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戰第6天,美國心理學家,深刻分析了希特勒和德國人所患的病

2020-08-04 室說新史

1939年6月1日,德國軍艦炮轟但澤自由市波蘭基地,第二次世界大戰,就此打響。

6天後,紐約時報發布文章稱——

《「有報告稱」希特勒精神失常》。

拋出此說法的是聖地牙哥州立學院的哈裡·施泰因梅茨教授。

在一場研討會上,他對一群社會心理學家做報導,說有個最近從德國回來的頂級研究型醫生,給了他一份報告——他補充到,你們也可以說這是誹謗——希特勒患有偏執型躁鬱症。

寫到此處,很多朋友可能跟我一樣,都想起了那個已經被玩壞的元首在地堡裡的片段——他那樣子,不是躁鬱症是什麼?

開戰第6天,美國心理學家,深刻分析了希特勒和德國人所患的病

(希特勒 劇照)

扮演希特勒的布魯諾·甘茨——他在2019年去世——為此還專門到瑞士一家醫院,研究了帕金森病人。

儘管這個病跟哈裡醫生所說的偏執型躁鬱病並非等同,但無疑說明,就算幾十年後,甘茨亦相信,當時的希特勒,就是病態。

在哈裡醫生的描述裡,這種病的症狀主要是——

這是一種幾乎不可治癒的精神疾病,會使患者產生交錯性突發抑鬱或者喜悅,並伴有受迫害的妄想。

但顯然,如果只是希特勒一個人病了,哪怕病入膏肓,也不可能給世界製造那麼多的苦難,真正有病的,是那個時代的德國人。

哈裡醫生分析,德國人所患的,則是民族偏執狂。

這種病,是所有民族都可能感染的。

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族群,卻有不同的表現。

1890年代,這種病在甲午戰爭的日本人身上。

黃鐘先生《帝國崛起病》裡,引述明治時代外交官陸奧宗光的話——

全國民眾……只知進攻,其餘的都聽不進去了。此時如有深謀遠慮之人,提出穩健中庸的主張,就被目為毫無愛國心,膽小卑怯之徒,將為社會所不齒,勢不能不忍氣吞聲,閉門蜇居。

1930年代,德國人就是這種病的典型患者。

哈裡說,這種病存在於集體思考和行動中,長期處於非比尋常的壓力下時,尤其容易罹患。

開戰第6天,美國心理學家,深刻分析了希特勒和德國人所患的病

(狂熱分子)

這種壓力可能會導致人們通過妄想,「合理化」或製造藉口或啟動「心理防禦機制」來尋求庇護。「心理防禦機制」是一種用來抵抗預想麻煩的精神傾向。

他還說,這種感染因素,會導致偏執狂在人群中大肆蔓延,使整個社會日益依賴個別患者。

最後,他說,偏執狂的特徵包括,宏偉的幻想,瘋狂的被害妄想和懷舊型假想。後者是一種慢性的病理過程,患者好猜疑,愛幻想且防範心很強。

看完他的分析,我們細想一下,德國人是否如此呢?

其實一切的一切,都要歸根於瘋狂的被害妄想之下的宏偉幻想。

此話怎課?

被害妄想,是針對《凡爾賽和約》的。

作為一戰的挑動者,德國割地賠款,物價飛漲,民不聊生。他們覺得,歐洲其它國家就是想德國滅亡。

這是否事實呢?

如果真有此想,他們乾脆像當年普魯士俄羅斯奧匈帝國瓜分波蘭一樣,不就行了?

開戰第6天,美國心理學家,深刻分析了希特勒和德國人所患的病

(1939年看守猶太人的德軍)

當然,其他國家沒有這種想法,不代表德國人就相信,所以,他們又生出了宏偉的夢想。

那就是重現德意志帝國的輝煌。

為了達成這個目的,他們不惜發動了對外戰爭。


看到這裡,朋友們覺得哈裡分析得是不是有些道理呢?

相關焦點

  • 二戰初,假如日本沒有襲擊珍珠港,美國還會和德國開戰嗎?
    日本人不得不攻擊珍珠港。在日本入侵中國之後,美國及其盟國停止向日本運輸石油,他們迫切需要提供另一種供應。這樣做的合乎邏輯的目標是印度尼西亞的油田,但是沒有合理的航運路線可以把石油運回日本,而不經過當時屬於美國所有的菲律賓的空襲範圍。這意味著菲律賓必須被佔領,這意味著與美國開戰。為了實現這一點,當時掌管日本政府的陸軍,必須得到海軍的合作。
  • 今天的德國人是怎麼看待希特勒的?
    希特勒十分富有演講才能,並且他的話語極具感染力和鼓動能力,他表示將要復興德國,讓每個德國家庭的餐桌上都有牛奶和麵包。得益於希特勒自身非凡的人格魅力,他一步步地將一個名為「德國工人黨」的小黨派發展成「民族社會主義德國工人黨」(德語音譯為「納粹黨」),並一舉成為德國國家元首。在他執政後,更是史無前例的將德國變成一個超級的中央集權制國家。
  • 現在德國人對希特勒的評價如何?
    如果希特勒選擇做一個改革家,而不是一個戰爭狂人,說不定他會是一個可以和拿破崙齊名的人。德國納粹一黨自德國投降之後,納粹勢力完全被清洗,許多忠實的納粹黨信徒被處決或者投入監獄。如今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過去七十多年,經歷過二戰德國的人不死的話已經差不多就快百歲了,納粹的教育以及思想宣傳都已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新民主思想。德國年輕一代的所接受教科書,都把希特勒描述成一個獨裁者,侵略者,種族主義者,而對他在執政之初的一些經濟措施都輕描淡寫,有意無意的淡化希特勒的積極舉措,更多是把他描繪成一個把德意志民族帶向毀滅的惡魔。
  • 二戰時期,希特勒對中國和日本有何不同?
    這個張姓(按原文的德語發音CHEUNG諧譯,在英語中也可譯為「程」)家庭曾無償的一次提供給他500奧地利帝國先令作為他的學費和生活費用,還常常邀請他到家裡吃飯留宿。當知道希特勒有很好的繪畫天分時,這個善良的中國家庭還主動幫他聯繫了聞名的維也納大學,希望能資助他進入大學學習。他們的幫助是無私的,是讓人無法忘懷的。希特勒曾在談起自己往事的時候感嘆道。
  • 西方陰謀論:希特勒是猶太人嗎?希特勒和羅斯柴爾德家族有聯繫?
    哈勒特在書中作出了驚人的分析和揭秘,他寫道:「希特勒的祖父實際上是內森·梅耶·羅斯柴爾德(Nathan Meyer Rothschild)。而希特勒的祖母,瑪麗亞·西科格魯伯(Maria Schickelgruber)是一個在羅斯柴爾德在維也納豪宅裡的女傭。在一次名為所謂的「恐懼中」的撒旦儀式中,她被強姦而懷孕,後來生下了希特勒的父親阿洛伊斯(Alois)。
  • 二戰德國為什麼要大量刺探日本的戰爭情報,施倫堡的報告說明一切
    同時,施倫堡又和日本情報機構取得聯繫,從中認定蘇聯在東線和西線的戰略態勢。施倫堡運用這些重要而又具體的情報資料,對蘇聯整個戰略態勢作出了判斷,並迅速整理出一份報告,急如星火地趕回柏林,面呈希特勒、希姆萊面對如此驚人的情報,希特勒和希姆萊喜出望外,從此,對施倫堡更加垂青。
  • 希特勒是如何看待日本人的?看完這些後,對希特勒又有新的認識
    提到德國還有第二次世界大戰,就不得不說一位重要的風雲人物,這個人就是希特勒。希特勒是一位優秀的領導者,很多人都會為德國的失敗而感到意外,但是看看他的兩位盟友,或許應該就能明白他們為什麼失敗了。有這兩位豬隊友和德國在一起,希特勒有再大的能力也無力回天了。其中一位就是日本了,那麼,希特勒是如何看待日本人的?
  • 希特勒是日耳曼人嗎?
    眾所周知,德國是以日耳曼人為主的,一些人也會稱他們為德意志人。日耳曼的詞義要比德意志大很多,歷史上日耳曼人由多個部族而成的。德意志人原本指日耳曼尼亞行省內的各個部族,詞義分析可以看下日耳曼人的基因是什麼?希特勒的雅利安人又是怎麼回事?,而至於雅利安人,是一個虛無縹緲的名詞,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他們的成分只會更雜。
  • 二戰前,希特勒德國的對外政策
    1934年,德國生產炸藥、輪船和飛行器,這些行為均是《凡爾賽條約》所禁止的,但軍隊卻予以支持。1935年3月,希特勒向世界宣告,德國已經擁有了一支空軍,並公布了總體的軍備狀況和徵兵制。同時,希特勒和一些國家單獨達成了協議,想要以此代替集體協議。他退出了日內瓦裁軍會議,並於1933年10月讓德國退出國際聯盟。
  • 蔣介石何曾策動德國軍隊推翻希特勒?
    當希特勒決定要發動侵略戰爭時,才有將軍有重啟歐戰的疑慮,可能導致德國的敗亡,重蹈上次大戰的覆轍,遂試圖阻止希特勒。就在希特勒決定攻打捷克斯洛伐克之前,至少有三位掌握兵權的指揮官同意參與逮捕希特勒的行動,以免因捷克與英法開戰,其中包括衛戍首都柏林及其鄰近地區的司令員維茨勒本(Erwin von Witzleben)將軍。
  • 希特勒唯一賜死的德國元帥,死前說了一句話,充滿對希特勒的感謝
    二戰爆發以後,1938年隆美爾已經成為德國的少將,並且在二戰爆發以後任元首大本營司令。由於盟國義大利在北非頻頻遭到英國的牽扯。1940年2月隆美爾被任命德軍第7裝甲師師長,希特勒終於爆發了蓄謀已久的侵略戰爭,在西線戰場,德國採用了閃電戰術,十幾天的時間就越過了荷蘭、比利時、盧森堡,隨後侵入法國。使該師贏得了「魔鬼之師」的稱號。
  • 希特勒是德國納粹頭子,可是德國人真的記恨他嗎?
    希特勒,世界近代史上不可迴避的一個人物,有人說他是千古罪人,也有人說他推動歷史發展。或許對於我們來說,希特勒還很遙遠,可對於德國人,他們既享受過希特勒帶來的麵包,也飽嘗了他種下的惡果,恨還是不恨?這是一個問題。
  • 「瘋狂」希特勒:讓德國崛起花了三年,而跌入「地獄」則用了四年
    阿道夫·希特勒,出生於奧地利布勞瑙,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動者,他也是世界公認的「戰爭狂魔」,推行種族屠殺的歷史罪人。1914年8月一戰爆發時,作為一名狂熱的戰爭分子,出身奧地利的希特勒,卻志願參加了德國巴伐利亞預備步兵團第16團。
  • 德國演員扮希特勒行走街頭受追捧 引發擔憂(圖)
    (網頁截圖)國際在線專稿:據英國《每日郵報》10月9日報導,近日,參與拍攝希特勒相關電影的演員奧利佛·馬薩奇(Oliver Masucci)扮成希特勒的樣子在德國街頭行走,結果竟然受到了眾人的圍觀與追捧,許多人和他自拍,甚至和他擁抱。還有人向他吐露心聲稱:「請把集中營帶回德國吧!」這一切都令他大為吃驚。
  •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和美國「掰手腕」到底誰會贏?
    雙方各自以德國以及美國為首,兩國之間都有著深厚的實力,但是雙方卻沒有真正的」掰過手腕「,那麼有人就會猜測,如果二戰時候美國和德國進行單挑,到底誰會贏。現在的人如果來回答這個問題,肯定會說是美國。因為美國作為戰勝國在二戰中爆發出來的潛力和向世人展示的國力讓人震撼。僅憑藉美國一國的工業產能就能與整個軸心聯盟相媲美。
  • 名人童年老照片:希特勒、墨索裡尼、裕仁、賓拉登、薩達姆、英拉
    裕仁,別稱:昭和天皇;1901年4月29日-1989年1月7日),日本第124代天皇,是日本最長壽以及在位時期最長的天皇。在位期間經歷第二次世界大戰,1945年8月發布「終戰詔書」,代表日本帝國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因美國的幹涉,戰後免除了審判,天皇製得到保留。
  • 解密希特勒:有男性生理缺陷,痴迷母親和奇怪的性癖好,人格扭曲
    阿道夫·希特勒 ,奧地利人,奉行種族主義的暴君,他應該為數以百萬的生命而負責——但是明顯的,他的性格中,有一些非同尋常的怪癖和扭曲。一躍成為德國的統治者,他挑起了世界上迄今為止最致命的衝突,同時,他扭曲的種族信念也讓上百萬的人失去生命。
  • 美國登月由他一手策劃,擁有德國納粹身份,曾得到希特勒幕後資助
    1969年7月22日,尼爾·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和巴斯·奧爾德林(Buzz Aldrin)終結了長度十數年的太空競賽,成功登陸月球表面並將美國國旗插上月球。在時任總統約翰·甘迺迪(John F. Kennedy)承諾將一名美國人送上月球之後僅僅八年,這一令人難以置信的時刻收穫了全世界數百萬人的注視。科學家和太空人走在一起,完成了科學領域最偉大的成就之一。
  • 德國警方打入藝術品黑市 「希特勒珍寶」重生
    1942年,在位於柏林東北大約70公裡的小城弗裡岑,一座巨大的雕塑工作室在德國納粹頭子阿道夫·希特勒授意下建成,數十名雕塑家和勞工開始為希特勒夢想打造的「世界之都」生產雕像、浮雕等裝飾品。這座工作室以最受希特勒青睞的雕塑家阿爾諾·布雷克爾的名字命名,存放著不少希特勒珍愛的巨型雕塑作品。
  • 希特勒為何不打中國,前兩個理由十分符合實際,第四個讓人恍然
    他有著種族滅絕的妄想,也正是這種妄想,也導致了後來德國走上了不歸路,正如德國他所犯下的戰爭罪是無法抹去,,德國當時所面臨的難題,也成為了他們不得不發動戰爭的理由。 希特勒打響二戰的開始,就是德國利用閃電戰,把奧地利和波蘭,徹底的侵佔,這兩個國家被德國打的,毫無還手之力,只能被迫的接受了投降,隨後這兩個國家也成為德國的勢力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