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貧血不容忽視 專家告訴你如何預防改善

2020-10-22 金臺資訊

人民網-海南頻道

在日常生活中,小兒貧血是不容忽視的疾病,這種病在6個月~2歲的寶寶群中最常見。多數媽媽是在帶孩子到醫院體檢時才得知寶寶貧血。那麼,寶寶貧血的症狀有哪些?引起貧血的原因是什麼?如何幫助孩子改善病情?又該如何預防孩子出現貧血的症狀呢?今天,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血液腫瘤科林舒醫院同大家聊聊這個話題。

什麼是寶寶貧血?

貧血症是嬰幼兒易患上的一種病症,如果不能夠及時地得到治療,嬰兒的心臟功能會因此受到影響,智力發育也會比較遲緩。患有貧血症的嬰兒面色多不好,表現為過分蒼白或者枯黃,經常會感到睏乏,抵抗力也會大大下降。其中,營養性貧血是引發嬰兒貧血的主要因素。從醫學角度講,營養性貧血又主要表現為兩個類別,一種是缺鐵性貧血,另外一種是營養性巨幼紅血球性(維生素B12、葉酸缺乏)貧血。缺鐵性貧血最為常見,根據《2016年中國嬰幼兒缺鐵情況紅皮書》數據,中國有半數以上寶寶出現過貧血,其中八成是因為缺鐵。

寶寶貧血的原因

1.先天鐵儲備不足

胎兒在母親妊娠最後的3個月裡從母體獲得的鐵最多,所以早產、雙胎、多胞胎、胎兒失血和母親孕期嚴重缺鐵等原因,均可使胎兒儲存鐵不足。就好比寶寶是一家銀行,媽媽在孕期存進去的錢少了,出生後很快就會餘額不足,引起寶寶貧血。

2.鐵攝入不足

這是缺鐵性貧血的主要原因,人乳、牛乳、穀物中含鐵量較低,如果到了應該添加輔食的時候,由於各種原因未及時合理的添加輔食,就容易發生缺鐵性貧血。

3.生長發育因素

嬰兒期生長發育較快,出生後的前3個月和1歲時的體重分別為出生體重的2倍和3倍,所需的營養需求比較大,如果營養添加不合理,就會導致貧血。

4.鐵的吸收障礙以及丟失過多等

食物搭配不合理,影響鐵的吸收。由於某些疾病因素,比如腹瀉,會導致鐵吸收不良,丟失鐵的量也會增加。

寶寶貧血的症狀

一般表現:

口唇、甲床、口腔、手掌等處皮膚黏膜會日益蒼白,精神狀態不佳,反應比較遲鈍,偶爾還會出現焦躁、頭昏、耳鳴等不適的症狀。

其他系統的表現:

1.消化系統:沒有食慾,感到噁心,會出現嘔吐、腹瀉或者便秘等情況,嚴重患兒甚至有吃紙張或者土塊等異食癖行為。

2.呼吸循環系統:感覺缺氧,呼吸以及心率較正常人快得多,在活動或者哭鬧之後,上述症狀會更加明顯。貧血情況比較嚴重的嬰幼兒的心臟會出現異常反應,通常表現為出現雜音或者體積有所擴大,如果不能夠及時地發現並得到治療,嬰兒極有可能出現心力衰竭的情況。

3.免疫功能:粒細胞的殺菌功能以及T淋巴細胞的功能均低於正常人,因而特別容易受到細菌的感染。

4.肝、脾、淋巴結:貧血會影響嬰兒體內正常造血,使其出現骨髓外造血反應,進而可引發肝、脾、淋巴結的輕度腫大。

寶寶貧血的危害

1.致使小朋友免疫功能變衰弱,進而影響抵抗力,容易生病。

2.致使嬰兒的胃酸分泌量大大降低,進而對消化系統的運作產生一定的影響。

3.會引起血液攝氧能力的下降,體內的各器官、組織均有可能因此出現缺氧的症狀,一旦寶寶活動比較激烈,還可能會引發呼吸和心率加快的情況。

4.使得嬰兒的整個機體供氧不足,四肢沒有力氣。

5.致使嬰兒的攝氧能力不足以滿足體內對於氧氣的需求,進而導致大腦的供氧量不足,使得寶寶記憶力有所下降,注意力也難以集中。

6.由貧血引發的缺氧會導致腦細胞代謝緩慢,使得孩子的脾氣變得暴躁,孩子會經常感到焦慮不安。

7.患有貧血的嬰兒體質遠不及正常的孩子,使得他容易被身邊的同學疏遠,性格可能因此變得孤僻。

如何判斷寶寶是否貧血?

按照世界衛生組織標準,當海拔為0時,小兒血紅蛋白低限值為:6個月到6歲110g/L,6歲到14歲120 g/L,海拔每升高1000米,血紅蛋白上升4%,低於以上值稱為貧血。

當然,具體的結果需要經過正規醫院專業科室診斷,但我們可以通過觀察寶寶的症狀,及早的發現寶寶貧血的情況,爭取及早的診斷和治療。

飲食五個要點需注意

科學的餵養,合理的飲食搭配,良好的飲食習慣,可降低寶寶缺鐵的發生率,讓寶寶遠離貧血性缺鐵,健康茁壯的成長。

1.注意添加鐵含量高的食物。平時要注意補鐵,寶寶除了吃母乳或牛奶,還可以補充蛋類、油菜和薺菜等蔬菜類,以及動物肝臟和血液等含鐵量較高的食品。

2.盲目補鐵不可取,效果要看吸收率。補鐵關鍵還是看最後能吸收多少,吸收率低,即使食物中的鐵含量很高,補鐵的效果也不行。食物中的鐵有血紅素鐵和無機鐵兩種存在形式,前者好吸收,後者難吸收。動物肝臟、血液、畜禽肉、魚肉和蛋黃中所含的是容易吸收血紅素鐵,補鐵效果很好。蔬菜中的鐵和奶類中的鐵屬於無機鐵。吸收率相對較低,補鐵效果並不理想。

3.及時合理添加輔食。寶寶長到6個月,母乳和牛奶已經不能完全滿足身體生長發育的需要了,必須給寶寶逐漸添加雞蛋、瘦肉末、肝泥、魚肉茸、動物血等輔食。另外,是6個月後的寶寶應該食用蔬菜,葉菜類蔬菜用開水焯一下,去除草酸更有利於鐵的吸收。

4.維生素C可以促進鐵的吸收。在補充鐵的同時,給寶寶多吃獼猴桃、鮮棗、柑橘等豐富維生素C的水果,可以提高鐵的吸收率。

5.烹調方法有講究。有研究發現,發酵食品中的鐵比較容易吸收,因此,饅頭、發糕、麵包等更適合寶寶吃。

最後,還要提醒3歲以內的寶寶,一定要定期到醫院體檢,儘早發現缺鐵症狀。積極食補的同時還應在正規醫院專業科室醫生的指導下科學口服鐵劑治療。相信以上的科學預防的食補法和補鐵劑的攝入一定會幫助孩子告別貧血性缺鐵,健康成長。

如何預防寶寶貧血?

1.媽媽們應當充分了解嬰兒貧血的危害以及如何進行有效預防的知識。如:有關於孕婦的衛生知識,如何正確對新出生的嬰兒進行餵養,如何根據寶寶的年齡以及具體健康情況給孩子進行有效補鐵等.

2.媽媽們應當接受正確的餵養指導,首選母乳餵養的方式,同時還應當注意在恰當的時間給孩子添加含有較高鐵元素的輔食。

3.根據嬰兒的年齡,在母乳、奶粉或者輔食中加入適量的物質硫酸亞鐵或者硫酸亞鐵滴劑進行強化。

4.適度延長給早產兒或者體重偏低的嬰兒結紮臍帶的時間,此類嬰兒在出生2個月之後,即可進行加鐵防護。

相關焦點

  • 科普 | 小兒貧血危害大,如何預防改善寶寶貧血?
    按照世界衛生組織標準,當海拔為0時,小兒血紅蛋白低限值為:6個月到6歲110g/L,6歲到14歲120 g/L,海拔每升高1000米,血紅蛋白上升4%,低於以上值稱為貧血。當然,具體的結果需要經過正規醫院專業科室診斷,但我們可以通過觀察寶寶的症狀,及早的發現寶寶貧血的情況,爭取及早的診斷和治療。
  • 小兒缺鐵性貧血不容忽視
    缺鐵會導致貧血已是眾所周知,然而對貧血以外的一些表現家長們卻並不了解。什麼是缺鐵性貧血市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主任何豔玲介紹,缺鐵性貧血是由於體內鐵缺乏導致血紅蛋白合成減少,嚴重危害寶寶健康。在寶寶任何年齡都可能發病,較常見的是在六個月到兩歲之間。
  • 小兒缺鐵性貧血的那些「小」事
    小兒缺鐵性貧血的那些「小」事 2020-06-02 02: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吃啥能預防BB營養性貧血?
    貧血是小兒時期常見的臨床表現,也是影響小兒生長發育,誘發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造成小兒貧血的原因很多,最常見的是營養性貧血。  營養性貧血是因缺乏造血所必須的鐵、維生素B12、葉酸等營養物質所致。雖然當今社會物質豐富,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但這類患兒仍不少見。    如何預防營養性貧血?
  • 小兒地中海貧血
    一、小兒地中海貧血有哪些類型?   (一)β地中海貧血   根據病情輕重的不同,分為以下 3 型。   重型   又稱Cooley 貧血。患兒出生時無症狀,至3~12個月開始發病,呈慢性進行性貧血,面色蒼白,肝脾大,發育不良,常有輕度黃疽,症狀隨年齡增長而日益明顯。
  • 貧血如何進行預防和護理?
    貧血可以說是常見的疾病之一,導致貧血的原因有很多,在平時大家一定要及時的避免。本篇文章將為大家介紹面對貧血我們改如今進行預防和護理,來抵禦疾病侵襲。   〓〓〓〓〓〓〓【點擊左側圖片,一對一諮詢血液病專家】〓〓〓〓〓〓〓  1、不要熬夜,注意休息  患有貧血的朋友在平時一定要注意休息,不要過於勞累,還有記住一定不能熬夜,貧血的朋友都會有血氣虛弱的症狀,如果這個時候我們沒有休息,還在熬夜,是對身體有危害的,夜晚是人體細胞代謝的時候,如果長期熬夜紅細胞代謝減慢更不利於病情。
  • 貧血吃什麼好 吃這些有效改善貧血現象
    生活中女性經常有貧血的現象,不嚴重的話對人沒有什麼影響,但是嚴重的話其危害也是不容忽視的。但是我們通過食補的方法能有效緩解貧血的現象,那麼貧血吃什麼好?貧血怎麼辦?貧血的危害有哪些?貧血吃什麼好1、黑木耳黑木耳中鐵元素的含量高於我們平常所知道的菠菜,並且比動物食材中的鐵含量還高。木耳是一種天然的補血產品,能有效改善和防止出現缺鐵性貧血的現象。初次之外,黑木耳還有很好的排毒養顏的效果。
  • 小兒蕁麻疹最常見 如何預防與治療
    蕁麻疹不僅是成人的多發病,也是小兒常見病之一。小兒蕁麻疹的特點是:多是過敏反應所致,其常見多發的可疑病因首先是食物,其次是感染。下面中醫兒科專家告訴家長朋友如何預防與治療小兒蕁麻疹。小兒蕁麻疹多發病急,最初為煩躁,皮膚瘙癢,很快出現風團,呈淡紅色、鮮紅、蒼白或皮膚色,形態不規則,迅速增大,融合成片,短的十幾分鐘自行消退,長的一兩天自行消退,不留痕跡;少數病例可有水腫性紅斑;有時可伴有休克的症狀。部分患者除了局部瘙癢的皮膚症狀外,可伴有輕重不同的咳嗽、發燒、流涕、噁心、嘔吐、頭痛、頭脹、腹瀉、腹痛、甚至呼吸困難時,這就是急性全身性蕁麻疹,必須趕緊送醫治療。
  • 如何預防小兒皰疹性咽頰炎
    急性皰疹性咽頰炎是小兒常見疾病,一般5歲以下的人很容易患有,這個疾病一旦患有,就會需要一周才能痊癒,孩子會很難受,那麼如何預防小兒皰疹性咽頰炎? 急性皰疹性咽頰炎主要是通過呼吸及糞口傳播,它傳播快、感染性強,夏秋是高發季節。一般情況下,患兒需要一周才能恢復健康,嚴重的可能需要2周時間來治療。
  • 一文讀懂小兒貧血的診斷與治療
    剛才B同學的分析中,將HF13%作為你的診斷依據,是否注意到HBF在不同年齡所佔比例不同,出生時70%,生後2個月50%,4個月時20%,1歲時<2%,所以該患兒HbF含量還不能認為是增高。 實習醫生A:老師,為什麼同為低色素性貧血,地中海貧血血清鐵、骨髓細胞內外鐵增加呢?
  • 小兒貧血的分類與診治
    貧血是小兒時期常見的一種症候群,是指單位體積周圍血液中紅細胞   一、營養性缺鐵性貧血   營養性缺鐵性貧血是小兒常見病,主要發生在6個月至3歲的嬰幼兒。   具有小細胞低色素性、血清鐵和運鐵蛋白飽和度降低、鐵劑治療良好等特點。   主訴   患兒皮膚蒼白或食慾減退,煩躁不安,精神不振等,年長兒可自述疲乏無力。
  • 專家提醒:多吃這3種食物,或能改善貧血
    導語:很多女性在經期、孕期都會遇到貧血的情況,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吃一些紅色食物,紅棗、紅糖等,但是這些食物真的可以補血嗎,補血的效果如何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些真正可以補血的食物。專家提醒:多吃這3種食物,或能改善貧血1、豬血很多人都聽說過一句俗語,那就是吃啥補啥,這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豬血中含有豐富的鐵元素,而且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經常吃豬血對預防貧血有顯著的效果,但是吃豬血也要注意一點,那就是吃新鮮的豬血,不要吃經過加工合成的豬血。
  • 注意寶寶貧血,四個方法治療加預防,方法要牢記
    寶寶貧血不僅會導致孩子經常易乏累,也會影響到孩子智力的發育,如果孩子長時間貧血要引起父母的重視。小兒貧血按病因學分類可分為失血性貧血、溶血性貧血、紅細胞生成不足,其中紅細胞生成不足包括缺鐵性貧血、營養性巨幼細胞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
  • 如何預防小兒缺鐵性貧血?服用鐵劑時應該注意什麼?
    6個月以上的嬰兒如不及時地循序漸進的添加含鐵豐富的食物,寶寶就容易發生貧血。 另外,慢性腹瀉、反覆感染均可影響寶寶對鐵的吸收、利用和增加消耗,促進貧血發生。 寶寶出現缺鐵性貧血有什麼影響? 寶寶體內缺鐵不是很快會表現出貧血,在貧血出現前就可以危害寶寶的健康。
  • 兒童缺鐵性貧血如何預防和治療?
    兒童缺鐵性貧血如何預防和治療?-04-01 10: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志玲姐的童藥圈 01如何正確合理使用補鐵藥品
  • 秋冬季小兒肺炎高發,兒科專家為您支招如何預防!
    近期小兒肺炎呈現爆發態勢,每天都有多例新增肺炎患兒前來我院兒科就診。小兒肺炎「來勢洶洶」,廣大家長是否「招架得住」?家長們又該如何區別肺炎和感冒?小兒肺炎三大主徵熱1、小兒肺炎第一大主徵:發熱臨床上,肺炎患兒發熱沒有固定規律,但大多數肺炎患兒都有高燒不退的症狀。
  • 這些頭暈體乏的症狀多是貧血造成,如何改善貧血造成的諸多不適?
    對於很多女性來說,常會出現貧血的症狀。其實,貧血並不是一種疾病,而是多種疾病的共同症狀,它是指循環血液中,血紅蛋白含量低於正常值的最低限度。其實,出現貧血的原因很複雜,它往往與原發疾病有著密切的歡喜,比如消化道出血、月經過多、生育、營養缺乏或者偏食,經常接觸化學物質或者放射性物質,服用引起貧血的藥物,內分泌紊亂,家族遺傳史等等,都可以引起貧血的發生。對於這類常見的症狀,我們該如何應對呢?
  • 預防地中海貧血從婚檢開始(2014-11-26 07:06:15)
    本報訊(何雄華 記者 石小宏)儘管離「地中海貧血日」還有半年的時間,但由於疾病高發和治療費用等原因而受到關注。
  • 女性貧血如何調理好?增加鐵的攝入改善貧血
    女性貧血大多是由缺鐵造成的,平時應該要多吃鐵元素含量高的食物,能有效改善缺鐵性貧血的問題,並且要保證書上的心情,避免劇烈勞動,否則會引起身體過於虛弱,貧血會引起手腳冰涼,貧血,也會出現臉色蒼白的問題,貧血會導致免疫功能的低下,多吃含鐵的食物,女性如何調理貧血? 貧血患者首先就是需要進行飲食調理。
  • 孕婦流鼻血危及胎兒健康 經常流鼻血如何預防
    下面講講怎麼來預防流鼻血。  2、體弱者流鼻血:內耳缺血缺氧,引發耳聾;高血壓易發生腦血管意外;心、肺、腎代償功能差,容易導致休克;失血性貧血。  3、兒童青少年流鼻血:影響智力,視力及正常發育及失血性貧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