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誡子書》教學設計
文 / 唐娟
【教學目標】
1、理解。疏通文義,把握文章結構脈絡。
2、積累。反覆朗讀,掌握重點文言實詞,並背誦全文。
3、體悟。理解作者的自我要求、對兒子的殷切期望。
【教學實施】
一、直接導入
引出人物諸葛亮及他的作品《誡子書》。
師:「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句我們耳熟能詳的話,大家知道說的是誰嗎?(諸葛亮)你知道關於他的哪些故事?(學生自由回答)。很多同學是通過《三國演義》了解他的,讀了這本書的同學了不起。需要注意的是,《三國演義》是三分真七分假的小說寫法。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誡子書》經考證,是確有其文。(出示課題、學習目標)
二、暢讀課文,感知文意
1、多種形式朗讀課文
師:請一位同學試著朗讀課文。(字音過關,強調讀準)
師:我們繼續追求讀得流暢,讀出輕重緩急,讀出抑揚頓挫,甚至讀出情感,請大家嘗試用以下形式來一場暢快朗讀(聽示範讀、自由朗讀、搖頭晃腦地讀、擊節奏讀、組內互讀)。
2、嘗試方言朗讀,並進行展示。補充介紹諸葛亮為相關人生檔案及本文寫作背景。
師:毛澤東指點江山時,一口別致的湖南話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諸葛亮當然是山東人,但假如他就是你的老鄉,你能不能用你的家鄉方言替他讀一讀?(這個過程有助於學生注意停頓、字很句酌)
三、合作譯文,理解內涵
1、小組合作翻譯
師:同學們的方言朗讀,讓我看到了來自不同地方的諸葛亮影子。為了更深入地理解他的這篇文章,請大家結合課下注釋,疏通文意,疑難問題可在小組解決或寫到黑板上。
2、教師抽查重點句子的翻譯
四、完善腦圖,梳理結構
1、君子之行——靜、儉
師:這篇文章歷來為人稱頌,也因為它短小精悍、結構嚴謹。請根據出示的知識結構圖,完善缺失的內容。
2、成才的三個條件——立志、學習、惜時
師小結:一個中心(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兩個方面(正面與反面),三個要素(立志、學習、惜時)。
五、補改文本,體悟情感
1、明確書信的格式,將本文按照書信體補充完整(稱呼,署名,日期)
師:這是一封家書,一封信,因為年代久遠,它已經沒有了信的樣子。假設你是諸葛亮,你會補充哪些內容?(注意書信的格式要素,體會稱呼的古今差異及蘊含的情感,如「吾兒」、「瞻兒」「寶貝」「我親愛的兒子」等)。
2、用平實口語複述關鍵信息,體悟作者字裡行間寄予的深切厚望。
師:在我們這個時代,8歲的孩子普遍還達不到這麼高的語言理解能力,假設8歲的諸葛瞻就在你面前,請你以諸葛亮的身份,直接口頭複述出來,可加上稱呼。
師:在記憶中搜索一下,我們自己的父母平時對我們語重心長說的語言是怎樣的?(引導明確諸葛亮的困苦出身及行事中體現出對自我的高要求,理解自己父母語言背後的深情)
3、末句換成其他警句詩文,並試著比較優劣。
師:最後這句話很長,談到的是惜時,關於惜時,其實我們還有更精煉的表達,比如「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我們換成這句話,請大家比較下優劣(通過比較,理解諸葛亮的身體力行、語重心長、愛子之心、熱切期待)。
4.帶著理解,當堂背誦全文。
六.拓展延伸,進階理解
師小結:這篇文章字字珠璣,既是諸葛亮對自身的總結,也是對兒子的殷切期待。我們從中窺見諸葛亮這位歷史上的政治名家,帶著天下父親的標記。也因此,這封家書跨越了時空的限制,在歷史的長河中迴響。他還寫過一封《誡外甥書》,是作為舅舅的角色寫的,我們一起看看(可引導學生進行粗略的比較)。
1. 了解諸葛亮的《誡外甥書》
師:家書傳遞著家訓,我們歷史上有許多名家的家書,傳遞著積極的能量,到今天仍然啟發著我們,滋養著我們。
2.推薦閱讀《傅雷家書》、張之洞《誡子書》《曾國藩家書》《毛澤東家書》
札記:
《誡子書》這篇文章短小精悍,但「文言+說理」的搭配,簡直是興趣殺手,於學生而言,是很有距離感的。
如何才能減輕學生的這種「敬而遠之」呢,我想,需要找到切口。切口有很多,常見的是從作者這個人物入手,先走入諸葛亮的傳奇世界,再來讀他的文章。也可以從背景故事入手,了解諸葛亮寫作本文的緣由。還可以從同類家書入手,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那天,一個學生在安靜的辦公室裡和家長打電話,用的是粵語,特別好聽。我突然有了思考,古代沒有電話沒有郵件,家信是和遠方親人唯一的溝通方式,所以常說「見信如晤」。我們的課堂如何讓這封家書抖落歷史的塵埃、邁過歷史的長河,讓學生感受到一個父親和孩子打電話,甚至面對面的那種言傳身教的語重心長?深圳學校的孩子來自四面八方全國各地,他們父母的語言也各具地方特色,是否可以用家鄉的語言來重新呈現這封家書,以此來促進學生對文本的感知,對人物語言語氣的揣摩?
適逢陝西合陽幾位老師來學校參觀,觀摩我的語文課。在這節課上,陳雯同學的四川話、劉北州同學的廣西話、楊少賡同學的粵語,以及黃梓恩同學的長沙話,給大家帶來聽覺的享受,也確實幫助課堂用輕鬆活潑的方式,打開邁向深度的大門,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作者介紹
唐娟,深圳市南山區麗湖學校一級語文教師。曾獲全國新課程有效教學「同課異構」教學比賽特等獎。南山區首屆「閱讀點燈人」、優秀教師、優秀共產黨員。王君青春語文名師工作室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