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以銅為鏡可正衣冠,以史為鏡可見興衰,以人為鏡可知得失。我也有這樣三面鏡子,它們幫助我習方法,守初心,指方向,讓我在平凡的教育之路上步步耕耘,慢慢成長!
初為人師,因為沒有經驗,也不懂如何與孩子相處,我的第一堂課上得一塌糊塗。孩子們滿教室跑,此起彼伏的打鬧聲,掩蓋了我強撐的獨角戲,那節課最終以「武力鎮壓」而告終。有人說:孩子的世界很簡單,她們喜歡誰就會喜歡上誰的課。如何讓他們喜歡上我呢?我苦苦思索著,直到有一天下課,我們班的「小淘氣」突然衝進辦公室,興奮地對我說:「吳老師,我今天好開心呀!」我問:「為什麼呀?」她說:「因為你今天笑著走進教室的呀!」我忽然意識到,恰恰是因為自己的焦慮,拉開了我與孩子們的距離。從此,笑對學生成了我的教育準則之一。慢慢的,孩子們越來越喜歡我,我們的課堂氛圍也越來越好。上周,我們學習比喻句。有個孩子說到:「吳老師的笑容像太陽。」我說:「主體和喻體之間得有相似點呀!」一群孩子搶答道:「溫暖!是溫暖!吳老師的笑容像太陽一樣溫暖!」繼而,全班哄堂大笑,我也笑了。多麼可愛的小鏡子們呀,他們照出了我的不足,也映出了我的幸福!
我是非師範專業畢業的教語文的美術老師,初上講臺時,常常覺得腹中羞澀,捉襟見肘。有一回,同年級教語文的唐老師來聽我上課,我不知自己是如何稀裡糊塗熬完四十分鐘的,課後她給我提出了許多改進意見,並一再鼓勵我:「會越來越好的!」打那以後,為了儘快適應崗位,站穩講臺,我把昨天的自己當作一面鏡子,常常反思,時時追問:今天的我應該往哪裡再奮進一步?三年來,我鑽研教材教輔資料,觀摩課堂紀實錄像,加班加點是常態。參加各類培訓,求教名師大師,求知學習是常態;所有努力只想離傳說中的語文老師更近一步!上學期,學校語文教研組教學研討,我主動請纓上了公開課,獲得了大家的一致認可,唐老師說:「現在的你已經不是教語文的美術老師了,你就是一名語文老師!」這一句肯定,讓我體會到用汗水澆灌出來的成長,真甜!
成長路上的第三面鏡子便是我身後這個優秀的團隊。尤記得教師招聘考試時,寫下的誓言: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當時並不完全理解其中含義,直到我加入到土龍學校這個團結奮進的大家庭裡,我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教育人。年邁的吳概平老師,本可以退休在家休養,卻因為學校的需要仍舊拖著病弱的身體堅守在三尺講臺。老驥伏櫪,鞠躬盡瘁,他讓我知道什麼是不忘初心!英語名師黃玲老師,在土龍一紮根就是十一年,她多次放棄進城的機會,遠離家鄉,堅守在鄉村教育的陣地上。以校為家,愛生如子,她讓我知道什麼是不忘初心!九零後青年教師王泳,參加工作以來,所教科目期期第一。人前的優秀,背後卻是她不為人知的付出。婚後不久,她因工作勞累過度,接連兩次錯失做母親的機會,身體落下病根卻仍舊堅守在教育的第一線。拼命三娘,常勝將軍,她讓我知道什麼是不忘初心!正因為有如此素質過硬、師德高尚、愛崗敬業的前輩們作為榜樣,在教育的海洋裡,我從來不曾迷失方向!
從教三年,我對教師這一職業的認識也越來越清晰,我們渺小平凡,卻有著「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的期待;我們樸素清貧,卻有著「春蠶到死絲方盡 ,蠟炬成灰淚始幹」的情懷;我們立於山野,用慈愛守護純真,用智慧孕育成長,用真誠開啟心靈,用無悔的青春託起祖國明天的太陽!
謝謝大家!
(作者 平江縣金龍學區土龍學校 吳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