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一首閨怨詞抒寫寂寞,一語雙關,懸念迭起

2020-12-11 品詩賞詞

每天都有人在奔忙中行走,每天也都有人在寂寞裡哀愁。夜越是靜謐,寂寞就越是肆無忌憚地來襲擊;人越是孤單,寂寞就越是毫不商量地來糾纏。曲終人散時,落寞就無聲無息地尾隨;回眸往事時,寂寞便揮之不去地在眼前晃動。

南宋女詞人李清照懂得寂寞,「寂寞深閨,柔腸一寸愁千縷。惜春春去,幾點催花雨」;現代作家張小嫻也了解寂寞,「人若能夠耐得住寂寞,就能夠少受許多痛苦和少出許多洋相。」北宋詩人晏殊也一眼就看穿了它,還寫下了一首詞破解它。

破陣子 宋代 晏殊

燕子欲歸時節,高樓昨夜西風。求得人間成小會,試把金尊傍菊叢。歌長粉面紅。

斜日更穿簾幕,微涼漸入梧桐。多少襟情言不盡,寫向蠻箋曲調中。此情千萬重。

譯文:

燕子歸來的時節,吹起了西風。希望在人世間我們還能相聚在一起,在菊花叢中舉杯共飲。歌聲悠揚,有你粉嫩的臉龐。

夕陽穿過幕簾,陰影包圍了梧桐,樹下逐漸有些微涼。多少情話都說不盡,還是寫在送給你的詞曲中。這份情意千萬重。  

有人說,愛情是盞燈,思念是其中的燈油。詩人何其芳也說,「愛情原如樹葉一樣,在人忽視裡綠了,在忍耐裡露出蓓蕾。」燈油耗盡,愛情破滅;忍耐有限,愛情難續。一個人站在往事的迴廊中觀望的時候,縱有如火的紅豆,也點不亮那斷了紋路的情傷。情斷愛傷,心碎手涼,這樣的現實,不知不覺地投射在詞人筆下一個孤獨女子的內心。

內心孤單,思念卻沒有盡頭,本有忍痛了斷,忽然又發現心被那遠去的人緊緊地牽掛。世界這麼大,哪裡去找他?幸運的是,那人的名字仍然深刻在心裡,只有默默地等待他的歸期。女子靜靜地祈禱,茫茫的紅塵,能否穿過;心與心的溝壑,能否填滿。

女子站在高樓之上,望著遠方,惆悵的姿態,憂傷的眼神,還有那被詞人寫滿了思念的臉龐,無不讓讀者充滿了遐想。我們在腦海中可以勾畫出她婀娜多姿的身姿,想像她內心的渴望和最深的疼。作者真是下筆夠狠,燕子都雙飛在她的眼前,他卻獨自留下她,忍受這漫長的等待和寂寞的煎熬。

這首詞先寫這位女子對時節的感受,次寫她在筵席上與情人小會的歡欣,然後再描述她的即席演唱,最後寫她與情人依依惜別的種種情狀,句句觸動愁苦人的心扉。如果你此時此刻很是寂寞,一定會被詞人感染。到底這位女子與晏殊什麼關係,情人為何離開,女子是歌女還是愛人?作者不寫,讀起來反而更加有味道。

也許是晏殊的親身經歷,也許是代人寫詞,無論如何,作者是動了真情。「微涼漸入梧桐」,這一句一語雙關,微涼既是季節的涼,也是女子內心的涼;「此情千萬重」,到底有多重,重於泰山,還是難於自拔,詞人不說,讀者會問,也就留下了重重的懸念。

相關焦點

  • 歐陽修最經典的一闋閨怨詞,開頭七字便已驚豔千年,李清照酷愛之
    中國古典詞作可分為眾多類別,閨怨詞無疑是其中的一大類別,主要是描寫閨中女子的憂愁怨恨相思等情緒。雖說是閨怨詞,但並非所有的閨怨詞都為女子所寫,亦有男子模仿女子口氣抒寫。不論何人所寫,讀之,往往會發現閨怨詞大多情感細膩,詞境哀怨纏綿,動人心弦。閨怨詞的詞語優美,動人心魄,有眾多千古名句流傳。如柳永的「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李清照的「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晏殊的「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納蘭性德的「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 王國維的一首蝶戀花,看似抒寫閨怨,卻隱喻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下面分享王國維的一首蝶戀花,看似抒寫閨怨,卻隱喻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蝶戀花清代:王國維百尺朱樓臨大道。樓外輕雷,不間昏和曉。獨倚闌幹人窈窕,閒中數盡行人小。一霎車塵生樹杪。陌上樓頭,都向塵中老。薄晚西風吹雨到,明朝又是傷流潦。
  • 陳允平一首詞描寫閨怨,斜陽帶徵鴻, 新月掛梧桐
    但秋天也同樣也瀰漫著蕭瑟的氣氛,秋雨霏霏,秋風肅殺,還有那心上人在天涯,縱有小橋流水人家,又如何能讓閨怨遣發。宋代一位詞人深有感觸,一首閨怨詞抒發了強烈的情感。 唐多令·秋暮有感 宋代:陳允平休去採芙蓉,秋江煙水空。帶斜陽、一片徵鴻。欲頓閒愁無頓處,都著在兩眉峰。
  • 情人節到了,分享晏殊的一首詞,祝願山有扶蘇,隰有荷華
    魏晉的傅玄抒寫相思,「車遙遙兮馬洋洋,追思君兮不可忘」;唐代的白居易描繪痴情,「逢郎欲語低頭笑,碧玉搔頭落水中。」不要責怪有人如此執著,因為值得、所以等待;不要抱怨有人為何情深,因為思念、所以等風。情人節到了,分享晏殊的一首詞,祝願山有扶蘇,隰有荷華。
  • 晴暖春日,柳如佳人,晏殊這首詞蘊情會意,婉轉纏綿
    訴衷情宋代:晏殊東風楊柳欲青青,煙淡雨初晴。惱他香閣濃睡,撩亂有啼鶯。眉葉細,舞腰輕,宿妝成。一春芳意,三月如風,牽繫人情。晏殊,字同叔,北宋著名文學家。晏殊以詞著於文壇,風格含蓄婉麗,他的很多作品都流傳久遠,讀者比較熟悉名句有,「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還有「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等等。晏殊非常善於描寫閨怨題材的詞作,也極其了解閨婦們的心理,她們既擔心自己容顏衰老,又恐懼被情郎拋掉,所以寧願夫婿功名無果,也不願失去愛情和團圓。
  • 晏殊最唯美的一首七言律詩,將相思之情刻畫到了極致
    說到中國古代著名詞人,相信詩詞愛好者一定知道蘇軾、柳永、李清照、辛棄疾等宋代著名詞人,今天,我們聊的這位詞人在當時可是家喻戶曉的,他一生平步青雲,官至宰相,在文學史上與歐陽修齊名,並稱「晏歐」,詞的造詣極高,擅長小令,後人稱其為
  • 晏殊的一首絕美小詞,思想超前了1000年,最後7字點出了人生真諦
    晏殊似乎不是那種需要發奮努力才能做出名篇的人,他也有理由不相信《史記》中的那句話:《詩》三百,大抵聖賢發憤之所作也。他從小就好像有著「文學慧根」,14歲時由於才華洋溢聞名於世,甚至被宋真宗親賜為進士,擢為秘書省正字。而宋仁宗繼位後,晏殊的事業更是平步青雲,成為當朝宰相。
  • 蘇軾最繞的一首詞,正反讀都可以,雖寫閨怨卻滿腹牢騷,令人心疼
    《菩薩蠻·回文秋閨怨》宋代:蘇軾井桐雙照新妝冷,冷妝新照雙桐井。羞對井花愁,愁花井對羞。影孤憐夜永,永夜憐孤影。樓上不宜秋,秋宜不上樓。我們都知道蘇軾筆下的回文閨怨詩一共有四首,分別以春、夏、秋、冬四個時節為主題,前幾天給大家介紹的那首詩篇便是以夏天為主要內容,今天為大家介紹的這首詩篇便是以一年當中第三個季節秋天為主要話題,其中所描述的內容當然與秋天景色密不可分。
  • 晏殊頗負盛名的一首詞,寫盡了離愁別恨,讀起來扣人心弦!
    隨著古裝劇《清平樂》的熱播,相信很多人都被劇中喻恩泰飾演的晏殊的政治才能所圈粉。但歷史上的晏殊更廣為人知的卻是他的文學成就。晏殊五歲能作詩,冠有神童之稱。十四歲參加殿試,賜同進士出身。後開創北宋婉約詞風,被稱為「北宋倚聲家之初祖」。亦是江西詞派的領袖,有「宰相詞人」之稱。
  • 晏殊最耐人尋味的一首詞,14個字道盡人生悲喜,千年來無人超越
    宋代詞壇裡,高手如雲,有蘇軾、辛棄疾、李清照在,晏殊似乎很難排進前三。但若論到寫情詞,晏殊定是在坐穩頭幾把交椅的。作為一代情詞聖手,掛在晏殊身上的標籤實在是太多了。他是神童,5歲就能作詞,14歲被宋真宗親賜進士之名;他是太平宰相,一生宦海沉浮,終於在51歲拜相,位極人臣;他是樂伯,身居要職的卻從不忘提攜後輩,範仲淹、王安石、歐陽修都受過他的舉薦,深受當時天下文人敬仰;他是晏幾道的父親,一門父子兩詞客,令世人稱道。或許正是因為身居要職,秉性正直,與其它情詞不同,晏殊的詞有著難得的婉約和理性。
  • 蘇軾寫閨怨最巧的一首詞,只有22字,放到鏡子前才能看懂
    不過,要數蘇軾構思最巧的詞,則是另一首,即《菩薩蠻·夏閨怨》。宋神宗元豐二年,即公元1079年,蘇軾因為調為湖州州府。剛上任,蘇軾就給皇帝寫了一首詩,這在當時很正常。不過,那些早就看不慣蘇軾的人,立刻挑出詩中的一些詩句、字詞,認為蘇軾對皇帝不忠,要置蘇軾於死地。這便是著名的烏臺詩案,蘇軾差點被殺,因趙匡胤不殺文人的遺訓而保住小命,但也因而被貶黃州。
  • 3首李清照冷門愛情詞,寫出女子的柔情,留下千年閨怨
    第一首《念奴嬌·春思》,這首詞還被提名為《春日閨情》內容上自然寫的是李清照對其丈夫趙明誠的思念。因為在李清照的年代,在寒食節即將來臨時,李清照的丈夫趙明誠在外任官,而李清照獨自在家中,重重庭院深幾許,冷清與寂寞,李清照無人陪伴,只能李清照獨自品嘗。
  • 李煜很冷門的一首閨怨詩,卻全詞不見一個「愁」字,美得讓人窒息
    這兩首詞都是在他亡國被囚之後的詞作,一首比一首讓人心醉,幾乎被很多引用過,當人們愁緒無處安放的時候,便會詠上一首李煜的詞作,「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安慰安慰自己,然後再獨自領悟生活的悲楚與美好。相比於李煜的名篇而言,李煜還有一首閨怨詞,雖然比較冷門,沒有什麼名氣,但是全詞卻不見一個「愁」字,美得讓人窒息。
  • 晏殊水平很高的一首詞,把相思之情描寫的刻骨銘心,寫得非常悽美
    那麼說宋詞,同樣的取得巨大的輝煌,整個宋朝大部分的文人士大夫,那都是創作過很多非常唯美的作品,尤其是以蘇軾、王安石、辛棄疾、李清照、陸遊、秦觀、柳永、晏殊等人在文學上的造詣最高,他們的作品,也最為豐富,什麼樣的題材都有,而且在他們的筆下,一首首優美的作品,猶如漆黑夜空裡的繁星,照亮了那個時代,也照亮了我們這些後人。
  • 晏殊最讓人驚訝的一首詞,全詞無一生僻字,筆調活潑清新流暢
    晏殊的詞大多充滿富貴氣息,比如「樓臺側畔楊花過,簾幕中間燕子飛」、「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雖然詞中沒有金玉錦繡,可是自然洋溢著一種優雅單遠的神韻,可謂是低調奢華有內涵。不過晏殊有一首詞屬於例外,當初讀的時候感到很驚訝,原來晏殊也有寫農村的詞?
  • 北宋詞人晏殊的《浣溪沙》,描寫的是什麼?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情感
    晏殊繪像晏殊的詞作在他的那個時代就很流行,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詞在北宋時以歌曲的形式吟唱的。他的詞以抒寫閒情雅致著稱,作品沿襲了晚唐、五代詞柔靡哀婉的遺風,多抒寫酒足飯飽之後的娛賓譴興和描寫男女相思、離情別緒之主題。
  • 晏殊的一首另類詞,如珠似玉之外也有深沉激越
    晏殊,宋仁宗時期任宰相。北宋詞人,與其第七子晏幾道同為婉約詞的代表人物,被稱「大晏」、「小晏」。有詞集名《珠玉詞》。晏殊的詞風和諧流暢,不玩弄詞藻而意蘊自現,如珍珠流轉於玉盤,不僅有音韻美,有意境美,更能於字裡行間顯現出一種通達的哲學。
  • 晏殊最傷感的一首詞,一開篇便令人驚豔,最後兩句無人能夠超越!
    晏殊作為北宋時期最偉大的詞人之一,他的很多作品也是膾炙人口,並且一些經典的作品,不僅收錄在了《全宋詞》、《宋詞三百首》,這些經典的詞集裡之外,更是被後世無數的詩人所化用,尤其是晚清時期的王國維對於他更是推崇至極,還在他的《人間詞話》裡,引用了晏殊詞作中的名句,用以關於人生三大境界,
  • 晏殊很感人的一首詞,不如憐取眼前人,彼此在一起一定要懂得珍惜
    那在宋詞裡面就有很多這種愛情詞,寫得極為深情,可能只是那麼信手拈來,但是字裡行間卻是充滿了濃濃的愛意。筆者今天要與大家分享晏殊很經典的一首愛情詞,也就是這首《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這首詞無論是表現手法,還是裡面所傳遞出來的情感,那都是很令人感動。
  • 《踏莎行·碧海無波》,為什麼在寂寞的時候,想你更多?
    這仍然是一首思念的閨情詞。很多權威的解析認為,這首詞是上首《踏莎行·祖席離歌》的延續,現從其說。上首詞是分別時的一些情景,這首詞是分別之後,對所愛之人的思念,和無邊無盡的懷想。這是心裡的傷口,永遠充滿了深情,永遠歌聲蕩漾。心準備好面對沒有他的生活了嗎?思念的離歌,會不會成為愛情的輓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