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舍離的心得|每年都做斷舍離,每一年的感悟也不一樣

2021-02-08 魔法整理學院

在斷舍離的過程中,我總結有三個階段:初級階段,中級階段,高級階段。

初期階段就是扔扔扔-買買買,中級階段報復性的能不買就不買,高級階段需要的物品是顏值高且質量好的。

初級階段扔扔扔,恨不得把所有的物品都扔出去,想快一點過上極簡的生活。


然鵝…當我開始扔第一件衣服的時候,內心極度的焦慮與緊張,第一次斷舍離已失敗告終。

原來扔東西是這麼艱難啊…怎麼辦?


不能先從衣服開始,換個方式吧,從一個小抽屜開始整理吧。結果很順利地就完成了斷舍離的工作,心情好到爆。


接下來繼續去做衣服的斷舍離了,一下子扔了一半兒的衣服,我發現扔自己最在意的物品時,反而沒有那麼開心了,內心隱約還是覺得有些可惜,站的角度也是:衣服也沒有壞,扔了真可惜了。

在經歷第一階段扔扔扔的過程中,難免會有不假思索扔的物品還有用,結果又得報復性的買買買了。


中級階段:不買,能用其他工具代替就不買。

我發現有這樣想法以後,特別愛動腦子了,這個小方法推薦大家可以嘗試一下。

當然在前兩個階段需要反覆的經歷幾次之後,慢慢找到適合自己的節奏,也是非常重要的。舉個例子,北京是四季,一個季度我就做一次斷舍離,把質量不好款式不喜歡的都扔掉了。買衣服的速度也是降下來了,款式也是越來越經典,很多衣服都是可以疊穿的。


高級階段:把所有的必須用的物品全部換成顏值高且質量超好的。

像家裡的剪刀,指甲刀,刀具,菜板都換了,像家中常用的物品就可以買貴一些的,畢竟它們不常換的。

買得少,買的好且不囤貨才是王道。也是我一直所追求和嚮往的。

這三個階段吧,都得經歷一遍,你才能體會斷舍離的精髓,當然每一個人的體會和時間都是不一樣噠,有的人感悟快,有的人感悟慢一些,但到最後你們的內心都會有改變的。

總結三點:

1.買所有自己使用的物品,需要精挑細選,買自己認為質量好顏值高的,這樣不容易被淘汰。

2.不到換季的時候最好不要看打折的信息,買了你就會有買的衝動。

3.買新物品丟舊物品,也是能保證買一扔一的原則。

希望這篇小文,對姿粉們有所幫助,在斷舍離的路上沒有一勞永逸的,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很重要。

我是睿姿,一位熱愛整理家折騰家的整理師。

喜歡我寫的內容可以關注,有任何整理的問題歡迎來提問。


相關焦點

  • 《斷舍離》心得 (一)
    斬「斷」物慾「舍」棄廢物脫「離」執念山下英子  今天突發奇想,看了一下山下老師的斷舍離這本書
  • 心得體會|在日常生活中體會「斷舍離」
    記得第一次看到這句話,是在日本山下英子寫的《斷舍離》這本書上看到的。當時對書中的這句話,有如醍醐灌頂之感受。        對於一個已活過大半輩子的人來說,對於心性的提高感覺特別特別的重要。每一個普通人都有貪嗔痴慢疑,只是各自的程度不同。
  • 2019年對我影響最大的書,首選《斷舍離》
    書是我的朋友,讀書是已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2019年對我影響最大的書,首選《斷舍離》了。《斷舍離》這本書其實還是我女兒推薦給我的,因為我的念舊情節過重,最做不到的就是斷舍離。因此女兒要我讀完這部《斷舍離》後,寫個心得交給她,以示我是真的讀進去了,並真的在讀進去後有所行動。
  • 淺談孩子的「斷舍離」
    「斷」=不買、不收取不需要的東西「舍」=處理掉堆在家裡的沒用的東西。「離」=遠離物質的誘惑,放棄對物品的執著,讓自己處於寬敞舒適,自由自在的空間我們成年的人世界裡都需要「斷舍離」,而孩子又何嘗不是呢?比如可以把不玩的玩具和不穿的衣服整理好分享出去。有的人有多餘的東西,就有一定有人有缺少的東西。這對孩子的情商提高也是非常有利的。就像現在好多明星寶媽們都會把孩子不玩的玩具,和不穿的衣服整理好掛到網上低價出售或者是免費贈送給更需要他們的人一樣。前一陣子,依依突然冒出來一句:「好希望疫情快點結束」,我聽著就有點犯怵,忙問為什麼。
  • 海鳥乘風破浪,斷舍離做更好的自己
    近期乘風破浪的姐姐大火,本醬也是心心念念,看著一個個30+的姐姐們膚白貌美,唱跳俱佳,還有著年輕女孩子沒有的氣場,本醬酸了,給自己立一個小小的Flag,做更好的自己從斷舍離開始。應該有很多小姐姐知道日本的收納堪稱一絕,早期看山下英子的《斷舍離》,簡直奉為生活楷模,一直沒有去執行,因為做起來真的很難。
  • 《斷舍離》:家裡寶寶的物品太多了,需要斷舍離
    寶寶的玩具和繪本家裡扔得到處都是,有時候一腳踩下碰到個玩具就會跳起來,太疼了。最佔地方的就是嬰兒車、扭扭車、平衡車和自行車了。除了寶寶經常穿的衣服、玩的玩具、看的繪本和平衡車,其他不常用的物品都是沒有價值的雞肋。這些物品既佔地方,又沒有價值,可是我不捨得扔。
  • 斷舍離:成功的人,都在給生活做減法
    很多人總是覺得自己過得不快樂,歸根結底就是身上承載的東西太多,不光是物品還有情感,你的生命被這些東西無情的消耗著。斷舍離是一生的功課,開掛的人生,從學會「斷舍離」開始!給生活做減法我們的父母輩、祖父母輩經歷過物質極度匱乏的年代。
  • 家庭斷舍離……
    那麼,我們到底該如何做家庭整理呢?在一件物品是否丟棄的問題上,我們應不應該幹涉父母和孩子的選擇呢?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家庭斷舍離》這本書,作者是山下英子,有人說這本書是山下英子與母親三年「家庭戰爭」的經驗總結。書中以故事形式呈現出了家庭斷舍離過程中出現的各種摩擦和衝突,並把這種矛盾歸結為父母與子女人際關係間的矛盾。
  • 《斷舍離》:真正成功的人,都懂得給生活做減法
    文/素衣姑娘《斷舍離》是日本山下英子創作的家庭生活類著作,該書主要講述了日本雜物管理諮詢師山下英子推出的概念:斷=不買、不收取不需要的東西。舍=處理掉堆放在家裡沒用的東西。離=捨棄對物質的迷戀,讓自己處於寬敞舒適,自由自在的空間。
  • 斷舍離,做最純粹的自己
    養娃多年,誰家裡都會積一大堆東西,我家也不例外,孩子的衣物玩具就不說了,視線所及之處,四處都是雜物,圖書、玩具、七零八碎,小傢伙甚至會把你丟掉的瓶瓶罐罐撿回來當做自己的玩具,我總是安慰自己,這就是生活的樣子。
  • 過度追求斷舍離:都是吃飽了沒事幹撐的
    01關於斷舍離這種生活態度,說起來還有一個小幽默。去年,一位朋友跟我抱怨她家裡的東西太多,又捨不得扔掉,她是一位和丈夫分居的媽媽,靠做私房掙取生活費,經濟來源很不穩定。而她的美食群裡大多都是有錢有閒有小資生活觀念的高知們,經常在群裡聊天,她的思想多多少少會受這個群體的影響,有一段時間,群裡熱聊斷舍離,她感覺正合她想扔掉東西的心意,但是環顧了一下被塞得滿滿的家,卻沒有一樣能捨得扔掉的東西,因為每一樣東西,都是她辛苦勞動的結果
  • 「斷舍離」是反人類的:你真的理解《斷舍離》嗎?
    每個人都是一個小白和一個新的人生道路上的人,我們生來就不知道如何處理名譽、財富、物質、情感以及與自己的關係。本書中《斷舍離》的一個表述是:在我們與物質分離的過程中,我們的心靈會得到很好的放鬆和排毒。《斷舍離》:簡單生活,內心的平靜隨著書的《斷舍離》度的增加,兩人都拿起了書。不過,有趣的是,大人物只看一個總的想法:「《斷舍離》是教我們拋棄不必要的東西追求簡單的生活,讓我們內心平和。
  • 做一次 Feeds 流的斷舍離
    「斷舍離」的概念出自於日本作家山下英子[1]所著圖書《斷舍離》,意思是把那些不必需、不合適或者過時的東西通通斷絕、捨棄,以此來創建一個簡單清爽的生活環境。
  • 女人最頂級的自律:斷舍離
    猶豫不決是很多女人的通病,追憶過往又是很多女人最終的選擇,其實人生不過是在做減法,如果日子越過負擔越重,其實是一種很不明智的生活方式。日本山下英子在書籍《斷舍離》中提出斷舍離概念之後,向人們引入了極簡生活的新思潮,斷舍離是一種生活態度,要收拾的不僅僅是我們的房間,還有我們的人生。
  • 看了斷舍離,就做斷,舍,離
    《斷舍離》這本數想必很多人看過,這本書的特點是從本質上讓人理解雜亂的根源,但這種根源對相對年輕一些的人來說,理解起來不算難事,而對年齡長一些的人來說真的很難改變!我父母和我住在一起的時候,我常常不怎麼收拾屋子,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不管怎麼收拾,都時不時會和他們發生些不同的意見,起初不理解,後來明白,他們這代人真的是從貧窮和艱苦中走出來的,節約不是視為美德,而是習慣。
  • 陳數推薦《斷舍離》:想要活得更幸福,就要從這3點開始斷舍離
    現代人們被周邊的一切絆住了手腳,陳數也一樣,在最新的《斷舍離》2019版的推薦序中,陳數寫道:在人生最低谷的時候。我選擇慢下來,去獨處,去閱讀,去思考,去旅行,做物質的減法,精神的加法。其實,大多數人的煩惱都是想要的太多,需要的太少。
  • 《斷舍離》:斷舍離不僅是「摒棄」物品,更是一種精緻的生活態度
    什麼是斷舍離呢?斷舍離不僅僅只是簡單地摒棄生活中無用的物品,隨意斷開一段不需要的感覺,或者拋下貪慾。其實斷舍離是讓人學習精緻生活,學習生活減法,精神加法,丟棄不需要的累贅,提升生活和精神的追求,更是找到更好的自己。
  • 讀書筆記丨從「斷舍離」感悟人生哲理
    ,捨棄多餘的廢物,脫離對物品的迷戀」,「斷舍離」已成為一種現代生活的理念。今天,讀者徐春國給我們推薦了由山下英子所著的《斷舍離》,作為「斷舍離」理念的創始人,且看她如何闡述。一直以為,所謂斷舍離不過就是捨得扔東西嘛,直到我看了這本書。斷——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我們會在不知不覺中掉進折扣的陷阱,完全忘記了「東西是不是適合自己的品位」。
  • 老婆越會斷舍離,家庭越幸福
    一些不重要也不緊急的事情,就往後推推,而不是像以前那樣加班去做,把本該屬於孩子的時間還給他們。小路對辦公桌也重新做了整理。小路的辦公室裡有一堆放在那半年卻一直沒讀的書,每次見到他們,小路就會莫名的焦慮。
  • 《斷舍離》:從物質、思維到社交斷舍離,讓孩子學會打造精緻人生
    於是,我就教孩子們整理書桌和書包,哪些是回家做作業要用的,就裝書包裡,哪些是白天上課用,晚上不用的就放書桌裡,還有一些徹底不用的就裝在班級垃圾袋裡,當廢品賣掉。整理後孩子們的書包也輕鬆了,當然,再沒有因為地上有紙片扣我們班的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