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的《誡子書》寫了什麼內容,想表達什麼意思?

2020-12-11 魚兒讀書會擺尾

《誡子書》第一句就是全文的中心思想,「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重點強調的就是「修身學習」。

據正史記載,諸葛亮一生戎馬倥傯,46歲時終於有了獨子諸葛瞻。中年得子,舐犢情深。但時光易逝,歲月無情。僅僅過了8年,54歲的諸葛亮就走到了生命的盡頭。臨終前,這位滿腹家國情懷的蜀漢丞相,把對自己8歲愛子的殷殷教誨和泣血矚望,凝結進這篇《誡子書》:「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

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誡子書》全文只有86字,但字字珠璣,句句諍言,涵蓋了一個人修身、立德、立學、立志、成才、成功等方面內容,向孩子道盡了一生做人的基本原則,也是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無論朝代如何更迭,這錚錚之言都是諸葛家族時代不變的家訓。而他的兒子諸葛瞻也很好地貫徹了父親的教誨。

據《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諸葛亮兒子諸葛瞻「工書畫,強識念,蜀人追思亮,鹹愛其才敏」,後拜騎都尉,襲爵武鄉侯,為平尚書事,統領中央事務。蜀漢景耀六年,也即諸葛亮死後30年,魏將鄧艾伐蜀,諸葛瞻率領長子諸葛尚及其他將領在綿竹(今四川德陽市)防禦。鄧艾遣使送信誘降諸葛瞻:「若降者,必表為琅邪王。」你如果願意投降,我一定上表封你為琅邪王。諸葛瞻大怒,斬殺鄧艾使者,率軍出戰,與長子諸葛尚一起戰死沙場。

東晉文學家、史學家幹寶評價說:「瞻雖智不足以扶危,勇不足以拒敵,而能外不負國,內不改父之志,忠孝存焉。」晉朝開國皇帝司馬炎評價說:「諸葛亮在蜀,盡其心力,其子瞻臨難而死義,天下之善一也!」清代文學批評家毛宗崗評價說:「諸葛瞻父子受命於大事既去之後,而能以一死報社稷。君子曰:武侯於是乎不死。蓋戰死綿竹之心,亦秋風五丈原之心也。使當日甘心降魏以圖苟全,則於『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之家訓,不其有愧乎?故瞻、尚亡則武侯存。」

諸葛亮、諸葛瞻、諸葛尚祖孫「三代忠貞」,「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一脈相承。如今,浙江省蘭谿市諸葛鎮諸葛村還聚居著諸葛亮嫡傳後裔4000多人,他們每年都要在諸葛亮的生日和祭日舉行盛大的祭祖大典,男女老幼集體誦讀《誡子書》是祭祖儀式上的重要程序。「淡泊明志、寧靜致遠」「靜以修身、儉以養德」,成為諸葛村世代相傳的家訓。

相關焦點

  • 經典詠流傳:諸葛亮《誡子書》
    《誡子書》的學習中,同學們同樣可以從對比的角度來把握文章的線索,比如文中的「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同學們可以想一想,能否通過文章中對稱的句子找到與其相反的概念?顯然「淫慢」、「險躁」兩個詞便是如此。課文裡注釋「淫慢」是放縱、懈怠的意思,「險躁」是輕薄、浮躁的意思,都是從反面來補充強調靜的價值。
  • 諸葛亮《誡子書》創作背景,《誡子書》原文及翻譯
    諸葛亮:三國時期蜀漢丞相,是傑出的文學家、政治家、發明家、書法家、軍事家。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曾發明孔明燈、木牛流馬等,並改造連弩,叫做諸葛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
  • 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上冊課文《誡子書》學習內容全解
    【課文內容】【文章分析】《誡子書》是三國時期政治家諸葛亮臨終前寫給他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背景介紹】這篇《誡子書》是諸葛亮54歲時寫給他8歲兒子諸葛瞻的。目的在於告誡兒子要注重修身養性,生活節儉,以此來培養自己的品德,表達了他希望後代志存高遠的厚望。
  • 閱讀欣賞:諸葛亮《誡子書》
    這篇《誡子書》,是諸葛亮在去世前寫給年僅8歲的小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僅86個字,卻向孩子道盡了一生做人的基礎原則。第一課:寧靜的力量諸葛亮忠告孩子要節儉,以培養自己的德行。審慎理財,量入為出,不但可以擺脫負債的困擾,更可以過著簡樸生活,不會成為物質的奴隸。在現代文明社會,你有否想過節儉的好處呢?
  • 諸葛亮《誡子書》只86字,卻都是中高考作文引用的名言!(附視頻)
    >視頻:《誡子書》講解諸葛亮《誡子書》只86字,卻都是作文引用的名言!在教育子女時,有時候話說得過多,卻不能很好的表達其中意思,反而適得其反。諸葛亮這篇《誡子書》,僅86個字,卻向孩子道盡了一生做人的基礎原則。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 文言閱讀練習:《周公誡子》和諸葛亮《誡子書》
    吾於天下亦不輕矣( ) 往矣,子勿以魯國驕士( )夫君子之行( ) 險躁則不能冶性( )3.這兩篇短文都是告誡子孫的文章,但中心內容不同。其中甲文周公告誡兒子伯禽的中心內容是: ;乙文諸葛亮告誡兒子的中心內容是: 。
  • 淡泊明志,寧靜致遠——《誡子書》教學設計
    同學們對得很對,他就是諸葛亮。今天我們來學習他的《誡子書》,看看這篇文章到底要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二.解題:《誡子書》的「誡」是告誡、勸勉的意思,「書」在古代是信的意思,這是一封諸葛亮寫給兒子的信。      三.作者簡介諸葛亮(181—234),字孔明,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
  • 資料丨諸葛亮的《誡子書》,足以影響人一生!
    《誡子書》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你有否想過,一鼓作氣人多、堅持到底人少的道理?諸葛亮忠告孩子凡事拖延就不能夠快速地掌握要點。電腦時代是速度的時代,樣樣事情講求效率,想不到1800多年前的智慧,也一樣不謀而合。
  • 除了《誡子書》外,諸葛亮還有精彩的《誡外甥書》,開頭就是成語
    不過除了《出師表》以外,諸葛亮教育思想還是很值得今天的我們研究和學習的。他的教育思想以《誡子書》最為出名。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
  • 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統編本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誡子書》公開課教學實錄
    三、解題師:《誡子書》的「誡」是什麼意思?「書」在古代又是何意?誰能告訴我。生:「誡」是告誡、勸勉的意思,「書」在古代是信的意思。師:對,古代的家信或書信稱之為書。這是諸葛亮寫給誰的一封信?生:這是諸葛亮寫給兒子的一封信。師:他的《誡子書》到底是何時寫的?又是寫給幾歲的兒子呢?同學們知道嗎?生:……師:這是他在臨終前給八歲的兒子寫的一封家書,與其說是家書,不如說是遺書。
  • 《誡子書》教學設計
    假設你是諸葛亮,你會補充哪些內容?(注意書信的格式要素,體會稱呼的古今差異及蘊含的情感,如「吾兒」、「瞻兒」「寶貝」「我親愛的兒子」等)。(引導明確諸葛亮的困苦出身及行事中體現出對自我的高要求,理解自己父母語言背後的深情)3、末句換成其他警句詩文,並試著比較優劣。 師:最後這句話很長,談到的是惜時,關於惜時,其實我們還有更精煉的表達,比如「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我們換成這句話,請大家比較下優劣(通過比較,理解諸葛亮的身體力行、語重心長、愛子之心、熱切期待)。
  • 期末考試:《誡子書》中考彙編
    《誡子書》是三國時期政治家諸葛亮臨終前寫給他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從文中可以看作出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潔、才學淵博的父親,對兒子的殷殷教誨與無限期望盡在此書中。【啟示】本文的主要寫了諸葛亮希望兒子可以珍惜時間,刻苦學習,學有所成。他寫這封信的用意是告誡兒子要注意珍惜光陰,勉勵他刻苦學習。《誡子書》是修身立志的名篇,其文短意長,言簡意賅,主旨是勸勉兒子勤學立志,修身養性要從淡泊寧靜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險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學的經驗,著重圍繞一個「靜」字加以論述,同時把失敗歸結為一個「躁」字,對比鮮明。
  • 《誡子書》導學案
    : 朗讀,翻譯,探究課時安排:一課時教學過程:導入:「丞相名垂汗簡青,書臺猶在誰復登」「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漢賊明大義,赤心貫蒼穹」……千古良相諸葛亮不但是陸遊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他的《誡子書》,聆聽他對子女、後人的諄諄教誨。 1、朗讀課文,疏通字詞。
  • 諸葛亮誡子書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馳:疾行,這裡是增長的意思。日:時間。去:消逝,逝去。遂:於是,就。枯落:枯枝和落葉,此指像枯葉一樣飄零,形容人韶華逝去。多不接世:意思是對社會沒有任何貢獻。接世,接觸社會,承擔事務,對社會有益。有「用世」的意思。窮廬:破房子。將復何及:又怎麼來得及。
  • 以《誡子書》、《狼》課堂教學為例
    本文在教師授課過程中通過背景材料展示可以讓學生知道文章中所要表達的深刻含義及愛子之情。如果知道、了解通過一定的方式實現遷移運用,進行分析表達會更有助於學生情感深化,思維提升。是而就有了讓父母給自己的孩子寫一封「誡子書」的任務設置。設置的起始想法是想讓學生在生活化中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深情進而共鳴於諸葛亮父子之情。
  • 《誡子書》與諸葛瞻
    《誡子書》書法。  上文便是著名的《誡子書》,作者是名垂天下的蜀漢丞相武鄉侯諸葛亮。全文僅86字,闡述了修身、養德、明志、治學、治性、惜時、勵精,最終成才致遠的道理。千百年來成為人們勵志成才、教育子女的經典。大家都知道,這是諸葛亮寫給自己兒子諸葛瞻的;大家也許還想知道,這背後還有怎樣的精彩故事。諸葛亮為子感到憂慮  諸葛瞻227年出生時諸葛亮已46歲了。
  • 專題03《誡子書》(實戰訓練)(原卷版)
    「須」是必須的意思,連用兩個「須」表達了肯定、不容置疑的語氣。「非……無以……」雙重否定,強調了「學習」和「立志」的重要,表現了諸葛亮對兒子的殷切期望。(1)初讀古書,切莫惜書;惜書之甚,必至高閣。(2)人生在世,安得與我同心者相與共處乎?
  • 【誦讀經典】諸葛亮《誡子書》《誡外甥書》拼音版,快一起誦讀吧!
    國學彙編前言世人皆知諸葛亮是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卻不知孔明更是偉大的教育家。《誡子書》、《誡外甥書》便是其為兒子與外甥寫的家書,裡面蘊含著深刻的至理名言和人生道理,然而可惜這兩本家書並未太廣為流傳,在此國學同修匯特別編輯出來以饗讀者,並與君共勉!
  • 王修《誡子書》,教子情意真
    古代家訓大都濃縮了作者畢生的生活經歷、人生體驗和處世做人智慧等方面的內容,不僅他的子孫從中獲益頗多,就是今人讀來也大有借鑑之處。在這些優秀的古代家訓中,有著《誡子書》這一特殊的類別。關於《誡子書》,大家熟知的莫過於諸葛亮的《誡子書》,其實除了諸葛亮,很多古代名家都寫過這類家訓,勸誡後代子孫修身養性、治學做人。今日與大家分享王修的《誡子書》,讀來發人深省。王修 《誡子書》自汝行之後,恨恨不樂,何哉?我實老矣,所恃汝等也,皆不在目前,意遑遑也。
  • 客廳沙發背景牆掛什麼好,名人書法作品是高品位家居裝飾新選擇
    客廳沙發背景牆掛什麼好?在現在的家居裝飾中,客廳依舊是重中之重。客廳,可以說是一個家庭的主心骨,它的裝飾好壞直接體現了主人的審美與品位,要說客廳沙發背景牆掛什麼好?在這裡,我不得不說一下近幾年風靡裝飾行業的中國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