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一位老師的求助:如何管教6、7歲的孩子,家長一定要看

2021-01-09 婷媽alan

文/婷媽

逛論壇,看到一個求助貼,內容如下:

發貼的看起來應該是一位女老師,她覺得現在管教孩子太心累了。調皮的孩子太多,和他們好好說話他們不聽,非得要去兇他們有會有所收斂。

這種孩子會不斷試探你的底線,只要你稍微放鬆一點,他就開始違反紀律,上課嘰嘰喳喳、交頭接耳,上課隨便下位置,走來走去。

這位老師應該是一個比較溫柔的老師,不想老是板著個臉,老是兇他們。

可是這樣又不行,二年級有個班紀律超級差,班上有十幾個特別調皮的孩子,班裡的紀律就好像打地鼠一樣,這幾個紀律按著了,那幾個又跳出來違反紀律了。別的班的孩子看見老師發火了(不管是不是對自己發火),就會自動坐端正,這個班的孩子就算看見老師對別的同學發火了,他照樣做他的事情,照樣交頭接耳,壓根不怕。

還有些調皮孩子,他明明知道自己做錯了,違反紀律了,還拒絕接受懲罰(處罰之前有次警告的機會),老師強制懲罰了,他就發脾氣。個個比小皇帝還小皇帝。

老師問:大家知道什麼好招嗎?

看得出來,這是一位負責任的好老師,否則,她才不花這麼多心思呢。

貼子下面有幾個更貼的家長,他們的留言,各不相同。

有一個家長說:

這些孩子一看就是家長在家裡寵溺著,疏於管教。

他建議老師有必要跟家長反饋一下情況,同時溝通一下,家長能同意的你能採取的管教方式。比如,發現不聽講,罰站5分鐘(還提醒老師一定不要使用可能會身體造成損傷的方式);再不成,叫家長來學校陪讀。如果孩子發脾氣,那就加罰一次。

這位家長的意見是不能慣著,要讓孩子有敬畏心。

有家長說:

如果樓主看過兒童心理學,就應該知道,讓六七歲的孩子能安靜半節課,基本是不可能的。勸老師不必生氣,教學的事情睜隻眼,閉隻眼,盡人事,聽天命。

有家長說:

多請教有經驗的老師,有很多專業的師資培訓課,相互交流經驗,要哄也要壓。帶點小零食小玩具,多搞些評比、加分、小紅花啥的,對於特別調皮的留堂,與家長溝通。要常與班主任交流方式方法。

大家覺得這樣的方法有效嗎?

有家長說:

這個年紀不遵守紀律的孩子不少,老師得恩威並重,既要壓嚴厲也要鼓勵。我在家就是這樣對我兒子,現在家裡基本上只有我管得住他。培訓班老師說他不聽話,可是幼兒園老師卻說他挺好。所以跟大人也有關係。

這位家長的意識比較超前,知道孩子的教育跟家長也是有關係的。

有家長說:

老師還是要嚴厲一些,現在的孩子也會欺軟怕硬。我們班班主任的課,課堂紀律很好,副科老師的課,說話的說話,下位的下位,亂糟糟一片。

現在的孩子也這麼勢利,欺軟怕硬嗎?

有家長說:

我家孩子同年級有六個班,從這六個班的情況來看,有的班主任經常很嚴厲,但效果並不好,最多只能保證班主任在場的時候比較安靜,而班主任一走,輪到副科老師上課或是家長義工在場的時候,學生們立刻又鬧翻了天。

而紀律最好的一個班,幾乎從沒見過班主任大聲呵斥過,她訓話時都是輕言細語,必須保持安靜才能聽得清她說什麼。這個班的紀律是有口皆碑的好,不僅班主任在場的時候紀律好,就連班主任不在的時候紀律也仍然好,所以很多活動學校都交給他們班。這個班的成績也好,不是年級第一就是年級第二。

三年級升四年級的時候,這個班是全年級唯一一個全體家長聯名寫信請求班主任繼續教他們的班級。我覺得這個老師才是真正有辦法的那種老師。

好老師可遇不可求啊,大家覺得呢?

有家長說:

我家孩子一年級的時候,數學老師曾經給每個家長發了一篇文章,請家長們在家不要大聲斥罵孩子。有什麼話,請對孩子輕聲說。

她說,在家裡經常被家長大聲斥罵的孩子,會對這種罵聲逐漸免疫,在學校令老師更加不好管教。

這叫免疫嗎?

問題來了:孩子在學校不服老師管教,大家覺得老師要更嚴格嗎?要不要跟家長溝通?家長有沒有責任呢?

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圖片來源於網絡)

婷媽alan,10歲女寶媽,親子講師,多平臺原創作者。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你的點讚、留言與轉發,是對我最大的鼓勵。如果有育兒或教育問題可以與我交流,讓我們一起成長為更好的父母。

相關焦點

  • 母親束手無策,如何管教孩子,家庭教育的三條建議
    這些全部都來自同一位母親的求助,相信每個看到這些留言的人,都能感受到這位母親是多麼無助,但同時也能看到錯誤教育之後所帶來的後果。這就是大多父母的想法,就像這位母親一樣,她的孩子已經10歲了,愛發脾氣、專注力不夠、罵人等等。這些問題的形成並不是在一夜之間,一晚上孩子就變成問題兒童了,小時候沒有及時管教,不用長大家長就已經管不了。
  • 3-12歲家長必看:如何有效管教你的孩子
    看來,兒童教育可謂是社會教育的重中之重,那麼,在熊孩子們形成習慣和塑造性格的3-12歲,作為父母親,該如何實行有效的管教呢?這本書先客觀分析孩子淘氣背後的原因,讓父母體諒和寬容孩子的淘氣,緊接著就給出了有效管教的7大法則,告訴家長在孩子教育中一定要遵守的有效原則
  • 老師總批評孩子,我能不能逃避?一位家長的心聲
    作為教育的重要兩端,家長和老師的關係,其實是很少有人討論的。在網上看到一位家長的求助:明天孩子老師來家訪,不知道如何用委婉的方式表達,希望老師不要總是發微信抱怨孩子不好,不要總是批評我的孩子。其實沒有人做錯,家長、老師都有自己的苦衷,但就是各自的難點交織在一起,產生了不可調和的衝突。而網友們提出了很多建議,都不讓她感到滿意;關鍵點在於,沒有正常的交流,任何手段都是於事無補。我們很多家長其實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對於老師的回覆只有「好」、「謝謝老師」、「抱歉老師」,而不是真正地和老師討論如何解決問題。
  • 一定要讓自己孩子敬畏學校,敬畏老師(每一位家長都應該看看)
    每一位教師都肩負著神聖而光榮的使命。學校裡面有很多這樣的教育者,有時候家長心灰意冷都放棄了自己的孩子,可老師還在堅持,不拋棄不放棄!不厭其煩的給家長打電話,相互溝通合作,讓孩子走向正道!對於學生來講,學校必須是他們敬畏的地方,老師必須是他們敬畏的人。親其師,信其道。嚴師方能出高徒!在孩子成長的過程,家長參與的時間有多少呢?都應該在心裡計算一下。我知道每一位父母都有自己的工作,為了家庭在拼搏勞累!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他們待的最久的是學校,陪伴他們最長的是老師!孩子入學的時候,家長帶著孩子親手交給老師,心存感激說:孩子交給你了,好好替我們管教管教,我們不在家,工作忙等等。
  • 公共場所怎管教「熊孩子」?家長孩子定位要準
    1、餐廳一角設免費遊戲區  某知名餐廳優秀領班汪飛告訴記者:「有一次,有個三歲左右的孩子老是好奇地跑到鄰桌一對情侶那裡盯著人家桌上的菜看,一開始看了幾次就回來了,他的父母並未制止孩子,後來孩子覺得好玩兒,又過去看,還伸手去摸桌牌和牙籤盒。情侶已面露不快,幸虧服務員走上去柔聲相勸、牽走了孩子,拿出餐廳準備好的彩筆和彩紙,安撫孩子回到自己位子畫畫。
  • 0到6歲的孩子,為啥一定要有一位這樣的「好老師」?
    她在每次的教學會上都強調:我們要做最專業的蒙特梭利教育,做教育最重要的是人,所以我們一定要用最有愛的,受過專業訓練的老師陪伴孩子的成長! 知易行難,AMI的培訓是需要耗費3年的時間學習,再通過嚴格的考核機制後才能完成的體系化培訓,國內真正持AMI主教證書的教師不足1000人。
  • 家長如何管教青春期的孩子,還不會讓孩子嫌煩?
    家長如何管教青春期的孩子,還不會讓孩子嫌煩?02 孩子犯錯時,3招教你如何管教那麼,當孩子真的犯錯時,除了大吼大叫,應該如何管教?記住:一定要理性分析。即使孩子吃了虧,也能變成你教育的契機,任何事都有兩面性,你要引導孩子往正面的方向思考。
  • 陪孩子走過3~6歲——如何正面管教你的3~6歲孩子(1)
    3~6歲的孩子,可愛迷人、精力充沛;3~6歲的孩子,經常被貼上各種「不良行為」的標籤。3~6歲這幾年,是孩子們最美妙、最興奮的幾年,同時,也是大人們最驚喜、最頭痛的幾年。作為父母,只有理解孩子的年齡特點,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成長。
  • 【幼兒園家長】如何用愛管教孩子
    陳豔老師:相比於考試得了100分,其實孩子在竭盡全力卻沒有及格的時候,更需要家長的愛。
  • 5-7歲孩子喜歡打媽媽,這樣管教有效果
    記得明星「晴格格」王豔帶兒子球球參加電視節目時,7歲的球球不僅說出在家經常打媽媽的話,並且在節目中因為發生矛盾也對媽媽動手。網友紛紛批評球球缺乏管教,對媽媽太沒有禮貌。但孩子99%的問題都是家長的問題。我在這件事情上也一定出了問題。
  • 《3~6歲孩子的正面管教》:如何解決孩子看電視玩手機的問題?
    今天看新聞刷到一個「宇宙最強舅舅」。重慶一位舅舅邀請8個放暑假的外甥和外甥女們到他家來過暑假,說是人多熱鬧,可以增強感情。本來確實是一件比較溫馨、溫情的事情。可是視頻裡的鏡頭一轉,卻看到這些外甥們東倒西歪在床上,每人抱著一個手機,頭也不抬的玩著手機。
  • 「7歲8歲狗都嫌」,卻是孩子自我意識發展的關鍵時期,家長要注意...
    (上一篇為9歲孩子的成長路線,請點擊《三年級是第一道成績分水嶺?做好這些,娃不掉隊!》。】 隨著孩子的不斷成長,家長們就會發現,娃兒在某一個年齡段的時候就會特別叛逆、不服從管教,經常把父母氣的發飆吐血。
  • 如何幫助孩子度過入園焦慮期,這6句話家長一定要說
    導讀:如何幫助孩子度過入園焦慮期,這6句話家長一定要說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如何幫助孩子度過入園焦慮期,這6句話家長一定要說!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向家長求助,這幾種做法,家長一定要學會
    然而有些問題是孩子不能獨立解決的,比如孩子被成年人欺負,被成年人性騷擾等,當孩子向家長控訴這類事件時,家長一定不能坐視不理,一定要替孩子「報仇」,我國法律都為了未成年人推出了未成年人保護法,家長們怎麼能容忍自己的孩子成為受害者呢。同時如果家長總是不去理會孩子的求助,孩子將會覺得家長對自己不在乎,甚至會缺乏安全感。
  • 孩子不服管教讓家長頭疼,利用好「正面管教」,孩子乖巧又懂事
    為什麼孩子總是不服管教?想讓孩子乖巧懂事,家長要注意自己的行為。孩子跟家長唱反調,不服管教的樣子簡直能把人氣炸。明明是孩子自己犯了錯,為啥還這麼橫,不服管教呢?面對這樣的孩子,一味地表現出嚴厲是沒有用的,家長還要學會利用正面管教。
  • 5歲女孩如何做到一周看7本英文繪本? 6歲男孩是如何做到中英文閱讀...
    5歲女孩如何做到一周看7本英文繪本?6歲男孩是如何做到中英文閱讀每天至少半小時的?記者採訪了一個5歲女孩和一個6歲男孩的家長,發現了這兩個孩子養成閱讀好習慣的秘密所在。5歲女孩如何做到一周看7本英文繪本?餘芷墨小朋友,今年五歲,來自四川。
  • 孩子頂嘴摔門家長如何管教,避免四種錯誤教育方式,解決親子難題
    Matt老師家庭教育集之——避免四種錯誤教育方式,解決家庭交流難題。家長在諮詢中問的最多的問題就是,「現在孩子太難管教了,怎麼說都不聽,應該怎麼辦?」通過問題看本質,如果沒有有效的溝通,管教自然難以實施,家庭教育中所有的管教都是通過溝通進行傳遞,如果溝通出現問題,那也就談不上管教了。
  • 孩子自私如何管教?硬核父母巧用這些方法,連老師都拍手叫好
    在家庭教育裡,父母對孩子的管教中,不能忽略對孩子的自私的教育,也不能以大家都自私所以我的孩子也要這樣為教育依據,更不能一味的教孩子去分享。所有的父母都應該知道,在孩子6歲之前要給孩子打下良好的行為習慣以及道德修養的基礎,否則等到孩子出現問題時再想調整就有很大的難度了。在這些行為習慣中,對於孩子自私的表現,很多家長不以為然,有些老人覺得孩子還小呢,很正常,大了就好了。
  • 陪孩子走過3~6歲——如何正面管教你的3~6歲孩子(3)
    在3~6歲這幾年,你的孩子會從一個幾乎什麼也不會做的小小人兒,逐漸長成一個能做很多事的小大人兒。在這個過程中,作為父母,你的職責之一就是學會放手。所以,當你與孩子之間但凡發生權利之爭的情況時,請儘量不要擺出成人的架勢,和孩子一爭高低。而是要以充滿愛心的管教方式,讓孩子看到他自己的力量,並引導他相信自己的力量。
  • 管教孩子,你要先做對一件事
    「胡蘿蔔+大棒」式的管教傳統一直是中國式家庭教育的主要文化之一,隨著70、80後父母吸收了更多開放式管教的理念,對於孩子,應該如何「管教」更科學呢?最近看到賴佩霞老師的演講「你滿嘴是愛,卻滿目猙獰」,很諷刺的一段是,孩子小的時候,父母管教孩子時不夠耐心的吼叫責罵會深深植根在孩子的心裡,作為回報,父母年老時,兒女就會用同樣的情緒對待智商和行為已經形同幼童的父母。當然,這並非是兒女故意為之,而是情商的傳承和性格的培養使然。「管教」顧名思義,既要「管」也要「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