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誡子書》教學設計

2020-09-07 語文守望者

《誡子書》教學設計

文 / 唐娟

【教學目標】

1、理解。疏通文義,把握文章結構脈絡。

2、積累。反覆朗讀,掌握重點文言實詞,並背誦全文。

3、體悟。理解作者的自我要求、對兒子的殷切期望。

【教學實施】

一、直接導入

引出人物諸葛亮及他的作品《誡子書》。

師:「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句我們耳熟能詳的話,大家知道說的是誰嗎?(諸葛亮)你知道關於他的哪些故事?(學生自由回答)。很多同學是通過《三國演義》了解他的,讀了這本書的同學了不起。需要注意的是,《三國演義》是三分真七分假的小說寫法。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誡子書》經考證,是確有其文。(出示課題、學習目標)

二、暢讀課文,感知文意

1、多種形式朗讀課文

師:請一位同學試著朗讀課文。(字音過關,強調讀準)

師:我們繼續追求讀得流暢,讀出輕重緩急,讀出抑揚頓挫,甚至讀出情感,請大家嘗試用以下形式來一場暢快朗讀(聽示範讀、自由朗讀、搖頭晃腦地讀、擊節奏讀、組內互讀)。

2、嘗試方言朗讀,並進行展示。補充介紹諸葛亮為相關人生檔案及本文寫作背景。

師:毛澤東指點江山時,一口別致的湖南話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諸葛亮當然是山東人,但假如他就是你的老鄉,你能不能用你的家鄉方言替他讀一讀?(這個過程有助於學生注意停頓、字很句酌)

三、合作譯文,理解內涵

1、小組合作翻譯

師:同學們的方言朗讀,讓我看到了來自不同地方的諸葛亮影子。為了更深入地理解他的這篇文章,請大家結合課下注釋,疏通文意,疑難問題可在小組解決或寫到黑板上。

2、教師抽查重點句子的翻譯

四、完善腦圖,梳理結構

1、君子之行——靜、儉

師:這篇文章歷來為人稱頌,也因為它短小精悍、結構嚴謹。請根據出示的知識結構圖,完善缺失的內容。

2、成才的三個條件——立志、學習、惜時

師小結:一個中心(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兩個方面(正面與反面),三個要素(立志、學習、惜時)。

五、補改文本,體悟情感

1、明確書信的格式,將本文按照書信體補充完整(稱呼,署名,日期)

師:這是一封家書,一封信,因為年代久遠,它已經沒有了信的樣子。假設你是諸葛亮,你會補充哪些內容?(注意書信的格式要素,體會稱呼的古今差異及蘊含的情感,如「吾兒」、「瞻兒」「寶貝」「我親愛的兒子」等)。

2、用平實口語複述關鍵信息,體悟作者字裡行間寄予的深切厚望。

師:在我們這個時代,8歲的孩子普遍還達不到這麼高的語言理解能力,假設8歲的諸葛瞻就在你面前,請你以諸葛亮的身份,直接口頭複述出來,可加上稱呼。

師:在記憶中搜索一下,我們自己的父母平時對我們語重心長說的語言是怎樣的?(引導明確諸葛亮的困苦出身及行事中體現出對自我的高要求,理解自己父母語言背後的深情)

3、末句換成其他警句詩文,並試著比較優劣。

師:最後這句話很長,談到的是惜時,關於惜時,其實我們還有更精煉的表達,比如「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我們換成這句話,請大家比較下優劣(通過比較,理解諸葛亮的身體力行、語重心長、愛子之心、熱切期待)。

4.帶著理解,當堂背誦全文。

六.拓展延伸,進階理解

師小結:這篇文章字字珠璣,既是諸葛亮對自身的總結,也是對兒子的殷切期待。我們從中窺見諸葛亮這位歷史上的政治名家,帶著天下父親的標記。也因此,這封家書跨越了時空的限制,在歷史的長河中迴響。他還寫過一封《誡外甥書》,是作為舅舅的角色寫的,我們一起看看(可引導學生進行粗略的比較)。

1. 了解諸葛亮的《誡外甥書》

師:家書傳遞著家訓,我們歷史上有許多名家的家書,傳遞著積極的能量,到今天仍然啟發著我們,滋養著我們。

2.推薦閱讀《傅雷家書》、張之洞《誡子書》《曾國藩家書》《毛澤東家書》

札記:

《誡子書》這篇文章短小精悍,但「文言+說理」的搭配,簡直是興趣殺手,於學生而言,是很有距離感的。

如何才能減輕學生的這種「敬而遠之」呢,我想,需要找到切口。切口有很多,常見的是從作者這個人物入手,先走入諸葛亮的傳奇世界,再來讀他的文章。也可以從背景故事入手,了解諸葛亮寫作本文的緣由。還可以從同類家書入手,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那天,一個學生在安靜的辦公室裡和家長打電話,用的是粵語,特別好聽。我突然有了思考,古代沒有電話沒有郵件,家信是和遠方親人唯一的溝通方式,所以常說「見信如晤」。我們的課堂如何讓這封家書抖落歷史的塵埃、邁過歷史的長河,讓學生感受到一個父親和孩子打電話,甚至面對面的那種言傳身教的語重心長?深圳學校的孩子來自四面八方全國各地,他們父母的語言也各具地方特色,是否可以用家鄉的語言來重新呈現這封家書,以此來促進學生對文本的感知,對人物語言語氣的揣摩?

適逢陝西合陽幾位老師來學校參觀,觀摩我的語文課。在這節課上,陳雯同學的四川話、劉北州同學的廣西話、楊少賡同學的粵語,以及黃梓恩同學的長沙話,給大家帶來聽覺的享受,也確實幫助課堂用輕鬆活潑的方式,打開邁向深度的大門,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作者介紹

唐娟,深圳市南山區麗湖學校一級語文教師。曾獲全國新課程有效教學「同課異構」教學比賽特等獎。南山區首屆「閱讀點燈人」、優秀教師、優秀共產黨員。王君青春語文名師工作室成員。

相關焦點

  • 淡泊明志,寧靜致遠——《誡子書》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      烏魯木齊市第七中學  金琳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誦讀課文,了解重點詞語的含義,能準確翻譯課文。       教學重點:背誦課文,積累警句;研讀課文,賞析精彩妙點;理解主旨,體會《誡子書》倡導的學習和做人之道。       教學難點:賞析精彩妙點,理解主旨,體會《誡子書》倡導的學習和做人之道。       課時安排:一課時
  • 語文課如何實施項目式教學?以《誡子書》、《狼》課堂教學為例
    《誡子書》是諸葛亮寫給其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殷殷教誨中蘊含著深切的期望,歷來被視為家書之中的經典之作。如何讓學生更深刻的感受到文字間所蘊含父子深情,甚至更進一步了解家書文化與價值,是任教老師在傳統文言知識教學之外應該考慮的問題。一、教學目標及觀念的調整。
  • 【語文教學】七年級語文上冊《誡子書》教學設計以及資料包(一套全新、全面的教學資料)
  • 諸葛亮《誡子書》創作背景,《誡子書》原文及翻譯
    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諸葛亮《誡子書》的創作背景從劉備三顧茅廬之後,諸葛亮為蜀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顧不上參與兒子的成長,後來給兒子諸葛瞻寫的誡子書,希望他能做一個品學兼優的人,可見諸葛亮對他的兒子有無限的期望和殷殷教誨都表達於此。
  • 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統編本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誡子書》公開課教學實錄
    》公開課教學實錄  烏魯木齊市第七中學  金琳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誦讀課文,了解重點詞語的含義,能準確翻譯課文。 教學重點:背誦課文,積累警句;研讀課文,賞析精彩妙點;理解主旨,體會《誡子書》倡導的學習和做人之道。 教學難點:賞析精彩妙點,理解主旨,體會《誡子書》倡導的學習和做人之道。 課時安排:一課時
  • 《誡子書》導學案
    教學目標: 1、讀準字音,熟讀成誦。2、在理解重點詞語的基礎上翻譯全文。3、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對子的殷殷期望。教學重點:1、在理解重點詞語的基礎上翻譯全文。2、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對子的殷殷期望。
  • 一堂好課系列(八)「朗讀」之魂在於「共情」 ——評張向華老師朗讀指導課《誡子書》
    這次大賽的主題是研究微課的教學,主辦方要求在參賽者設計15分鐘的微課,展示教學中的一個環節,解決教學中一個難點。張向華老師選擇了《誡子書》的朗讀指導課。朗讀,在部編版教材的設計中,作為重要的閱讀方式,在七年級上學期的第一、二單元作了明確要求:
  • 一堂好課系列(九)「朗讀」之魂在於「共情」 ——評張向華老師朗讀指導課《誡子書》
    這次大賽的主題是研究微課的教學,主辦方要求在參賽者設計15分鐘的微課,展示教學中的一個環節,解決教學中一個難點。張向華老師選擇了《誡子書》的朗讀指導課。朗讀,在部編版教材的設計中,作為重要的閱讀方式,在七年級上學期的第一、二單元作了明確要求:
  • 王修《誡子書》,教子情意真
    在這些優秀的古代家訓中,有著《誡子書》這一特殊的類別。關於《誡子書》,大家熟知的莫過於諸葛亮的《誡子書》,其實除了諸葛亮,很多古代名家都寫過這類家訓,勸誡後代子孫修身養性、治學做人。今日與大家分享王修的《誡子書》,讀來發人深省。
  • 閱讀欣賞:諸葛亮《誡子書》
    《誡子書》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這篇《誡子書》,是諸葛亮在去世前寫給年僅8歲的小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僅86個字,卻向孩子道盡了一生做人的基礎原則。第一課:寧靜的力量
  • 經典詠流傳:諸葛亮《誡子書》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第四單元的第四課——《誡子書》。《誡子書》是三國時期著名政治家諸葛亮五十四歲臨終前寫給八歲的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它可以看作是諸葛亮對其一生的總結,也可以說是一篇充滿智慧之語的家訓,是古代家訓中特別有名的名篇,成為後世歷代學子修身立志的人生指南。
  • 《誡子書》與諸葛瞻
    《誡子書》書法。  上文便是著名的《誡子書》,作者是名垂天下的蜀漢丞相武鄉侯諸葛亮。全文僅86字,闡述了修身、養德、明志、治學、治性、惜時、勵精,最終成才致遠的道理。千百年來成為人們勵志成才、教育子女的經典。大家都知道,這是諸葛亮寫給自己兒子諸葛瞻的;大家也許還想知道,這背後還有怎樣的精彩故事。諸葛亮為子感到憂慮  諸葛瞻227年出生時諸葛亮已46歲了。
  • 2021年七年級語文填空真題:《誡子書》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七年級語文填空真題:《誡子書》,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誡子書》   一、文學常識:   1.三國蜀漢__________(181~234),字孔明,三國蜀漢琅琊郡陽都人。
  • 諸葛亮的《誡子書》寫了什麼內容,想表達什麼意思?
    《誡子書》第一句就是全文的中心思想,「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重點強調的就是「修身學習」。據正史記載,諸葛亮一生戎馬倥傯,46歲時終於有了獨子諸葛瞻。中年得子,舐犢情深。但時光易逝,歲月無情。
  • 七年級上冊語文15課《誡子書》預習+教案+課件
    15課《誡子書》  預習知識點 一、作品梗概本文是三國時期著名政治家諸葛亮臨終前寫給8歲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它可以看作是諸葛亮對其一生的總結。教學重難點重點誦讀課文,積累警句;理解主旨,勤學勵志。難點充分理解文章內涵,理清邏輯層次。教學方法誦讀積累法、精讀探究法。課前準備學生課文預習,自讀課文,圈點生字詞,勾畫出文中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難問題。老師多媒體課件。
  • 文言閱讀練習:《周公誡子》和諸葛亮《誡子書》
    (乙)諸葛亮《誡子書》夫君子之行①,靜以修身②,儉以養德,非淡泊③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④。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漫⑤則不能勵精⑥,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⑦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⑧,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 與《誡子書》相媲美的《誡外甥書》,非常值得中學生學習的文章
    其散文代表作如《出師表》、《誡子書》等,一千八百多年來廣為傳頌。諸葛亮為匡扶蜀漢政權,嘔心瀝血,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並改造發明諸葛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諸葛亮在後世受到極大尊崇,成為後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他非常重視對後輩的培養教育,不但在臨終前給自己的兒子寫了《誡子書》,生前還為外甥龐渙寫下《誡外甥書》,教導他該如何立志、修身、成材。
  • 除了《誡子書》外,諸葛亮還有精彩的《誡外甥書》,開頭就是成語
    他的教育思想以《誡子書》最為出名。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以上就是諸葛亮所寫《誡子書》的全文。
  • 期末考試:《誡子書》中考彙編
    《誡子書》是三國時期政治家諸葛亮臨終前寫給他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從文中可以看作出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潔、才學淵博的父親,對兒子的殷殷教誨與無限期望盡在此書中。《誡子書》是修身立志的名篇,其文短意長,言簡意賅,主旨是勸勉兒子勤學立志,修身養性要從淡泊寧靜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險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學的經驗,著重圍繞一個「靜」字加以論述,同時把失敗歸結為一個「躁」字,對比鮮明。
  • 2021七年級語文上冊文言文知識:《誡子書》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七年級語文上冊文言文知識:《誡子書》,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誡子書》   一、課題解析   誡:告誡、勸勉。子,指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書,書信。本文是三國時期政治家諸葛亮寫給自己八歲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殷殷教誨中蘊含著無限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