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人單車自駕第5天:遊鎮江博物館,西津渡,北固山

2020-12-17 老何床車窮遊記

2019年6月19日,從得撒石磨豆腐村至北固山,鎮江三山之一。登上北固樓,想起辛棄疾的詩句」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

北固山有非常多的三國歷史在此展現,拍了視頻可供參考,天下第一江山的美譽是梁武帝來此時留下的

遠望江景

北固山停車單次收費5元,遊玩時間2至3小時,經過太史慈和魯肅墓出來能看見石牌坊和試劍石

離開北固山來到西津渡,附近嘗了鍋蓋面,拍了視頻,38元的牛肉麵,偏貴,西津渡裡也有很多家麵館,牛肉麵約20元

登上最高點,雲臺閣

昭關石塔,觀音洞,救生會都聚集在此,典故不少,拍了視頻可供參考

沿著英國領事館舊址下來便是五十三坡,相傳由善財童子受文殊菩薩點化,尋訪53位高人後參悟的佛教故事而命名。

五十三坡右邊就是鎮江博物館,以西周青銅器和青瓷為主。臨近閉館前,匆忙轉了一圈,也拍了視頻供參考。

相關焦點

  • 跟著宋詞遊北固 鎮江北固山四大活動等你來!
    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都曾登臨北固山覽勝,留下了千古傳誦的佳句。一批旗幟性人物的宋詞大師,如辛棄疾、蘇東坡、柳永、陳亮、陸遊、範仲淹等都曾來到多景樓,在這裡登臨遠眺,縱情高歌,創作了一批代表宋詞最高成就的名篇名作。如辛棄疾在北固山就留下了代表他最高創作成就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還有被後代廣為傳頌的《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 鎮江:三千年江南古城,金山焦山北固山龍蟠長江
    而當你遊覽完畢下得山來,在路邊小店叫一碗熱騰騰的鍋蓋面,望著薄薄的江霧也許會想起當年的金戈鐵馬。運河以東的京口區是鎮江古城所在,散布著三國、東晉時的遺蹟,今天這裡多為文教、醫療機構和政府機關,江蘇大學和沈括的夢溪園比鄰而居。位於中山東路和解放路交口的大市口廣場是鎮江商業中心,周邊分布了很多商場及餐飲,娛樂場所,是探索鎮江市井風情的好場所。
  • 鎮江隱藏了一座花園式博物館 西津渡含金量最高的景點
    跟隨著友人的腳步一路從南京來到了鎮江,原以為鎮江會和南京城的風格一樣,沒曾想眼前緊鎖的鐵門裡卻藏著鎮江以為豪的一塊寶地。若非是遠處的高樓大廈,第一眼看上去仿佛是來到了一個歐洲小鎮的錯覺。不過不得不感嘆相較於大部分一線城市的發展,鎮江對於眼前古蹟的保護還是非常到位的。如果不說你可能不會想到這裡也是鎮江博物館的一部分。鎮江博物館是一座地方歷史綜合藝術博物館,成立於1958年,館址為原英國領事館舊址。參觀博物館本身免費可以憑身份證換票進入,可是同屬於博物館一部分的英國領事館舊址需要單收門票20元。
  • 鎮江北固山,了解這些,才能真正體會這裡有多美
    鎮江著名「三山一渡」:北固山,金山,焦山,西津渡。北固山,因其北臨長江,山壁陡峭,形勢險固,而取名「北固」。登山北望,焦山在東,金山在左,渡口在下,故而美譽為「京口第一山」。TIPS:京口,南徐,潤州等都是鎮江古稱,約至宋徽宗時期在此設立鎮江府,地名「鎮江」才得以沿用至今。【北固山有多美】借古人詩句來看《南鄉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懷》詞: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
  • 《次北固山下》的翻譯、賞析
    《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詩人王灣的作品,寫於一年冬末春初時,當時詩人由楚入吳,在沿江東行途中泊舟於江蘇鎮江北固山下時有感而作的。《次北固山下》原文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 江蘇鎮江:西津渡,千年時光已往矣,且留下風姿如舊時,歷史文化文物...
    西津渡(英:Xijin ferry),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鎮江城西的雲臺山麓,是依附於破山棧道而建的一處歷史遺蹟。 西津渡古街是鎮江文物古蹟保存最多、最集中、最完好的地區,是鎮江歷史文化名城的「文脈」所在。
  • 鎮江西津渡:十字黃金水道上的"中國古渡博物館"
    西津渡歷史文化街區因其獨特的「津渡文化」,被中國文物協會原會長、古建築保護專家——羅哲文先生譽為「中國古渡博物館」,是我國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善的渡口歷史街區。街區位於江蘇省鎮江市城區西北部,北瀕長江,南臨雲臺山,西起玉山大碼頭,中心軸線1800米,環繞雲臺山沿小碼頭街由西向東轉南,延伸至伯先路、京幾路到中山北路口,保護規劃面積約52公頃,承載著自唐朝以來1300多年的歷史遺存。  史載西津渡形成於三國時代,至唐代就具有完備的渡口功能。當年,這裡千帆入津、商賈雲集、寺觀林立、民居錯落、層巒聳翠、飛閣流丹。
  • 鎮江冬遊寶典新鮮出爐,冬天就要這麼玩!
    鎮江冬遊寶典 焦山丨冰雪之 北固山 | 靜謐的園林風光 北固山系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5A級旅遊景區鎮江「三山」風景名勝之一,向以「天下第一江山」聞名於世,它宛如一條昂首、翹尾、拱背的巨龍雄踞在鎮江城北揚子江濱。
  • 鎮江旅行小眾景點推薦,這條街區景美人少,不輸西津渡古街
    對於江蘇省整個大範圍來說,鎮江算是小眾的旅行地。但對於鎮江這座城市來說,西津渡絕對是網紅的景區。但凡是會去到鎮江旅行的遊人,都一定會選擇去打卡西津渡景區。而到了西津渡遊玩的遊客,也一定會去逛逛西津渡古街。
  • 焦山金山北固山,步步階高不見水,只見陌上有人家
    鎮江古稱潤州,在江蘇省的西南方向,長江下遊南岸,依水而居的城市,所以不能沒有魚,不能沒有米,因為一座海拔不到500米的北固山,鎮江還贏得了「天下第一江山」之美譽,別小看鎮江的山不高,還真是應了那句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 2020中考語文古詩詞鑑賞閱讀題之次北固山下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中考語文古詩詞鑑賞閱讀題之次北固山下,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次北固山下   唐·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 鎮江西津渡\許揚
    圖:元代建造的昭關石塔(網絡圖片)  深秋之際,筆者前往鎮江這座長江南岸之古城參觀遊覽,其中對西津渡景區印象頗深。  「不來西津渡,不算到鎮江」。歷史上,鎮江曾先後稱為朱方、谷陽、丹徒、京口、南徐、潤州。  西津渡依山臨江,風景峻秀,李白、孟浩然、張祜、王安石、蘇軾、米芾、陸遊、馬可.孛羅等都曾在此候船或登岸,並留下了許多為後人傳誦的詩篇。其中以宋王安石應召赴京,從西津渡揚舟北去,舟次瓜洲時,即景抒情,寫下的《泊船瓜洲》最具盛名,詩曰:「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 單人單車英語零基礎 無錫車友自駕4萬公裡穿越歐亞
    (李忠蘭/攝)5月27日,在橫跨歐亞大陸、歷經95天的自駕行程後,無錫車友海峰駕車平安抵達無錫。他堪稱無錫單人單車,在不懂英語的情況下,選擇冬季穿越歐亞大陸的第一人。全程用時95天,行車40091公裡。交通規則、道路設施有所不同國外自駕爽不爽?由於國外的交通規則和道路設施與國內有些不同,海峰感覺「有苦有樂」。「苦」的地方在於,歐洲的道路比較狹窄,車道較少,很少有像國內這樣有五六個車道的寬闊大馬路,「感覺像是十年前國內普通的國道」。正因為道路不寬、車道又少,不允許車輛從右手邊超車。
  • 西津渡:詩情流淌,文脈悠長
    一千年前,唐代詩人張祜漫遊江南時,登樓臨江遠眺,面對月掛高天、星火閃爍的岑寂景致,走筆抒情寫下了一首流傳千年的七言絕句《題金陵渡》。詩中的「金陵渡」究竟位於何處?很多人會誤以為渡口位於南京。其實不然,「金陵渡」是鎮江的西津渡。唐時,那裡叫蒜山渡,宋代始稱西津渡。
  • 金陵津渡小山樓,一眼千年看鎮江
    鎮江有三怪,香醋擺不壞,餚肉不當菜,面鍋裡面煮鍋蓋。鎮江有三山,金山、北固山、焦山。鎮江有一渡,西津古渡。目前賢er遊玩過金山、北固山、西津渡,遺憾還未去過焦山,所以無法完整地推薦鎮江三山。這次給大家推薦我比較喜歡的兩處——北固山、西津古渡。金陵津渡小山樓,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裡,兩三星火是瓜洲。
  • 二青會丨觀二青賽事,遊表裡山河,103條旅遊線路玩遍山西
    ●陽泉山水文化精華2日遊第一天:遊娘子關及水上人家、固關長城,平定冠山,住陽泉;第二天:遊歷史文化名山盂縣藏山、大汖古村,結束行程。 ●呂梁好風光2日遊第一天:遊交城卦山、玄中寺,龐泉溝,住方山;第二天:遊北武當山、磧口古鎮、白馬仙洞,結束行程。
  • 2020中考語文文言文翻譯:《次北固山下》
    和風吹拂,風向不偏,一葉白帆好像懸掛在高遠江天。     紅日從東海上誕生了,衝破殘夜,驅盡大地的黑暗。大江瀰漫著溫煦的氣息,春天提早進入了舊年。     我多麼思念親愛的故鄉,書信早已寫好,如何寄回家園?掠過晴空的北歸鴻雁啊,拜託你們,把信捎到洛陽那邊。
  • 宅在家裡學古詩——次北固山下
    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這是一首五言律詩,作者是王灣,對於王灣這個詩人,我們並不是太熟悉,他最為出名的也就只有《次北固山下》這一首詩。但是全唐詩中一共收錄了10首他的詩,所以他也算是一位比較有點成就的詩人吧。
  • 古詩詞賞析|《次北固山下》王灣|唐詩三百首
    教科書式品鑑詩詞·第492首古詩詞《次北固山下》唐·王灣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古詩今譯:鬱鬱蔥蔥的山外是旅客的道路,碧波蕩漾的江上正好行船。
  • 一個西津渡承載如此多的歷史文化內涵 讓我們著迷 樂而忘返
    一個西津渡承載如此多的歷史文化內涵 讓我們著迷 樂而忘返曾祥裕 曾海亮炎夏曾祥裕風水團隊行至江蘇鎮江考察時,聽朋友介紹,城有西津渡歷史文化街區,值得一看。於是,我們興致勃勃來到這條古街。歷史文化名城鎮江主城區,三面環山一面背水,風水上號稱「連崗三面,一水橫陳」。西津渡位於鎮江城西的雲臺山麓,是依附於破山棧道而建的一處歷史遺蹟。 西津渡自古乃南北咽喉,長江鎖鑰,兵家必爭之地。據史料記載,六朝時西津渡就具有一定的規模。千百年來,始終控江河要津,扼漕運咽喉,因此被稱之為「江南第一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