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率」「必須」等詞的用法(杜老師語文信箱)

2020-12-25 人民網

杜老師:

作為一名經常與文字打交道的人,我在撰寫文字材料時,常遇到一些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詞,不知該用哪個。比如:「表率」與「表帥」,「必須」與「必需」,「蜂擁」與「蜂湧」,「扶養」與「撫養」等。麻煩您分別予以簡單解釋,具體區分一下它們的差別和用法。謝謝!

河北讀者董桂清

董桂清讀者:

1.關於「『表率』與『表帥』」。表示「好榜樣」的意思時,過去有「表帥」的寫法,但是現在已經不採用這種寫法了。現在,工具書上和社會的實際使用中都寫成「表率」。

2.關於「『必須』與『必需』」。「必須」是副詞,做狀語,表示「一定要」,一般用於動詞性成分前。例如:

(1)你們每天必須參加體育鍛鍊。

(2)核心技術必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3)我們必須立即採取措施,消除安全隱患,保證車輛正常行駛。

「必需」是動詞,表示「一定要有(的)」,一般用於名詞性成分前。例如:

(4)漁民們忙前忙後,將肉、蛋、水果、蔬菜、醬、醋、茶等生活必需品陸續搬運上船。

(5)有些企業聽到消息,紛紛行動起來,捐贈熱潮此起彼伏,很快就為家鄉籌集了村容改造必需的資金。

(6)某些食物不但提供了人體必需的能量,還具有防病治病的功效。

3.關於「『蜂擁』與『蜂湧』」。表示「像蜂群似的擁擠著(前行)」,過去曾有「蜂湧」的寫法,但是現在已經不採用這種寫法了,在社會的實際使用中和工具書上都寫成「蜂擁」。因此,宜採用「蜂擁」的寫法。

4.關於「『扶養』與『撫養』」。「撫養」一般用於「上對下」,也就是長輩對晚輩。例如:

(7)她一生撫養了7個孩子。

與此相關的一個詞是「贍養」。「贍養」一般用於「下對上」,也就是晚輩對長輩。例如:

(8)贍養父母是兒女的責任。

「扶養」使用範圍較寬,可用於「上對下」「下對上」以及平輩之間。

如果表示「上對下」的供養,建議用「撫養」;表示「下對上」的供養,建議用「贍養」;兩者之外的,建議用「扶養」。例如:

(9)夫妻有互相扶養的義務。一方不履行扶養義務時,需要扶養的一方,有要求對方付給扶養費的權利。

《語言文字報》原主編杜永道

相關焦點

  • 杜老師語文信箱:「但卻」的用法對嗎
    「但卻」的用法對嗎(杜老師語文信箱)杜老師:某媒體刊文說:「陳先生對不鏽鋼的運用效果很好,但卻不能像他所說,不鏽鋼的材質是『不朽』的。」請問將「但」「卻」放在一起用是否妥當?謝謝!「但卻」在用法上是個「離合詞」,像例(1)、例(2)是將但、卻組合在一起使用,例(3)、例(4)則是兩者分開使用。《語言文字報》原主編杜永道
  • 杜老師語文信箱:連詞「同時」的用法
    連詞「同時」的用法(杜老師語文信箱)杜老師:某媒體刊文說:「這樣的情節設計,順應了原著中『穿越』情節的敘事邏輯,同時與主人公『用現代的觀念來剖析古代文學史』的研究理念相得益彰……」請問其中「同時」的用法是否正確?
  • 「暌違」一詞的含義(杜老師語文信箱)
    杜老師:我近來時常在媒體上看到「暌違」一詞,但不清楚「暌違」的含義,請您解釋一下。謝謝!(清·顧炎武《答原一公肅兩甥書》)「暌違」一詞表示「離別」「分離」。例如:(4)新知雖已樂,舊愛盡暌違。(南北朝·何遜《贈諸遊舊》)(5)暌違逾十年,一會豁素誠。
  • 「勾」跟「鉤」用法的不同(杜老師語文信箱)
    &nbsp&nbsp&nbsp&nbsp杜老師:&nbsp&nbsp&nbsp&nbsp某媒體刊文說:「他們調研過不少獨居老人,幾乎無一例外都在『內心孤獨』那一項打了勾。」請問其中「打了勾」的寫法是否妥當?謝謝!
  • 語文信箱:「椏」字的正確用法
    語文信箱:「椏」字的正確用法 2020年06月01日 16:19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八、九部」的寫法如何規範(杜老師語文信箱)
    原標題:「八、九部」的寫法如何規範(杜老師語文信箱)《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6年05月14日 第 06 版)我在某雜誌中看到:「其後陸陸續續編輯出版了八、九部作品,頗得好評。」這句話中「八、九部」的寫法是否妥當,請您指教。謝謝!
  • 「不止」與「不只」(杜老師語文信箱)
    原標題:「不止」與「不只」(杜老師語文信箱)杜老師:某媒體刊文說:「當電商規模足夠大,信息匯聚、分析能力足夠強,它的功能就已經遠遠不止『線上賣貨』,而是協調整個社會資源的高效分配。」請問其中的「不止」用得是否妥當?
  • 連詞「同時」的用法(杜老師語文信箱)
    杜老師:某媒體刊文說:「這樣的情節設計,順應了原著中『穿越』情節的敘事邏輯,同時與主人公『用現代的觀念來剖析古代文學史』的研究理念相得益彰……」請問其中「同時」的用法是否正確?謝謝!天津讀者薛明巨薛明巨讀者:這個句子中的「同時」是連詞,其常見的用法有兩種。一種是用於後一分句,表示並列關係。例如:(1)他是病人,同時也是醫生。他常鼓勵其他病友。
  • 「嘛」的正確用法(杜老師語文信箱)
    杜老師:某媒體刊文說:「本來就應該這麼做麼。」請問其中的「麼」用得是否妥當?謝謝!「麼」過去曾有「同『嘛』」的用法。後來,在社會的實際使用中,人們漸漸不這樣使用「麼」了。因此《現代漢語詞典》從2012年第6版開始,在「麼」有「同『嘛』」用法的解釋中,加了一個「舊」字,調整為「麼」「舊同『嘛』」。意思是,過去「麼」曾經有跟「嘛」相同的用法,但是現在一般不這麼用「麼」了。
  • 「心口相傳」宜寫成「口口相傳」(杜老師語文信箱)
    原標題:「心口相傳」宜寫成「口口相傳」(杜老師語文信箱)《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6年09月17日 第 06 版)某媒體中說:「幾百年來,漁民們心口相傳著捕撈秘訣,知道怎樣把網下在海流橫截面上。」請問其中「心口相傳」的用法是否妥當?謝謝!
  • 「花卉」一詞的正確用法(杜老師語文信箱)
    杜老師:某媒體刊文說:「弘德村老劉家客廳裡,一盆盆花卉清香怡人。過去,鄉親們住山溝裡,吃都吃不飽,哪有心思養花。如今,弘德村幾乎家家戶戶都買上了幾盆花。」從這段話的敘述中可以看出,花盆裡栽種的是鮮花。那麼,句子中所用的「花卉」是否妥當?
  • 語文信箱:「含義」 「含意」 各不同
    「含義」 「含意」 各不同(杜老師語文信箱)杜老師:某媒體刊文說:「南京及其所包含的複雜含義,不知道會不會在葉兆言的筆下激蕩出新的深意?」其中的「含義」用得是否妥當?《當代漢語詞典》進一步指出,「含義」指「字、詞、句等中所包含的意義」。例如:(1)這個字的含義是什麼?(2)一個詞可能有幾個含義。(《現代漢語學習詞典》)(3)要理解詞語的確切含義。
  • 「詞彙」的正確用法(杜老師語文信箱)
    杜老師:  某媒體刊文說:「他在翻譯的過程中,曾就個別詞彙的準確翻譯問題跟我進行討論。」請問其中的「詞彙」用得是否妥當?謝謝!  上海讀者 孟衍東  孟衍東讀者:  「詞彙」指某種語言裡所有詞語和固定詞組(如成語)的總和,也可以指一個人或一部著作所使用的詞。總之,「詞彙」用來指詞的某種集合體。例如:  (1)漢語詞彙浩如煙海,非常豐富。  (2)現代漢語中所有的詞總合起來,就成為現代漢語的詞彙。
  • 「寧可……也不」的正確用法(杜老師語文信箱)
    杜老師:某媒體刊文說:「寧可選擇發現突發事件的苗頭就從嚴管控,也比事態嚴重後忙於應付要好得多。」請問這個複句中「寧可……也」的用法是否妥當?謝謝!《語言文字報》原主編 杜永道
  • 「含義」 「含意」 各不同(杜老師語文信箱)
    杜老師: 某媒體刊文說:「南京及其所包含的複雜含義,不知道會不會在葉兆言的筆下激蕩出新的深意?」其中的「含義」用得是否妥當?《當代漢語詞典》進一步指出,「含義」指「字、詞、句等中所包含的意義」。例如: (1)這個字的含義是什麼? (2)一個詞可能有幾個含義。(《現代漢語學習詞典》) (3)要理解詞語的確切含義。
  • 「自詡」與「自許」的用法(杜老師語文信箱)
    杜老師:  某媒體中說:「……父親(臧克家)對中國女排比賽的關注和痴迷可見一斑,因此自詡為『老球迷』。」請問其中的「自詡」用得是否妥當?謝謝!  (3)小郭的觀點經常和其他老師不同,他自許為語文教研組的「孤松」。  (4)老李喜歡廚藝,自許為「家庭麵點師」。  (5)小王喜好挑街上店名的錯別字,常以「糾錯專家」自許。  「自詡」是自我誇耀的意思,含貶義。例如:  (6)他自詡精通圍棋,但在這次比賽中一盤也沒贏。
  • 「稈」與「杆」用法的不同(杜老師語文信箱)
    杜老師:某媒體刊文說:「像大家一樣,我也欣喜地趕了這場熱鬧:青蔥的長杆;圓熟的葉子;細碎的花兒,使人驚心動魄的原是一坡密密匝匝的紅蓼啊。」請問「青蔥的長杆」中的「杆」字用得是否妥當?謝謝!「杆」沒有指植物的莖的用法。因此,提問中出現的「青蔥的長杆」,宜寫成「青蔥的長稈」。《語言文字報》原主編杜永道
  • 諧音雙關歇後語的寫法(杜老師語文信箱)
    杜老師:我在讀書看報時,發現諧音雙關的歇後語中,括號的用法不一致。例如,有的寫「孔夫子搬家——儘是輸(書)」,有的寫「孔夫子搬家——儘是書(輸)」。請問哪種寫法比較妥當?謝謝!我認為,這是因為該歇後語早已習見常用,在口語中已經凝固成一個詞了,所以採用這種寫法。建議對一般的諧音雙關歇後語採用上面提到的《現代漢語學習詞典》中的寫法,而對於《現代漢語詞典》等工具書中已經「詞化」了的歇後語,可採用詞典中的詞形。
  • 「交代」與「交待」的不同(語文信箱)
    原標題:「交代」與「交待」的不同(語文信箱)  杜老師:  我在報紙上看到:「據網絡謠言製造者秦火火交待……」其中的「交待」是否應寫成「交代」?請您解釋一下。謝謝!  (5)放學時,老師反覆交代,過馬路時一定要注意安全。  3、說明或解釋。例如:  (6)要先跟他們把政策交代清楚。  (7)小說主人公命運的結局,作者未作進一步的交代。  4、坦白自己的錯誤或罪行。例如:  (8)你要如實交代犯罪的經過。  (9)必須老實交代,不能有所隱瞞。
  • 「麼」與「嗎」「嘛」的不同(杜老師語文信箱)
    杜老師:某媒體中說:「那就是紅旗麼?」請問其中的「麼」用得是否妥當?謝謝!北京讀者 丁鈴揚丁鈴揚讀者:原先,在《現代漢語詞典》第5版中,「麼」有「同『嗎』」「同『嘛』」的用法,後來,在《現代漢語詞典》第6版中,將這一說法改為「舊同『嗎』」「舊同『嘛』」。也就是說,「麼」過去曾有「同『嗎』」「同『嘛』」的用法,但是現在不這樣用了。