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悶心慌還煩躁原來是心律失常在搗亂

2020-12-20 燕趙晚報

  □本報記者 向然

  

  早搏從一萬降到一千 感覺舒服多了

  張先生今年58歲,他平時除了血脂高以外,身體還算不錯。但是在去年秋天的時候,張先生突然出現胸悶、心悸不適等症狀,一開始他還硬撐著,後來過了幾個月症狀並沒有緩解,他這才去了醫院。當時檢查冠脈造影未見明顯異常,通過24小時動態心電圖診斷為室性早搏。在確診後張先生雖然吃了些藥,症狀也有所緩解,但改善並不明顯,張先生仍然是時有心悸、煩躁、氣短、急躁易怒、睡眠差、胸悶等症狀發生,這讓他生活很受影響。時間長了,張先生實在無法再忍受,這才來到河北以嶺醫院,希望通過中醫藥治療來改善自己的不適。

  接診後,張先生再次接受24小時動態心電圖檢查,發現室性早搏有一萬多個。根據檢查結果,以及張先生的具體症狀,河北以嶺醫院賈振華教授為他仔細辨證,認為張先生是為心律失常,並屬於氣陰兩虛,心絡瘀阻,因此便為他對證開具了益氣養陰、化瘀通絡、養心安神、升提中氣的藥物。堅持服藥月餘,張先生便自我感覺有了改善;服藥兩個月後,以前的症狀基本得到了緩解,複查24小時動態心電圖,他的室性早搏已經降到了一千多個。

  中藥通絡可整合調節 標本兼治

  室早即室性早搏,屬於常見的心律失常,對於心律失常的治療,除了常規的西藥應用或手術治療,也可以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通過辨證,配合通絡中藥的使用。賈振華教授表示,絡病理論指導下的抗心律失常中藥具有快慢兼治、整合調節的作用,尤其在難治性心律失常治療中發揮了顯著作用。通絡治療經循證醫學臨床研究證實不僅可有效治療早搏、房顫等快速性心律失常,還可顯著提高緩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心率,顯示出整合調節、幹預的特色優勢。同時,結合中醫學辨證論治組方用藥,又可改善患者的臨床症狀,提高其生活質量,從而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

  室性早搏需及早治療 避免影響心功能

  室性早搏比較常見的症狀就是心悸,即心慌,以及胸悶、氣短、煩躁或影響睡眠等。由於室性早搏是一種常見的心律失常,有時正常人也可能會出現,因此許多患者並不重視治療。對此賈振華教授提醒,室性早搏若出現的比較多、時間長,尤其是頻發室早,仍是需要及時就診,進行治療的。這是因為,如果室性早搏發生的次數較多、時間較長,那麼不僅會造成患者的嚴重不適,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而且,室性早搏長期反覆發作,且不做任何治療的話,還會導致心臟擴大等心肌病發生,引起心功能下降,從而影響心血管的健康。因此,賈振華教授提醒,如果自覺有心慌、胸悶等不適,或檢查發現有早搏,最好及時到專業醫院就診,讓醫生做一個評估、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案,規範治療。

  

  

  賈振華 岐黃學者,主任中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河北以嶺醫院院長兼國家中醫臨床重點專科(心血管病科)主任,國家衛健委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河北省省管優秀專家、河北省高端人才,致力於中醫心肺同治研究,對房顫術後、慢性心衰、早搏、慢阻肺、慢性咳嗽的治療經驗豐富。

相關焦點

  • 心慌,情緒失控,可能是心律失常,醫生:在夏季要尤其注意
    很多人會忽視心律失常,其實這種病症對身體也有一定的傷害,如果不能及時發現,及時得到治療,對身體健康會產生影響,所以,我們要引起重視,有些朋友可能還不清楚心律失常的症狀,今天就來詳細講解一下。心慌當出現心率失常的時候,人們會感覺心慌,有些人在感到飢餓的時候也會出現心慌的情況,這兩種情況比較相似,同時還會伴隨渾身乏力的現象。如果頻繁出現心慌心悸,要及時去醫院檢查一下,以免耽誤治療。
  • 問答|喝完咖啡心慌慌,可能是心律失常?
    熬夜後心慌、喝咖啡心慌、暴怒時心慌……這些都是心律失常的表現。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重要的一組疾病。發作時,常有心悸、憋悶、眩暈、胸痛等感覺,除了影響日常生活,嚴重時甚至會造成心臟射血不足,導致全身各器官(包括心臟自身)供血不足,可以引起心力衰竭以及重要器官的變性壞死。
  • 李京波主任醫師談「心律失常的診治」
    [嘉賓李京波]: 如果發作不頻繁,可不需要服抗心律失常藥物。至於發作原因,還需要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網友000729]問:  本人56歲,原來有冠心病史,今年5月份起,每天總有幾次心跳加快,心慌,睡後及早上更明顯,醫院檢查,診斷為:頻發房性早搏伴室內差異傳導,成對,短陣房性心動過速,偶發性多源性室性早搏,偶間位。
  • 52歲女性,總是胸悶、氣短、心慌,吃點什麼藥能緩解?醫生指明
    52歲女性,總是胸悶、氣短、心慌,吃點什麼藥能緩解?醫生指明 來了一位女性患者,52歲,最近總是胸悶氣短,心慌等不舒服。門診看病的目的是想讓我開點什麼藥,能把這胸悶氣短,心慌治好了。
  • 中醫治「心律失常」的經驗
    今天這篇文字,我想跟你聊聊心律失常這個事兒。啥叫心律失常啊?顧名思義,就是心跳得不規律,有點亂。我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感受:說不上什麼時候,心中忽然慌亂起來,仿佛心臟偷偷停了一下,後者多跳了一下,或者是在裡頭翻了一個跟頭,或者是重重往下墜了一下……當此際,你可能會心慌,害怕,胸悶,甚至冒冷汗,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冠心病、心絞痛、猝死……嗯,這種情況,偶爾出現,沒什麼。人這一輩子,誰都可能經歷過這樣的事兒。
  • 最近你是不是也有胸悶、氣短、煩躁、心慌的感覺,小心中招!
    「梅雨季節悶熱、潮溼的天氣,容易使人感到胸悶、氣短、煩躁、心慌,誘使血壓升高。動脈粥樣硬化,40到60歲的冠心病患者,容易發生心肌缺血,出現胸悶、氣短等心絞痛症狀。嚴重的甚至會發生心肌梗死導致死亡。60歲以上有冠心病的老人,還可能引發腦梗塞。
  • 心律失常為什麼更青睞女性?如何避免?現在了解還不晚
    心律失常非常的常見,看似很普通,但是卻隨時會影響著人們的身體健康。相信不少女性都有過心慌氣短、心悸、胸悶、心跳突然變快的現象,突然而至的感覺實在是不太好受,那麼為什么女性比較容易出現心律失常的現象呢?如何才能預防身體出現心律失常?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 突然胸悶暈厥肢體麻木心慌 猝死六前兆千萬要留意
    猝死的主要原因是心源性猝死,包括冠心病或其他惡性心律失常引起的心臟驟停或急性心衰。其中,冠心病導致的猝死可佔八成。另外,一些腦血管疾病也會引發猝死。猝死雖然事發突然,實際也是有跡可循的。有心腦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要特別留意幾個異常表現,以防止猝死的發生。   1.近期出現或加重的胸悶。如果近期突然出現活動後胸悶,休息一段時間可緩解,這種現象提示您可能患了冠心病。
  • 緩慢性心律失常為什麼難選藥
    當前,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心律失常是常見的心血管疾病,我們對「心律失常」這個名詞似乎並不陌生,其實心律失常也有很多分類,其中緩慢性心律失常佔心律失常的15-20%,這類疾病治療藥物的選擇格外困難。這是為什麼呢?
  • 心率過快是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可能與這3個原因有關,需早知
    如果經常胸悶,胸痛,可以通過詳細的檢查來判斷心臟是否有器質性病變,才能針對性展開治療。 否則有心臟功能下降情況不重視,人體健康會受威脅。不少人在檢查的過程中出現了心率過速情況,很多人還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容易跟其他的表現混淆,在不明原因時最好諮詢醫生意見或者查閱資料來了解。那麼,心率過速是否就是心律失常呢?
  • 應對胸悶、心慌、肚子脹,請你學習
    誰還沒點壓力啊?所以,這類病在人群中特別流行。 當然,神經官能症的表現也有很多。我這裡談的,就是三個主要症狀:胸悶、心慌、肚子脹。 來看一個醫案吧。 話說有這麼一個女性患者,年45歲。什麼毛病呢?就是胸悶、心慌、肚子脹,吃不下飯,小便有點黃,大便有點幹,晚上睡覺不好,白天頭暈乏力。
  • 心律失常的3個體徵,望你能重視!若你有,說明心臟已承受不了
    如果發生心律失常,我們必須保持警惕,找出原因,並採取相應的改進措施,以減少損害的發生。 心律失常的體徵是什麼?
  • 如何及早發現孩子心率失常
    日常門診中經常發現這樣的現象:由於沒有及時發現孩子的心律失常,延誤診斷及治療,導致患兒病情加重、心力衰竭,失去了治療的有利時機,甚至造成了難以治癒的心臟疾病。
  • 年輕人胸悶、心慌,這是不是心臟病?要做什麼檢查?
    隨著工作壓力增加,社會節奏加快,很多年輕人平常會出現胸悶、心慌的症狀。胸悶、心慌是比較主觀的症狀感覺。但這些症狀是否就說明你的心臟不好,或者有心臟疾病呢?需要怎麼判斷怎麼檢查?來看看今天的內容,有幫助!
  • 心慌慌就是心率失常?體檢查出心率失常嚴重嗎?
    你有沒有過突然一下感覺心慌,心臟咚咚咚像是要跳出來一樣?懷疑自己心率失常心電圖卻沒毛病?還有人平時啥感覺沒有,體檢卻顯示心率不齊,沒心慌呀這是怎麼回事?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調整後還是經常心慌,並伴有出汗、頭暈等症狀時,去醫院測量心電圖能得到最直觀的結果。但是心率失常多為陣發性,所以很多時候在進行心電圖或動態心電圖檢查時顯示正常,這時,可進行24至48小時連續動態心電圖監測。若還不能發現,可進行電生理檢查,我們常說的腦電圖就屬於電生理檢查,給予特定的電脈衝刺激,以診斷疾病。
  • 心悸頭暈,警惕惡性心律失常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心內科主任王景峰提醒,突發心悸、胸痛、眩暈等症狀,要特別警惕惡性心律失常。  心臟病患者幾乎都有心律失常  正常人的心臟按照一定的節律穩定而有規律地跳動,心跳頻率為60-100次/分鐘。當心跳的頻率過快或過慢,又或者心跳的節律不規律時,即發生了心律失常。  王景峰說,酗酒,會心律失常;喝了兩大杯咖啡,也會心律失常。
  • 心慌的原因 心慌應該怎麼緩解
    造成心慌的原因有不少,但人們對此並不是太了解的。心慌有什麼危害嗎?我們心慌的話有什麼緩解的辦法嗎?不了解的朋友們就和小編來看看是哪幾種導致心悸現象的因素,一起來了解一下吧。二、病理性因素1、心律失常這是心悸發生首先要考慮的原因之一,這個時候就建議做一個心電圖的檢查,以免造成更加嚴重的後果。心動過緩、心動過速、期前收縮、心房撲動、心房顫動都是心律失常的主要表現之一。
  • 後背疼胸悶氣短心慌憋氣頸椎病眩暈怎麼辦?邱頸椎
    頸椎病的退行性改變或小關節的錯位,可經一系列影響最終使心臟的供血血管,產生心肌缺血,呈現胸悶、心慌、心前區疼痛、後背疼、憋氣、心律失常等症狀,臨床上稱之為「頸心症候群」,如症狀以心絞痛為主,又名「頸性心絞痛」。頸椎病也是引發心絞痛、心律失常的常見原因。
  • 揪出心律失常背後的「元兇」
    對於某些心律失常患者來說,經常出現不明原因的暈厥、突發的心跳加快或停跳,心電圖等常用檢查手段又查不出原因,怎麼辦?無創心臟電生理檢查能幫你揪出引起心律失常背後的「元兇」。清晰記錄心內電活動,通過各種電信號刺激,主要目的是對心律失常進行診斷,在此基礎上對心律失常進行治療。由於有些患者不接受有創心臟電生理檢查,那無創心臟電生理診療技術—經食道心臟調搏術也可以用於心律失常的診斷和治療。什麼情況下需要做心臟電生理檢查?自治區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席少靜介紹,比如某些患者的病情,不能通過常規心電圖、動態心電圖等檢查做出明確診斷。
  • 一餓就心慌手抖,心情莫名煩躁?多半是這3種情況在「搗亂」
    還有很多人在平時一餓就出現心慌手抖,心情還莫名的煩躁,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一餓就心慌手抖,心情莫名煩躁?可能是身體發出的信號,莫忽視一餓就心慌手抖,心情莫名煩躁?多半是這3種情況在「搗亂」血糖低: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很多人容易出現一餓就心慌手抖的情況,其實這與低血糖也有一定的關係,若身體出現低血糖的話,體內的糖分缺失,就會出現心慌手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