,一個人如果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輕淡,就不會有明確的志向,不能靜下心來全神貫注地學習,就不能實現遠大的目標。

若是一個人被欲望充塞,他的生活縱有繁華,也必將擁擠不堪,庸俗難耐。

而當你淡泊寧靜,克制欲望,內心清澈而乾淨,你的生活即使平淡,也一定有著素雅的清歡,安靜的豐盈。

願你懷揣一顆素心,在清淡卻有味的生活中,活出溫暖的光芒。

第四課:學習的力量

諸葛亮忠告孩子寧靜的環境對學習大有幫助,當然配合專注的平靜心境,學起來會事半功倍。

諸葛亮不是天才論的信徒,他相信才能是勤奮學習的結果。

學習,這是孩子成才的必由之路,只有依靠不斷學習才能走向未來。 

但學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安靜的環境和專注的平靜心境,才能學的更好更快。

第五課:立志的力量

諸葛亮告訴孩子,如果不學習就無法增長自己的才幹,不明確志向就不能在學習上獲得成就。

要增值先要立志,不願意努力學習,就不能夠增加自己的才幹。

但學習的過程中,決心和毅力非常重要,因為缺乏了意志力,就會半途而廢。你有否想過,一鼓作氣人多、堅持到底人少的道理?

諸葛亮忠告孩子凡事拖延就不能夠快速地掌握要點。

電腦時代是速度的時代,樣樣事情講求效率,想不到1800多年前的智慧,也一樣不謀而合。

快人一步,不但理想達到,你有否想過,有更多時間去修正及改善?

第七課:性格的力量

諸葛亮忠告孩子,太過急躁就不能夠陶冶性情。

心理學家說:思想影響行為,行為影響習慣,習慣影響性格,性格影響命運。

有太多的人,內心充斥著急躁和不安,然而越急躁,越是盲目地前進,越容易迷失自己。

 欲望膨脹,患得患失,很多時候我們都忘了,做一件事的初衷是什麼,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欲速則不達,不如,放慢腳步,好好審視自己的內心。

第八課:時間的力量

諸葛亮忠告孩子時光飛逝,意志力又會隨著時間消磨。

人生不過四季:春、夏、秋、冬。四季雖能輪迴, 但生命不會重來,只有春種一粒粟,才能秋收萬顆子。

一輩子很短,我們的時間不知道去了哪裡?本以為過了今天有明天,過了明天還有後天,但有時錯過了,便是一生,再不珍惜,我們就老了。

趁有空,趁現在,努力過好餘下的每一天。

第九課:憂患的力量

諸葛亮忠告孩子時光飛逝,當自己變得和世界脫節,才悲嘆蹉跎歲月,也於事無補。

要懂得居安思危,才能夠臨危不亂。

有一句老話說: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晴天準備好一把傘,下雨時才能從容面對;平時囤積下一些物資,危難時可解燃眉之急。

未來的路很長,未雨綢繆,才能走得更順暢。

第十課:精簡的力量

以上諸葛亮寫給兒子的一封信,只用了短短八十六字,精簡地傳遞了具體的訊息。

「少即是多」,無需渲染華麗的色彩,無需堆砌繁雜的元素,一切回歸純粹的本質。

木心先生說:「能做的事,只是長途跋涉後的返璞歸真。」文

我相信精簡的表達源於清晰的思想,精簡溝通更有效果。你懂得言之有物地精簡溝通嗎?

武侯祠前,有這樣一副對聯:

勤王事大好兒孫,三世忠貞,史筆猶褒陳庶子。

出師表驚人文字,千秋涕淚,墨痕同濺嶽將軍。

諸葛亮培養出的不僅是一個文武兼備的諸葛瞻,也成就了諸葛家族滿門英傑,世代忠烈。

現代人到處去探索各種各樣新式教育,卻忘記了回頭看看,老祖宗其實早就給我們留下了數不盡的遺產。

一篇《誡子書》,僅86字,卻是孩子一生做人的基礎。甚至值得我們所有人一生去學!


*作者:詩詞天地·月歌。微博@詩詞夜公子。

*圖片作者:豐子愷,以中西融合畫法創作漫畫以及散文而著名。

相關焦點

  • 諸葛亮寫給兒子的一封信,僅八十六字,卻足以影響人一生!
    諸葛仙師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並改造連弩,叫做諸葛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諸葛仙師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誡子書》是諸葛仙師寫給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成為後世歷代學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 閱讀欣賞:諸葛亮《誡子書》
    這篇《誡子書》,是諸葛亮在去世前寫給年僅8歲的小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僅86個字,卻向孩子道盡了一生做人的基礎原則。第一課:寧靜的力量諸葛亮忠告孩子要增值先要立志,不願意努力學習,就不能夠增加自己的才幹。但學習的過程中,決心和毅力非常重要,因為缺乏了意志力,就會半途而廢。你有否想過,一鼓作氣人多、堅持到底人少的道理?
  • 諸葛亮《誡子書》只86字,卻都是中高考作文引用的名言!(附視頻)
    >視頻:《誡子書》講解諸葛亮《誡子書》只86字,卻都是作文引用的名言!諸葛亮這篇《誡子書》,僅86個字,卻向孩子道盡了一生做人的基礎原則。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 諸葛亮《誡子書》創作背景,《誡子書》原文及翻譯
    諸葛亮:三國時期蜀漢丞相,是傑出的文學家、政治家、發明家、書法家、軍事家。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曾發明孔明燈、木牛流馬等,並改造連弩,叫做諸葛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
  • 諸葛亮的《誡子書》寫了什麼內容,想表達什麼意思?
    《誡子書》第一句就是全文的中心思想,「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重點強調的就是「修身學習」。據正史記載,諸葛亮一生戎馬倥傯,46歲時終於有了獨子諸葛瞻。中年得子,舐犢情深。但時光易逝,歲月無情。
  • 經典詠流傳:諸葛亮《誡子書》
    《誡子書》是三國時期著名政治家諸葛亮五十四歲臨終前寫給八歲的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它可以看作是諸葛亮對其一生的總結,也可以說是一篇充滿智慧之語的家訓,是古代家訓中特別有名的名篇,成為後世歷代學子修身立志的人生指南。
  • 文言閱讀練習:《周公誡子》和諸葛亮《誡子書》
    (乙)諸葛亮《誡子書》夫君子之行①,靜以修身②,儉以養德,非淡泊③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④。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漫⑤則不能勵精⑥,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⑦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⑧,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 除了《誡子書》外,諸葛亮還有精彩的《誡外甥書》,開頭就是成語
    不過除了《出師表》以外,諸葛亮教育思想還是很值得今天的我們研究和學習的。他的教育思想以《誡子書》最為出名。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
  • 2021年七年級語文填空真題:《誡子書》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七年級語文填空真題:《誡子書》,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誡子書》   一、文學常識:   1.三國蜀漢__________(181~234),字孔明,三國蜀漢琅琊郡陽都人。
  • 淡泊明志,寧靜致遠——《誡子書》教學設計
    同學們對得很對,他就是諸葛亮。今天我們來學習他的《誡子書》,看看這篇文章到底要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二.解題:《誡子書》的「誡」是告誡、勸勉的意思,「書」在古代是信的意思,這是一封諸葛亮寫給兒子的信。      三.作者簡介諸葛亮(181—234),字孔明,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
  • 【誦讀經典】諸葛亮《誡子書》《誡外甥書》拼音版,快一起誦讀吧!
    《誡子書》、《誡外甥書》便是其為兒子與外甥寫的家書,裡面蘊含著深刻的至理名言和人生道理,然而可惜這兩本家書並未太廣為流傳,在此國學同修匯特別編輯出來以饗讀者,並與君共勉!《誡子書》作品原文:夫Fū君jūn子zǐ之zhī
  • 【今日薦讀】諸葛亮《誡子書》《誡外甥書》拼音版,快一起誦讀吧!
    《誡子書》、《誡外甥書》便是其為兒子與外甥寫的家書,裡面蘊含著深刻的至理名言和人生道理,然而可惜這兩本家書並未太廣為流傳,在此國學同修匯特別編輯出來以饗讀者,並與君共勉!寫作背景:這篇文章當作於蜀漢建興十二年(元234年),是諸葛亮晚年寫給他八歲的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諸葛亮一生為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為了蜀漢國家事業日夜操勞,顧不上親自教育兒子,於是寫下這篇書信告誡諸葛瞻。
  • 諸葛亮教子書納入7年級語文課,僅86字,卻是孩子一生做人的基礎
    這篇《誡子書》,是諸葛亮在去世前寫給年僅8歲的小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僅86個字,卻向孩子道盡了一生做人的基礎原則。我們至今讀起,依然能夠感受到作為父親的諸葛武侯,智慧外衣下的那份舐犢情深。近兩年,國家大力提倡國學,全國中小學語文教材文言文比例大幅度提升。
  • 《誡子書》教學設計
    【教學實施】一、直接導入引出人物諸葛亮及他的作品《誡子書》。師:「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句我們耳熟能詳的話,大家知道說的是誰嗎?(諸葛亮)你知道關於他的哪些故事?(學生自由回答)。很多同學是通過《三國演義》了解他的,讀了這本書的同學了不起。
  • 《誡子書》與諸葛瞻
    《誡子書》書法。  上文便是著名的《誡子書》,作者是名垂天下的蜀漢丞相武鄉侯諸葛亮。全文僅86字,闡述了修身、養德、明志、治學、治性、惜時、勵精,最終成才致遠的道理。千百年來成為人們勵志成才、教育子女的經典。大家都知道,這是諸葛亮寫給自己兒子諸葛瞻的;大家也許還想知道,這背後還有怎樣的精彩故事。諸葛亮為子感到憂慮  諸葛瞻227年出生時諸葛亮已46歲了。
  • 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上冊課文《誡子書》學習內容全解
    三國時蜀漢丞相諸葛亮被後人譽為「智慧之化身」,他的《誡子書》也可謂是一篇充滿智慧之語的家訓,是古代家訓中的名作。文章闡述修身養性、治學做人的深刻道理,讀來發人深省。它也可以看作是諸葛亮對其一生的總結,後來更成為修身立志的名篇。
  • 王修《誡子書》,教子情意真
    在這些優秀的古代家訓中,有著《誡子書》這一特殊的類別。關於《誡子書》,大家熟知的莫過於諸葛亮的《誡子書》,其實除了諸葛亮,很多古代名家都寫過這類家訓,勸誡後代子孫修身養性、治學做人。今日與大家分享王修的《誡子書》,讀來發人深省。
  • 【語文教學】七年級語文上冊《誡子書》教學設計以及資料包(一套全新、全面的教學資料)
    教學方法:閱讀法,學導法教學過程:一、導入由杜甫的《蜀相》中的詩句導入。「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這幾句詩寫的是哪一位歷史人物?4、從文中找出你喜歡的一個警句,談談你的理解和受到的啟發。明確: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六、課堂小結:真正的智慧,可以超越時空,歷久彌新,願這些經典的語句伴隨我們大家行走一生。讓我們一起背誦全文。七、課後作業:1、背誦並默寫課文。2、搜集有關諸葛亮的詩句或成語或典故。
  • 《誡子書》:諸葛亮寫給孩子的這封信,86個字勝過千萬本育兒書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名人——諸葛亮,看看他寫給孩子的《誡子書》,各位家長們一定能夠從中收穫良多。《誡子書》諸葛亮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 與《誡子書》相媲美的《誡外甥書》,非常值得中學生學習的文章
    諸葛亮不但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而且在文學方面頗有造詣,是當時著名的散文家、書法家。其散文代表作如《出師表》、《誡子書》等,一千八百多年來廣為傳頌。諸葛亮為匡扶蜀漢政權,嘔心瀝血,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