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舍離》心得 (一)

2021-02-08 第一眼的喜歡


斬「斷」物慾

「舍」棄廢物

脫「離」執念

山下英子


  今天突發奇想,看了一下山下老師的斷舍離這本書,雖然還只看幾頁,但我發現,這本書對當代社會人的欲望和被社會所影響的物質心理有了很好的解讀。

  在未讀此本書之前,我認為的斷舍離=扔東西/清理雜物。其實不然,從序言中我了解到,斷舍離即「出」之美學。

  因為剛讀,了解的不夠深刻,用書上的文字解釋:用人體學來比喻的話,也許會更容易理解。

假如一個人長時間進食但是不排便,也就是長時間便秘,不難想像他的心情多麼糟糕。人作為生物,一定要遵守規律——攝取食物,消化後吸收營養轉化為能量,再排出廢物——新陳代謝。

新陳代謝,就是所謂的「生命機制」。

進,則出。

出,則進。

然後,再出。

這一簡單的生命機制隱藏著巨大的力量:

左右人生。


  我現在不能理解左右人生這樣宏觀的詞語,而用我簡短的話語粗淺解釋:斷舍離就是清理對自己有負面影響和讓自己感到累贅的人、事、物,克服惰性,保持良好積極的心態,保持心情的舒暢和對生活的美好願望。

  也就是書中山下老師所述:斷舍離這本書最大的目的是撼動我們根深蒂固的「物品價值觀」,鼓勵我們甩掉惰性,採取行動,促進生活和生命的新陳代謝,從而迎來煥然一新的人生。

  此讀後感僅為未進行深刻解讀的初步理解,希望能夠讓讀者有初步的理解和產生讀此書的興趣,或者能對日常生活有所幫助。


相關焦點

  • 心得體會|在日常生活中體會「斷舍離」
    記得第一次看到這句話,是在日本山下英子寫的《斷舍離》這本書上看到的。當時對書中的這句話,有如醍醐灌頂之感受。        對於一個已活過大半輩子的人來說,對於心性的提高感覺特別特別的重要。每一個普通人都有貪嗔痴慢疑,只是各自的程度不同。
  • 斷舍離的心得|每年都做斷舍離,每一年的感悟也不一樣
    在斷舍離的過程中,我總結有三個階段:初級階段,中級階段,高級階段。
  • 2019年對我影響最大的書,首選《斷舍離》
    書是我的朋友,讀書是已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2019年對我影響最大的書,首選《斷舍離》了。《斷舍離》這本書其實還是我女兒推薦給我的,因為我的念舊情節過重,最做不到的就是斷舍離。因此女兒要我讀完這部《斷舍離》後,寫個心得交給她,以示我是真的讀進去了,並真的在讀進去後有所行動。
  • 日本當紅博主公開臥室照片:「斷舍離」的人生,真的很爽?
    打開今天的分享,日本當紅博主公開臥室照片,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我們,「斷舍離」的人生,是真的很爽。如圖所示,他居住的房間面積並不是很大,但是因為沒有多餘物件的堆積,相反給人一種格外清爽的「大空間」既視感。
  • 《斷舍離》:家裡寶寶的物品太多了,需要斷舍離
    寶寶一天天長大,家裡的各種關於他的東西越來越佔地方了。寶寶的衣服塞滿了衣櫃和好幾個編織袋。這些衣服有的是我買的,有的是親戚朋友送的。寶寶的玩具和繪本家裡扔得到處都是,有時候一腳踩下碰到個玩具就會跳起來,太疼了。最佔地方的就是嬰兒車、扭扭車、平衡車和自行車了。
  • 家庭斷舍離……
    家庭斷舍離書籍簡介這是一本讓家庭關係變得自由舒適的能量書,通過實踐斷舍離,家庭能夠更加幸福。關於作者:山下英子,東京人,日本早稻田大學文學部畢業,雜物管理諮詢師,同時也是「斷舍離」概念的創始人。結果一家人因此產生了隔閡。那麼,我們到底該如何做家庭整理呢?在一件物品是否丟棄的問題上,我們應不應該幹涉父母和孩子的選擇呢?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家庭斷舍離》這本書,作者是山下英子,有人說這本書是山下英子與母親三年「家庭戰爭」的經驗總結。
  • 海鳥乘風破浪,斷舍離做更好的自己
    近期乘風破浪的姐姐大火,本醬也是心心念念,看著一個個30+的姐姐們膚白貌美,唱跳俱佳,還有著年輕女孩子沒有的氣場,本醬酸了,給自己立一個小小的Flag,做更好的自己從斷舍離開始。應該有很多小姐姐知道日本的收納堪稱一絕,早期看山下英子的《斷舍離》,簡直奉為生活楷模,一直沒有去執行,因為做起來真的很難。
  • 育兒也要斷舍離!放下這些堅持,讓育兒不再只有負面情緒
    不論是初為父母,還是育有多子的生活,都讓爸媽有不少心得。當你在育兒這條路上,遇到困擾、挫折、不安時,不妨利用「斷舍離」精神,簡化心境上的煩惱,讓你的育兒之路更順暢。什麼是「斷舍離「斷舍離」為衝道瑜伽創始人衝正弘,於1976年提出的瑜伽理念,即「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去多餘的事物;脫離對物品的執著」,斷舍離曾被選為2010年度日本的流行語。現代人將斷舍離精神,用於各層面,以懂得放棄,重新審視自己的真正需求為核心概念,以此精神調適生活態度。你,是否給自己過多的期許?
  • 新書預告丨斷舍離:一日一處&物事人心
    斷舍離:一日一處 在開啟《斷舍離:一日一處》之前 請在30秒內寫出
  • 「斷舍離」是反人類的:你真的理解《斷舍離》嗎?
    然而這真的是所謂的「斷舍離」嗎?如果你把花了很多錢買的東西扔掉,這等於扔掉「情感」嗎?有了《斷舍離》這本書火爆,很多人也紛紛效仿:「我要斷舍離!」所以我開始了我自己的家庭清潔計劃哇,真的很酷,突然舒暢。
  • 《斷舍離》:斷舍離不僅是「摒棄」物品,更是一種精緻的生活態度
    《斷舍離》:斷舍離不僅是「摒棄」物品,更是一種精緻的生活態度首次看山下英子的《斷舍離》,總是覺得雲裡霧裡,但是如果細細品讀,簡直是一本教人精緻生活的好書,把斷舍離運用到生活中,一下子就能簡單很多,也能提高生活的品質與質量
  • 《斷舍離》:從物質、思維到社交斷舍離,讓孩子學會打造精緻人生
    【一】「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正所謂「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從瑜伽的修行哲學「斷行·舍行·離行」中提煉出「斷舍離」的思維方式並用於日常生活的「整理」上,逐漸建立起任何人都能做到的「自我探查法」。斷舍離也是刺激思維新陳代謝的思路轉化法。《斷舍離》面世以來,成為累積銷量超過400萬冊的現象級暢銷書。現在,除了書籍出版,其還通過網際網路、報紙、雜誌、電視、廣播等各種媒體全力發展斷舍離事業。
  • 讀書也需「斷舍離」
    「斷舍離」最早是由日本雜物管理諮詢師山下英子提出的,簡單說,就是「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棄多餘的廢物,脫離對物品的執著」,從而追尋自己內心真正想要的生活。「斷舍離」如今不僅有漸成流行語的趨勢,而且作為一種現代生活理念開始影響著人們的生活。  「斷舍離」代表著一種極簡主義的生活態度,這種態度是否應當崇尚暫且不論,至少,關於讀書,它有著借鑑意義。
  • 斷舍離:整理與收納
    「斷舍離」本來是一種行為法則,亦是一種行為哲學,就是面對人生的各種貪念要斷然捨棄,被日本整理顧問山下英子運用到收納整理方法中,隨後日本心理學家川火田伸子親自實踐斷舍離,認識到其對精神層面的影響後,致力於該方法的普及。
  • 「斷舍離」熱潮,從興起到現在有近十年了!究竟如何「斷舍離」?
    在這十年裡,竟然有近一半的人都沒弄明白,斷舍離的真正含義!很多人都簡單地理解成斷舍離就是扔東西,圖個痛快,每隔一周就整理一次房間,丟棄一些沒用的東西,結果發現,總是反反覆覆,弄不清楚,也斷不徹底!因為斷舍離的奧義並非在此。
  • 斷舍離真的好嗎?
    年末了,又到了大家整理過往計劃未來的高頻時段,借著這個時間我們來聊聊「斷舍離」。斷舍離好不好?容小聲覺得無關好壞,認可這種生活方式的人自然覺得好,不認可的也大可不必跟風模仿。不少人對斷舍離理解有誤區,覺得這就是那些浪費的人給自己找的藉口。
  • 廣州女孩「斷舍離」成癮:247㎡的家只剩下9件家具,一貓一狗
    「斷舍離」一詞最早是日本山下英子在同名書籍中提出,一種極簡的生活方法。在快節奏的生活裡,人們可待的空間越來越狹窄,壓力卻越來越大。家裡塞滿了太多不需要的東西,讓人壓抑。所以,現在的人急需要「斷舍離」,過減法的生活。一個人可以簡單到什麼地步呢?
  • 能量學與「斷舍離」
    時下非常流行的關於生活歸納的理論"斷舍離」,正是把能量學應用在生活細節中,達到「優化生活」的經典體現。「斷舍離」,最初來自於日本作家山下英子的著作<<斷舍離>>。斷舍離的主要思想建議人們要定期清理家裡擺放的雜亂物品,斷舍掉對低使用率物品的牽絆,合理騰出空間,打造新的居住環境,讓個人生活更有品質,擁有健康的生活心態。
  • 再論【斷舍離】 – 為什麼斷舍離是由日本人率先提出,並在日本風行
    「 斷舍離是在2000年由日本人山下英子率先提出,在此後的七八年時間裡通過她本人的踐行和宣傳,風靡日本除了山下英子的大力宣傳,更重要的是日本經濟迅猛發展引發大量物品過剩,促使垃圾處理等環保制度的發展完善,從而加快了人們對斷舍離思想的接受並付諸行動。
  • 眾多名人力推的《斷舍離》:想要活得更幸福,從這3點開始斷舍離
    眾多名人力推的《斷舍離》:想要活得更幸福,從這3點開始斷舍離2013年,陳數遇到了斷舍離這本書的中文版。並且,因為深受書中理念的影響,她親自拜訪過作家山下英子。曾經,陳數在短短14個月中拍了4部戲。那時,所有人都在為她高產獲得的名望賀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