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千古奇文:全篇僅86字!道盡孩子成大器秘訣,至今不過時

2021-03-05 經典古詩名句

「快馬不用鞭催,響鼓不用重錘」。如何教育子女,古往今來一直是父母常記掛在心的問題。

在教育子女時,有時候話說得過多,卻不能很好的表達其中意思,反而適得其反。

諸葛亮這篇《誡子書》,僅86個字,卻向孩子道盡了一生做人的基礎原則。

《誡子書》

夫君子之行,

靜以修身,

儉以養德。
非澹泊無以明志,

非寧靜無以致遠。


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慆慢則不能勵精,

險躁則不能治性。
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

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01 

寧靜的力量

靜以修身、非寧靜無以致遠、學須靜也。

諸葛亮忠告孩子,寧靜才能夠修養身心,靜思反省。不能夠靜下來,則不可以有效地計劃未來,而且學習的首要條件,就是有寧靜的環境。

現代人大多數終日忙碌,你是否應在忙亂中靜下來,反思人生方向?

 02 

節儉的力量

儉以養德。

諸葛亮忠告孩子要節儉,以培養自己的德行。審慎理財,量入為出,不但可以擺脫負債的困擾,更可以過著簡樸生活,不會成為物質的奴隸。

在現代文明社會,你有否想過節儉的好處呢?

 03 

計劃的力量

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諸葛亮忠告孩子要計劃人生,不要事事講求名利,才能夠了解自己的志向,要靜下來,才能夠細心計劃將來。

面對未來,你有理想嗎?你有使命感嗎?你有自己的價值觀嗎?

 04 

學習的力量

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

諸葛亮忠告孩子寧靜的環境對學習大有幫助,當然配合專注的平靜心境,就更加事半功倍。諸葛亮不是天才論的信徒,他相信才能是學習的結果。

你有否全心全力地學習?你是否相信努力才有成就?

 05 

增值的力量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諸葛亮忠告孩子要增值先要立志,不願意努力學習,就不能夠增加自己的才幹。

但學習的過程中,決心和毅力非常重要,因為缺乏了意志力,就會半途而廢。你有否想過,一鼓作氣人多、堅持到底人少的道理?

 06 

速度的力量

慆慢則不能勵精。

諸葛亮忠告孩子凡事拖延就不能夠快速地掌握要點。電腦時代是速度的時代,樣樣事情講求效率,想不到1800多年前的智慧,也一樣不謀而合。

快人一步,不但理想達到,你有否想過,有更多時間去修正及改善?

 07 

性格的力量

險躁則不能冶性。

諸葛亮忠告孩子,太過急躁就不能夠陶冶性情。心理學家說:思想影響行為,行為影響習慣,習慣影響性格,性格影響命運。

諸葛亮明白生命中要作出種種平衡,要「勵精」,也要「冶性」。你要提升自己性格的品質嗎?

 08 

時間的力量

年與時馳、意與日去。

諸葛亮忠告孩子時光飛逝,意志力又會隨著時間消磨。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時間管理是個現代人的觀念,細心想一想,時間不可以被管理,每天二十四小時,不多也不少,惟有管理自己,善用每分每秒。

請你想一想,你有蹉跎歲月嗎?

 09 

想像的力量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諸葛亮忠告孩子時光飛逝,當自己變得和世界脫節,才悲嘆蹉跎歲月,也於事無補。要懂得居安思危,才能夠臨危不亂。

想像力比知識更有力量。你有沒有從大處著想,小處著手,腳踏實地,規劃人生呢?

 10 

精簡的力量

以上諸葛亮寫給兒子的一封信,只用了短短八十六字,精簡地傳遞了具體的訊息。我相信精簡的表達源於清晰的思想,精簡溝通更有效果。你懂得言之有物地精簡溝通嗎?

武侯祠前,有這樣一副對聯:

勤王事大好兒孫,三世忠貞,

史筆猶褒陳庶子。


出師表驚人文字,千秋涕淚,

墨痕同濺嶽將軍。


諸葛亮培養出的不僅是一個文武兼備的諸葛瞻,也成就了諸葛家族滿門英傑,世代忠烈。


現代人到處去探索各種各樣新式教育,卻忘記了回頭看看,老祖宗其實早就給我們留下了數不盡的遺產。

一篇《誡子書》,僅86字,卻是孩子一生做人的基礎。甚至值得我們所有人一生去學!

相關焦點

  • 諸葛亮千古奇文:全篇僅86字,道盡孩子成大器秘訣,至今不過時
    諸葛亮的著作中,《誡子書》也被納入人教版7年級語文課,成為中小學生必背的國學經典書目之一。 這篇《誡子書》,是諸葛亮在去世前寫給年僅8歲的小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全篇僅86個字,卻道出了孩子成才的核心,時過千年,但毫不過時。
  • 教育孩子的千古奇文全篇僅86字,原來是諸葛亮所作,道盡做人道理
    諸葛亮這篇《誡子書》,僅86個字,卻向孩子道盡了一生做人的基礎原則。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 諸葛亮教子書納入7年級語文課,僅86字,卻是孩子一生做人的基礎
    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這篇《誡子書》,是諸葛亮在去世前寫給年僅8歲的小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僅86個字,卻向孩子道盡了一生做人的基礎原則。我們至今讀起,依然能夠感受到作為父親的諸葛武侯,智慧外衣下的那份舐犢情深。近兩年,國家大力提倡國學,全國中小學語文教材文言文比例大幅度提升。
  • 牛人寫下千古奇文,全篇所有字只有一個讀音,走到哪都被認作老鄉
    而且,有高手還會利用漢字這一其他語言都沒有的特性,創作出千古名句。譬如李清照《聲聲慢》中的一句「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連下十四個疊字,兩兩成組,句句成品。既渲染了作者的孤寂憂鬱的情緒,也讓讀者讀起來大呼過癮。當然了,像李清照《聲聲慢》這種好文在中國文學史上出現過很多很多。
  • 諸葛亮《誡子書》只86字,卻都是中高考作文引用的名言!(附視頻)
    《誡子書》只86字,卻都是作文引用的名言!諸葛亮這篇《誡子書》,僅86個字,卻向孩子道盡了一生做人的基礎原則。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 最不該在教育路上偷懶的是父母,最不該放養的是孩子!
    大多數的中國父母認為,優秀的孩子背後一定站著高標準、嚴要求的狠心父母。他們認為,沒有任何成功是不需要付出努力,是不需要堅持不懈的,且是需要一定犧牲的。教育孩子是父母一生的事業,孩子教育的成功,是父母事業上最大的成功。我相信父母無需依靠強制或賄賂,來獲得孩子的合作。如果還不湊效的話,控制型父母大概要對孩子動粗了。
  • 諸葛亮寫給兒子的一封信,僅86字,影響人的一生
    遏:阻止,引申為「停止」。白雲遏:形容音響優美,能駐行雲。《列子·湯問》:「薛譚學謳於秦青,未窮青之技,自謂盡之,遂辭歸。秦青弗止,餞於郊衢。撫節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雲。」睢園綠竹:睢園,即漢梁孝王菟園,梁孝王曾在園中聚集文人飲酒賦詩。《水經注》:「睢水又東南流,歷於竹圃……世人言梁王竹園也。」凌:超過。彭澤:縣名,在今江西湖口縣東,此代指陶潛。
  • 杜甫評價諸葛亮的一首詩,最後14字成千古名句,年年入選中學課本
    杜甫評價諸葛亮的一首詩,最後14字成千古名句,年年入選中學課本杜甫被稱為「詩聖」,盛唐時期最偉大的詩人之一,他的很多詩作,那都是膾炙人口,而且其中一些經典的詩作更是成為了唐詩裡的千古名篇。而在這個時期,杜甫也拜訪了成都的武侯祠,第一次祭拜到了自己的偶像諸葛亮。他對諸葛亮為國家鞠躬盡瘁,忠心不二的事跡極為推崇。感嘆間,千古名作《蜀相》就此而生。其詩最後14字更是成千古名句,年年入選中學課本!《蜀相》: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 李清照懶了,寫詩用了54個字,「花」字重複17次,卻成千古名作
    我想很多人都熟悉,被譽為「千古第一女詞人」,她的古詩詞哪怕到了現在也依舊被傳頌,不管是少年時的肆意灑脫、濃情蜜意,還是晚年時的憂國憂民、顛沛流離,正如她的詩詞一般「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為豪邁,「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為孤寂,「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清新質樸,不過就是這麼有脾氣的李清照卻寫了一首「奇怪」詩詞,通篇54字,但是一個花字重複了17次,卻成了千古名作,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書法人必練的1000個字,搞懂這些字,在書法上你必能成大器!
    我看看古代一些優秀的書法作品,沒有任何一件作品是像算子一樣排列的,在不規則中尋求平衡,在變化當中求不變,所謂不激不厲而風規自遠。以上說的是古人對於書法的基本認知和今天許多人在認識上的一些差別。當然,小孩在學校寫作文還是要規規矩矩寫字,這種寫字方法,跟書法的表情達意關係不大,是兩種不同的概念,不要混淆。
  • 諸葛亮寫給兒子的一封信,短短86個字,卻道盡人生智慧
    導語:諸葛亮寫給8歲小兒子的一封信,只用了短短八十六字,但是對後世為學做人有著深奧精簡的告誡。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智慧,在今天這個浮躁的社會更加值得我們去深思和學習。正所謂:「真正的智慧,可以超越時空,歷久常新。」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 歷史上五大千古奇才,個個智商極高,諸葛亮第四,第一通曉古今
    歷史上五大千古奇才,個個智商極高,諸葛亮第四,第一通曉古今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對後世影響之大。接下來我們就看看歷史上五大千古奇才都有哪些?五、 張良 張良,字子房,封為留侯,諡號文成,潁川城父人。他是漢高祖劉邦的重要謀臣,與韓信、蕭何並列為「漢初三傑」。
  • 閱讀欣賞:諸葛亮《誡子書》
    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這篇《誡子書》,是諸葛亮在去世前寫給年僅8歲的小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僅86個字,卻向孩子道盡了一生做人的基礎原則。第一課:寧靜的力量
  • 三國裡最聰明的才子,寫給兒子的一封信僅86字,卻字字珠璣!
    從古自今,大家都十分重視對孩子的教育,而其中有一種教育方式頗為特別,那就是通過寫信來向孩子傳遞所思所想,相信很多人都曾看過劉墉、龍應臺寫給孩子的信,但不知道各位知不知道諸葛亮也曾給自己的兒子寫過一封信,僅有86字,但卻足以影響人的一生。
  • 九歲小孩被皇帝賜死,臨終前說了7字遺言,成千古名句流傳至今!
    在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統治之中,皇帝是最高權力和極上地位的擁有者,自然這個位置也更容易讓人的心遭到腐蝕,而劉子業就是其中被毒害的一個,權力和地位讓他變得喪心病狂,連自己年幼的弟弟都不放過。劉子業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暴君,他狂妄、殘暴,毫無人君之道。在他即位之後,他開始變得瘋狂。
  • 小學生作文《委屈》感動眾人,全篇沒有「委屈」二字,卻道盡心酸
    小學生作文《委屈》感動眾人,全篇沒有「委屈」二字,卻道盡心酸很多人都夢想著自己能夠成為一名教書育人的好老師,當老師不僅是一份鐵飯碗,還能夠與童真有趣的孩子們一起相處,感受孩子們所帶給自己的快樂,都說童言無忌,有時候孩子的一句話就會惹得大家啼笑皆非。
  • 民國專家建議廢除漢字,他寫下96字奇文,全篇只有一個讀音!
    而有一人,身為語言之父,也很提倡,並寫下一篇奇文《施氏食獅史》,全篇96字,讀音皆為「shi」(當時沒有聲調之分)。還寫下一篇奇文,作為回應:石室詩士施氏,嗜獅,誓食十獅。施氏時時適市視獅。十時,適十獅適市。是時,適施氏適市。施氏視是十獅,恃矢勢,使是十獅逝世。氏拾是十獅屍,適石室。石室溼,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施氏始試食是十獅屍。食時,始識是十獅屍,實石獅屍。試釋是事。
  • 《誡子書》:諸葛亮寫給孩子的這封信,86個字勝過千萬本育兒書
    《誡子書》諸葛亮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怠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歲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 王陽明:男人如何成大器?能力不是唯一,人生低谷時,記住24個字
    王陽明認為人在低谷時,能力不是唯一,只有做到這24字才能走出低谷成就大器。這24個字就是王陽明提出的12種2字「心學」。「心學」是王陽明的聖人之學,那麼,就讓我們一起看看王陽明所說的這24字「心學」吧。
  • 李清照水平很高的詞,僅49字有兩個千古名句,卻被揪著小辮子不放
    在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武陵春·春晚》問世後,李清照一樣被人出言不遜,但這首詞卻照樣成了千古絕唱。讓我們一起先來讀一讀這首詞:《武陵春·春晚》宋.李清照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