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前言:以下譯文中所表達的所有觀點譯者皆堅決反對,但為了更好的交流日本語翻譯技巧,除為行文流暢而做出的必要刪改,其餘均保持原意。
在各位讀者能看懂的前提下,譯文以日式行文格式呈現,且多保留日語詞彙,保持「原汁原味」。
譯文或原文中讀者難以理解或晦澀之詞皆有注釋,註解在本文最後。
文中圖片以及括號部分皆為譯者補充。
特別注意!《肉彈》一書中字裡行間充斥著狂熱的軍國主義思想,試譯內容僅做日本語翻譯技巧交流使用,切勿他用或錯意理解。
感謝王海琛先生贈與本人昭和二年千二百八十版《肉彈》一書,讓我對此產生濃厚興趣,才有這次試譯,在此特別鳴謝。
以下譯文正文:
正文約二千五百字。
《肉彈》試譯—第六章 旅順之價值
一、大大吉日
明治三十八年一月二日真乃吉日也,至萬事末代也決不忘之日。戰捷之風,可喜的吹來,那時城市與農村都在慶祝謳歌新年之萬歲,何等慶福哦,吉祥啊!曰皇孫殿下之御誕生,曰旅順口之開城,千古未有如斯迎接慶賀新年之例。
二、旅順開城
旅順開城,此乃可在世界之歷史書上劃佔一時期的大事跡。然而勿忘,事至於此,流幾千斛亦不可量之膏血。往年庫羅巴特金[1]將軍,旅順無論受到如何程度的猛烈攻擊,堅持一年尚有餘力如此自負道。然我軍一旦攻之,便如江河決口,如山嶽崩摧,猛然驀進,逐次雨注幾千萬之彈丸,順次驅馳幾萬之精兵,肉彈又肉彈,突擊縱橫,實於二百四十餘日之間,無一日攻擊休止,死屍積築成山,鮮血流注成河,世人對其陷落表示懷疑,我軍以阿修羅王之勢,不撓不屈,不帶喘息的躍進躍進繼續攻擊作戰,遂令以難攻不落自誇,之堅城豎起白旗,至守將不得已親自出來乞降於我軍門之下。
時俄國滿洲軍總司令—庫羅巴特金
三、大和魂之價值
南山以來,人命拋卻之事不知發生幾許,然而所謂發萬朵之櫻,凝成百鍊之鐵的大和魂,真正於此時,愈發揮其價值,對之而言,那器械的防禦功能也不能發揮其全效。
四、勇敢之敵
雖然旅順守備斯特賽爾[2]將軍以下,進行了頑強勇敢的防禦,實在不得不令人感嘆,將卒相繼而斃,糧食彈藥儘管亦殆至缺乏,仍激勵殘餘之部下,思索百方策略,死守如西天落日之故城,為了其任務,盡力抵抗決死之日本軍其勇武必與大加讚賞。外人評以「攻者善攻,而守者善守」,實為妥當之表彰。
時旅順要塞司令官—斯特賽爾
五、難攻不落
日清戰役以來,旅順口之名,被世界所注目,尤其是露國於十年之日月反覆幾億之投資,築堅壘於此地,戰略上最重要之地點,恰如露土戰爭[3]普列夫納[4]之陷落,乃決定勝敗之數也,旅順一旦陷落,日露戰爭全局面而告終如此認為亦正確。說起旅順之地,其市街與港灣被環抱其中,二百乃至四五百米之高地逶迤環繞,形成自然的防禦陣地。憑藉此天險,加以築城工事而世界有名的露國,在彼山,此高地到處築有各種炮臺,還有無數的巨炮,機關炮,小銃等配置,無論是正面攻擊,還是側面攻擊,皆能自由自在的開始布設防備,地雷,狼穽,鐵條網等,各種的防禦材料,布設得連螞蟻爬的空隙都沒有,受如何猛烈日本軍之炮火,被何種程度的精銳逞兵之突擊的此要害,置敵尚有餘力,一直以此自信為難攻不落之堅城矣。與之相反當我軍正面攻擊時又是何種地形,攀險峻之山,下千刃之谷,否則向敵之陣地前進,必須要登自然之緩徐傾斜,旅順口一帶之地形即易守,難攻矣。尤其是糧食彈藥等,無需他處供給,充分持久之籠城能夠永久經營幾乎全部完備。
旅順要塞攻進図
明治三十七八年海戦史 第二巻 海軍軍令部
六、要塞戰
然而無論何種要塞,也無能永久抵抗之先例,終遂力屈而據城斃亡,又或開城出而降服其兩種結果必歸其一,今後戰爭,要塞也無不陷落之事。唯打毀如飴細工之城,之事不容易也。塞瓦斯託波爾[5]在三百二十餘日之間,與英法聯合軍相持,船渠被破壞,炮臺被爆破,市街無人影逐漸被荒廢后,開始陷落。而又在カ-ス,勇敢的ウイリム將軍,僅以三月間之糧食與三日間之彈藥,與土耳其兵,抵抗五萬之俄軍七個月的時間終陷落。當時敵將ムラヴイエフ,向此「カ-ス之英雄」「天下後世必驚異於閣下之勇武與訓練。願我等不害人道,光榮的商議滿足戰爭之要求一事」這樣感嘆道。又有普魯士於巴黎結城下之盟[6]實最終花費一百三十二日。此等戰史上最著名的數例,自古以來任何要塞最終都會淪陷。
塞瓦斯託波爾包圍戰
七、旅順之價值
凡要塞之任務為,多一日的抵抗包圍軍,而阻害敵全軍之作戰。然旅順要塞之任務何在?即讓日本軍,多增一兵卒,多耗一時日,於南方牽制其,使於北滿洲庫羅巴特金的作戰有利。為此重大的任務,斯特賽爾將軍固守世界無比的堅塞,意在完全拒止攻擊軍。
八、死守死攻
假設旅順,堅持到奉天之大會戰的話,而我軍結果又如何呢。旅順之價值如此之大,彼等欲不失其價值,我等欲奪取其價值,彼如死守,我則死攻,而乃木將軍,終遂能棄以幾萬精兵之犧牲,而賺得此價值,而旅順之價值益大矣。
九、古今之最慘戰
拔除可支撐百年的此堅城,僅用了八個月,以此可充分看出其攻擊戰是何等的慘烈。旅順戰實為古今之最慘戰。說起近世之慘戰,必稱昔日的普列夫納之要塞戰。而那與馬卡洛夫[7]提督一起共沉與旅順港的露國之大畫家韋列夏金[8],畫其慘況後傳百世,若彼能重生,得以目睹旅順攻擊的話,彼必靈筆乍動而畫出比普列夫納更甚的大慘畫出來,令天下後世戰慄不已。從軍記者ケナン氏(凱南),評此攻堅戰,乃阿鼻叫喚之地獄現出於此世如此說道,其言真矣。而令此大悲劇上演,其原因全於旅順要塞之價值之外無他。
《希普卡-希諾沃;在希普卡附近的斯科別列夫》—韋列夏金
《安魂曲》—韋列夏金
而旅順受何等之攻擊。這就是我於此書欲講的要點,在講之前,我認為有必要在這裡把旅順在價值稍微說明一下。
予等在遼東上陸之第一夜,當在西天之一角,聽到旅順之關門的南山之炮火時。予不得不返回今其話。(譯文完)
《戰爭祭禮》—韋列夏金
《致命傷》—韋列夏金
註解:
[1]庫羅巴特金:1848年3月29日-1925年1月16日,沙俄軍人。歷任陸軍大臣、日俄戰爭時的俄滿洲軍總司令。
[2]斯特賽爾:沙俄軍人,1903年8月被任命為旅順要塞司令官。1904年8月起任第三西伯利亞軍長。
[3]露土戰爭:指1877年至1878年,俄羅斯帝國和奧斯曼帝國之間發生的戰爭。
[4]普列夫納:地名,1877年至1878年俄土戰爭的重要戰場,俄羅斯和羅馬尼亞的軍隊攻擊普列夫納上用了5個月的時間,傷亡38000人,並進行了四次突擊,才使其淪陷。
[5]塞瓦斯託波爾:地名,1853年至1856年俄羅斯與英法兩國戰爭(克裡米亞戰爭)的重要戰場。
[6]城下之盟:指在敵國兵臨城下時被迫籤訂的屈辱性的盟約。泛指被迫籤訂的屈辱性的條約。此處指普法戰爭法國戰敗。
[7]馬卡洛夫:俄羅斯帝國海軍中將,日俄戰爭時期就任沙俄太平洋艦隊司令長官,後戰死。
[8]韋列夏金:俄羅斯著名畫家,參加過俄土戰爭(1877--1878年),日俄戰爭時,與馬卡洛夫同船戰死。
原創翻譯,歡迎轉發。
禁止轉載。
歡迎各位點讚在看或打賞,您的支持是我更新的動力。
一將功成萬骨枯,一書譯成滿白髮。
您的支持是我更新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