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小學的洪姓班主任被投訴。學生座位按照成績好壞,分好生區、差生區、甚至還有同學被要求乾脆到隔壁班,沒桌椅的地方上課,孩子得趴在地上外,還得忍受老師情緒性的謾罵。
洪老師於課堂上會點名學生回答問題,倘學生不能在3秒內回答,必須罰站至答出下一個問題為止,若持續無法答出答案,會被罰站整節課,甚至繼續被罰站到下一節課或放學。
此外,洪師功課很多且功課的評量及訂正標準不一,有些學生訂正多次仍未通過,被處罰完成前不能下課。
不能下課時,要上廁所也要經過同意,導致有學生一整天都未如廁,更曾因放學後未告知家長把學生留下訂正,讓家長或安親班接不到學生。
另經常會在班上情緒失控的大罵學生,用「笨」、「要帶腦袋上學」羞辱功課不好的同學,並對全班說只願意幫某些同學上課,其他人自己看著辦。
體罰零容忍,不可否認的是教育現場仍存在著不少像洪姓老師這樣的老師,這樣的老師在很多校長跟家長的眼裡,往往是所謂的「認真的老師」。
認真的老師的定義每個人解讀不同,以我個人的解讀,應該是發自內心的關心班上的每一個學生,不管學生犯了什麼錯,都不能以言語或體罰等各種手段作為矯正其偏差行為的工具,更不能依成績對學生進行分類,標籤化學生,和學生要保持亦師亦友的良好關係,協助學生找到他們的天賦,適性揚才。
但是我知道,很多家長的心目中,只要能夠有效提升孩子成績,就是好老師,就是認真的老師。
有一種冷叫做媽媽覺得冷,有一種老師叫做,我覺得他是個「認真的老師」,事實上,要提升學生成績,要讓學生常規上軌道,有很多方法可以用,我知道辱罵跟體罰是最直接最快速的方法,但同時也是最愚蠢的辦法。
這樣的班級,師生關係不可能會好,被這樣子對待的學生,心中會充滿了仇恨,校長不處理,這樣的老師永遠不會消失,家長默不作聲,受苦的是自己的孩子。
我想跟教育界這些所謂的「認真的老師」溝通一個觀念,每個學生的天賦不盡相同,他可能很笨,但是心地很善良,他可能很調皮,是不是因為運動能力很強,精力無從發洩,孔子不是說了要因材施教嗎?
將班上的每一個學生當作是自己的小孩,視如己出,我想親師生之間的很多衝突,自然就可以避免了。
家長們,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