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慎詞《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為何成為《三國演義》卷首語?

2020-12-25 裡裡楊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看到這幾句歌詞相信很多人都非常熟悉,這是電視劇《三國演義》87版的片頭曲,也是小說《三國演義》的開篇詞。雖然大家對歌詞極為熟悉,但如果不了解情況的人會誤以為這原本就是羅貫中寫的,因為詞意和《三國演義》中的意境非常貼合。

事實上,這首詞的出現比《三國演義》晚了一百年左右,它的作者是明朝學者楊慎,詞牌名為《臨江仙》,是清朝毛宗岡把它拼湊上去的。

楊慎(1488年—1559年)四川新都人,字用修,號升庵。正德六年(1151年)狀元及第,東閣大學士楊廷和之子,明代三才子(楊慎、解縉、徐渭)之首。

正德十六年(1521年),朱厚照駕崩。因朱厚照無子,經張皇后及楊慎父親楊廷和商議,便由其堂弟朱厚熜繼位,是為明世宗。朱厚熜即位後,授楊慎翰林院修撰,經筵講官。

當時朱厚熜以"兄終弟及"的方式登上皇帝寶座後,按照皇統繼承規則,朱厚熜要承認孝宗是"皇考",自己的生父只能稱"本生父"或"皇叔父",但卻朱厚熜下詔令群臣議定他自己的生父興獻王為"皇考",按照皇帝的尊號和祀禮對待,因此遭到楊廷和、楊慎父子等大臣堅決。但朱厚熜仍一意孤行,眾臣力諫惹怒朱厚熜,於是使用暴力鎮壓,"命執首八人下詔獄"。楊慎等在金水橋、左順門一帶列宮大哭,抗議非法逮捕朝臣。最終的結果是楊慎受杖責然後充軍到雲南永昌衛(今雲南保山縣)三十六年。

雖然被貶謫雲南,但楊慎並沒有意志消沉下去,他一邊著書講學,一邊查訪民情,足跡遍及滇中,耕耘不輟,一生著述多達四百餘種,有《升庵集》、《升庵外集》等。

楊慎在謫戍雲南的時候,為明朝之前的二十一個王朝都做了一段講史彈詞,總稱為《廿一史彈詞》,被後世認作彈詞始祖。而這一首《臨江仙》,便是第三段講秦漢歷史的開場唱詞,也是最為著名的一首詞。

開篇化用了杜甫《登高》詩「不盡長江滾滾來」的詩意,以及蘇軾《念奴嬌》的詞「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詞意,這就如一幅千裡江山的畫卷在人們眼前徐徐展開,在這幅畫卷中,歷史上出現過的人物他們的是非成敗不斷地出現又隱去,但這些很快過往成空,最終留下的只有永恆的青山和每日西下的夕陽。

在這幅千裡江山圖中,還有白髮蒼蒼的椎夫,他們見慣了春花秋月、四時無常的變化,遇到難得一見的老朋友,憑藉著一壺濁酒,既能慶祝相逢,也能暢快地笑談過往。

對個人來說一生很長,但相對永恆不變的青山來說,人的一生很短。然而,人類的繁衍不息,一代又一代的傳承,前人的故事不斷地被後人講述,這和每日都在西邊下山的夕陽一樣,同樣也是一種的永恆。

當時楊慎被貶謫雲南,還不時遭受到生命的威脅,因為他的政敵時時刻刻想要置他於死地,但是,楊慎既沒有對生活失望,也沒有落拓沉淪,而是表達出一種豁達的精神。

這首詞,豪放中帶著悲涼,高亢中帶著深沉。楊慎借寫歷史興亡抒發人生的感慨:在人類歷史長河中,個人成敗得失實在太過於渺小,然而從成敗得失中尋找深刻的人生哲理,從歷史興衰、人生沉浮中探索永恆的價值,這才是正確的人生觀,體現出作者一種高潔的情操、曠達的胸懷。

儘管這首詞原本說的是秦漢歷史,但清代毛宗崗評點《三國演義》時,將其置於全書開篇,扮演卷首語的角色,是因為楊慎這首詞所表達出來意境和大徹大悟的歷史觀和人生觀,與《三國演義》的意境非常匹配。因此將這首詞放在小說開篇之時,許多人誤以為是羅貫中所寫也是情有可原。

相關焦點

  • 滾滾長江東逝水詩詞欣賞以及翻譯,歷史典故
    臨江仙 滾滾長江東逝水 明代:楊慎《廿一史彈詞》第三段說秦漢開場詞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滾滾長江東逝水滾滾長江東逝水。這是一首詠史詞。這類詩詞數量眾多,餘秋雨先生在《興亡象牙白》中指出,中國傳統文學中最大的抒情主題,不是愛,不是死,而是懷古之情、興亡之嘆。
  •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解讀《三國演義》,解讀諸葛亮!
    會咿咿呀呀跟著電視裡唱「滾滾長江東逝水」,但是不曉得什麼叫浪花淘盡英雄。倒是知道有諸葛亮這麼個人物,語文書裡有他的《出師表》,詰屈聱牙,甚是難懂,還偏要全篇背誦。放過孔明燈,會飛的白紙糊的燈籠。知道蘭溪有諸葛八卦村,據說住著諸葛亮的後人。後來漸漸大了,老了,身邊有人死了,終於看懂了。或者自以為是看懂。懂了以後便知道,看不懂是幸,看懂了是悲。看懂,就再也不能假裝自己是孩童。
  • 原來《滾滾長江東逝水》是她的傑作!還有這些你熟悉的歌曲也是她的...
    ▲谷建芬在工作中。緊接著,李傑、孫楠、那英、毛阿敏也唱了出來,「谷家班」一時成為拿獎專業戶。「困難變成力量,力量變成幸福。」谷建芬說,她很感謝以前所經歷的種種困難,這些都給了她無窮的力量。▲《滾滾長江東逝水》封面在創作上也是如此,寫《三國演義》主題曲《滾滾長江東逝水》時,有領導認為:「《三國演義》都是爺們兒的東西,不能找個女的寫。」
  • 煙波浩渺(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在中國,人們歷來把長江與黃河稱做母親河,因為美麗與浩瀚的長江和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長江是中國的第一大河,也是世界上位居第三的大河,僅次於尼羅河和亞馬遜河,長江發源於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群巒疊嶂的唐古拉山主峰,格拉丹東雪峰西南側的冰川,藏語「格拉丹東」,就是「高高尖尖的山峰」的意思,雪峰積存著大量的冰雪,融化的冰水匯集在雪峰腳下,形成了滾滾長江的正源——沱沱河。
  • 2020東大通知書為學子唱一曲《臨江仙》!你了解「臨江仙」嗎?
    禮盒形式,經典「東大藍」,打開封套,《臨江仙》的校歌悠揚響起。先了解一下「臨江仙」吧! 《臨江仙》本是唐教坊曲名,後為詞牌名。屬雙調,間於中調與小令間。柳永《樂章集》入「仙呂調」。「仙呂調」是「黃鐘宮」的六調之一,「黃鐘大呂」屬高亢激越的聲調,故極長於抒情。
  • 這首詞,作為《三國演義》的主題曲而人盡皆知,您知道作者是誰?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作為經典劇《三國演義》的主題曲,這首歌的曲調和歌詞我們大多耳熟能詳,當熟悉的旋律響起,總給我們意境蒼涼、慷慨豪邁之感,其中意味之高遠曠達和磊落灑脫令人心馳神往,不勝感慨。
  • 滾滾長江東逝水,是非成敗轉頭空,曹操淚如雨下,司馬懿靜聲不語
    滾滾長江東逝水,是非成敗轉頭空,人活一世,至死方休。曹操一死,曹丕繼位,曹魏眾多謀臣武將還能一心否?司馬懿靜聲不語,從曹操發家到曹操病亡,司馬懿也從一個中等謀士,變成了老奸巨猾的司馬老賊,三國謀士眾多,相比荀彧、郭嘉等人,司馬懿的才智還不算頂尖,但是司馬懿有一強項,就是身體好,活得長,這也是司馬懿最大的籌碼。
  • 移民故事:楊升庵《臨江仙》的創作與黃州麻城關係考
    《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 這八首《臨江仙》流傳千古,你都知道嗎?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迄今為止,影響最大的一首《臨江仙》,本是楊慎為《廿一史彈詞》第三段《說秦漢》而作開場詞,後清初毛宗崗父子評刻《三國演義》時將其移至《三國演義》卷首。這首詞以懷古為題材,運墨開闊,意境深邃。楊慎無心插柳,卻正好恰如其分地概括了三國亂世,堪稱絕唱。
  • 寶媽薦書:《三國演義珍藏懷舊版連環畫》(全12冊)
    繪本の價值薦寶書媽波波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明}楊慎 《臨江仙》看到上面的詞,您是否想起了什麼?今天為大家推薦的《三國演義珍藏懷舊版連環畫》(全12冊),您一定不要錯過!
  • 青山依舊在 幾度夕陽紅——《三國演義》英譯品讀(一)
    長大以後,再讀《三國》,理解逐漸加深,意識到《三國演義》遠不是文人鬥智武將鬥勇的戰爭故事,而是一部縱貫百年、氣勢磅礴的史詩級巨著。這時候,我才注意到小說開篇的那一首《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
  • 賞析與長江有關的八首優美古詩詞之最!
    孤船帆影漸漸消失在碧空盡頭,只看見滾滾長江向天際奔流!3、最觸景傷情:唐.杜甫《登高》所處長江:夔州(重慶奉節縣東)長江瞿塘峽口杜甫於大曆二年(767)秋天在夔州所作的一首七律。是年,劉禹錫由夔州(治今重慶奉節)刺史調任和州(治今安徽和縣)刺史,在沿江東下赴任的途中,經湖北黃石的西塞山時,觸景生情,撫今追昔,寫下了這首感嘆歷史興亡的詩。5、最憂樂:宋.範仲淹《嶽陽樓記》所處長江:嶽陽樓望八百裡洞庭湖銜接長江!
  • 《三國演義》主題曲詞作者誕辰530周年 四川楊慎研究會成立
    知道《三國演義》開篇的那首開篇詞《臨江仙》嗎?這首詞也同樣成為了電視劇《三國演義》主題曲的詞——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楊升庵(楊慎)雖被貶雲南蟄居三十餘載,卻致世經學,甚至成就中國文化南移的局面,也成就了他成為大明第一學者的殊榮。
  • 湘西文史|《滾滾長江東逝水》作者楊慎曾在保靖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滾滾長江東逝水》是史上最大氣磅礴的一首詞,四大名著之一 《三國演義》的開篇詞。全詞意境開闊,基調慷慨悲壯,讀來盪氣迴腸、回味無窮。作者楊慎(1488~1559),正德六年(1511年)狀元及第,翰林院修撰兼經筵講官,文學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因參加嘉靖三年的大禮議,被廷杖以後流放滇南,並終老於此。
  • 8首《臨江仙》,每首都經典,驚豔世人千年
    8首《臨江仙》,每首都經典,都有佳句,令人叫絕。讀一讀,你最愛哪首?01 蘇軾·《臨江仙·夜歸臨皋》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
  • 宋詞中最脫俗的詞牌,六首最經典《臨江仙》,感受坦然與釋懷!
    臨江仙原是唐教坊曲,後用作詞牌。「臨」本意是俯身看物,臨江而看的自是水仙。南宋黃昇《花庵詞選》註:「唐詞多緣題。所賦《臨江仙》,則言仙事。」明董逢元《唐詞紀》認為,此調「多賦水媛江妃」,即多為詠水中的女神。此調唱時音節需流麗諧婉,聲情掩抑。至今影響最大的《臨江仙》,是明代才子楊慎所作《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後電視劇《三國演義》的片頭曲歌詞有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