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壇講道·青年教師演講稿選登」《雪梨女孩和網癮少年》

2020-12-15 紅網

離開青蔥校園,今年已是我踏上教育漫漫長路的第十個年頭。十年不長,卻足夠讓人歷練成長;十年不短,卻時刻讓人不敢懈怠。今天,我十分有幸地向大家介紹雪梨女孩和網癮少年。

第一次見到雪梨女孩,是開學的第一天。因為年齡沒達到標準,我婉拒了她的報名。然而,父母的堅持和多番協商,小女孩最終加入了我的班級。由於年齡原因,她的個頭比別人矮,膽子也比較小,不忍心看她瘦小的身子擠到窗口打飯,我就早早地幫她盛好飯菜;擔心她在課堂跟不上大家的節奏,我會對她多些關注。慢慢的,她和我親密了許多、膽子也大了許多,學習上也毫不遜色於那些比她大很多的同學。有一次,放學很久她媽媽還是沒有出現,電話也沒人接。我陪著她,一邊帶她畫畫,一邊等她的媽媽。當她媽媽匆忙地趕到學校時,發現學校只剩下我和小女孩。媽媽盯著我欲言又止。我趕緊說:「快帶孩子回家吧,回家的路也挺遠的。」晚上,女孩媽媽打電話給我,希望我明天上班能順路帶她女兒上學。我雖有些始料不及,最終還是答應了。第二天一早,到了她家門口,只見她一手牽著女兒,一手拿著一個袋子。袋子裡是她丈夫從外面打工帶回來的五個雪梨,說是給我嘗嘗鮮。那一刻,我突然覺得當一個老師真的很甜蜜。

雪梨女孩讓人心生憐意,網癮少年卻讓人頭疼不已。本學期開學沒多久,因為沉迷網路遊戲,驅使他偷偷將媽媽卡裡一萬多元錢充進遊戲裡,在事情敗露之後,更是離家出走。當天晚上,我一邊安慰他媽媽,讓她嘗試報警,一邊聯繫其他家長幫忙一起找孩子。晚上只休息四五個小時的我,積攢了一肚子的火。可到了第二天,聽說他在一棟門窗都沒有的破房子裡待了大半夜,我不禁想到,他吃了晚飯沒?待在那樣的房子裡得有多害怕?是否後悔當初的行為?他沒有回答我的問題,但是對我放鬆了戒備。我拿出一張紙讓他粗略算一算他媽媽要打包多少個快遞才能賺到這些錢。他盯著紙上的25000,依舊沉默,但他的內心似乎在遊戲與媽媽之間開始掙扎。我決定趁熱打鐵,讓他拉著媽媽的粗糙的手,說道:「媽媽辛辛苦苦花幾百個工作日賺來的錢,省吃儉用的攢著,卻被你兩三天在遊戲裡面花光了,你有沒有想過媽媽的感受?」大概是觸碰到了他的內心,畢竟哪個孩子不愛自己的媽媽?他的眼眶溼潤了,無聲地流淌著淚水。經歷過這件事後,我欣喜地發現,曾經的網癮少年在學習中越來越主動,課堂上注意力明顯提升,作業也不再拖拉、馬虎了。我再一次體味到雪梨般的甜蜜。

講到這裡,我想到了孩提時代的我,那個時候的我非常頑皮,家裡境遇也不好,但幸運的是我遇見了一位溫柔又嚴格的老師。還記得沒錢交學費時替我做的擔保、學習粗心時打在手心的竹條、看我衣著單薄時帶給我的她女兒的棉襖……是她讓我從一個懵懂無知的頑童變成一個心懷感恩、成績優異的少年。畢業時,母親拿出家裡所有的碎銀器,請人打造了一隻精美的銀鐲子,讓我送給老師。她卻擺擺手說:「等你以後有出息了,再來看望老師。」當時的我就下定決心,長大以後當一名像她那樣的老師!十餘年後,當初老師在我心中埋下的種子已開花結果,我也成為了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我也在做著當年她對我做過的一切。

幸有所愛,不畏山海。是當年那顆愛的種子,讓我一直勇敢地朝著我最初的夢想前行,哪怕是再多風雨,我依然堅信,愛,讓奇蹟發生。

(作者 啟明中學 胡娟娟)

相關焦點

  • 「杏壇講道·青年教師演講稿選登」《我學習,我成長》
    每一位青年教師,在成長過程中都會遭遇各種困境,回顧自己的成長曆程,我覺得既茫然又幸運。在教學期間,我遇到了對我諄諄教誨的師傅們,認識到這麼多優秀的教師,從他們身上我發現原來那小小的三尺講臺竟能演繹出如此華麗動人的心靈樂章。那是一種藝術,是用聲音、表情、肢體共同演繹的交響曲。
  • 「杏壇講道·青年教師演講稿選登」《成長路上的三面鏡子》
    我說:「主體和喻體之間得有相似點呀!」一群孩子搶答道:「溫暖!是溫暖!吳老師的笑容像太陽一樣溫暖!」繼而,全班哄堂大笑,我也笑了。多麼可愛的小鏡子們呀,他們照出了我的不足,也映出了我的幸福!我是非師範專業畢業的教語文的美術老師,初上講臺時,常常覺得腹中羞澀,捉襟見肘。
  • 「杏壇講道·青年教師演講稿選登」《愛心與耐心同行》
    每個學生身上都有優缺點,學困生也並非一無是處,對於學生身上表現出來的,哪怕是很微弱的閃光點,很微小的進步,我們都應該及時給予引導和肯定,使他們產生欣慰、幸福的內心體驗,增強他們的榮譽感和自信心,提高學習的興趣與內在的動力。當一個孩子對學習有了興趣與動力,他成績的提高就變得容易多了。耐心教育,形成習慣。
  • 「杏壇講道·青年教師演講稿選登」《教育微光迎暖陽》
    疫情期間,建設者在防疫一線晝夜施工,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拔地而起;醫療工作者在一線竭力搶救,一位位病危患者起死回生;科研人員日夜不停地研發疫苗,大眾有了戰勝疫情的希望與信心……全國人民同舟共濟,各行各業迅速投入戰鬥,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雖然不能奮戰在前線,但我也用微小的力量履行著教書育人的光榮義務。
  • 和林一中建校65周年 「魂牽杏壇·情系母校」徵文選登(四十)丨遇見,出發
    仍記得初入一中,一張張新面孔帶給我們些許不安,但快樂的終究是少年。給每個班新生報導的是本班的班主任,那是我第一次見到我的班主任——張琰老師。對他的第一印象是一個矮矮的小老頭兒,笑起來眼睛都快眯成了一條縫,想來真是可愛極了!那時的我們都稚嫩得不像話,剛軍訓完,一張張黝黑的臉上揚著大大的笑容,我們曾與風兒嬉戲,與鳥兒賽跑,甚至和校園裡的小樹比高。
  • 「杏壇講道·青年教師演講稿選登」《與書為伴,一生無憾》
    看到這幅圖片,在坐的很多朋友可能和我一樣,不會感到陌生。他就是傳說中的連環畫,就像現在青少年眼中的手機一樣讓我迷戀了整個童年時代。有圖、有文字、有故事情節,一看上他,你就會喜歡上他。喜歡而又得不到,那種感覺"你懂的",從此,我便愛上他了。那時,家裡窮。連環畫輾轉反側而不得。
  • 「杏壇講道·青年教師演講稿選登」《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
    過去我們常說:「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就得有一桶水。」但是經過這麼多年的教學,我覺得教師絕對不是一桶簡單的水,而應該是一條有源頭的溪流。「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我們只有樹立「活到老學到老」的終身教育思想,才能跟上時代前進和知識發展的步伐,才能勝任複雜而又富有創造性的教育事業。
  • 和林一中建校65周年 「魂牽杏壇·情系母校」徵文選登(四十四)丨菁菁校園,如詩歲月
    三年歲月即將走到盡頭,歲月裡是那群男孩和那群女孩,是做厭了的習題,是換了一版又一版的黑板報,是一位又一位老師的笑顏……校園承載了我們所有金色年華,它是在童年和成年之間的休息站,走進它的那一刻,我們告別了無知;走出它的那一刻,我們放下了輕狂。眨眼間我們都已從不諳世事的孩童變成了擁有星辰大海的詩意少年。待到那個屬於我們的夏季,不負韶華不負己。
  • 和林一中建校65周年 「魂牽杏壇·情系母校」徵文選登(四十二)丨歲月無痕,花開有聲
    可是上了大學才發現,與老師的交流不過是知識的傳遞,與同學也大多只是泛泛之交,慕然回首,那時的日子才是我們最嚮往的,只是韶華不為少年留。猶記得夏天總愛穿著花裙子和漂亮高跟鞋的語文老師張鮮娥,總是在下課鈴響後還滔滔不絕,而我們早已蠢蠢欲動,準備隨時奔赴窗外的熱鬧,老師卻不為所動,耐心地講解著,不浪費一分一秒,將課本中的知識形象地展現給我們。
  • 和林一中建校65周年 「魂牽杏壇·情系母校」徵文選登(五十三)丨匆匆那年
    來稿選登匆匆那年 ●趙倩 春華秋實,星火璀璨,一中少年,逐夢未來5.奮鬥在一線的廣大教師特別是班主任老師的教育教學隨筆和管理經驗等。1.文章內容積極健康,體裁不限,散文、詩歌、隨筆皆可(小說、戲劇除外),要求文筆流暢,富有真情實感。2.文章篇幅以2000字左右為宜,必須為原創作品。歡迎附上圖片。發表過的作品請註明刊物名稱和日期。來稿請後附作者簡介(包括工作照和文字自我介紹)和詳細聯繫方式。
  • 和林一中建校65周年 「魂牽杏壇·情系母校」徵文選登(四十六)丨那年花開爛漫時
    (指導教師:劉美霞)    和林一中初中部2021屆初三(7)班學生,曾被評為校級三好學生和優秀學生幹部
  • 和林一中建校65周年 「魂牽杏壇·情系母校」徵文選登(五十八)丨追憶如夢年華
    5.奮鬥在一線的廣大教師特別是班主任老師的教育教學隨筆和管理經驗等。1.文章內容積極健康,體裁不限,散文、詩歌、隨筆皆可(小說、戲劇除外),要求文筆流暢,富有真情實感。2.文章篇幅以2000字左右為宜,必須為原創作品。歡迎附上圖片。發表過的作品請註明刊物名稱和日期。來稿請後附作者簡介(包括工作照和文字自我介紹)和詳細聯繫方式。
  • 和林一中建校65周年 「魂牽杏壇·情系母校」徵文選登(三十八)丨曉寒處,此恩應猶在
    這是一種尊重,一名教師對她的學生隱私的尊重,一位優秀的長輩對後輩心理的尊重。那一瞬間,有什麼在我的心中紮根,有什麼在我心中生長!原來,人與人之間,可以被這樣尊重!交流的過程很簡單,無非我說,她聽,我的眼睛時有躲閃,她的眼睛卻始終落在我身上,停留在一個讓人很舒服的地方,說罷,她給予了我肯定和安慰,還有溫和的建議。老師說:「你的想法沒有錯,你是對的。每個人都不一樣,你不必為了有朋友就強迫自己改變。
  • 和林一中建校65周年 「魂牽杏壇·情系母校」徵文選登(二十七)丨歲月鎏金
    暖暖的春陽裡,校園東南面教師宿舍院裡的幾棵老槐樹,婆娑的灑落著槐葉,同學們課間去總愛擼上一把,回到四樓的教室一枚枚放飛,看著它們旋轉著從高空落下;燥熱的豔陽下,教室前面的白楊樹輕輕擺動;宿舍裡暖烘烘的火爐真讓人留戀,更不用說上面烤著的饅頭和下面煨著的土豆……那些歲月有色彩。
  • 和林一中建校65周年 「魂牽杏壇·情系母校」徵文選登(六十三)丨母校,時光帶不走的眷戀
    5.奮鬥在一線的廣大教師特別是班主任老師的教育教學隨筆和管理經驗等。1.文章內容積極健康,體裁不限,散文、詩歌、隨筆皆可(小說、戲劇除外),要求文筆流暢,富有真情實感。2.文章篇幅以2000字左右為宜,必須為原創作品。歡迎附上圖片。發表過的作品請註明刊物名稱和日期。來稿請後附作者簡介(包括工作照和文字自我介紹)和詳細聯繫方式。
  • 「孩子沉迷手機、網癮也不敢打,就怕一言不合去跳樓」
    「關鍵是,現在孩子沉迷手機、網癮也不敢打,就怕一言不合去跳樓!」網癮少年的背後 藏著內心的孤獨事實上,玩手機也好、上網也罷,孩子只是想通過網絡世界,滿足自己的內心需求。」「叛逆」「墮落」的帽子,進一步把孩子逼向那片給Ta帶來肯定、讚賞、自信和歸屬的網絡泥沼中。
  • 和林一中建校65周年 「魂牽杏壇·情系母校」徵文選登(四十九)丨文科班的那些人和事兒
    5.奮鬥在一線的廣大教師特別是班主任老師的教育教學隨筆和管理經驗等。1.文章內容積極健康,體裁不限,散文、詩歌、隨筆皆可(小說、戲劇除外),要求文筆流暢,富有真情實感。2.文章篇幅以2000字左右為宜,必須為原創作品。歡迎附上圖片。發表過的作品請註明刊物名稱和日期。來稿請後附作者簡介(包括工作照和文字自我介紹)和詳細聯繫方式。
  • 電擊怎樣拯救網癮少年|大象公會
    文|陶禹廷 王叉叉提起電擊,人們首先想到的往往是沉迷網絡不能自拔的青少年,和滿臉慈愛的楊教授。在當代中國,電擊似乎能包治一切精神疾病和精神領域的「疾病」,不僅可以戒斷網癮,還被一些機構拿來矯正抽菸、喝酒、晚婚、同性戀等。▍親自電擊「網癮少年」的楊永信 / 視頻來自 CCTV-10 節目《網癮治療專家 楊永信》電擊為什麼如此全能?
  • 【熱點365】17歲少年版「以利亞」運用TikTok抖音傳福音吸引1770萬人認識聖經真理
    generation)的17歲米國少年以利亞.萊姆(Elijah Lamb),眼看現代青年不再主動走進教會,於是大膽打破「教會四面牆」,運用熱門的TikTok(抖音)、IG、YouTube等社群媒體,傳播福音,成為網路知名的「傳道人」,幫助青年世代尋見耶穌!
  • 戒網癮「被憋氣」死亡案 雅博4學生:我們是被教官逼的
    (圖/)山東省濟南市的山東雅博教育培訓學校4名學生日前向法院上訴,他們去年替某王姓同學「戒網癮」卻不慎致死的案件,是在「被脅迫」的狀況下進行的、是「受到教官的唆使」,才會陷入這起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的案件。雅博學校畢業學生說明,該校內普遍存在教職員毆打學生的情況,甚至還流傳著「雅博十大酷刑」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