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桂林醫學院附屬醫院收治了一名18歲青年患者,引發病情的誘因十分常見,值得所有人警惕。
近日,桂醫附院心血管內科二病區主任李金軼帶領的電生理團隊為一名18歲的青年男性患者成功實施了血管迷走性暈厥導管射頻消融術。該手術為桂北地區首例,且李金軼是目前廣西唯一開展此類手術的醫生。患者因
反覆不明原因的暈厥到桂醫附院門診就診。經過詳細的輔助檢查排除了神經源性暈厥、心源性暈厥、體位性低血壓和低血糖等相關疾病後,臨床診斷考慮為
血管迷走神經性暈厥。
網絡配圖
血管迷走神經性暈厥是由於突然的迷走神經活性增強引起心率顯著減慢和(或)突然的交感活性降低引起血管擴張,是暈厥最常見的原因,佔暈厥病例的58%-74%,常見的誘因包括
情緒緊張、疲勞、站立過久、飢餓以及
長時間停留在擁擠、悶熱的環境中等。
經過術前詳細的病情分析和醫患溝通後,李金軼帶領的電生理團隊為該患者成功實施了Carto三維標測系統指導下心房迷走神經叢導管消融治療。
該手術採用高頻電刺激聯合電-解剖標測的方法,明確病灶後對相關的心房迷走神經節進行了導管射頻消融治療。
目前患者康復良好,且已於術後第3天順利出院。
據悉,目前國內開展此項技術的醫院屈指可數,該手術為桂北地區首例,而且李金軼團隊是目前廣西唯一開展此類手術的團隊,2年前李金軼曾在南寧為1例65歲和1例16歲的患者成功實施此類手術,目前隨訪效果良好。
血管迷走神經性暈厥為良性暈厥,
儘管預後良好,但許多患者暈厥反覆發生,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給患者及其家屬帶來精神上的負擔,甚至導致外傷等意外事故發生。
網絡配圖
目前對血管迷走神經性暈厥沒有很好的治療方法。心房迷走神經叢消融是近年來開展的新技術,有望給頻繁發作、症狀嚴重的患者帶來新的希望。
上面提到的誘因相信不少人經歷過,板路哥提醒大家,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作息,定時體檢,如有不適及時就診,別讓小病養成大病。被提醒到的點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