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管校聘」制度實施過程中教師過激行為的規避策略】
為規避教師過激行為,更好地發揮「縣管校聘」人事管理制度的優勢,實現城鄉教師合理、有序、有效流動,促進城鄉教育事業的均衡發展,很有必要在強調人文關懷的前提下,進一步完善「縣管校聘」人事管理制度,做到精準調研、精準規劃、精準發力。下面兩條策略能有效規避「縣管校聘」制度實施過程中教師的過激行為。
教師過激行為的規避策略 配圖
一、依託大數據時代優勢,建立區域內教師需求電子平臺,摸清「家底」,統籌安排
一方面,區縣教育管理部門應充分利用原有教師管理系統,整理彙編近幾年區域內所有教師的調動申請,藉助政府網絡平臺系統,以跨部門、跨系統的方式對其加以具體的分析研究,形成分類和排序。另一方面,定期召開區域內所轄學校全體校長(園長)會議,結合每月網報等形式,對各校希望留下或分流教師進行鑑別、梳理與分類,建構起區縣級教師需求電子平臺及專項資料庫,在運用大數據的基礎上進行統一研討,形成更為合理的統籌安排預案。
教師過激行為的規避策略 配圖
二、尊重教師自主選擇,關注特殊教師群體的個性化需求
在「縣管校聘」制度實施的過程中,總有極少數確需要照顧或確有實際困難的教師成為了「調動對象」,這給相關教師造成的傷害往往比較大,也容易激起他們的過激情緒甚至行為,從而對制度的推行造成一定的、社會性的負面影響。所以,區縣教育行政部門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宜設立專門的「熱線電話」或網絡平臺,與有個性化需求的教師進行網上交流,實時做好政策的解讀和思想引導工作,使好政策真正起到增效能、暖人心的作用。
促進城鄉教育的均衡發展,是一項長期、艱巨而又意義重大的任務。而試點地區的實踐證明,「縣管校聘」制度是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的好抓手,進一步用好這個制度,我們還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
教師過激行為的規避策略 配圖
來源:《職業·中旬》2020年第二期的《「縣管校聘」制度實施過程中教師過激行為 的成因分析與網絡化規避策略探究》的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