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以實現縣域內師資合理配置、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為宗旨的「縣管校聘」人事管理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不同地方,不同學校紛紛出臺了相應的競聘方案,不過,基本上按照「校內競聘→跨校競聘→區域調劑→待崗培訓→再聘失敗→退出」這一思路。還有一些地方為了公平起見,出臺了「縣管校聘」中小學教職員崗位競聘評分細則,甚至要求全體教師參加統一考試。
「縣管校聘」管理改革
在全面落實和推進「縣管校聘」管理改革過程中,既要堅持以人為本,確保教師隊伍穩定,也要提高編制崗位的使用效益,有效激發教師隊伍的活力,促進教師資源的均衡配置,使更多優質的教師資源惠及到更多學校和學生,促進教育的公平和高質量發展。
其實,我國的「縣管校聘式」的教師人事制度改革從一開始就一直在進行著,推動著教育事業不斷取得新進展。下面就以陝西省岐山縣1986-2009年間的義務教育階段的人事制度改革歷程為例,從中可窺其一二。
陝西省岐山縣
1986年下半年,在馬江、青化、北郭3個鄉進行教師聘任制試點工作,5所初中和29所小學的519名公辦教師全部參與,其中有16名教師、2名初中校長和3名小學校長落聘。
1988年,在縣職業中學、岐山中學開展招聘校長工作試點。
1991年,在故郡鄉、益店中學進行試點基礎上,對全縣教育系統在崗專業技術人員崗位職責履行情況,從德、勤、績、能四個方面進行全面考核,評出優秀162人,稱職3216人,基本稱職158人,不稱職1人。
1999年,為解決全縣師資布局上「三多三少」(城區多,邊遠少;中學多,小學少;後勤多,一線少)的突出矛盾,在蔡家坡高中、鳳鳴鎮東街初中、城關小學和城北小學4所學校推行「崗位責任制、校長負責制、教師聘任制、結構工資制」「四制」改革,優化教師隊伍。
2001年後,「四制」在全縣中小學全面實施。
2004年,《岐山縣農村義務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岐山縣中小學人事制度改革實施意見》頒布實施。同年秋季開學前,全縣11所學校實行新一輪聘任制,應聘教師829人,受聘者799人,落聘待聘30人。教師聘任制試點學校擴大到16所學校。
2005年以後,堅持教師「凡進必考」的原則,至2010年共招考錄用大中專師範類畢業生187人。
2006年,通過民主推薦,組織考察,任前公示等方式,為岐山高中、益店高中、縣實驗小學、城關小學及12所初中選拔46名領導幹部,為實驗小學、城關小學、縣一中選調79名教師。
2008年,全面推行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工作,各鄉鎮、各學校均制定崗位設置方案和崗位聘用實施辦法。
2009年,縣教育局印發《岐山縣中小學教職工聘任制工作實施方案》,在全縣中小學推行全員聘任制,5472人參與聘任工作,落聘87人。
2009年,改革原中學和小學教師相互獨立的職稱制度體系,統一職稱等級和名稱,建立統一的中小學教師職稱(職務)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