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1日,廣州市司法職業學校五十餘位優秀的青年教師來書院參訪學習,瞿匯泉院長以「學會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智慧,帶頭踐行傳統經典的修身功夫」為主題,為各位老師進行學習分享,並就如何學習傳統文化進行探討。
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講座開始前,書院老師帶領大家一起誦讀了國學經典-《大學》,
朗朗書聲,聲聲入耳,一字一句始於唇齒,叩擊心靈,不急不躁,愉悅祥和,經典魅力躍然而上。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當下國家大力提倡推廣優秀傳統文化,老師是教書育人的靈魂工程師,是傳播優秀傳統文化必不可少的一股中堅力量。學習傳統經典,汲取前人智慧,樹立師者典範,為國家培養更多優秀人才。
講座中,院長為各位老師分享了學習傳統經典的讀書次第--從蒙學「孝弟三百千」,到「經史子集」,按照順序依次學習,打好基礎,正確理解傳統經典。要從傳統文化中汲取智慧,不僅要讀書,更要在日常生活中踐行。
學傳統文化有什麼好處?
院長說,當我們深入感受到經典中的智慧,我們的心性就會慢慢變得柔和,做任何事心中都能夠安靜下來。國學不是快餐,要細細咀嚼吸收,如涓涓流水,將經典中的智慧慢慢地應用到我們的生活之中,應用到為人處事上面。
《大學》中講「三綱」、「六正」和「八條目」的關係。「三綱」就是開篇的「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程朱理學到陽明心學都講這個,這個非常重要。通過這幾條,我們知道人生要找到自己的遠大理想目標——這一生我們要做什麼。
「止於至善」就是儒家最高的人生目標。像孔子給自己的人生做了規劃,就是我們在《論語》裡讀到的,十五歲立志於學,明確了自己人生將要做什麼,然後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是孔老夫子給自己的人生做的規劃。我們現在多講職業生涯的規劃,沒有給自己人生做規劃,那麼我們走到哪裡,做到哪裡就沒有一個方向,人生就很容易渾渾噩噩度過。
「經」就是古代的聖賢走過的道路,總結出的經驗,是亙古不變的道理。我們今天讀到經典的都是前人已經幫我們總結好,不用我們再去摸索的人生智慧,幾千年的精華全部寫在經典中,就像我們人生的說明書。「典」就是要做典範,從自身修起,仁義禮智信,按這個標準要求自己去做。儒家的目標就是先做君子,後做賢人,再往上追求做聖人。
所以,學習之後我們還要把所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傳統文化最主要的就是踐行,踐行不是掛在嘴邊,真的去做才能提升自己的生命,不斷從經典中汲取智慧的營養。而且踐行也講究方法。其實可以從很小的事做起,比如孝順父母,不在父母身邊,哪怕每天打電話問候也算是踐行。不僅要「學」,還要「習」。僅僅研究經典的內容是沒有用的,研究完還要去做,才能夠總結出自己的智慧,才會得到啟發、領悟,才能夠自己明白,進而給別人智慧,老祖宗留下的寶藏,作為中國人每一個人都應該學習、踐行,打好中國人自己傳統文化的底色,所以希望大家一起來學習研究。
互相探討,教學相長
問:自己讀《大學》這樣的經典,不明白字句意思,自行百度查詢可以嗎?
答:網絡上的註解版本很多,不建議自己百度,有很多錯誤,不利於我們學習理解經典,可以找一些權威的註解版本的書籍閱讀,或者報名一些比較好的網絡課程來學習。要多讀,同時輔助儒釋道其他經典,觸類旁通來吃透它。
問:自己常會有不好的情緒,想請教您日常生活中如何修身呢?
答:我們現代很多人都更關注物質層面的生活,而很少有精神層面,所以我們的精神就會很乾枯,生活中就會有很多問題。儒家經典就是在精神方面激活我們的生命,多讀書多學習,提升自己的精神,修身工夫慢慢往上走,生命狀態就會跟從前大不同,就會有自己的生命力量,這需要慢慢學習積累。其次,要少接觸負面的信息,多接受正能量,減少負面情緒。
問:這些傳統文化的知識,我們老師們都接觸得比較少,更何況學生呢。我們怎樣可以教給更多的學生呢?
答:多學習,只有自己學會了才能教給學生。作為一個老師也應該不斷地學習,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我們自己要先發自內心地想要學習,就能找到自己學習的方向,提升自己的修為。學校教育有自己的制度規劃,老師自己也可以有傳播優秀傳統文化的追求,如韓愈所說「師者傳道,授業,解惑」,我們作為老師,教給學生的不能僅僅停留在知識和技能層面,要上升到學問、智慧,要鼓勵大家立志,這是很重要的。
蹇蹇三事,師師百僚,一下午的探討學習,收穫良多,聖人無常師,通過學習經典又開啟了一扇新窗,「正心」、「修身」、「教學」、「育人」。
古琴•書法•香道•茶道•花道•國畫 •中醫•太極•禪修電話:020-8765 0048 13318835037袁緣老師通 經 致 用 成 德 達 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