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病進醫院看病的朋友
有沒有遇到這種情況
不明原因就生病了
到醫院各種檢查都沒問題
醫生也斟酌了半天
也不懂是啥病
可把自己、家人及醫生都急壞了!
近日
欽州一名14歲中學生就遇到了這樣一件事
跟著小康一起來看看!
近日,欽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二區主任賴國勇、副主任醫師陳韻宇的介入團隊與該院超聲科協作,獨立完成了一例卵圓孔未閉封堵術,成功地為一名反覆暈厥的14歲中學生驅除了困擾多年的病魔。
手術中
14歲的患者小賴(化名)本是一位朝氣篷勃的中學生,不過他時常因為出現不明原因的暈倒而煩惱,雖然很快能自行清醒,但反覆暈厥對生活及學習造成了影響。其父母心急如焚,曾到多家醫院就診,甚至求助一些封建迷信活動,但仍不能驅走病魔。
近期,小賴父母帶他到欽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一區就診,經一系列頭顱磁共振、腦電圖、動態心電圖等檢查均未見異常。該院神經內科醫生想到了一種容易被忽略的疾病—卵圓孔未閉,於是立即聯繫醫院超聲科主任林建軍、主治醫師王齊國團隊,為患者進行超聲心動圖右心聲學造影(發泡試驗),將激活的鹽水注射入靜脈,果然發現患者右心房與左心房間隱藏著一直徑約2毫米的孔洞,並出現右向左分流,醫學上稱為「卵圓孔未閉」。
醫生正在給患者實施手術
卵圓孔未閉:
人體在胎兒時期,卵圓孔就出現在左右心房的隔膜上,一般在胎兒出生前卵圓孔會閉合,把左右心房的血液阻隔開來,但有些人的卵圓孔在出生之後一直未閉合,就在心臟上形成了一個「黑洞」。此「黑洞」雖僅米粒大小,有時卻會「興妖作崇」。一般情況下左心系統壓力高於右心系統,卵圓孔未閉不會引起右向左分流,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例如在用力排便、憋尿、咳嗽、深呼吸、潛水等情況時,右心壓力增高,靜脈系統的微血栓、空氣栓子、脂肪栓子等可以通過未閉的卵圓孔造成右向左分流引起反常栓塞,引發腦栓塞,從而出現暈厥、偏癱、偏頭痛等症狀。
經陳韻宇會診及耐心細緻地解釋,小賴的父母摒棄了封建迷信,選擇了創傷較小的介入封堵治療。手術在局部麻醉下進行,全程患者均清醒,醫生在患者大腿跟部的股靜脈穿刺置入鞘管,在先進的西門子數字減影血管造影X線機的輔助下找到此米粒大小的「黑洞」,並釋放了封堵器進行封堵,術後即刻行超聲心動圖右心聲學造影提示未見右向左分流,封堵效果較好,手術時間不超過30分鐘,術後第二天即可下床自由活動。
手術後留下的小口
據陳韻宇介紹,成年人卵圓孔未閉的發生率為25%—34%,長期以來認為它分流較小,不會造成不良後果,但近年越來越多研究表明,它與偏頭痛、腦栓塞、缺血性腦卒中等疾病有著密切關係。通常檢查卵圓孔未閉的常用方法有經胸超聲及經食道超聲,經胸超聲簡單無創,但檢出率低,配合聲學造影(發泡試驗),有經驗的超聲醫生可使檢出率達到80%以上。因此對不明原因暈厥、青年腦中風患者或有先兆性偏頭痛患者,需注意行卵圓孔未閉的發泡試驗檢查,以減少誤診率,使治療更有針對性,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小康提醒
當身體出現異常
一定要引起重視
到正規醫院進行檢查
切勿相信封建迷信,耽誤治療
文、圖/源自欽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陳韻宇
審改整理:「健康欽州」編輯組
(健康欽州出品,轉載請註明)
往
期
文
章
推
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