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烏龍茶之鄉,茶樹良種的寶庫 - 安溪

2020-12-11 芳益說茶

安溪四大名茶

中國烏龍茶(名茶)之鄉── 安溪,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 安溪地處福建東南部,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條件,境內雨量充沛,氣候溫和,山巒重疊,巖峰林立,雲霧繚繞,澄碧清溪迂迴於群山起伏的峰谷之間,是名茶鐵觀音的故鄉。。全縣海拔四十至一千六百公尺,年平均溫度十六至廿一度,年平均降雨量一千六百至一千八百公釐,土壤肥沃,很適宜於茶樹的生長繁殖,構成安溪烏龍茶優良品質 「 天地人種 」四大要素之一。安溪優良茶樹品種中不少是我國名、優、特、稀良種,如鐵觀音、黃金桂、本山、毛蟹安溪四大名茶。

安溪四大名茶

安溪茶品鑑方法

安溪茶的一般品嘗有幾個步驟:

望色:通過觀望幹茶的色澤(應具備 鐵青、深度青色)透翠、老嫩、形狀,觀察烘製是否到位。

觀形:通過察看應具備片卷順直、長短相近、粗細勻稱的條形,可見形狀大小一致、炒功到位。

聞香:通過嗅聞應具備安溪茶的清香透鼻、音韻幽香的為上乘,有青草味的說明炒制功夫欠缺。

嚼味:通過細嚼應具備頭苦尾甜、苦中透甜味覺,略用清水涮口後有一種清爽甜潤的感覺。

嘗茶:茶具一般選用白瓷茶杯(蓋碗)。以泉水或深井水為佳,沒有條件的可選用礦泉水或純淨水等PH值近於中性的水質為適宜。根據茶具容量,放入茶葉適量,清淡適中,不宜過多。為避免片茶原香流離,用開水高衝、緩收、起壺至茶具2/3處加蓋稍候片刻,即「高衝、低斟、括沫、淋蓋」等傳統的方法衝泡。品飲時,用右手食指、拇指按住杯邊沿,中指頂住杯底,戲稱「三龍護鼎」品茶。品鑑對茶湯的色、香、味,形為主(新嫩茶不宜滿加蓋)。

嘗茶步驟如下:首先聞其香。靠近杯碗口或口面,感覺是否有悠悠的茶葉清香;以其香味濃度體驗茶葉的香醇。次是望其色。用碗蓋扶動茶葉查看湯色,一般是青湯透綠、清爽爽的,沒有一點的渾濁。其葉片顏色穀雨前十天的茶草製作的新茶,泡後葉片顏色有淡青、青色的,不勻稱。相近穀雨或穀雨後茶草製作的片茶,泡後葉片顏色一般為青色或深青的,而且勻稱,茶湯相應也濃些、若時間稍候一會兒青綠色也深些。再是品其味。通常是先慢喝兩口茶湯後,再小呷細細品味,正常都有微苦、清涼、絲絲的甜味;生長營養豐厚製作的片茶,沏泡的茶湯,往往能明顯感覺到茶湯的柔度。

聞香:鑑賞茶葉衝泡後散發出清香。

觀湯:欣賞茶葉在衝泡時上下翻騰、舒展之過程,茶葉溶解情況及茶葉衝泡沉靜後的姿態。

觀底 :觀查葉底是否勻整舒展 、色澤油潤、葉脈清晰、 肥碩完整、香氣馥鬱 、經久耐泡。

鐵觀音簡介

安溪鐵觀音,原產於安溪西坪堯陽,常年雲霧繚繞,陽光漫射,是頂級的鐵觀音產地。自發現栽植已有三百年歷史了。傳說距今二百多年前的清乾隆年間,安溪西坪上堯鄉松林頭村茶農魏蔭,信佛,晨起必奉清茶三杯於觀音像前,十分虔誠,一夜夢見在石崖中有一株茶樹,枝壯葉茂,噴發出一股誘人的蘭花香氣。第二天,路過王府宮石壁洞發現一株茶樹與夢中所見半點不差,視為珍奇,遂移植培育並製成茶葉。

經泡飲,香味特殊,衝泡多次仍有餘香(七泡有餘香),因視其外形沉重似鐵,優美如觀音,遂冠以「鐵觀音」之名。

鐵觀音品質特徵:外形壯實圓結,勻淨,緊結、重實、優美如蚵幹狀,身骨沉重有「重如鐵」之譽;幹茶色澤翠綠較油潤;香高持久,湯色翠綠明亮,香氣清幽,滋味醇厚鮮爽甘滑,勝似幽蘭花香,飲之齒頰留香,耐衝泡,喉潤生津,香中有味,具有特殊的高山風韻和「觀音韻」,葉底軟亮勻整翠綠。

鐵觀音品鑑

鐵觀音主要分類

鐵觀音成品依發酵程度和製作工藝,大致可以分清香型、濃香型、陳香型等三大類型。

清香型鐵觀音:清香型口感比較清淡、舌尖略帶微甜,偏向現代工藝製法,目前在市場上的佔有量最多。清香型鐵觀音顏色翠綠,湯水清澈,香氣馥鬱,花香明顯,口味醇正。由於新茶性寒,不可過多飲用,否則會有一定程度的傷胃、失眠。

濃香型鐵觀音:濃香型口味醇厚、香氣高長、比較重回甘,是傳統工藝炒制的茶葉經烘焙再加工而成產品。濃香型鐵觀音具有「香、濃、醇、甘」等特點,色澤烏亮,湯色金黃,香氣純正、滋味厚重,相對清香型而言,濃香型鐵觀音性溫,有止渴生津、健脾暖胃等功效。

陳香型鐵觀音:陳香型又稱老茶或熟茶,由濃香型或清香型鐵觀音經長時間儲存,並反覆再加工而成,亦屬半發酵茶葉。陳香型鐵觀音具有「厚、醇、潤、軟」等特點,表現為色澤烏黑,湯水濃鬱,綿甜甘醇,沉香凝韻。其特質和口味接近普洱茶及紅茶、黑茶,不僅口感濃厚、甘醇、爽滑,而且有沉重的歷史與文化沉澱。

黃金桂

其茶樹品種名叫黃棪,也叫黃旦。製成烏龍茶,其商品名通常稱黃金桂(或黃金貴),是一種風格有別於鐵觀音的另一極品名茶,黃金桂產於安溪虎邱羅巖村,發現種植約有一百多年的歷史。

黃旦植株小喬木型,中葉類,早芽種。樹姿半開展,分枝較密,節間較短;葉片較薄,葉面略卷,葉齒深而較銳,葉色黃綠具光澤,發芽率高;能開花,結實少。一年生長期8個月。適應性廣,抗病蟲能力較強,單產較高。適制烏龍茶,香奇味佳,水色金黃,葉底黃亮,獨具一格。

採摘標準為,新梢伸育形成駐芽後,頂葉呈小開面或中開面時採下二、三葉。過嫩成茶香低味苦澀,過老則味淡薄,香粗次。其他與鐵觀音採摘要求相同,以午後2-4時採的採料為最佳。初制工藝基本一制鐵觀音相同,但針對黃棪品種特點注意:

1、黃棪梗細小,葉較薄,含水量少,氣孔大而密,易發醇,曬青程度應比鐵觀音輕,失重掌握5-7%為宜。

2、搖青宜輕,重搖葉張易紅變,影響香氣。前幾次涼青時間宜短,以保持青葉鮮活。第四次搖青可稍重,經過4-5次搖青、涼青,待葉子青氣消失,清香顯露,散發出馥鬱花香,葉面呈黃綠色,有光澤,葉蒂青色。

3、殺青時間宜短,但要炒透。

4、黃棪注重香氣清純,烘焙溫度宜稍低,火候宜稍輕。黃棪品種製成的黃金桂成品茶條索緊細,色澤潤亮金黃,香氣優雅鮮爽,帶桂花香型,滋味醇細甘鮮,湯色金黃明亮,葉底中央黃綠,邊緣朱紅,柔軟明亮。

黃金桂品鑑

黃金桂在現有烏龍茶品種中是發芽最早的一種,製成的烏龍茶,香氣特別高,內質香氣強烈,略似水蜜桃香,與鐵觀音清幽細長的香氣特點迥異, 以其香氣「露在其外」一聞而知的特點,所以在產區有「透天香」之譽。

有「一早二奇」之譽。一早,即萌芽、採制、上市早,黃旦一般為4月中旬採制,比一般品種早10餘天,比鐵觀音早近20天。;二奇,即外形「黃、勻、細」,內質「香、奇、鮮」。

黃金桂是以黃棪品種茶樹嫩梢製成的烏龍茶,因其湯色金黃色有奇香似桂花。它的葉為橢圓形,先端梭小,葉片薄,發芽率高,芽頭密,嫩芽黃綠,毫少。葉型橢圓細嫩,柔軟,先端稍突尖,基部漸斜或稍鈍,葉面隆起,略顯肋骨狀,側脈明而且密,葉齒深且明顯而且銳。側脈明顯密集,齒深明銳可以作為看葉底時判斷品種的一個依據。

核心特徵:幹茶比較輕,條索緊細,色澤潤亮金黃,香氣帶桂花香;傳統黃金桂的茶湯湯色金黃明亮,有水蜜桃香味,滋味醇細甘鮮;評葉底,中間黃綠,邊緣朱紅,柔軟明亮,葉緣朱紅色並向葉背捲曲,葉片薄,呈狹長形。

本山

原產於安溪西坪堯陽,無性系品種。據一九三七年莊燦彰的《安溪茶業調查》載:「此種茶發現於一八七○年,發現者名圓醒,今號其種曰圓醒種,另名本山種,產於閩南安溪, 本山茶主要分布在西坪、龍涓、大坪、長坑四大茶區,遍及全縣各個鄉鎮。茶條壯實沉重,梗鮮亮,較細瘦如」竹子節」尾部稍尖,色澤鮮潤呈香蕉皮色,茶湯橙黃色,葉底黃綠,葉張尖薄,長圓形,葉面有隆起,主脈明顯,味清純略濃厚,香似鐵觀音較清淡。

本山植珠灌木型,中葉類,中芽種,樹姿開張,枝條斜生,分枝細密,葉型撱圓,葉薄質脆,葉面稍內卷,葉緣波浪明顯,葉齒大小不均,芽密且梗細長,花果頗多,一年生長期八個月左右,與鐵觀音為近親但長勢與適應興性均比鐵觀音強。

安溪本山茶的製造工藝要經過:涼青、曬青、涼青、做青(搖青一攤置)、炒青、揉捻、初培、復培、復包揉、文火慢烤、揀簸等工序才製成成品。

本山茶的成品茶葉色澤砂綠,油光閃亮,條索緊結,沉重如鐵;湯色金黃明亮;開水一衝本山茶香韻濃, 濃香撲鼻,香氣沉穩持久;本山茶的茶水入口潤滑稍苦後返甘甜,帶有蜂蜜之味道。

本山茶的選購常識。正常氣溫年景,新茶一般在穀雨前十天內即可產出;真正葉片營養豐厚的茶草應在穀雨前後幾天內。

本山品鑑

毛蟹

原產於安溪福美大丘倉,無性系品種中。據1979年福建省茶科所編的《茶樹品種志》載∶是萍州村張加協在清光緒三十三年(公元一九○七年)發現的,由於產量高,品質好,抗逆性強,易於栽培,很快得到發展,適制烏龍茶,為色種高級茶。

毛蟹品質特點

成品外形緊密、砂綠色,顆粒手感好、均勻,落入盤中分量感明顯,體現鐵觀音「沉重如鐵」的美譽;茶湯微青入口順滑,口感醇厚有觀音香。絕不摻雜品種茶。

毛蟹植株灌木型,中葉類,中芽種。樹姿半開展、分枝稠密;葉形橢圓,尖端突尖,葉片平展;葉色深綠,葉厚質脆,鋸齒銳利;芽梢肥壯,莖粗節短,葉背白色茸毛多,開花多,基本不結實。育芽能力強,但持嫩性較差,發芽密而齊,成園較快。適應性廣,抗逆性強,易於栽培,產量較高,適制烏龍茶。

茶條緊結,梗圓形,頭大尾尖,芽葉嫩,多白色茸毛,色澤褐黃綠,尚鮮潤。茶湯青黃或金黃色。葉底葉張圓小,中部寬,頭尾尖,鋸齒深,密、銳、而且向下鉤,葉稍薄,主脈稍浮現。

味清純略厚,香清高,略帶茉莉花香。

毛蟹為什麼叫毛蟹呢? 大部分解釋就是它的葉邊齒比較深,有點兒像螃蟹的腳,所以大家叫它毛蟹,當然,這一點也可以作為區分毛蟹與其他茶類的一個依據點。毛蟹外形其實也是酷似鐵觀音,蜻蜓頭,緊結,顆粒狀,毛蟹的生長能力很強,很容易種植,所以,產量也頗為豐富,現在市場上就會有一些人用毛蟹代替鐵觀音來賣。毛蟹的優勢是比較香高,香氣很吸引人,劣勢可能就是不怎麼耐泡,三四泡後味道可能就降下來了。不過毛蟹的價格比較實惠,就算是是經常喝茶,也還是負擔得起的。

毛蟹品鑑   

醫學研究表明,烏龍茶的兒茶素組合,具較強抗化活性,可消除細胞中的活性氧分子,從而使人體免受衰老疾病侵害。烏龍茶中的錳、鐵、氟以及鉀、鈉含量比,高於其他茶葉,其中尤以含氟量高名列各茶類之首,對防治齲齒和老年骨骼疏鬆症效果顯著。1979年和1984年日本兩度掀起「烏龍茶熱」。

烏龍茶茶含硒量很高,在六大茶類中居前列。硒能刺激免疫蛋白及抗體抵禦患病,抑制癌細胞發生和發展。同時烏龍茶對增智還有功效。英國科學家發現,人體大腦體液的酸鹼性與智商有關。茶葉是鹼性飲料,烏龍茶鹼性顯著,因此常飲能調節人體酸鹼平衡,提高人的智商。烏龍茶中的維生素、咖啡鹼、胺基酸、礦物質、茶多酚等富含量高,這些物質同樣被科研證實,與大腦發育關係密切,對提高人的智力產生良好影響。

烏龍茶具有清心明目、殺菌消炎、減肥美容和延緩衰老、防癌症、消血脂、降低膽固醇、減少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健康功效。烏龍茶尤其能促進脂肪代謝,減脂瘦身。因此 建議大家應該養成每日飯後喝一杯烏龍茶的習慣( 飯後至少半小時以上 )。

相關焦點

  • 安溪是一個青山綠水的地方,是發展茶葉生產大有作為的好地方
    安溪是一個青山綠水的地方,境內峰巒連綿,泉甘霧多,土壤多紅赤,夏無炎暑,冬無嚴寒,年平均氣溫16-21℃,年平均降雨量1600-1800毫米,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形成了安溪茶葉非凡品質的先決條件;無處無宜茶,無處不產茶,無處不產好茶。可見安溪是發展茶葉生產大有作為的好地方。
  • 中國不可錯過的這十大烏龍茶
    中國不可錯過的這十大烏龍茶烏龍茶屬於六大茶類中的青茶,其製作工藝介乎於綠茶和紅茶之間。包括:萎凋、做青、炒青、包揉、揉捻、乾燥等工序。烏龍茶起源於福建的北苑貢茶,自宋朝開始,發展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
  • 喝了這麼久茶,還在把鐵觀音當綠茶,把大紅袍當紅茶,那就別喝了
    採到中午,一頭山獐突然從他身邊溜過,烏龍連忙舉槍射擊,負傷的山獐向山林深處逃竄,烏龍緊追不捨,終於將獵物捕獲。烏龍把山獐背到家的時候已是掌燈時分,由於大家都忙於品嘗這難得的野味,竟然將要制茶的事全然忘記了。第二天清晨,家人才開始準備炒制烏龍採回的「茶青」,卻驚異地發現放置了一夜的鮮葉已鑲上了紅邊,並且散發出陣陣清香。這種茶葉一掃往日的苦澀之味,格外的清香濃鬱。
  • 我是安溪!
    ↑↑↑圓潭環島 陳達水 攝安溪是中國茶都,具有上千年的產茶歷史,世界名茶鐵觀音的發源地、中國烏龍茶(名茶)之鄉,位居中國重點產茶縣第一位↑↑↑中國茶都」茶樹無性繁殖技術,解決了數千年來茶樹繁殖容易變種問題;三是發現並培育了「茶中之王」安溪鐵觀音,在世界茶葉史上寫下光輝的一頁。
  • 安溪鐵觀音,你真的喝懂了嗎?
    鐵觀音以其獨特的「觀音韻」紅遍了中國大江南北,有不少茶友的入門茶就是鐵觀音,鐵觀音也常年佔據「中國十大名茶」中的一席之地。即便許多人喝過鐵觀音,懂它的依然很少,首先要更正大家一個觀念:鐵觀音不是綠茶。其特有的花香、果香,並非茉莉、玉蘭的鮮花窯制而成,而是由鐵觀音的茶樹品種、氣候、季節及獨特工藝引發出來的天然香味。在六大茶類中,鐵觀音屬於烏龍茶類,是閩南烏龍的代表。烏龍茶有四大產地,可分為閩南烏龍、閩北烏龍、廣東烏龍、臺灣烏龍。
  • 臺灣烏龍茶系列之屏東港口茶,茶樹的基因庫(二)
    或許他也曾經試過無性繁殖,但是恆春一帶的氣 候接近熱帶雨林,夏天高溫,且有漫長而明顯的乾季,以無性繁殖法植茶,茶樹無明顯的主根,熬不過夏天就紛紛倒地。但播下種子,卻能長出發達的主根,深入地底面得以存活生長。
  • 《尋茶之旅》中國名山茶品牌龍敘堂:十大名茶產地鐵觀音篇
    中國烏龍茶之鄉安溪位於福建戴雲山脈東南部,境內群峰綿延、層巒疊翠、雲霧繚繞,絕佳的地理位置使得安溪「無處不宜茶,無處不產茶」,正是這片膏腴之地,盛產出家喻戶曉的世界名茶鐵觀音。今日,中國名山茶品牌龍敘堂茶業《尋茶之旅》帶您了解十大名茶產地鐵觀音篇的鐘靈毓秀。
  • 九龍營養課堂:臺灣省凍頂烏龍的由來?凍頂烏龍茶品質特點及工藝
    這茶說來也怪,山上採制,山下就聞到了清香,而且喝起來清香可口,醇和回甘,氣味奇異,成為烏龍茶中風韻獨特的佼佼者,這就是現今臺灣省「凍頂烏龍」的由來。          凍頂烏龍茶的品質特點及工藝    凍頂烏龍茶是臺灣所產烏龍茶的一種。臺灣生產的烏龍茶依據發酵程度(做青程度)的不同有輕度發酵茶(約20%)、中度發酵茶(約40%)和重度發酵茶(約70%)之分。
  • 臺灣烏龍茶系列之木柵鐵觀音(一)
    大部分的半發酵茶,臺灣相關的學術界都稱為「包種茶」,然後再以外形加以區分。所以市面上俗稱「烏龍茶」的,學界稱為「半球形包種茶」,如凍頂烏龍、高山烏龍。而坊間俗稱「包種茶」盛產於坪林一帶舊稱文山堡的地區,學界則稱為「條形包種茶」。
  • 臺灣包種茶「源起」安溪
    1885年,福建安溪茶商王水錦、魏靜到臺灣,在臺北南港大坑(即現在的南港舊莊茶山)一帶購地,引進福建安溪茶樹進行種植,並採包種茶製法,開辦講習會,指導當地茶農種植及製作包種茶,從此包種茶在臺灣北部開始盛行,產地也由南港擴大到文山地區,包括石碇、坪林、深坑、新店、木柵、景美等地區。南港舊莊的山區便成為臺灣包種茶的故鄉。
  • 你知道青茶(烏龍茶)有哪些品種嗎?
    其所特有的花香、果香,並非茉莉、珠蘭、玉蘭的鮮花研製而成,而是由烏龍茶的茶樹品種、氣候、季節以及獨特的工藝引發出來的;二是烏龍茶滋味醇厚回甘。品飲時有「喉候韻」的特殊感受,即茶湯過喉徐徐生津,而有回味,細加品味,似嚼之有物。武夷巖茶滋味濃醇清活,生津回甘,濃飲而不苦澀,這種特有的韻味,叫「巖韻」。
  • 搞錯就真的是個大烏龍
    前面說的烏龍茶既有綠茶的香味,也有紅茶的香味,這是因為烏龍茶結合了綠茶和紅茶的製作優點,既有上清還有發酵,雖然烏龍茶採摘的茶葉有一定的成熟度,看上去烏龍茶非常粗壯,但是,烏龍茶的滋味卻讓你難以抵擋。但在烏龍茶中有兩款茶特別出名,分別是凍頂烏龍,還有鐵觀音。有人會問,這兩款都是烏龍茶,有什麼區別嗎?那當然是會有區別的,不過先讓我們來看看它們有什麼相同點。
  • 鐵觀音既是茶樹品種名稱,也是茶葉成品茶名稱和茶葉商品名稱
    鐵觀音既是茶樹品種名稱,也是茶葉成品茶名稱和茶葉商品名稱鐵觀音原產於福建安溪。現今鐵觀音不但已走出安溪,走出福建,而且已走出國門,馳名世界了。其實,鐵觀音既是茶樹品種名稱,也是茶葉成品茶名稱和茶葉商品名稱。
  • 臺灣烏龍茶系列之烏龍品種
    臺灣的烏龍不是原生種,各種品系都是來自閩南或閩北。「烏龍」指的是差的製法,也是品種。與大陸把所有半發酵茶都稱為烏龍茶不同,在臺灣,大部分的半發酵茶,學界均稱之為「包種茶」,而市面上俗稱的烏龍茶,學界稱謂「半球形烏龍茶」,這種說法是以製法以及外形來區分的。
  • 2019中國茶葉行業發展現狀及企業競爭格局分析
    中國情報網訊:中國是茶的故鄉,也是茶葉生產大國。近幾年,中國茶葉生產快速發展,茶葉種植面積擴大,茶葉產量不斷增長。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產葉產量僅192.4萬噸,到2017年增至260.9萬噸。2018年中國茶葉產量達到261.6萬噸,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0.7萬噸,增速放緩。
  • 你還以為紅茶只長在紅茶樹上嗎,決定茶的不是茶樹而是工藝
    一直以來,很多人對茶的認識裡都有這樣一個誤區,覺得什麼茶樹長什麼茶葉,甚至最開始我也這麼認為,綠茶應該就是從綠茶樹上採摘下來的;紅茶應該就是從紅茶樹上採摘下來的……什麼茶樹出什麼茶。用同一棵茶樹上採摘下來的鮮綠葉子製作出來的茶,最後屬於綠茶、紅茶、還是烏龍茶、黑茶等並不完全取決於它摘自哪種茶樹,更多的取決於製作茶工藝的不同,如果採用的是紅茶的發酵工藝,那麼最後製作出來的茶葉便是紅茶;如果採用的是綠茶的殺青工藝,那麼最後製作出來的便是綠茶……製作工藝中,茶葉的發酵程度也決定了茶葉最後成為哪個種類
  • 安溪鐵觀音茶葉的品質風格及其成因
    雖近海卻有崇山峻岭相隔阻,使安溪不受海風直接侵擾,這種獨特的地理環境,構築了適宜鐵觀音茶樹生長和優越生態環境。1、氣候狀況:氣候狀況是影響茶樹生長和茶葉產品質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有利於芳香物質的合成,同時晝夜溫差大又有助於光合產物的積累,使糖類化合物、蛋白質、胺基酸和維生素含量增加,從而形成安溪鐵觀音香氣清高幽長,滋味濃鬱甘鮮之獨特品質。2、土壤狀況:土壤是茶樹生長的基地,是提供水分和養分的場所。
  • 閩南烏龍|大多數人喝的鐵觀音都是假的!
    鐵觀音作為烏龍茶領域的「老大」,喝鐵觀音的人太多了!但你知道嗎?你喝的鐵觀音大多數都是假的!安溪鐵觀音本身產量就不多,約佔閩南烏龍的30%,但閩南烏龍目前仍然只有鐵觀音這個熱門單品,即便鐵觀音已經長時間處於持續低迷的狀態,周邊地區的永春、龍巖漳平、漳州平和、詔安、華安等地出產的烏龍茶還是不得不冠以「鐵觀音」的名義進行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