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好奇心太重有時候也是一種錯誤?沒關係,它幫孩子...

2020-09-04 尚左嚴選好書

知識是一種快樂,而好奇則是知識的萌芽—弗朗西斯·培根


好奇心是智慧富有活力的最持久、最可靠的特徵之一。—塞繆爾·詹森


青年的朝氣倘已消失,前進不己的好奇心已衰退以後,人生就沒有意義。—穆勒

想必很多家長們跟寶寶在家時間長了,會面臨這樣一個問題,「會被寶寶的各種各樣問題問的頭大!」


尤其當孩子喋喋不休地追問時,父母更是無所適從,因此常常會失去耐心,並會因為種種原因強行制止、敷衍、取消,甚至訓斥、懲罰孩子,逐漸地孩子便會沮喪,從而放棄提問。



對於孩子而言,面對未知的世界,孩子的好奇心尤其強烈。在孩子成長的各個階段,隨著思維的變化,他們的好奇心也會隨之變化。沒有了好奇心,失去了探索世界的欲望,也失去了前進的動力,這才是最可怕的。


父母如果從小培養寶寶的好奇心,並加以引導,對孩子的大腦開發、習慣的培養、性格的形成都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好奇心對於人成長成才都大有裨益。那家長們面對孩子的好奇心,應該怎麼做呢?別被孩子的問題牽著走,確實很容易起急、煩躁,所以,我們要創設滿足孩子好奇心的環境。



而今天小編要為大家推薦的這套書可以把寶寶們帶到新的奇幻世界,開發他們的無窮眼界與認知!



它就是由德國原版引進的幼兒知識啟蒙翻翻書—《好奇心大揭秘》,是一套以專注,嚴謹著稱的德國製造,精心打造高品質的好書,一共分為四冊,分別是:

《城市運轉的秘密》

《村莊裡都有什麼》

《誰來守護我們的安全》

《好忙好忙的建築工地》



分別從生活常識,安全意識,防範救援措施,技術知識等多維度的場景引發孩子的好奇心,從而引發思考,通過讓孩子自己去探究的方式將這些知識點記住。


設計巧妙,知識點豐富


這套書中通過危情救援,城市布局分工,村莊生活揭秘,工程施工原理,調動,保護並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通過創作者深諳孩童心理的巧妙編繪複雜的施工過程得以直觀展示,抽象的技術術語變得淺顯易懂,插畫和立體翻頁展示了精確的細節,將為孩子們揭開城市、工程、村莊和救援工作的原理和秘密!


例如這本《好忙好忙的建築工地》,是一本小小機械工程迷不容錯過的知識寶典



講述了怎樣修建新房子,修建道路,修建動物居所,修建高速公路橋,修建山中隧道等不同的工程場景,各種工程車極其工作原理。


忙碌的施工現場,工人是怎麼分工的呢?



我們每天行走的道路是如何鋪設而成的呢?



帶孩子認識各種工程車及工作原理



初次之外,也認識了簡單的建築材料和工程術語:混合灰漿,混凝土嵌縫,泥灰,保溫層,隧道導向牆,裝配式房屋等等......


這些都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見不到,進不去的神秘工地現場和建造流程,有了這本玩具書,做在家裡就能知曉啦!


再來看看這本《誰來守護我們的安全》,書中介紹了消防站的行動計劃,認識各種消防消防設備,見證了消防隊忙碌而緊張的救援戰鬥!



講述了如何獲知災情,火災救援,動物救援,工地救援,水中救援等全方面的救援措施和防範。


生動形象的展現消防站的消防設備



情況緊急的火災現場,消防隊員們是如何救援的?



打開搶險救援車,會有哪些驚喜發現?



包括水中救援有哪些關鍵操作步驟?



這些可以培養孩子從小的安全意識和一些簡單的救援方法,對孩子也有個防範的措施。


還有這本《城市運轉的秘密》精確還原城市的日常生活環境,高鐵、地鐵、挖土車、運輸車、垃圾車、貨輪等交通工具繽紛呈現。



從火車站到港口,從建築工地到飛機場,從居民區到商業區,整個城市的分工和系統運轉一覽無餘,請追隨主人公的腳步遊覽城市並認識城市、愛上城市吧!


火車站相關的各種知識



與商業街相關的各種知識



與機場相關的各種知識



巡遊港口會有哪些驚喜?


另外好多家長可能會問「翻翻書是什麼意思呢?」 其實也比較容易理解,就是翻翻看的書,它採用的是畫中畫的設計,書內有可以動手翻開的畫面,可以激發寶寶的好奇心,讓寶寶進行翻看、探索、猜測、觸摸。


比如在《好忙好忙的建築工地》的修建道路中,為什麼有一處地方是施工的重地,禁止入內呢?會有什麼危險呢?這樣的畫中透著一股神秘感,去引誘孩子去揭開翻頁。



揭開翻頁才知道原來這裡面是起重機上懸掛著一個很重的拆牆錘,通過拆牆錘的不斷撞擊,牆壁就會倒塌。還有裡面的畫猶如身臨其境,也帶你進入了一個比較危險的場景,讓孩子記住這個片段,避免以後發生同類危險的事。


再比如在《城市運轉的秘密》的忙碌的建築工人中,會看到很多工人在給樓房做翻新,這時候孩子可能就會問「那在這個過程中,居民會不會要給工人騰出些空間啊」別著急,答案就在翻頁中。



打開翻頁也許孩子會明白,樓房只是外部需要翻新,並不影響居住,另外,裡面居住的小家庭也有很多溫馨的小故事哦。


每本書在大圖的基礎上,包括了50個這樣的小知識翻頁,通過淺顯生動的語言深奧複雜的知識講解給孩子聽,知識啟蒙的同時鍛鍊動手能力,激發孩子的探索欲。


在這個過程中,寶寶需要運用心、腦、眼和手的配合才能完成,能夠培養寶寶的觀察力、想像力、判斷力,還有手部肌肉的控制力。



《好奇心大揭秘》裡每個故事情節串聯,追隨每本書中的人物主角的腳步,可以了解到不同事物的名稱、用途等。這不但能幫寶寶學到一些平時生活中學不到的知識,還能幫助寶寶積累新名詞,促進語言的發展。


做工精緻,超讚的閱讀體驗


採用撕不爛的環保厚紙板,耐用抗造,不易撕爛,方便寶寶翻閱。



大開本尺寸,180度畫面平鋪,視覺衝擊力強,全景跨頁,營造更開闊的閱讀視野,翻開每一頁都會收穫如臨現場般的震撼,孩子閱讀起來不吃力,保護寶寶的視力。



圓角設計,不用擔心孩子嫩嫩的小手被劃傷。



翻頁的設計運用了圓弧形洞的設置,方便小手揭開翻頁。


喜歡翻開東西看個究竟是孩子本能的好奇心的體現,也是孩子渴望發現、追求突破的表現。


這套德國原版引進的知識啟蒙翻翻書,包含20大全景場景,200張翻頁,展示了危情救援、城市布局和各個系統運轉的介紹、村莊的生活圖景及相關知識,工程施工原理四大方面。



包含了令孩子驚喜不斷的豐富的知識點,請追隨每本書中主人公的腳步,踏上奇妙的揭秘旅程吧!

相關焦點

  • 好奇心不是孩子「犯錯」的藉口,尊重孩子的好奇心,你做對了嗎?
    一、孩子的好奇心,成了他們「犯錯」的「推手」孩子的好奇心往往伴隨著求知慾,如果家長敷衍了事,不能給予孩子讓人信服的解答,孩子就會自己去尋找答案。然而幼兒的思維能力和行動力都還沒有發展完善,他們的行為往往會出現很多偏差,因此就會不自覺的發生一些錯誤。
  • 好奇心是孩子智慧的嫩芽,守護孩子的好奇心,培養他的探索能力
    哈佛教育學教授保羅·哈裡斯曾估算過,一個孩子在童年時期一共會問40000個左右的問題。當孩子纏著父母要一個答案的時候,有時候父母也不知道應該怎麼去和孩子科普,因為父母只是知道而已,知道不代表專業。比如孩子問:為什麼我們居住的是地球?地球為什麼繞著太陽運轉?為什麼它叫做太陽?
  • 孩子好奇心太重?狼性法則:這才是孩子進步的原動力
    但是產生興趣的前提,就一定要是讓孩子對這件事情產生好奇心,所以說好奇心是激發孩子興趣的關鍵所在。2、學會獨立思考孩子的好奇心看似是一件很小的事情,有的時候家長還會因為孩子的好奇心產生許多的困擾,厭惡孩子無時無刻對自己提出的小問題。
  • 孩子好奇心太重?狼性法則:這才是孩子進步的原動力
    有的時候家長還會因為孩子的好奇心產生許多的困擾,厭惡孩子無時無刻對自己提出的小問題。由此可見,孩子有好奇心對他們的成長有著許多的好處,所以這也就表示家長應該要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不妨試用「狼性法則」,會讓許多家長有著意想不到的效果。
  • 父母不要怕孩子犯錯誤,孩子需要尊重,更需要理解他們的好奇心
    答案也是肯定的。尤其是小孩子,由於心理尚未成熟,是非觀念不強,認知不全面,犯錯是在所難免的。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是孩子最親近的人,父母能夠在孩子心裡種下了愛、尊重和獨立的種子,讓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 那既然這樣,為什麼孩子還會犯錯呢?孩子犯錯的原因是什麼呢?
  • 別包庇孩子錯誤和惡習,深層解讀孩子犯錯現象,給出四點建議
    沒關係的,反正也沒人看見,我們快走,去別處玩。"問題探究其實,孩子犯錯是很正常的現象,第一,孩子的好奇心很強,對周圍陌生世界的許多事物都感到好奇。好奇心使他們不斷地探索和嘗試,而這也是造成他們愛犯錯誤的主要原因。第二,孩子的道德品質處在培養的過程中,還沒有完全形成,雖然意識中可能已經建立了一定的判斷好壞、是非的標準,但仍不穩定,面對各種誘惑或受壞人挑唆時,可能做出一些錯事。而且,孩子自我控制的能力較弱.缺乏毅力,容易犯不完成作業、逃學、拿別人的東西、搞些破壞活動等錯誤。
  • 家有好奇寶寶,如何滿足孩子的好奇心
    隨著孩子的不斷長大,孩子這個世界也越來越好奇,經常會向父母拋出自己的疑問,有時候父母也會被孩子的問題問的啞口無言。有些家長對於孩子的好奇心充耳不聞,只是簡單的一句「我也不知道」就打發了孩子。但是家長要知道,孩子的好奇心和孩子的智力有著緊密的聯繫,如果家長能夠滿足孩子的好奇心,是可以促進孩子的智力發育的。所以家長不要對孩子的好奇心不管不顧,儘量去滿足孩子的好奇心,讓孩子更有動力去探索世界。
  • 別再逼孩子「分享」了,「自私」有時候也是一種美德
    懂得分享,會分享的孩子在生活一直更受歡迎,某種程度上,會分享代表著懂事 乖巧 不惹麻煩。而成人世界裡,分享一直以來也都是一種美德,是一種重要的社交技能。我們說一個人「自私」,往往是批評她,是說她不好。而我,作為一個有點包子性格的成年人,其實內心是想要做一個自私的人的。
  • 經驗分享:如何培養孩子的耐挫力?「輸得起」也是一種優秀品質
    如何培養孩子的耐挫力?向孩子傳遞「輸得起」也是一種優秀品質?我們做父母的可以嘗試這樣做:在遊戲中鍛鍊孩子「輸得起」:我相信每個家庭的父母,都有過和孩子一起玩耍的經歷。比如我們家,有時候米米會找外婆跟他一起玩紙牌接龍,有時候會要爸爸陪他玩遊戲,有時候又會纏著外公和他扳手指。
  • 孩子脾胃不大好,但沒關係
    孩子脾胃不大好,但沒關係!這是我跟很多父母說過的一句話,有些人或許以為這只是一句安慰人的話,其實是肺腑之言。為什麼會這麼說呢?主要有兩點,一是:所有的果,都是往事的因,積累而成;二是:只有接納現狀,才可能改變未來的果,孩子的脾胃才有機會變得強壯。
  • 孩子的好奇心是如何被我們一步步殺死的
    「為什麼」只是這五個要素中的一種,但它卻和其餘四個有非常深刻的區別。區別在於,其他四個要素,孩子都可以通過觀察和簡單的信息捕捉得到答案。比如孩子能在很小的時候就跟我們說,「今天路旁邊開了一朵花」「樓下的小狗好可愛」「媽媽你今天好漂亮」……但是這個「為什麼」,就不是觀察這種簡單動作能解決的。
  • 家長如何激發孩子的好奇心?
    幫助孩子去探索新事物,認識新世界。 牛頓對一個蘋果產生好奇,於是發現了萬有引力。瓦特對燒水壺上冒出的蒸汽十分好奇,最後改良了蒸汽機,伽利略也是看吊燈搖晃而好奇發現了單擺......好奇心是人類求知的基本動力,是智慧富有活力的最持久、最可靠的特徵。
  • 孩子的好奇心你別輕易扼殺,好好培養,未來可能是個「小天才」
    但是妹妹心裡也明白,孩子喜歡問問題是因為好奇心重,也是愛學習的表現,她也不想扼殺了孩子的這種好奇心,可是面對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她真的是有些招架不住了。因為她本身的知識水平也是有限的,同時也怕自己解釋錯誤了,誤導了孩子,給孩子帶來不好的影響。
  • 孩子像「十萬個為什麼」,父母別嫌煩躁,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很重要
    ""爸爸,為什麼太陽一會兒出來,一會兒又不見了,它到底藏哪兒去了呢?我有時候怎麼看不見它呢?"小魚可以在水裡生活,為什麼我不可以呢?我也想像小魚一樣生活在水裡可以嗎?""為什麼一插電,電燈就亮了呢?好神奇啊!
  • 孩子得失心太重,父母可採用「瓦倫達效應」,避免孩子患得患失
    很多父母會看到這樣一種情況:當孩子對某件事表現出興趣的時候,父母想要幫助孩子,但孩子卻突然放棄了,自我說服自己是做不來的,這種行為其實就是得失心太重的表現。太在意別人看法,被情緒左右得失心太重的人往往內心是十分敏感的
  • 童心需要呵護: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想像力,讓孩子有更廣闊的人生
    文/澳貝格格童心包括好奇心和想像力前兩天看到一個視頻:下雨天,一個萌娃給蝸牛撐了半小時的傘,理由是她覺得蝸牛很可憐,因為下雨了,它爸爸媽媽都沒有來接它回家。,推動了世間萬物的進步與發展,同時也是知識進化的源泉。
  • 當孩子被欺負時,不要再說沒關係了,父母要教會孩子這樣做
    ,只會自己在心裡默默地安慰自己說沒關係。家長嘴裡所說的沒關係就是在忽視孩子的祈求,這樣長時間下來,會讓孩子產生一些不好的性格。孩子會變得膽小,懦弱遇到事情從來不敢說話當孩子受到欺負的時候,由於父母對自己一直以來崇尚的沒關係理念,會讓孩子變得不敢聲張,膽子也會也來越小。
  • 激發孩子的求知慾,讓孩子多提問!4多4少,讓孩子好奇心爆棚
    其實孩子是天生帶著好奇心來的,喜歡問問題,喜歡去探索,如果家長能對這種好奇心加以保護和引導,就會激發孩子主動學習與繼續探索的欲望,讓孩子輕鬆學習、接受新事物、獲得新知識。想要孩子對一件事情好奇,最好的方式不是告訴他答案,而是用提問的方式啟發他思考。但提問需要技巧,不問諸如「是不是,好不好」等封閉式問題,多問「怎樣,哪裡,什麼」等具體與開放式的問題,引導孩子從細微處去思考。比如,孩子在觀察螞蟻時,我們不是問:「螞蟻會不會分辨方向?能不能搬動比它大幾十倍的食物?」而是這樣問孩子:「你知道螞蟻是怎麼分辨方向的嗎?」
  • 面對孩子的好奇心,聰明的家長會這樣做……
    在孩子眼裡,世界很奇妙:樹為什麼會長葉子?天上的星星為什麼不會掉下來?電視機裡的人是哪裡來的?......他們對每一件「不可思議」的事物都會產生強烈的好奇心,想將它們弄明白。孩子的好奇心是與生俱來的,對未知世界的觀察、思索和提問是孩子產生興趣的源泉。要保持孩子的這份好奇心,需要父母的引導。
  • 伊利諾伊大學物理學教授:如何科學地激發孩子的好奇心?
    當他們離開教室時,兩個孩子轉身對納迪亞·梅森教授說,好喜歡這節課,這周末要回家做更多實驗。看!這不就是成功地把孩子們的興趣和探索的欲望給激發出來了嘛。也許有些家長們會感到擔憂,但這是件好事。實驗是好事,它可以讓孩子們的心靈得到滿足,實驗也可以豐富他們的生活。即使是最基本的磁鐵實驗,也是既簡單又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