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孩子的正面管教》:如何解決孩子看電視玩手機的問題?

2020-08-07 儲念遙

今天看新聞刷到一個「宇宙最強舅舅」。

重慶一位舅舅邀請8個放暑假的外甥和外甥女們到他家來過暑假,說是人多熱鬧,可以增強感情。

本來確實是一件比較溫馨、溫情的事情。可是視頻裡的鏡頭一轉,卻看到這些外甥們東倒西歪在床上,每人抱著一個手機,頭也不抬的玩著手機。

《3~6歲孩子的正面管教》:如何解決孩子看電視玩手機的問題?

這個畫面與舅舅所說的增強感情,一點都不搭邊。

而在視頻末尾,當記者採訪這些外甥們,問他們為什麼喜歡在舅舅家,孩子們回答道,「因為在舅舅家可以玩遊戲,可以熬夜看電視。」

孩子們喜歡玩手機,長時間看電視,這可能是所有家庭都存在的問題。而當寒暑假來臨時,由此產生的親子矛盾可能會更加激化。

這也是大部分父母比較頭疼的問題。說輕了,孩子不聽。說重了,孩子有可能負氣離家出走,甚至做出跳樓自殺的極端行為。

我們都知道,長時間的玩手機,看電腦會影響孩子的視覺和聽覺,並且幹擾大腦的自然防禦機制,降低孩子的專注力。

而且有些電視節目和電子遊戲可能會通過改變大腦的電脈衝頻率,阻礙正常的心理過程,從而造成孩子對電子產品的神經性上癮。

那麼如何解決孩子看電視玩手機的問題呢?

《3~6歲孩子的正面管教》一書中就這個問題提出了詳細的解決方案。

《3~6歲孩子的正面管教》:如何解決孩子看電視玩手機的問題?

第一,父母要注意自己的習慣。

說白了,就是父母的言傳身教非常重要。

之前看到過一個有意思的小視頻。一個寶媽讓寶爸帶了幾天11個月大的孩子。之後就發現孩子有了搖頭晃腦的習慣。

寶媽覺得奇怪,就仔細觀察了一番,最終發現,是寶爸經常帶著孩子一起玩遊戲。寶寶跟著爸爸學會了搖頭晃腦。

所以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行為。在家時不要當著孩子的面玩遊戲。有工作需要用電腦的時候,儘量趁孩子不在家的時候做。

第二,只在家裡的公共區域擺放電視和電腦。

這裡所說的,就是不要在孩子的房間單獨裝電視機,不要給8歲以下的孩子配手機或者平板電腦。因為他們還不具備能力去選擇自己要看的內容,另一方面,這樣也便於父母的監督和管理。

第三,限制孩子待在屏幕前的時間。

提前跟孩子制定好規則。把小範圍的選擇權限交給孩子,比如一天看一集還是兩集,早上看還是下午看。

其實,並不是所有的孩子一開始都沉迷於看電視玩手機的。因為相較於看電視,孩子更多的需求表現在能夠活動身體的遊戲,戶外活動的時間,與父母的交談,以及能擺弄和探索的東西。

父母一定要多花心思和時間,高效的陪伴孩子。

《3~6歲孩子的正面管教》:如何解決孩子看電視玩手機的問題?

第四,和孩子一起看電視或玩遊戲。

陪孩子看電視的時候,父母可以問一些啟發式的問題,鍛鍊孩子的思考能力。

還可以通過溝通,了解孩子對哪些東西比較著迷,從而及時調整節目內容。

第五,將你的價值觀積極的教給孩子。

書中有句話說得好,「當父母不教孩子時,大眾文化就會教孩子。」

父母要抓住一切機會教給孩子尊重、同情、合作和友善。

兒童早期的經歷影響著大腦的信息接收度。

所以遇到電視上的不良行為和畫面。父母要多問多溝通,當作是教給孩子學習更好的機會的方式。

第六,花時間與你的孩子建立真正的關係。

現在的父母都太忙太累,沒有過多的時間和精力陪伴孩子。孩子只能從電視和電子產品上尋找陪伴和刺激。

作為父母,我們要反思。

要抽出時間來和孩子一起做他喜歡的事情。可以是讀書,做遊戲,做運動等。只有真正完成這種與孩子之間的情感聯結,孩子才會遠離電視和電子產品的誘惑。

3~6歲是你教給孩子未來所需技能的好機會。別因為你的一時疏忽和所謂的忙碌,而讓手機和電視代替父母陪伴孩子,讓孩子陷入到高科技的「陷阱」當中。

要想讓孩子的智力、情感和身體都能健康成長,父母就需要多參與到孩子的活動和實踐當中,與孩子建立情感聯結,同孩子一同抵制電子產品的「腐蝕」。

相關焦點

  • 陪孩子走過3~6歲——如何正面管教你的3~6歲孩子(2)
    01正面管教 VS 懲罰相信很多父母對「正面管教」這個詞都非常熟悉,但未必所有父母都能理解究竟什麼是正面管教。在談正面管教之前,先聊一聊——懲罰。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們就相信,孩子必須接受懲罰,甚至是遭受痛苦,否則他們永遠也學不會長大,永遠也學不到東西。
  • 陪孩子走過3~6歲——如何正面管教你的3~6歲孩子(3)
    02理解孩子的真實需求每個孩子生來都有自己的需求,在開始正面管教之前,我們需要就孩子的這些需求有一個清楚的了解。當你明白了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麼之後,才能愛孩子如他所是,給孩子如他所願。在3~6歲這幾年,你的孩子會從一個幾乎什麼也不會做的小小人兒,逐漸長成一個能做很多事的小大人兒。在這個過程中,作為父母,你的職責之一就是學會放手。
  • 【安喬父母學堂】如何正面管教孩子
    四月,安喬父母學堂再度開講,本期的主題是「如何正面管教孩子」。園長媽媽親自上陣為安喬的大天使們傳經授漁、解惑答疑。
  • 陪孩子走過3~6歲——如何正面管教你的3~6歲孩子(1)
    3~6歲的孩子,可愛迷人、精力充沛;3~6歲的孩子,經常被貼上各種「不良行為」的標籤。3~6歲這幾年,是孩子們最美妙、最興奮的幾年,同時,也是大人們最驚喜、最頭痛的幾年。作為父母,只有理解孩子的年齡特點,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成長。
  • 正面管教親子答疑:家中兩個孩子打起來怎麼辦?
    大寶贏了就先推,推到小區滑梯區時,大寶把推車放旁邊,跑去玩滑梯。這時小寶上前把推車推走了。大寶一看,氣呼呼地衝過來,指甲刮破了小寶的臉。我一看小寶的臉都出血了,嚴厲地批評大寶。讓大寶從錯誤中學會如何解決問題。也讓小寶從被打的事情中學會如何保護自己。我們大人在啟發提問後,儘量不馬上告訴孩子解決辦法,直到孩子不知道我們再來引導示範。
  • 《正面管教》:如何不懲罰、不嬌縱地有效管教孩子?
    」,用和善的語氣和用責備的語氣說出來,效果會大相逕庭; 通過學習正面管教,你將會更客觀地看待孩子犯的錯誤,比如,孩子打翻了牛奶,正是學習如何處理這種情況的好機會; …… 有了正面管教,你完全可以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自律、有責任感、合作、自己解決問題、喜歡學習的孩子。
  • 用正面管教方法,輕鬆防止孩子沉迷手機、網路遊戲
    《正面管教》的作者曾經說過,如果你的管教方法讓你和孩子持續痛苦,那你的方法一定錯了。我所在城市有一所重點中學,有一個特殊的高中班。我覺得以上三條和《正面管教》中的三條核心理念:1不驕縱,不懲罰;2 相互尊重與合作;3和善而堅定都很接近。所以我稱其為「正面管教防沉迷法」。
  • 《正面管教》一本父母管教孩子的黃金準則
    《正面管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作者簡·尼爾森太太是七個孩子的母親和18個孩子的奶奶或外祖母,心理學博士、正面管教方法發起人,十年小學、中學、大學的心理輔導老師。這本書出版25年來受到數百萬人的喜愛,《正面管教》已經成為管教孩子的黃金準則。
  • 親子教育 | 如何不吼不叫,管教孩子——關注於解決問題
    而是,當孩子慢吞吞地做作業時,你希望他能快一點。當孩子與學校同學發生了衝突時,你希望他能和同學和睦相處。當孩子死死地盯著電視不願意睡覺時,當他沉迷在玩遊戲中,不願意去做別的事情時。你覺得打罵幾句,講一些無關痛癢的道理,就能一勞永逸地解決這些問題嗎?我想成功率並不太高。
  • 陪孩子走過3~6歲(正面管教8)——還給孩子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自由
    01「我能做」——主動性帶來的快樂和挑戰你有沒有發現,你的孩子到了3歲以後,他們能想做的事情簡直是越來越多。與此同時,相比那些做成的事情,他們也要面對很多意想不到的挑戰。但是即便如此,眼前這個剛滿一米的小人兒也總是樂此不彼,越挫越勇。
  • 放假在家,避免孩子玩手機看電視上癮,家長注意3個問題
    一到假期,孩子們在家中的時間比較長,除了寫作業,有些就會沉迷於玩手機看電視。這個問題,也是家長比較犯愁的。放假期間,時間自由,也沒有約束,孩子有大量的時間能夠去玩手機看電視,就容易沉迷於此。假期生活無聊。假期裡除了吃了睡,就是學習,還不如上學時充實,孩子覺得無聊,就會去玩手機或者看電視。
  • 管教孩子的正確方式,莫過於正面管教,讓孩子聽話又守規矩
    別覺得叛逆只有青春期的孩子才會有,其實在孩子3歲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第一次的叛逆期,由於自我意識的萌發,他們渴求自己的權利。那麼在和孩子相處的時候也是一樣,並不是孩子不願意聽,而是我們錯誤的方式讓孩子出現了逆反心理。
  • 如何長期有效的管教孩子 10分鐘解讀《正面管教》
    5、讓孩子把問題寫到家庭會議或班會的議程上。6、傾聽。記住,當孩子們覺得受到傾聽之後,他們才會傾聽你。7、運用贏得合作的四個步驟:表達出對孩子感受的理解;表達出對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寬恕;告訴孩子你的感受;讓孩子關注於解決問題。8、著眼於優點而不是缺點。認可並鼓勵孩子好的一面,則好的一面的百分比會提高。
  • 不服管教的孩子怎麼辦?用對「正面管教」3步驟,理解是關鍵
    相信家長們都會好奇一個問題,那就是孩子總是不服管教該怎麼辦? 有的家長會認為只要打孩子幾頓就好了,只要下手足夠狠,孩子自然會聽話。 有的家長卻認為動手打孩子不是一個好的選擇,這樣孩子雖然可能表現得比較聽話,但是會越來越叛逆,還會慢慢疏遠家長。
  • 孩子玩手機成癮?李玫瑾:管教孩子的"這3招"勝過打罵
    孩子玩手機成癮?李玫瑾:管教孩子的&34;勝過打罵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現在的手機成癮可不能與過去同日而語,大哥大、小靈通可做不到像智能機一樣吸引年輕孩子的注意力。李玫瑾曾表示:孩子沉迷手機怎麼辦?管教孩子的&34;勝過打罵,還能從根上解決孩子沉迷手機的問題,父母值得借鑑。
  • 作家金小安對話慧育家桂智偉談如何「正面管教」
    原標題:作家金小安對話慧育家桂智偉談如何「正面管教」  伴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整個社會對兒童教育的重視,越來越多的作家開始關注兒童教育問題,今天兩性作家金小安對話慧育家創始人桂智偉就如何對兒童進行「正面管教」此問題展開了討論和訪談。
  • 陪孩子走過3~6歲(正面管教7)——如何學?何時學?為何學?
    其實,不僅學齡前的這段日子如此,受當下社會環境的影響,我們經常會看到很多剛滿3歲,甚至還有諸多不滿3歲的小不點兒就已經在大人的精心安排下,奔波於各種各樣的早教班、興趣班。於是,作為父母的我們,很早就開始關注這樣一些問題:我們應該教給孩子什麼?應該在什麼時候開始?孩子正式入學前,對於讀寫算該了解多少?孩子應具備怎樣的社會能力?……可是,無論對於父母還是孩子,這些都不是當務之急就能解決的問題。事實上,在此過程中,甚至自此往後的若干年裡,這也並不總是一種很容易的轉變。
  • 【齊之正面管教·3-12歲實例分享】陳綺——我和正面管教
    我和正面管教 花錢學習怎麼做家長,其實,一開始我是拒絕的。 正面課堂教給我了一雙「慧眼」,讓我知道看見不僅僅是在眼裡,更是在心裡,去了解他人的感受和想法,有同理心才是真正的看見。有了這雙「慧眼」,我的世界變了。我知道哭鬧的孩子,她想尋求自己的歸屬感和價值感,這個時候她需要我更多的愛,我知道孩子她爸雖然忙碌但他和我同樣努力用他最好方式愛護著我們娘仨,多了理解,少了抱怨,生活變得美好起來。
  • 孩子越來越不聽話,如何正面管教孩子,父母看看這幾點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教育對孩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了培養更加優秀的孩子,父母應該學會如何的用正面管教的方式來幫助孩子接受教育。,我們不需要太過責備他們,我們也不需要幫助他們解決問題。正面管教的主要方法是看孩子如何自己解決問題。我們需要觀察,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訓練一個強壯的孩子,如果我們總是幹涉,那麼這個孩子就不可能成長。
  • 每天閱讀分享:不懲罰不驕縱,正面管教讓孩子更自信更快樂
    書中共12章節包括:1.正面的方法 2.幾個基本概念3.出生順序的重要性 4.重新看待孩子不良行為5.當心邏輯後果6.關注於解決問題 7、有效運用鼓勵等。首先通過家庭分類來理解:嚴厲性———你必須去遵守的,違反規則就會懲罰,孩子沒有參與決策過程。嬌縱型———我們沒有規則,我們相互愛著對方,只有你好、你快樂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