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去馬來西亞,也可以吃到小娘惹做的娘惹糕

2020-12-20 你與美食同樣不可辜負

最近大家有沒有追劇呢?《小娘惹》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倩倩醬竟然靠著抖音刷完了全劇。估計很多人現在有著app的會員,還靠著抖音刷劇。雖然該劇主要以足不出戶的「娘惹」們在家中因為爭寵而產生一系列的明爭暗鬥為主線,講述了善良女子月娘一生不屈不撓的奮鬥史。最初這部電視劇吸引倩倩醬的原因是它的劇名比較奇特,但是裡面的美食真的是特別誘惑人,顏色有顏色,樣子有樣子,感覺超級棒。

娘惹糕

今天咱就先把把娘惹搞明白,再把娘惹糕搞透徹。中國人與馬來西亞人結婚後的生下的孩子,男孩被稱作峇峇(bābā),女孩被稱作娘惹。

娘惹糕是東南亞的一道美食,主要材料有香蕉葉、椰漿、香蘭葉、糯米等,口味甜度適中,嚼頭兒十足,非常美味。娘惹更是一種飲食文化,主要是中國菜與東南亞菜式風味的混合體。因此在馬來西亞也能吃到很多的娘惹菜,如甜醬豬蹄、煎豬肉片、竹筍燉豬肉等。喜食甜品的人也可以在娘惹菜中找到知音,由香蕉葉、椰漿、香蘭葉、糯米和糖精製而成的娘惹糕甜度適中,嚼頭兒十足。

娘惹糕

01娘惹糕做法

食材:椰漿、細砂糖 、樹薯粉(木薯澱粉) 、玉米粉 、巴蘭葉汁 、水

製作過程:

1、將除了巴蘭葉汁以外的所有材料全部混合拌勻。

2、將作法(1、)分成2份,一半保留原色,另一半則加入巴蘭葉汁,成為綠色粉漿。

3、將白色與綠色粉漿交叉分次倒入烤盤,每次倒入1碗的量,約0.4公分厚,每倒一次粉漿便要入蒸3分鐘左右。

4、最後一次粉漿倒入後,蒸約5分鐘,之後移出冷卻後入冰箱冷藏,冰涼後即可切塊食用,沾椰子粉食用風味更佳。

先前導入的粉漿必須完全蒸熟才能再繼續倒入,蒸出來的娘惹糕才會層次分明。

抹茶娘惹糕

娘惹糕是甜品的代表,個個色彩斑斕,現已成為東南亞的特色甜品,更是喜慶日子不可少的甜品。

沒有看《小娘惹》的也不要緊,倩倩醬已經把精華給拿來了,大家就好好的看吧。看完了就可以做了。《小娘惹》裡面的菜系實在是太絕了,倩倩醬得好好的研究一番美食了。畢竟民以食為天嘛,不能餓了自己,苦了自己。自己學會了做飯,不僅可以陶冶情操,還可以學知識。就算不去外國,不去外面的餐廳,我們也可以吃到色香味俱全的食物。在倩倩醬看來,在外面的餐廳吃飯,吃的是一種格調吧。

下一篇文章再見喲,喜歡的話,那就分享給身邊的好友或者留一個贊鼓勵一下倩倩醬吧。

相關焦點

  • 看了電視劇《小娘惹》,真被娘惹美食饞到了,尤其是娘惹糕
    小娘惹,小娘惹,相信大家都有在看新的電視劇《小娘惹吧》,除了讓人喜愛的劇情,我們也可以從這部劇中了解到獨一無二的娘惹文化,當然啦!相信我們的吃貨朋友們,最感興趣的,一定是劇中的娘惹菜,那麼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認識娘惹菜吧!
  • 吃一口娘惹的味道,回到馬來西亞
    檳城峇峇娘惹(僑生)博物館 馬來西亞旅遊局 供圖那是北京奧運前夕,獨立戲劇剛剛起勢,一位圈內朋友拉我去看一部新戲。「導演、編劇是位馬來西亞華人才子,中戲的第一位該國博士。」而這位顏永祺博士的戲,就叫做《娘惹艾美麗》。乍一聽,我以為這戲講親子矛盾和代溝。結果濃濃的南洋風情把我迷上了。這是怎樣的一群人?
  • 「迎中秋」世界各地傳統糕點系列——馬來西亞「娘惹糕」
    小的時候,她的媽媽姚秀藍便在外婆的廚房幫廚,學得一手純正的娘惹美食。1977年,秉承著家族的傳統配方,姚秀藍在淡邊開了自己的第一間咖啡店。深受外婆和媽媽的影響,2015年,鄭桂玲在吉隆坡開了自己第一家娘惹風味的餐廳。為了幫助女兒,媽媽姚秀藍也來到吉隆坡。
  • 《小娘惹》帶熱「娘惹文化」 什麼是峇峇娘惹?
    實際上,早在2008年,由謝敏洋、盧燕金共同執導的《小娘惹》首次播出後,就風靡了整個東南亞,兩年之後該劇又在中國的幾家衛視播出,成為觀眾心中的經典。新版《小娘惹》劇照。來源:電視劇《小娘惹》官方微博華麗的宅邸、豔麗的服裝、精美的衣飾、可口的菜餚……充滿南洋特色的元素穿插在全劇中,讓人久久不能忘懷。
  • 小娘惹簡直是行走的美食種草機,堪稱《舌尖上的馬來西亞》
    男性稱為Baba 「峇峇」,女性稱為Nyonya「娘惹」。最近的熱播劇小娘惹一上線就霸佔了熱搜,雖然豪門爭鬥戲已經爛大街了,可是劇中的美食卻是真真吸引人,堪稱《舌尖上的馬來西亞》在峇峇娘惹的飲食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當屬長桌宴,在大家庭中逢年過節會邀請親朋好友來家裡吃長桌宴,根據習俗,未婚的女眷是不能同席的。
  • 《小娘惹》火遍華人世界,各種娘惹美食,令你欲罷不能的煙火味道
    大家好,我是小七,前段時間火遍整個華人世界的電視劇《小娘惹》,讓很多人都不由得饞上了娘惹的美食,這裡除了美食就是令你欲罷不能的煙火味道,走吧,和小編我一起去這裡看看吧。有吸引力的旅遊目的地有兩個:別人的生活讓你神往,但是深度體驗一次就可以了,因為它畢竟是別人的,與你無關。還有一種,是生活在一群熟悉的陌生人中,那裡的煙火透著濃濃的人情味,讓人無法抗拒。馬來西亞顯然屬於後者。那是我最喜歡的煙火味,叫娘惹。這個團體怎麼樣呢?
  • 馬來西亞的「娘惹文化」及對東南亞地區的歷史影響
    余光中的《鄉愁》中有這樣一段話"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而大陸在那頭",相信在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華人同胞們對祖國也有著一抹別樣的思緒,這也許是近年來閩南地區華人"認祖歸宗"的風潮大湧。讓我們也把目光追隨到了他們的繁衍歷史上。
  • 中國版《小娘惹》熱播,對娘惹菜感興趣了解嗎?
    男性為峇峇,女性則為娘惹。在今日的馬來西亞,若一位馬來西亞華人男子娶馬來女子為妻,他自己也要皈依伊斯蘭教,取穆斯林名字,他們的子女並不是峇峇娘惹,而是混血兒,所以說峇峇娘惹可謂當時產生的特殊族群。我們目前在《小娘惹》的電視劇中看到了很多美食製作畫面,小編也請教過馬來西亞朋友其他一些菜品製作方法。娘惹菜很注重天然香料比如椰糖、香茅、薑黃、辣椒、蒜、洋蔥等手工磨製以及與辣椒、咖喱的加入。美食的原材料絕不能馬虎和應付了事,蔬菜必須是新鮮的。
  • 熱播的《小娘惹》竟是東南亞美食劇!?
    那就趕緊去看馬六甲特輯的節目吧! 娘惹菜 既然說到娘惹文化,不得不提娘惹菜。這種菜徵服了不少吃貨,在東南亞地區有很多娘惹菜館。 娘惹菜也不是每一道都能讓遊客喜歡,這椰汁芥藍就是個例子,吃不習慣也正常,畢竟每個人的口味不一樣。
  • 翻拍《小娘惹》再度走紅,娘惹文化引人矚目
    娘惹糕點用的材料有香蕉葉、椰漿、香蘭葉、糯米等,娘惹糕很美,很甜,如同美女一般令人留戀,因此有「糕如月,意綿綿,中有絲萬千。味覺甘,情似甜,柔情鋪滿卷」的說法。 月娘做的娘惹糕包括芋頭糕、木薯糕、椰汁渣渣等,最受歡迎的是蝦米糯米糕。
  • 娘惹,巴巴,你知道是什麼嗎?娘惹文化了解一下
    「娘惹」你知道是什麼?這兩個字對馬來西亞人都不會陌生,因為娘惹一詞,可以說是馬來西亞的「特產」。在早期的時候,「娘惹」就是指中國人與馬來西亞人結婚後的女性後代,男性後代則稱為巴巴。隨著時代的發展在,這一種詞在馬來西亞廣泛流傳,關於娘惹的文化也就慢慢的形成了,有娘惹服飾、娘惹菜、還有娘惹甜點等等。娘惹甜點中最有特色的就是娘惹糕。娘惹糕在東南亞一帶廣泛流傳,娘惹糕的色彩很豐富,形狀更是多種多樣,色、香、味俱全。口感鮮甜味美、入口即化,顏色鮮豔十分誘人,深受消費者的喜歡。
  • 娘惹是什麼意思?娘惹文化是什麼?
    娘惹指中國人和馬來人結婚後所生的後代,也是土生華人,在馬六甲、新加坡都比較多。馬來西亞娘惹文化裡娘惹是對女性的尊稱,現在還有娘惹嗎?娘惹是什麼意思?娘惹文化是什麼?娘惹的由來1、在明代有一批來自大陸的移民定居在馬六甲,也有一說是陪同漢麗寶公主下嫁馬六甲國王的五百童男童女繁衍的後代,他們融入了當地社會、語言及習俗受了當地文化的影響,但他們仍堅持中華傳統,信奉佛道,沒有被穆斯林化,滿清入關後,這批化外之民仍保持明人風習,馬六甲幾經西方侵入後,他們開始散居馬來半島,其中有一部分移居到新加坡
  • 《小娘惹》的拍攝地點原來在這裡,難怪娘惹文化如此的地道!
    近日由郭靖宇指導的《小娘惹》正在熱播,不知道大家看了沒有呢?提到郭靖宇,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娘道》,想當年這部劇可是打破了多臺的收視記錄,想必很多小夥伴都還記得自己曾經和家人一起追《娘道》的日子吧!
  • 娘惹菜:6種超美味的「娘惹糕」,你吃過幾種?
    在娘惹菜中,娘惹糕是有名的甜品代表,個個色彩斑斕,晶瑩剔透,現在已經成為東南亞的特色甜品,是喜慶日子不可少的甜品。娘惹糕種類、口味繁多,很多人對它都非常好奇,今天就帶你了解著名的「娘惹糕」。一、九層糕:這是最經典、也是最受歡迎的娘惹糕,通常有紅豆、椰漿、斑斕等材料組成,在某些場合中會被當作禮物贈送。二、蒸椰糖椰絲糕:顏值相當高的一款糕點,各色糕點外面裹上一層白色椰絲,既不粘手又增加了風味。PS:這款糕點椰子氣息很濃。
  • 明明是華人,為何叫娘惹?
    明明是華人,為何叫娘惹?不知道大家看沒看過新加坡電視劇《小娘惹》。劇裡以絢麗多彩的娘惹文化為背景與娘惹美食的完美烘託,講述一名心地善良的小娘惹-月娘的奮鬥史。那到底什麼是娘惹呢?600年前,明朝鄭和下西洋,將中國的移民與風俗習慣也帶到了馬來西亞,促進中華文化和當地文化的融合,形成一種新的文化,稱之為「娘惹文化」。中國人和馬來人通婚後的後代,男性成為峇峇(baba),女性則稱為娘惹。他們的聚集區主要集中在馬來西亞的馬六甲、檳城以及新加坡。
  • 《小娘惹》娘惹文化是怎樣的?現在還有娘惹嗎?
    街道兩旁都是傳統的中式建築,街上有很多古董店、紀念品店和小餐館,當地華人的一些宗鄉會館,象「福建會館」、「海南會館」等,也都設在這條街道上。整條街道顯得古色古香,充滿濃鬱的華族文化氣息。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以前答荅娘惹在馬來西亞是土著身份(Bumiputm),但由於某些政治因素而被馬來西亞政府歸類為馬來西亞華人,從此失去了土著身份。
  • 最近很火的《小娘惹》拍攝地原來在這裡,快去體驗娘惹文化吧!
    聽說最近很多人都在追這部電視劇《小娘惹》,劇中肖燕飾演的月娘被黃家人欺負,玉珠嫁給羅伯特遭受虐待,看得人又氣又哭。2018年《小娘惹》在馬來西亞正式開機,在中國和馬來西亞取景,為了完美展現娘惹風情,劇組多次到新加坡、馬來西亞考察,在攝影棚中搭建了娘惹家族生活場景。
  • 邂逅馬來西亞 暢享娘惹風味 馬來西亞娘惹美食節在蘭州開幕
    11月27日,馬來西亞娘惹美食節開幕式在蘭州凱悅酒店舉行。此次美食節為期十天,將持續至12月6日。馬來西亞美食素有「最亞洲美食」的美譽,而娘惹菜更是馬來西亞美食的特色菜系之一,融合了中國菜與馬來菜風味的娘惹菜具有甜酸、辛香、微辣等多種風味,口味濃重的同時又不失清爽。「馬來西亞娘惹美食節」是疫情發生以來,馬來西亞方面聯合中國地方政府部門舉辦的首次大型美食節活動。從某種程度上說,娘惹菜是中巴友誼最好的見證之一。
  • 菜菜大馬美食研究 娘惹糕背後隱藏的用心與堅持
    茶粿檔的一塊娘惹糕也許只要幾十仙或一塊多錢,但你知道嗎?在娘惹糕出爐之前,前期的準備功夫相當繁瑣,研磨米漿、刨椰絲、清洗香蕉葉、包裹和蒸煮等工序,前後得耗上將近一天的時間,才能把一盤糕點完好地呈現在顧客面前。70、80年代出生的孩子,食物選擇沒那麼多,每次玩累了,不是去買一碗ABC,就是跑到茶粿檔,買幾塊娘惹糕解饞。
  • 刀片收割機「小娘惹」裡讓人放不下的南洋美食
    「娘惹菜」用材講究,工藝複雜,容不得一絲偷工減料早年華人從中國南部漂洋過海到南洋一帶在那裡落地生根,和當地人結婚生子他們的後裔男性稱為峇峇(baba)暫時放下心痛對著屏幕垂涎三尺蝦/米/糯/米/卷 Rempah Udang這款是《小娘惹》劇中涉及菊香重要劇情的一道料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