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潛力、心想事成、改變命運的三個超級實用的心理學公式

2020-09-15 職場大路哥

挖掘潛力的公式:潛力=注意力-幹擾。

心想事成的公式:注意力=現實。

改變命運的公式——改變命運五步法:重新定義,改變意焦,改變信念,改變行為,改變命運。

一、潛力=注意力-幹擾。

大家認為聽一堂培訓課能記住多少內容?我告訴大家,不會超過10%。這10%還會不斷受到你以往經驗的幹擾,到最後所剩無幾。

為什麼?因為我們的潛力取決於抗幹擾能力。潛力=注意力-幹擾。人和人之間,智商沒有什麼太大的差別。但能力卻有天地之別,能力越強的人,抗幹擾能力越強。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但怎樣可以做到最快?負重訓練。重量就是幹擾,開始的時候它會使你的速度變慢,但用不了多久就能提升到正常水平。再增加負重,再將變慢的速度提升到正常水平。最後,解除負重,你的速度就會達到驚人的程度。

怎樣訓練記憶力,你可以選擇在茶館裡看書。茶館是一個充滿幹擾的環境,如果在茶館裡你都能看書,那麼,沒有幹擾的時候你的記憶力就會達到驚人的程度。


二、注意力=現實。

比如,算命先生說,你會有第二段婚姻。當你處在蜜月期的時候,你不會覺得這是真的。可一旦兩性關係進入到權利爭奪期,問題就會出現。兩性關係分三個階段:蜜月期,權利爭奪期,達成共識期。當你們進入權利爭奪期,出現矛盾、對立和衝突就在所難免。一旦矛盾、對立和衝突變成常態,你就會想起算命先生說的話,難道算命先生說的是真的?然後你會想,如果算命先生說的是真的,那麼,這個人會是誰呢?於是你會在身邊開始尋找。當你的注意力被某個異性吸引時,你會定義她就是這個人。你進一步會注意到她對你的好,對你的溫柔體貼,最後你對算命先生說的話深信不疑。於是,心想事成,你的第二段婚姻開始了。這已經涉及到第三個公式了,遇到一個異性,你定義她就是你的第二段婚姻。那麼你的注意力就會集中在她對你的好。

注意力=現實,這個公式的作用非常大,是改變心態的關鍵。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後悔、抱怨、指責的情緒。這是一種受害者的心態,他總覺得是別人對不起自己:「我投了那麼多錢,給你那麼高的工資,為什麼業績還是上不去?」他的注意力是面向過去的,過去已經發生的事,不管你怎樣後悔、抱怨、指責,已經不可能有絲毫的改變。這叫過去心不可得。

「業績好,是我想要的結果,因此業績不好,是我的責任。事情已經發生了,抱怨和指責解決不了任何問題。我只想知道,怎樣做才能把業績提升上去?」這就是責任者的心態,他的注意力是面向未來的。

注意力=現實。注意力面向過去,一切不會改變。注意力面向未來,才有機會去改變。


三、改變命運五步法:重新定義,改變意焦,改變信念,改變行為,改變命運。

改變結果(命運)就要改變行為,改變行為就要改變信念,改變信念就要改變注意力,而改變注意力的關鍵就是我們對事物的定義或者引發意焦改變的問題。

針對員工遲到的行為,你可以下一個定義:這是一個壞員工,因為他總是遲到。其實他只是偶爾遲到,可是因為你對他下了定義,他是一個壞員工,所以,他偶爾遲到在你這裡就變成了他總是遲到。針對遲到,你也可以提兩個問題。問題一:為什麼你會遲到?問題二:下次怎樣才能避免遲到?兩個問題,會引起注意力焦點的改變。第一個問題,你把他變成了一個受害者,他開始尋找理由推卸責任。第二個問題,你把他變成了一個責任者,他開始尋找方法承擔責任。


四、改變意焦的方法:向自己提問。

意焦就是意志的焦點。

你可以專注於痛苦,也可以專注於快樂。你可以專注於成功,也可以專注於失敗。

如何改變意焦呢?

很簡單,只要提出一個新的問題或改變語氣。

你之所以很容易洩氣,是因為你經常提出一個令自己洩氣的問題,如:

「這有什麼用?」

「既然沒什麼效果,為什麼要去試?」

「為什麼我這麼倒黴?」

記住:注意力=現實,求什麼得什麼。


1、問題能夠立即扭轉一個人的意焦,進而影響其內心的感受。

如果你一直問自己:

我為什麼會這麼沮喪?

為什麼別人不喜歡我?

結果你一直不會改變那種無奈狀態。

如果你換一種方式問自己:

我怎樣才能改變目前的沮喪,讓自己快樂且受人歡迎?

這種提問方式是一個著名的心理學引導技巧:

「我能做什麼,讓更好的事情發生?」

肯定語氣或疑問語氣對行為改變會的有很大的不同。

當你用肯定語氣對自己說:「我很快樂。」

就算你一連說三聲,同時擺出一副的確如此的樣子,你難道真會感得快樂嗎?

事實上是不可能的。

當你改用疑問句:「我現在快樂嗎?如果我希望快樂的話得怎麼做呢?

就像這樣一直問下去,你的意焦將不斷調整,最後必能找到使你快樂的方法。

我們應多加注意平日習慣用的問句,儘可能使用具有建設性、促使奮發的、造成積極性的問句。


2、問題能使我們注意所忽略的事情。

有人問「你生活中最糟糕的是什麼事」與有人問「什麼是你人生中最值得驕傲的事」帶來的結果是完全不同的。——求則得。「為什麼我的運氣就這麼差?」——提出這個問題,其實是你在命令你的大腦找出你是個倒黴鬼的結果。

3、問題能發掘我們可用的資源。

當處於不利的地位時問一下「我怎樣才能挽回這種不利的局面?」——普通。

怎樣我才能不但挽救這個危局,同時還使之更上一層樓而比以前做得更好呢?」——經典。

我們持有什麼樣的信念,就會提出什麼樣的問題。「怎麼樣我才能改變這種局面?」——這是許多人從來不會提出的問題。


所以,NLP認為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就是向自己提出三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你想要什麼結果?

第二個問題:為了得到你想要的結果,你應該做些什麼?

第三個問題:還有呢?

然後,不斷重複第三個問題。

相關焦點

  • 實用心理學技巧:心想事成,沒有你想像的那麼難
    《你能做到心想事成》作者揚·貝克爾本周是心理學系列周。哲學、文學、藝術從某種角度講都是人類對自我探知的一種方式,那麼讀點心理學著作,用更系統專業一點的知識來提升自我認知的意識無疑也是很好的選擇。從心理催眠、心理暗示的角度根據大眾內心產生的不同類型的心理問題為我們提供了具體的解決方案,並向我們傳授了諸多在日常生活中人人都能用到的簡單實用的心理學技巧。
  • 心理學與算命 | 命運可以改變嗎?
    上回我們說到,心理學和算命視角下的命運分別是什麼。簡而言之,心理學視角下的命運是內在潛意識的指引,而佔卜/玄學視角下的命運是一種能量學說。寫到這裡,很多小夥伴肯定就要問了,知道命運是什麼固然重要,可是我更想知道怎麼逆天改命呀! 這期我們就來聊聊這兩個視角下如何改變命運。
  • 心理學:所謂命運,其實就是你的慣性行為導致的必然社會性結果
    每天耕耘最實用,最有用的心理學我的一個大學同學非常有記憶點,她經常把「這就是命」掛在嘴邊。我問她年紀輕輕為什麼信命?她說她爸曾是算命的,算得很準,應驗了好多。但凡懂點心理學的都知道,所謂命,其實就是你自己的慣性行為導致的必然社會性結果。跟老天一丁點的關係都沒有。
  • 三招教你學會心理學的自證預言,掌握心想事成的超能力
    其實心理學有一個概念,叫做「皮格馬利翁效應」(Pygmalion Effect),又被稱為自證預言。也就是說,如果你堅信自己能夠成功,便會不自覺地留意並強化符合這一預期的正面信息。這些信息又促使你更加堅定地去完成計劃,如此循環下去,你就會獲得自己想要的成功。
  • 心理學:心想事成的秘訣,全告訴你了,這個神秘法則你一定要用好
    這是曾指導無數人走出低谷的心靈導師——莉娜·凱(Lina ·Kay),在TED演講中提到的改變人生的秘密法則。而她本人也是這個秘密法則的實踐者和受益者。莉娜生於庫德斯坦,沒出生時醫生就斷言她會是個死產兒。幾年後,家鄉戰亂不斷,她和父母偷渡到伊朗,最後又以難民身份流落到倫敦。她的學生時代,在貧窮和窘迫中度過。
  • 心理學:這三個關鍵詞往往決定你我的命運
    命運是什麼,有人說八字決定我們的命運,又有人說,我命由我不由天,很多時候,命運的波譎雲詭與無聲氣息總是讓我們無法參透,但其實命運並不是無章可循,真正決定我們命運往往是這三個關鍵詞:心理學:命運三大因素1、態度是基礎很多年前就有一本暢銷書書叫做《態度決定命運》,無論你相不相信,在積極心理學看來,
  • 心理學:心想事成的秘密,最關鍵取決於這五個字
    文/唐若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一個人要想心想事成,最關鍵是要洞察萬事萬物的走向,你才會看到生命深處的秘密。對很多人來說,以為心想事成是一句祝福的話語,真正的心想事成,是能夠通過規劃自己的行動,調整自己的頻道與節奏做到的。
  • 心理學:永遠別低估心理暗示的力量,它可以改變你的命運
    從心理學的角度講,我們每個人都擁有一種力量,足以改變自己的命運,那就是……心理暗示!很多人把別人的成功看作是運氣,把自己的失敗歸結為命不好。唯心主義者就認為,人的命天造定,這就讓很多人放棄了努力,把自己的命運交給了上天。這樣的人活在世上只是走了一個過場,沒有過自己的生活。凡是想創造成功人生的人,一定要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命運是你自己創造的,誰也決定不了。
  • 高考改變命運?錯!改變命運的是一本
    然而,然而上了一個二本,就是改變命運了嗎?這麼想的人只能說太天真。這個世界變化太快,以至於我們的信仰還沒有與時俱進,還沒有跟上時代的步伐。高考還能改變命運嗎?早就不能了!看看現在多少二本大學的學生一門心思地考研,還有就業市場上二本的就業率和職技的就業率,基本沒有什麼優勢可言,唯一可以浮誇的就是「二本」這個概念了。而且,現在的一大部分二本實際是原來的三本,更拉低了二本的檔次,連原來拿的出手說的出口的二本大學和專業現在都不好意思顯擺了。
  • 你相信命運嗎?你相信命運能改變嗎?
    說到命運,及改變命運不得不提到《了凡四訓》這本書。《了凡四訓》是明朝袁了凡先生所作,主要思想就是講「命由我作,福自己求」;並講明了「趨吉避兇」的方法;強調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那如何證明按了凡先生所說的去做,就能改變命運呢?這裡先簡單說一下了凡的生平奇遇。
  • 身邊的心理學:蝴蝶效應改變的國家命運
    從社會心理學看,在複雜的社會交往中,信息的人傳人,不同人對同一信息的不同理解、不同立場、傳遞口誤等原因,導致信息傳遞過程中的不斷放大和變異,特別是當今網絡發達的時代,通過網絡傳遞的極快,將產生巨大的社會心理效應和巨大的社會影響。歷史上,有時一個普通的新聞、一個很小的事件,因蝴蝶效應導致了一個國家前途和命運發生根本性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 《改變心理學的40項研究》:這些心理實驗,能改變你對生命的看法
    《改變心理學的40項研究》是心理學史上一部經典的科學實驗合輯,由美國著名心理學教授羅傑.R.霍克編著。本書按照心理學的研究方向,分篇章介紹了40項心理學經典實驗,都是近年來被心理學著作反覆借鑑引用的實驗經典。作者羅傑·霍克是美國門多西諾學院心理學教授,在心理學方面有多年的教學經驗。
  • 青少年必看的十本書,受益一生,讓你改變「命運」!
    太多的人都在忙於改善自己在物質社會中的地位,拼命地去佔有一切,孰不知,生命是有規律的,只有遵循了一定的原則去生活才能獲得成功,才能實現你的目標,從而改變自己的一生。這十本書是集合認識自我、提高格局、開闊眼界、處世智慧、培養情商、讀懂他人、認識自我、命運改變、處事謀略於一體的書。
  • 「知識」不一定改變命運,改變命運的是,人類的智慧和能力
    知識改變命運是我們從小到大都經常聽到的一句話,我們都深信不疑,因為這句話確實是改變人生的一個道理,而且也誕生了很多成功的案例,但是很多人都在疑問,我擁有了很多的知識但為什麼不能獲得成功呢?就像公式在那放著,而還是有的人不會做數學題一樣,他只學會了最終的結果,而得到結果的過程卻從來沒有經歷過。
  • 燒香拜佛許願時,解決3個疑問,心想事成好運常伴
    網上有很多關於燒香拜佛的見解,很多網友都提出了疑問,有3種疑問,讓人的確模稜兩可,只要解決了這3個疑問,心想事成好運常伴就不再是空談了。第一個疑問:燒香拜佛到底有沒有用佛法講究因果,所謂「如是因,如是果。」
  • 我眼中的數字心理學
    數字心理學可以通過一個人的陽曆出生年月日繪出屬於自己的數字的密碼圖,解析個人行為模式,很多人會問為什麼是陽曆,因為在西方只有陽曆一說哦!我們可以通過圖表解開一個人的天生潛力和性格特質,經由身、心、靈的不同層面來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性格特徵 行為模式 天賦特長。
  • 疫情之下,為什麼校考反而成為了大多數編導生改變命運的機會?(贈送超實用故事福利)
    但是牛哥卻對此有著非常不同的看法,我甚至覺得,這次變革很可能將成為你們改變命運的一次重要契機。也許大家不信,且聽我慢慢道來。首先,我們要明確的是,我這篇文章針對的不是所有編導藝考生,而是面向大多數學習這個專業的人。
  • 心理學:三顆樹苗,哪一顆能長成參天大樹?測你20年後過什麼日子
    作者:醉佳人本測試是由「醉佳人」的興趣創作,希望每天的測試都能給你帶來不錯的心情,願大家都能夠多多支持我,給我更多的創作靈感,也願大家都能夠心想事成! 無論是男女老少都使用出你們的法力給我點個讚吧!小編在這裡給大家筆芯啦!
  • 讀書筆記:《改變你一生的108個心理學法則》
    它將深奧的心理學知識融會貫通於一個個妙趣橫生、飽含人生哲理的故事中,形象地分析了行為背後的心理動機,深淺出地提煉了心理學法則給我們的啟示,以指導我們在生活中更好地趨利避害。全書共解讀了108個經久不衰的心理學法則,娓娓道來工作與生活中的細節和元素。將晦澀深奧的心理學知識融會貫通於一個個妙趣橫生、飽含人生哲理的故事中,形象地分析了行為背後的心理動機。
  • 心理學與算命 | 命運到底是什麼?
    寫在最前面:作為一個時而理性又時而迷信的人,把算命和心理學放在一塊兒,真是個令人激動的事!為什麼放一塊兒說呢,因為在很多人的心裡,心理學和算命是可以劃上等號(或者約等號的)。心理學視角下的「命運」很多時候,我們覺得人生總被一股無形的力量牽扯著,覺得很多事情冥冥之中自有註定。可從心理學(這裡主要從精神動力學視角出發)的角度來看哪是什麼註定。那股看不見的力量其實源自我們的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